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探求意义的经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活起来,以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性,《现代汉语辞典》中解释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科学课的有效性则要实现预期的科学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应该体现在教学目标、知识处理、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的有效性上:即教学目标的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知识的选择与安排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教学方式要体现在教学交往、课堂管理、课堂提问、媒体运用、时间安排等要素上,做到师生、生生有效交流,课堂管理人文化,课堂提问艺术化,媒体运用巧妙,时间安排张弛有度;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综合运用理论方法、科学方法和艺术方法,关注学生的人文需要。
那么,如何实现科学课的有效探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选择有效的探究课题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的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是他人无法代替的,学生通过建构他们的知识过程,能够学得更好”。因此在科学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研究兴趣,自行确定研究课题,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展开和深入。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时,在学生认识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从而形成以下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
A、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铁钉的粗细有关;
B、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绕线的多少有关;
C、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电池的新旧有关;
D、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电池的方向有关;
……
然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并根据本组学生的能力及兴趣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实践表明,由于方向明确,小组内分工合理,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研究效果。
二、拓展有效的探究时空
自主探究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否则,学生就无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无法进行大胆的尝试,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拓展研究时空,把研究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刀真枪地搞科学”。
首先,要有充裕的探究时间,即要有足够的获取事实的时间,要有足够的整理加工事实的时间。教学《动物和环境》一课,感受颇多:教者用两课时的时间,着实让学生过了把探究瘾。第一课时,举例猜测,了解“不同的动物需要不同的环境”,然后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组内分工、设计方案。第二课时,给学生20分钟时间,尽情地玩蜗牛、玩蚯蚓,学生惊喜地发现,“蚯蚓到水里去了,就不断地挣扎”、“五条蚯蚓中,有三条爬到干土里去了,不一会儿又回到了湿土中”……课堂中的热闹、学生情绪的高涨、研究效果的精彩,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要有广阔的探究空间。由于科学学科认识对象和认识活动具有特殊性,所以学生的研究空间也具有特殊性,因此我们既要给学生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空间,也要给学生自由宽阔的课外研究空间,让科学课回归大自然,做到室内室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在教学《天气》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参观了当地的“气象站”,学生一边参观,一边聆听站长的介绍。在回来后的总结课上,学生的发言精彩至极:“我的收获太大了,我学会了风向标的看法,知道了风杯转动越快,说明风越大。”“风向标和风杯是连着电脑的,电脑也可以显示风的有关知识。”“百叶箱的好处很大,它可以自由通风,可以挡住阳光,测出来的温度比较正确。”“做天气预报很不容易。”“我长大了也要做气象员。”……
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已经上升到了志趣阶段,这就是我们《科学》教育的追求。实践表明,只有充分拓展学生的探究时空,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体验,产生更加积极的情感,才能使探究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选择有效的探究形式
探究性学习需要更为灵活、开放、更为有效的组织形式,需要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将个人学习、集体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合理穿插,因此,在科学学科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形式的选择。以生物与环境单元的教学为例,笔者改变传统的前后搭配的方法,让学生以3-4人为一个小组,根据个人意愿进行重新组合,在组长的协调下,每个组员积极争取任务:有的带蚯蚓、有的带纸盒、有的带杯子、有的带蚕豆、玉米……并且相互及时提醒,每个组员都多了一份责任。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了学习的预期目标,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它有利于学生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结论、反驳他人的观点与结论的过程中转变原来不正确的看法,重构新观念”,有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当然,形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内容的有效设计上,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
四、实施有效的科学评价
