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沙正说纪晓岚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l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商品社会,广告无所不在。许多人都在强调自己的优越性,年轻人把年轻作为资本;老头也是一种资本,似乎岁数大了,学问也就跟着大了。把人进行商品式的定位和判断,往往导致失误。
  中国有一个传统,叫做“尊老敬贤”。对此,我有看法,我认为敬贤是绝对的,不分男女老少;尊老则是相对的,不包括那些老不要脸的(众笑)。判断老人的水平,就是看老人谦虚的程度,年纪大了,如果连谦虚都没有学会,动辄倚老卖老,那就会惹人讨厌,必然沦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应该把它踢开,至少可以“敬而远之”。
  今天在座的欧阳中石先生,就是一个很谦虚的老人,可以断定,他的水平很高。(欧阳中石先生起立,向文老拱手致意)我今年不到50公岁(众笑),自认为不老,我想到了屈原的四句诗,用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译文是这样的:“吩咐太阳之神!——羲和,你慢慢地走哟!纵使望见你的老家——崦嵫山,也别匆促地沉落。因为前面的路程是那么遥远……更何况我还要上天下地追求我的理想。”
  下面我来吟咏原诗:“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热烈鼓掌)
  今天感谢羲和为我放慢了脚步,我“年既老而不衰”,到如今我仍然是壮怀不已。所以就发一个宏愿,要编这套《四部文明》——《商周文明》、《秦汉文明》、《魏晋南北朝文明》和《隋唐文明》。《隋唐文明》全书一百卷,前三个文明加起来也是一百卷,这两百卷书如果摞起来有十几米高。
  中国古代文明引以为骄傲的有所谓“唐诗、晋字、汉文章”,汉朝文章有两个代表:一个是司马迁;一个司马相如。我个人的理解,他们代表了中国文人的两个类型。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奴隶,就像汉武帝是一个伟大的奴隶主一样,司马迁终其一生,走不出那个奴隶主的阴影,但是他的作品冲出来了,成为二十四史的第一史,他是一个伟大的奴隶。司马相如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奴才。历代的文人就这么两类。作为统治阶级需要奴才,没有奴才怎么行呢?奴才的嘴脸,各位看电视都可以看见,(文老模仿电视剧)“老佛爷,奴才不敢,喳!”(众笑)这就是奴才的腔调!奴隶——“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要受迫害的,奴隶站在人民的一边,奴才是站在统治阶级那一边的。
  唐诗、晋字、汉文章,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骄傲。
  在国外,不讲学中文,只讲学“汉”文。中华街不叫中华街,叫“唐”人街,我认为中国古代,宋朝以前最伟大的是汉、唐文化,影响很大。汉唐文化也是日本文化的基础,没有汉唐文化就没有现在的日本文化。今天我儿子的朋友——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先生写来贺信,他是有胆有识的东方政治家,他认为汉唐文化是日本的母文化,同时他也说,我姓羽田,羽田在日文中的发音(哈达)和“秦”(哈达)相同。羽田先生承认他是秦人之后。这个认识了不起!
  汉、唐文化都戴有小帽子,汉承秦制,唐承隋制。汉文化的小帽子叫“秦”,唐文化的小帽子叫“隋”。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继往开来,这个继往开来是有条件的,我们不能继随地吐痰之往,也不能开艾滋病之来。(众笑)我告诉诸位,历史,如果不懂得尊重历史,那就谈不上把握现实,也就没有未来可言,这种民族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继往开来,更准确地说:——奇光之往应继,异彩之来待开!在这个思想指导之下我们开始编这套《四部文明》。
  开始的时候我们很寒酸,因为不在国家的计划之中,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小小的活动。后来,我的弟子傅光,他是我的好友——卓越的文史专家傅庚生的小儿子,还有其他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了这个队伍。乾隆皇帝发工资,雇用了200多人编四库全书,我们只有八个老弱病残(众笑),但我们发了宏愿,要做好这件事情。
  于是我带领傅光到了苏州,和古吴轩出版社进行合作。
  起初没有钱,编不下去,国家没有拨款给我们,因为我们没有申请。经过同出版社商量,觉得有这个必要,这个庞然大物,不进入星火规划,好像大家会有意见,这就允许我们申请,终于被承认被纳入国家重点图书规划之中,我真是感到十分荣幸。这以后的一个最困难的关键时刻,我要感谢一个人,一个来自常州的朋友资助了我们270多万元,使这项工作才得以继续下去。
  必须还要提到国家图书馆借用珍、善本资料的事。借用资料是要给钱的,按商品社会规律办事。但是当国家图书馆领导了解我们的实际困难后,竟无条件地向我们提供了孤本、善本,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在这里向国家图书馆表示感谢。我们的工作,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为中国文明聚原典,为千秋万代存信史啊!(鼓掌)
  我写的《四部文明》的总序,有一段是谈四库全书的,四库全书在历史上是有作用的,但事物总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有一个看法,我认为宋以后,中国有两次亡国,一次亡于蒙古—成吉思汗的子孙;一次亡于女真,就是大金国的子孙——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孙们。
