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课堂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上好一节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体现教师主导性,从而使学生在双边活动中体现主体性,让他们最大限度的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关键词】 三段四环式教学;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新课标下,一节完整的课包括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总结提升几个过程。
  首先,课前准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乙醇》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这样安排乙醇的学习,我认为是由以下作用决定的。
  (1)在生活中:乙醇是古今中外的饮料,进入现代社会后,出现了“乙醇”代替“汽油”作为一种绿色燃料,体现了乙醇的社会价值。
  (2)学科方面:初中化学已对乙醇的用途、燃烧反应作了简单介绍。本节课将通过探究学习,深入了解乙醇的结构,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本节课既巩固了前面学习的烷烃的知识,又为后面其它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在高考中:本节知识及醇类是高考常考点。例如2012年全国理综卷二8,10,28,38和2013年全国理综卷二的7,26,38都有所体现。
  2.课标要求:知道乙醇的结构式;实验探究其取代反应,催化氧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
  知识目标:掌握乙醇的性质,并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用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进行学习,并体会归纳法在学习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让他们关注生活,体会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4.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标与学生实际,我认为本节的重点是“乙醇的结构式,取代反应、催化氧化反应”。难点是“经历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1.知识现状:知道乙醇的用途和燃烧反应,但并没有从感官和微观结构的角度深入认识其性质。
  2.能力现状,实验动手能力,观察思考能力,探究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法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标对学生自主能力的要求,
  2.我采用三段四环式教学。
  三段:通过情景激趣→实验探究→总结出新,引导学生学习。
  四环节:设景激疑→互动猜想→实验探究→总结拓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学法: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推理归纳,合作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性,从而使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观察与思考,合作与交流的良好习惯。
  其次,课堂实施
  新课标要求:“学习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去体验知识和原理的形成过程。”为此,我将进行以下四个程序。
  1.设景温故导新。首先借用古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告诉学生其中的酒主要成分就是乙醇。接下来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的乙醇物理性质及结构简式,导出乙醇的结构式并质疑羟基和乙基中氢的区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活动探究。为了验证OH和C2H5中氢的区别,我提出了两个实验探究:
  (1)乙醇与钠的反应。按教法四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四步。结合课本实验和生活中的化学我提出产物乙醇钠,并展示含乙醇钠药品。有了这个情景,引导学生从从产物出发并提问:实验室如何制得乙醇钠?学生开始从名字上猜想它的反应物和产物。我及时对勇于猜想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而对于没有想出来的学生也不忘对其鼓励。为了验证猜想用实验来探究。我做乙醇与钠的演示实验,同学们做分组实验。并把实验现象与钠与水反应作对比。
  宏观表象是微观的体现,为了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乙醇与钠反应的模型,我又用动画演示乙醇分子与钠的反应,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乙醇。并得结论:在与钠进行的取代反应中只有羟基失氢,而乙基中氢不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又让他们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2)乙醇的催化氧化。沿用四环节。结合生活中经常有人醉酒,提出问题:醉酒产物和乙醇燃烧产物都是CO2和水吗?这时学生结合初中知识猜想:应该不是,第一,假如是,人不会头痛呕吐;第二,点燃的反应条件在体内不具备。我对学生加以肯定,并结合生物学知识告诉学生:乙醇在人体内反应与课本中乙醇与氧气催化氧化产物一样。学生听后就更想探究这个实验,于是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建构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时即使反复操作几次,生成的乙醛气味也很难闻到。我便问:此实验中黑色的氧化铜为什么会变成光亮的铜?氧原子去了哪里呢?为此用动画演示乙醇和氧化铜的反应。学生经过试验和动画演示后得出方程式,并将它与乙醇的完全燃烧作对比,加深了对催化氧化的认识,得出“化学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规律,升华了他们的知识。接着我将乙醇与其它氧化剂的反应拓展至生活中。
  【拓展应用】我介绍交通警察用含有重铬酸钾的仪器鉴定司机酒后驾车,引出乙醇可被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酸性高锰酸钾等氧化。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告诉他们“美酒虽好,但生命更为可贵”。
  3.对比归纳将乙醇和钠与乙醇催化氧化的方程式进行对比得出羟基和乙基的区别:乙醇的重要性质主要集中在羟基的氢上;引出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最后,总结并练习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了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实验探究,推理归纳,合作学习;以及有机基本思路:结构——性质——用途,并充分考虑了新课标关于学生的主体性体现。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来解决日常生活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教材简说  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典型课文讲解、剖析、体会与反思,提出了“师生交互,教学技术与教学活动结合,快乐识字、句,变序,情境及角色定位”等教学方法,便是目前新的《课程标准》性质与价值得以体现的最佳的创新方法应用。  【关键词】 课程标准;情境;交互;教学设计;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62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语文课
【摘 要】 在英语中,that用法灵活多样,基本用法可以用作代词,用来指人或物,容易被学生理解。此外,that还可以用作连词、副词等,既能发挥实词的作用,又可以担当架构复杂句式的重任。这就值得我们去分析和研究,本文介绍了that的一些特殊用法。  【关键词】 that用法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I. that作为代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四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的内容。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是第一节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是第五节的内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读《信陵君窃符救赵》最难理解的就是侯生为什么要“北向自刭”,做出“不必要”的牺牲,而号称“仁而下士”的信陵君竟无动于衷不加劝阻。对此,历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仔细考证,较为可信的缘由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十说”:  一、报恩说  “士”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在诸侯逐鹿相与争锋的春秋战国,发挥着异乎寻常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必须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是给课堂教学提出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  服务意识。服务是一种资源,优质服务是创设舒心环
【摘 要】 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与“五步五查”教学法结合后,使化学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获得知识的地方,课堂也变得充实而有活力,学生也成为了课堂的真正主人,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课堂效果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新课标的教学基本理念要求是: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
期刊
【摘 要】 本文叙述了运用STSE教育理念进行“污水处理”的教学设计,尝试提出了《化学与技术》的一种教学思路及实施STSE教育的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 STSE教育、化学与技术、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2  STSE是英语单词Science(科学)、 Technology(技术)、 Society(社会)和E
期刊
【摘 要】 高考中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本文就一些常见考题谈谈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和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求和的关键是通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