开放评价标准探究性学习要十分重视对学习过程的科学评价,即既要重视对研究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研究过程的评价,如《植物和环境》一课,我们不能把评价标准仅仅停留在“绿豆喜欢温暖潮湿”这一科学结论上,而应该把评价目标定位在“组合、设计、准备、探究”上,相对于“真刀真枪搞科学”这一过程来说,这样一个小小的知识点真是“沧海一粟”。开放评价对象在合作式探究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小组内成员个人的评价,更要重视对研究小组集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内容、有效程度、小组成员的参与率等,都作为集体评价的重要内容;个人对分担任务的态度、完成情况,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合作程度,个人在研究中的贡献等,作为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内容。(见下表)
形式上采取“组长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做到了既公正又客观,确保了本课教学的深入开展。
当然,为了使科学探究的效果更理想,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体现“典型性”。
“典型”,顾名思义,“具有代表性或概括性”。在《科学》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内容,或所有可探究的内容都具有“亲历活动”的典型性,也并非所有由学生参加的内容都具有“亲历活动”的典型性,它需要教师灵活使用科学教材,精心选择、设计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获得科学教育。
2、难易适度,增加“情趣性”。
学生的亲历活动必须具有情趣性,即要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动。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有些内容非常抽象,且涉及时间长,这无疑是对学生亲历活动高质量进行的严峻考验。因此,化难为易,及时反馈,可以增加趣味性,提高有效性。
3、因地制宜,实现“开放性”。
“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科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在课堂中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共同实施科学教育,让学生在更“开放”的空间里亲历过程。如可以带学生外出考察家乡的水资源,考察空气的污染情况,可以进商场调查食品的安全性,可以参观污水处理设备等。
4、措施防范,提高“安全性”。
探究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在课堂上进行,也可能在课外进行,因此,它还涉及到学生的安全性问题。为了确保探究活动的万无一失,教师应做好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如研究果实,需要使用解剖技术(横切或纵切),此时,就需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刀具;外出考察空气的污染情况时,需教育学生“一等二看三通过”,注意交通安全,保证生命安全;参观工厂、站所时要十分注意科学仪器的保护等等,“要让每一节科学课都成为学生美好的记忆”。
时代在呼唤开放,开放内容、形式、方法、观念,而观念开放是前提,在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要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嘴巴、眼睛,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创设一种良好的条件。科学探究中,只有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才能预防和清除学生的精神压抑,不断使学生振奋精神,乐观自信,朝气蓬勃,在科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施加良好的教育,通过教学干预,让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在很短时间内来继承人类几千年的科学认识进行史,同时也为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问,尤其在探索精神的培养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
所谓有效性,《现代汉语辞典》中解释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科学课的有效性则要实现预期的科学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应该体现在教学目标、知识处理、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的有效性上:即教学目标的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知识的选择与安排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教学方式要体现在教学交往、课堂管理、课堂提问、媒体运用、时间安排等要素上,做到师生、生生有效交流,课堂管理人文化,课堂提问艺术化,媒体运用巧妙,时间安排张弛有度;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综合运用理论方法、科学方法和艺术方法,关注学生的人文需要。
那么,如何实现科学课的有效探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选择有效的探究课题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的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这是他人无法代替的,学生通过建构他们的知识过程,能够学得更好”。因此在科学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研究兴趣,自行确定研究课题,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展开和深入。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时,在学生认识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磁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从而形成以下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
A、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铁钉的粗细有关;
B、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绕线的多少有关;
C、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电池的新旧有关;
D、电磁铁磁性的大小可能与电池的方向有关;
……
然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并根据本组学生的能力及兴趣共同确定研究课题。实践表明,由于方向明确,小组内分工合理,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研究效果。
二、拓展有效的探究时空
自主探究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否则,学生就无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无法进行大胆的尝试,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拓展研究时空,把研究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刀真枪地搞科学”。