  胜利者所向无敌啊,成吉思汗的子孙统治了中国,那个时候,蒙古人第一,色目人第二,汉人第三,南人第四,分成了新的阶级。后来,蒙古这个国家不存在,到哪里去了?原来跟中华民族融合起来了,成为我们的少数民族。为什么武装那么厉害的蒙古人,怎么最后会被融合了呢?我们要高呼:光荣属于汉唐文化。
  汉唐文化,把胜利者的蒙古融入了中华民族,这是没有疑问的。将来一定会实现“地球村”。所以现在有人讲岳飞、文天祥不是爱国英雄,那么他们是什么呢?他们是武松式的英雄吗?因为蒙古现在是我们的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所以你要去表彰岳飞、文天祥的事迹,就是对少数民族的不尊重,这是可笑的。难道说,地球村实现了,能替汪精卫平反吗?(众笑,鼓掌)
  第二次是女真族入主中原,八旗子弟都进来了,我认为金兀术和岳飞一样,也是民族英雄。看看故宫匾额,满文字是小的,汉文是大的。进关以后,他们用文字狱迫害汉族的知识分子,另外又借编修汉古文献之名,行清剿文化之实。进关270多年以后,纯粹的满文化似乎没有了。吃点心叫满汉细点,吃饭叫满汉全席,满汉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认识一个满族的书法家,但是我没有发现他会写满文,他是有名的汉字书法家,什么东西胜利了?还是文化!
  后来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举国人民都崇拜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记得元世祖忽必烈称赞文天祥是“好男儿!”言下之意,无非让他的臣僚向文天祥学习,元世祖忽必烈不愧一代开国英主。到日本去,我看到有纪念鲁迅的地方,有纪念聂耳的地方,也有纪念周恩来的地方,就是找不到汪精卫的碑,没有!真的没有!(鼓掌)
  我此刻很兴奋,感谢我们的国家领导人黄孟复先生出席这次首发式,他的爷爷是我最敬仰的黄炎培先生,我称他为黄老伯,他是最谦虚的人,我在工作疲倦的时候一想到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就不敢懈怠。感谢许嘉璐先生给首发式和我个人写来贺信,他古汉语水平很高,我小徒弟李强今天读了贺信,如果有人不太理解,可把复印稿拿去看看。范仲淹的后代也在这儿,他是《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看到你们我很高兴,悠悠我心,我的心到了汉唐,在我们伟大的文化面前我感到什么?永远沉醉在幸福之中,应该怎样报答它怎样对待它……
  现在请允许我念两段文章,在我的序里面。“《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的亲自指挥下,由以纪晓岚为首的那些‘帮忙’或‘帮闲’的奴才们,秉承爱新觉罗王朝的‘党性’,对中国古籍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清剿。今天我们站在人民的立场,就是要拨乱反正,以最广大的‘人民性’去反对爱新觉罗王朝的‘党性’,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恢复原典。”
  “最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竭尽了我们近十年的努力编纂本书,但限于水平,肯定还会留下许多有待高明加以匡正的地方,但编者同仁区区用心,共此书规模、旨归必将会被至亲至爱的后贤以及我们不认识的子孙们所理解。设想及此,编者同仁感到无比欣慰,至于千秋功罪,则非敢端详也。”(鼓掌)
  我是奴隶的子孙,难免会得罪奴才的子孙,这就叫无可奈何。如果有人去步司马相如、纪晓岚的后尘,那只有“各行其道”可也。
  我愿意向很多老工作者学习,更喜欢向比我年轻的人学习,我最爱屈原讲的两句话,“年岁虽少,可师长兮”。他是把未来作为老师的,你们凡是比我年轻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我还想到了孔夫子的一句话,孔夫子以群众为师,叫“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两个学习的方法,值得借鉴。
  浪费大家这么长的时间,请你们原谅,我出言难免有问题,请诸位多帮助,谢谢各位。(长时间热烈鼓掌)
  (此为现场即兴讲话,文老出口成章,故基本上按照原始录音记录,不加删节,以飨读者。)
其他文献
中国向以“瓷国”著称于世。从14世纪中叶的明代开始,景德镇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釉下、釉上的彩绘瓷和五光十色的颜色瓷取代了青瓷与白瓷的地位;而瓷器装饰艺术则发展到更为丰富多彩的阶段。它为光辉灿烂的中华陶瓷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世界艺术中享有威誉,深受海内外各界的赞许。  明嘉靖祭蓝釉开光露胎出筋云鹤纹盖罐,造型敦厚高大,装饰雍容典雅。通高41厘米。在通体祭蓝釉的地色上,采用了开光露胎出筋填白加金
期刊
2005年10月21日,倍受瞩目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西安圆满落幕。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这次会议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会议,也是西安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      新形势 新主题    本届大会针对当前世界尤其是亚洲城市高速发展的新形势,确定了“背景环境中的古迹遗址——不断变化的城镇景观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的研讨主题。在10月
