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照片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n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央重要主流媒体之一,《中国日报》的图片编辑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如何与摄影记者协同配合?
  《中国日报》(CHINA DAILY)作为中国国家英文日报,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除了报纸,《中国日报》还有网站、新媒体、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等其他形态的新闻呈现。其中,报纸有中国旗舰版,也有美国版、欧洲版、亚洲版、非洲版以及多语种的海外供版等。相应地图片编辑覆盖的内容也比较宽泛,主要有报纸版面图编、图片网图编、报网融合新媒体推广图编以及国际传播图编。摄影部的图片编辑对以上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分工,各有侧重。


  目前,中国旗舰版的头版图片是图片采编的重中之重,是总编辑、值班编委、版面主编、摄影部主任、要闻版图编最纠结的事。这里以负责头版及要闻版的图片编辑来举例介绍工作流程,图片编辑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广泛搜寻图片资源,包括国内的新华社、中新社、新闻图库,和海外的路透、美联、法新三大通讯社,乃至社交媒体甚至朋友圈里的图片线索,都要尽可能覆盖。每天,这些线索经过三个例会,不断地调整修正,最后落实到版面上。
  第一个例会是摄影部每天9点半的选题会,编辑根据题材的重要性和视觉价值,收集并讨论当天重要图片选题。会后,梳理出一个选题清单提交“编前会”的工作群,并随时更新。第二个例会是由白班值班编委主持的编辑部主任会,与会者对选题进行沟通,图片编辑借此了解各部门版面用图需求,并初定当日头版主要用图选题;会后是紧张的选题落实,安排约稿或者联系各地摄影师拍摄,并根据用图需求提供一些拍摄指导。有时候,一些选题因故无法落实,需要做更多的备案,力争做到积极主动。第三个例会是每天下午4点半的编前报稿会,由白班和夜班值班编委、各相关部主任、版面编辑、版面设计还有相关外籍编辑参加,会上大家对头版、要闻版、国际版等新闻版面的各条稿件和具体用图进行逐一讨论,并基本确定版面用图。摄影部一般由部主任、要闻版图编和外籍图编参加,就用图发表推荐意见。
  与摄影记者的协调配合主要围绕着版面和媒体融合的用图需求展开。从媒体定位和记者人力配比考虑,我们重点关注时政要闻题材和发生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可操作的选题。编辑根据记者大致分口和拍摄擅长进行分配,并给出建议。在收到记者传回的当日时效图片后,图编对图文进行编辑,有时还要处理视频,第一時间分发给网站、客户端、新媒体及版面。如果操作深度图片故事,部主任会与摄影记者、版面编辑、外籍图编一起讨论。






  作为一个肩负着国际传播任务的媒体,《中国日报》对于图片的选择判断有哪些标准与要求?与别的媒体相比,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当下,《中国日报》正致力于进入新时代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相较其他媒体,“国际传播”是《中国日报》图片采编的一个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舆论立场、题材选择、国际化队伍、传播渠道这四个环节上。
  首先,舆论立场贯彻图片采编的始终。《中国日报》是党的媒体,国家对外传播的窗口,即便在国际传播舆论场上,这也是我们毫不忌讳且非常坚定的立场。体现在图片采编上,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图片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新形象。随着中国日益走进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央、世界经济舞台的前沿,传播好中国形象是时代赋予国家传媒图片采编人员的历史使命。


  其次,在选题关注上,除了覆盖各媒体关注的突发及社会热点,我们尤其重点关注两类选题:一是时政要闻,包括国家领导人内、外事活动、重要的国际会议等。近年来,十九大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峰会、领导人高频出访等备受海外关注,《中国日报》要求报道好这些大事进程和领导人活动,既安全还要精彩,这要求图片采编人员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徐京星在十九大拍摄的《走进新时代》一图,瞬间创新,高度提炼了现场重要信息,竖幅构图凸显领袖高大形象,姿态传神。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定格,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习总书记的大国领袖风范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入新时代的气魄;第二类题材就是发生在中国的国际性题材和发生在海外具备中国元素的题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连接、外国人在华工作生活的状况,中国企业中国游客中国文化走向海外,等等。全球化趋势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些题材已经成为大众媒体的关注焦点,但于《中国日报》的读者群和定位更是匹配。
  第三个特点是图片采编队伍的国际化。从2011年至今,摄影部先后聘请了3位外籍图片编辑。此外,每天下午4点半的“编前报稿会”上,还有其他部门的3-4名外籍编辑参加,全程英文进行。除了视觉创意外,外籍编辑往往能顾及到西方读者阅读习惯,在中西文化差异上提出一些容易被中方编辑忽略的问题。比如,一些民俗活动图片中动物保护问题、图片版权问题、未成年人肖像权保护问题。