首先,要有充裕的探究时间,即要有足够的获取事实的时间,要有足够的整理加工事实的时间。教学《动物和环境》一课,感受颇多:教者用两课时的时间,着实让学生过了把探究瘾。第一课时,举例猜测,了解“不同的动物需要不同的环境”,然后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组内分工、设计方案。第二课时,给学生20分钟时间,尽情地玩蜗牛、玩蚯蚓,学生惊喜地发现,“蚯蚓到水里去了,就不断地挣扎”、“五条蚯蚓中,有三条爬到干土里去了,不一会儿又回到了湿土中”……课堂中的热闹、学生情绪的高涨、研究效果的精彩,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要有广阔的探究空间。由于科学学科认识对象和认识活动具有特殊性,所以学生的研究空间也具有特殊性,因此我们既要给学生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空间,也要给学生自由宽阔的课外研究空间,让科学课回归大自然,做到室内室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在教学《天气》单元时,我组织学生参观了当地的“气象站”,学生一边参观,一边聆听站长的介绍。在回来后的总结课上,学生的发言精彩至极:“我的收获太大了,我学会了风向标的看法,知道了风杯转动越快,说明风越大。”“风向标和风杯是连着电脑的,电脑也可以显示风的有关知识。”“百叶箱的好处很大,它可以自由通风,可以挡住阳光,测出来的温度比较正确。”“做天气预报很不容易。”“我长大了也要做气象员。”……
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已经上升到了志趣阶段,这就是我们《科学》教育的追求。实践表明,只有充分拓展学生的探究时空,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体验,产生更加积极的情感,才能使探究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选择有效的探究形式
探究性学习需要更为灵活、开放、更为有效的组织形式,需要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将个人学习、集体学习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合理穿插,因此,在科学学科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形式的选择。以生物与环境单元的教学为例,笔者改变传统的前后搭配的方法,让学生以3-4人为一个小组,根据个人意愿进行重新组合,在组长的协调下,每个组员积极争取任务:有的带蚯蚓、有的带纸盒、有的带杯子、有的带蚕豆、玉米……并且相互及时提醒,每个组员都多了一份责任。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了学习的预期目标,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它有利于学生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结论、反驳他人的观点与结论的过程中转变原来不正确的看法,重构新观念”,有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当然,形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内容的有效设计上,需要教师的课堂智慧。
四、实施有效的科学评价
开放评价标准探究性学习要十分重视对学习过程的科学评价,即既要重视对研究结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对研究过程的评价,如《植物和环境》一课,我们不能把评价标准仅仅停留在“绿豆喜欢温暖潮湿”这一科学结论上,而应该把评价目标定位在“组合、设计、准备、探究”上,相对于“真刀真枪搞科学”这一过程来说,这样一个小小的知识点真是“沧海一粟”。开放评价对象在合作式探究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小组内成员个人的评价,更要重视对研究小组集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内容、有效程度、小组成员的参与率等,都作为集体评价的重要内容;个人对分担任务的态度、完成情况,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合作程度,个人在研究中的贡献等,作为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内容。(见下表)
形式上采取“组长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做到了既公正又客观,确保了本课教学的深入开展。
当然,为了使科学探究的效果更理想,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体现“典型性”。
“典型”,顾名思义,“具有代表性或概括性”。在《科学》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内容,或所有可探究的内容都具有“亲历活动”的典型性,也并非所有由学生参加的内容都具有“亲历活动”的典型性,它需要教师灵活使用科学教材,精心选择、设计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获得科学教育。
2、难易适度,增加“情趣性”。
学生的亲历活动必须具有情趣性,即要选择儿童比较熟悉的、能够操作的、易于引起他们直接兴趣的活动。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有些内容非常抽象,且涉及时间长,这无疑是对学生亲历活动高质量进行的严峻考验。因此,化难为易,及时反馈,可以增加趣味性,提高有效性。
3、因地制宜,实现“开放性”。
“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科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在课堂中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共同实施科学教育,让学生在更“开放”的空间里亲历过程。如可以带学生外出考察家乡的水资源,考察空气的污染情况,可以进商场调查食品的安全性,可以参观污水处理设备等。
4、措施防范,提高“安全性”。
探究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在课堂上进行,也可能在课外进行,因此,它还涉及到学生的安全性问题。为了确保探究活动的万无一失,教师应做好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如研究果实,需要使用解剖技术(横切或纵切),此时,就需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刀具;外出考察空气的污染情况时,需教育学生“一等二看三通过”,注意交通安全,保证生命安全;参观工厂、站所时要十分注意科学仪器的保护等等,“要让每一节科学课都成为学生美好的记忆”。
时代在呼唤开放,开放内容、形式、方法、观念,而观念开放是前提,在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要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嘴巴、眼睛,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创设一种良好的条件。科学探究中,只有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才能预防和清除学生的精神压抑,不断使学生振奋精神,乐观自信,朝气蓬勃,在科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施加良好的教育,通过教学干预,让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在很短时间内来继承人类几千年的科学认识进行史,同时也为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问,尤其在探索精神的培养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