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是圣人贤哲给我们留下的最通俗、最宝贵的教育经验。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说过:“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与爱好。”可见,兴趣是—个人学习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主渠道。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求知探索,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理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在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艺术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从哪里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教学实践、理论学习、研究,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和发展的能力。”特级教师李烈说过:“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信,注意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在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中强化自信。”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课堂的主导者。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点燃学习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课堂前五分钟,我由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讲演。课中我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要么可以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多给学生一点“生活昧”——课堂要贴近社会、生活、学生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较抽象,学生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认识事物比较感性。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去灌输抽象的理论,上课照本宣科,学生听之则会味同嚼蜡、昏昏欲睡,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互动。只有化抽象的理论为朴素的生活知识,才能使他们喜闻乐见。陶行知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实际情况,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生活,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在课程内容中引人生活案例,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与感受,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用了三个生活化情境,情境一:每逢春节、同学过生日,同学之间互送礼物的价格越来越高。家长无奈的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情景二:小林的服装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几个铁环,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别看小林这身服饰,价格可高了!情境三:一些同学手机、电脑、MP4、电子词典等“现代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攀比现象日趋严重。我设置了三个问题:(1)这三种情境各反映了什么心理?你是不是也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2)这些现象在你的周围的同学中存在吗?怎么看待这些行为?(3)你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问题一提出,激起千层浪,学生众口纷纭,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体验和感受,课堂取得很好的效果。其次,还要联系时事热点进行教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事的课堂,必然导致缺乏生气。中学生尽管对枯燥的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但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情有独钟,我们要将这些重大事件与政治课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三、多给学生一些“新鲜感”——教师应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行为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学生对政治学科是否感兴趣,关键也在于在课堂45分钟内,教师能否把教学内容用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新鲜感,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课堂教学形式应根据教学对象、内容、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传统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再也不能提起学生兴趣了。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开放教学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尽量让课堂“精彩纷呈”。一节课当中,教师再也不能“满堂灌”,更多的时间要让学生参与,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可采用的方式有:1,启发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自学能力。2,讨论式。教师可以单独出一个问题,也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要学生讨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会兴趣盎然,乐在其中。3,辩论式。教师上课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识,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也可以在讲完某一内容之后,多留点时间,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即兴辩论。4,情景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堂小品、短剧,或老师在讲课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增强感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5,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课件增强动感效果,能把枯燥的说教变成直观生动的演示,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情、色俱全,能有效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眼球,能演示生命成长等复杂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能够易于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教学有法,教元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改革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打开学生兴趣的心灵之窗,和他们一起分享雨露般的学习乐趣,一定会让学生享受诗情画意、“妙趣横生”的思想政治课堂。
一、多给学生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新课程“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和发展的能力。”特级教师李烈说过:“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信,注意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在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中强化自信。”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课堂的主导者。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点燃学习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课堂前五分钟,我由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讲演。课中我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要么可以由学生来充当教师进行课文讲解;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二、多给学生一点“生活昧”——课堂要贴近社会、生活、学生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较抽象,学生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认识事物比较感性。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去灌输抽象的理论,上课照本宣科,学生听之则会味同嚼蜡、昏昏欲睡,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互动。只有化抽象的理论为朴素的生活知识,才能使他们喜闻乐见。陶行知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实际情况,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生活,围绕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在课程内容中引人生活案例,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与感受,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用了三个生活化情境,情境一:每逢春节、同学过生日,同学之间互送礼物的价格越来越高。家长无奈的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情景二:小林的服装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几个铁环,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别看小林这身服饰,价格可高了!情境三:一些同学手机、电脑、MP4、电子词典等“现代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攀比现象日趋严重。我设置了三个问题:(1)这三种情境各反映了什么心理?你是不是也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2)这些现象在你的周围的同学中存在吗?怎么看待这些行为?(3)你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问题一提出,激起千层浪,学生众口纷纭,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体验和感受,课堂取得很好的效果。其次,还要联系时事热点进行教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事的课堂,必然导致缺乏生气。中学生尽管对枯燥的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但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情有独钟,我们要将这些重大事件与政治课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三、多给学生一些“新鲜感”——教师应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行为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学生对政治学科是否感兴趣,关键也在于在课堂45分钟内,教师能否把教学内容用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新鲜感,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课堂教学形式应根据教学对象、内容、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传统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再也不能提起学生兴趣了。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开放教学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尽量让课堂“精彩纷呈”。一节课当中,教师再也不能“满堂灌”,更多的时间要让学生参与,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可采用的方式有:1,启发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自学能力。2,讨论式。教师可以单独出一个问题,也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一具体问题,要学生讨论。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会兴趣盎然,乐在其中。3,辩论式。教师上课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识,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也可以在讲完某一内容之后,多留点时间,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即兴辩论。4,情景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堂小品、短剧,或老师在讲课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增强感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5,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课件增强动感效果,能把枯燥的说教变成直观生动的演示,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情、色俱全,能有效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眼球,能演示生命成长等复杂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能够易于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教学有法,教元定法,贵在得法”。新课程改革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打开学生兴趣的心灵之窗,和他们一起分享雨露般的学习乐趣,一定会让学生享受诗情画意、“妙趣横生”的思想政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