期刊
一、与王澍有缘    我从事文字工作30余载,案牍之余临习书画。2004年夏季某日,我在—个旧书摊上遇见一位农民,挟着几帧书画兜售,其中一幅书法立轴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该立轴纵110厘米,横34.5厘米,正书28字,题识23字,落款王澍、凭着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当即认为确非俗品,遂买下。由于对于中国书法史没有做过专门研究,加上王澍署名中的“澍”字很特别,当时无法查阅作者的相关资料,于是,我在短时间内
期刊
编者按:  田黄是石中之王,自田黄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追捧,据说连乾隆皇帝行祭祀大典时都要将其放到供桌上。其价值也早在清末民初时就有“一两田黄三两全”之说,而今田黄石更是以克论价,其中的优质田黄价格已突破每克27元人民币大关。随着田黄价值的飙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人们喜爱田黄但又对田黄不太了解,开始用假冒伪劣的石头欺骗消费者,更有甚者,有的人将自己收藏的石头都包装成田黄,出版专著;有
期刊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早在距今10000—9000年的洞穴居住遗址中,就发现有陶器残片。一般认为:陶器是随着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定居生活后而出现的。  陶器的发明缘于人类对火的利用,与粘土由地壳表层岩石风化分解而形成相反,被火烧过的土地,或落入火堆的粘土经焙烧而变得坚硬成型,启发先民有意识地用泥土烧制他们生活需要的器皿。  陶器的使用不像青铜器、铁器因制成生产工具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但陶器的发展具
期刊
我对南社感兴趣,缘于20年前认识了沪上“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我们可算是忘年交了,他要比我大半个多世纪。他是南社后期社员,与他交往中,时常听他说起南社的人与事,同时他也收藏了许多社友的书画墨宝,并拿出来和我一起赏玩,边看边讲述给我听,那情景就像是在讲南社书画艺术的赏析课,使我获益匪浅。还承他送我一本他撰写的《南社丛谈》。这是一部研究南社的集大成的著述,评论精到,资料翔实,阅读后更引起了我对南社很大
期刊
2005年8月之1日,中国收藏界年度金榜组织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专家研讨会-罗哲文、杨臣彬,戴志强、马未都等近30多位文博界、收藏界专家权威参加了研讨会并就民间“国宝”的定义(界定标准)、寻找民间“国宝”的社会意义、民间“国宝”的鉴定与鉴赏、民间“国宝”的收藏与保护等4个主题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们对民间“国宝”的概念分别作了精彩的阐述,并对各地藏友送到研讨会现场的部分参加民间“国宝”评选的收藏
期刊
康熙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皇帝,由于他善于引进和使用西洋先进科技工艺,使社会各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制瓷业也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制瓷方面,不但恢复了明代各种釉色和品种,而且在胎釉、纹饰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创烧了许多釉色和彩色新品种,这是其他任何时代无法与之相比的。可以说康、雍、乾三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鼎盛时期,康熙时期烧制瓷器的鉴定特点如下:  一、瓷胎康熙时期的瓷胎和
期刊
荷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性,赢得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吟咏赞颂。从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到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陆游的“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再到沈野的“解道芙蓉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可谓前贤相望,史不绝书。历代画家也以荷花为题材,创作了许多绝世
期刊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个巨大的民窑体系,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宋元时期为中国八大窑系之一,今天仍属全国十大瓷产区之一,磁州窑自北朝始,历隋唐,到宋金元时期繁荣鼎盛,经明清至今,绵延不断,历千年不衰,充分展示了扎根于民间、土生土长的磁州窑陶瓷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古代磁州窑系分布范围很广,其中心窑场主要位于邯郸市磁县、峰峰境内太行山东麓的漳河、滏阳河流域。  磁州窑陶瓷产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