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第一,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考试分数与育人的关系。“应试”能力与“分数”高低,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应该说是能较好检验教育效果的。历史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渗透了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在是个难于截然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德育,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第二,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不论老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问题的关键,不是导与不导,而是导多导少,导向何方。人们有理由疑问,老师不爱国,何以引导学生爱国?老师不爱党,何以引导学生爱党?老师治学不严,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老师缺少真情,何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第三,教师要用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贯彻教学的始终。中学历史虽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宏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教学要不拘泥于中学历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注意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方面,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吐故纳新,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材料,在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与时俱进。这样随着岁月的推移就能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上课时才能把教材内容联系的面面俱到、点点落实,不但条理清楚,还能加强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讲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揭示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可以加强德育渗透的力度,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中,对历史上的嘉言懿行和丑闻罪迹应当作必要的哲理性议论。例如:在讲完岳飞抗金与以“莫须有”罪名被诬蔑至死后,引导学生看教材插页岳飞塑像的图片,然后说明这是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在杭州西湖畔的岳飞墓大殿重新修茸的岳飞塑像,并指出塑像上方匾额上“心昭天日”四个大字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接着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一个姓秦的状元来瞻仰岳飞墓,当看到墓旁秦桧等人的跪像时,愤然吟道:‘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随后又议论道:“在民族间的矛盾纠葛中,曾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但也有一小撮民族败类。往事已成古史,民族间的芥蒂已消逝,可是英雄的业绩和败类的秽行都不曾被世人所遗忘。上面谈到的民间传说和岳飞墓的建立,修缮就是一个证明。”这种议论既渗透着历史哲学,也渗透着做人的道理。
我们常讲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老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的背后却有深厚的依据。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着,讲课中深入浅出,而不驻守课本,囿于教参;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第四,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仅仅为教好历史、渗透德育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要嘴能说,手能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些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苦于表述,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来”,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无味,这也可能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到这一步,连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不用说渗透德育了。
第五,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倾注自己的感情,以情动人,常能震撼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以深刻教育。在讲述圆明园遭劫的历史时无限感慨地议论道:“圆明园盛衰与荣辱的历史令人感怀,但是它不应该只是缅怀悲叹的对象,而应该是强国富民的历史参照。”从圆明园被焚烧至今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奋斗历史、胜利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封闭是没有出路的。
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感情充沛地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中鱼雷,全舰250多人壮烈牺牲。就在即將沉没的当儿,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救他,可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摇手拒绝。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阳犬”的爱犬到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下沉。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了深受感动,不禁泪下。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帝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富强国家的决心。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历史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源动力。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防止和平演变的最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努力,刻苦钻研,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实现历史德育功能的好方法。
第一,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考试分数与育人的关系。“应试”能力与“分数”高低,实际上是道德思想、知识能力、身心素质在一种特殊氛围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应该说是能较好检验教育效果的。历史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渗透了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在是个难于截然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德育,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第二,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榜样。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不论老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问题的关键,不是导与不导,而是导多导少,导向何方。人们有理由疑问,老师不爱国,何以引导学生爱国?老师不爱党,何以引导学生爱党?老师治学不严,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老师缺少真情,何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第三,教师要用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贯彻教学的始终。中学历史虽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这就对历史老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硬要求——宏博、专精、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教学要不拘泥于中学历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注意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方面,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吐故纳新,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材料,在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与时俱进。这样随着岁月的推移就能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上课时才能把教材内容联系的面面俱到、点点落实,不但条理清楚,还能加强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讲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揭示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可以加强德育渗透的力度,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中,对历史上的嘉言懿行和丑闻罪迹应当作必要的哲理性议论。例如:在讲完岳飞抗金与以“莫须有”罪名被诬蔑至死后,引导学生看教材插页岳飞塑像的图片,然后说明这是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在杭州西湖畔的岳飞墓大殿重新修茸的岳飞塑像,并指出塑像上方匾额上“心昭天日”四个大字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接着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一个姓秦的状元来瞻仰岳飞墓,当看到墓旁秦桧等人的跪像时,愤然吟道:‘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随后又议论道:“在民族间的矛盾纠葛中,曾经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但也有一小撮民族败类。往事已成古史,民族间的芥蒂已消逝,可是英雄的业绩和败类的秽行都不曾被世人所遗忘。上面谈到的民间传说和岳飞墓的建立,修缮就是一个证明。”这种议论既渗透着历史哲学,也渗透着做人的道理。
我们常讲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历史老师的表述,看似浅显,但浅显的背后却有深厚的依据。唯有掌握较为渊博的历史知识,才可能形成知识综合、知识迁移的能力;才可能在备课中见微知着,讲课中深入浅出,而不驻守课本,囿于教参;才可能在渗透德育中不断启迪学生心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第四,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仅仅为教好历史、渗透德育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要嘴能说,手能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些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苦于表述,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来”,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无味,这也可能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到这一步,连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不用说渗透德育了。
第五,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倾注自己的感情,以情动人,常能震撼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以深刻教育。在讲述圆明园遭劫的历史时无限感慨地议论道:“圆明园盛衰与荣辱的历史令人感怀,但是它不应该只是缅怀悲叹的对象,而应该是强国富民的历史参照。”从圆明园被焚烧至今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奋斗历史、胜利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封闭是没有出路的。
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感情充沛地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中鱼雷,全舰250多人壮烈牺牲。就在即將沉没的当儿,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救他,可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摇手拒绝。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阳犬”的爱犬到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下沉。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了深受感动,不禁泪下。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帝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富强国家的决心。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历史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源动力。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防止和平演变的最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努力,刻苦钻研,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有利于实现历史德育功能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