  最后一点是图片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我们的目标是将图片送达到广大的西方主流受众。除了直接在海外发行的海外各版的图片呈现,我们还与路透社建立了长期的图片合作关系。2006年以来,借助其全球发稿平台,我们将万余张中国题材新闻图片“借船出海”,被西方主流媒体广泛采用。这在国内其他媒体中是绝无仅有的。这种主动融入国际化的图片采编,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也使我们的图片编辑培养了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具备与国际主流媒体对接的专业素养。   《中国日报》的图片编辑在工作中,针对图片的后期处理、剪裁、图片说明等问题有何标准与要求?
  在后期处理上,我们坚持真实至上的原则,采用了与国际通讯社接轨的标准,强调“原图”概念。我们要求摄影师、通讯员提供未经过度调整,保有原始数据的图片,编辑会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适度调整。
  至于图片说明,我们要求在精准的基础上简练。图说不应该只描述画面,还要提供画面之外的必要信息。当然,也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画面中只有几位主体人物的时候,我们要求标注出人物的姓名和身份;如画面中有一些外国人,我们则需要他的准确英文名拼写和国籍信息,以确保真实可信;在处理西藏、新疆、港澳台等地人士的人名时,需要根据约定俗成的规则进行英文拼写。这都要求图编尽可能细致、专业。
  在新时代媒介的大背景下,《中国日报》的图片编辑工作做了哪些调整与转型?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不同的媒体有怎样不同的呈现与传播,请着重结合具体的案例谈谈《中国日报》的图片编辑做了哪些尝试?有哪些思考与实践?
  《中国日报》是国内最早一批媒介融合的弄潮儿,1995年创办《中国日报》网;2001年,为了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形势,创建了《中国日报》新闻图片网,并在2007年升级为亚洲新闻图片网,通联全国各地两千余位摄影师圖片。依托这个图片网,报纸版面用图大大丰富,极大促进了图片的报网融合和国际传播;也正是依托这个图片网,成功举办了4届亚洲新闻摄影比赛,举办展览及出版画册,进行图片的跨界运作。


  当前,《中国日报》提出客户端优先来应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阅读。图片采编工作也对发稿时效、丰富程度,甚至现场短视频提出了一些考核要求。今年1月,记者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拍摄“月宫365”实验舱换班,除了第一时间把图片回传到编辑部,记者还在现场利用手机视频剪辑软件进行快速编辑,这些产品经审核后分发给版面、网站、新媒体客户端和外通社。
  这些全媒体尝试确实能锤炼摄影记者对现场影像的采集能力,制作出满足多平台分发需求的产品。我们同时也在思考,这种单兵作战的全媒体产品采集,现场快速编辑、低成本实现价值最大化,确实比较适合一些突发新闻和常规日常新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图文、视频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得视时间和记者熟练程度而定,且易陷入疲劳,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觉得适当练兵可以,但在一些深度、自主选题上,还是应该进行团队分工合作,制作更深度的作品。
  简单谈谈对当下图片编辑工作的理解。
  媒介融合也意味着图片编辑面对更多的平台,沟通成本增加,工作趋于碎片化,精力也更为分散。图片采编工作节奏不断在各平台跳跃变化,成了拉长的编辑流水线上的一小环,专业价值在流程中被稀释,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但这也是挑战和机遇之所在,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转换升级,树立一定的全局战略眼光,从做嫁衣的角色变成一个组织者、策划者,明确个性定位,持续高质量输出精品。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媒介融合发展,从事国际传播的图片编辑应该在影像思维能力和全球化视野上加强学习,才能在面对未知时有效提升判断力和把控力。
其他文献
本土作家乔瑜新作《大生活》由华艺出版社出版,这本用四川方言描写成都人生活的书,吸引了王朔、冯小刚两位文学影视界的大腕出手写序。王朔说,这是一部“奇书”;冯小刚说,这本书“得靠你去悟”。   乔瑜1954年6月出生于重庆,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他的新书《大生活》,以成都人的生活为背景,以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城市平民柳东的眼光来看这个社会。柳东身处逆境,却处处帮助那些比他更弱小、更不幸
期刊
觀看,是人类认识世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辨认、记忆和分析逐渐形成了逻辑,种种逻辑延伸出去,慢慢建立了对这个世界形象的感知。而观看的前提,除了健全的视觉系统,还要有光。2018年5月2日至10月14日,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举办了展览《光之形:摄影与抽象艺术百年》(Shape Of Light: 100 Years of Photography and Abstract
期刊
近段时间来,中国的IT界可谓新闻不断,中国网络的第二次浪潮已经显形。在这个过程当中,博客作为活跃在网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备受关注。作为中国博客网的创始人兼CEO,方兴东是最早将博客概念引入中国的人。    近段时间来,中国的IT界可谓新闻不断,中国网络的第二次浪潮已经显形。在这个过程当中,博客作为活跃在网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备受关注。作为中国博客网的创始人兼CEO,方兴东是最早将博客概念引入中国的人。
期刊
自称17岁的温婉大约没有想到,她会在2018年的初夏,因一段只有15秒钟的视频,经历冰火两重天。这段在地下车库录制的蹦迪视频,在短视频社交软件抖音上发布一周内,便为温婉收割了上千万粉丝。像所有一夜爆红的“素人”一样,她的私生活迅速被好事者端到公众视线之下:辍学、整容、混乱的感情生活……并有所谓的以图为证。这一切遭到了当事人的否认,但很快,抖音屏蔽了“温婉”两个字。网民猜测,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私生活
期刊
作为专业影像媒体,图片编辑是我们工作的核心环节。如果把一期摄影杂志看作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视觉筵席的话,讨论图片编辑多少有点把后厨开放给食客参观的意味。而且读者通常希望在影像媒体里欣赏到更多优秀摄影作品,但是讨论图片编辑自然需要围绕个案进行大量文字阐述,这与读者通常的期待和阅读习惯多少有些距离。做一个图片编辑专题,不啻是一次冒险。  数字技术的进步带来照片拍摄和传播的极大便捷,同时大大降低了相关成本,
期刊
“假杂志”本来是一个网志,2011年开始了摄影艺术书计划,至今做了26本。虽然现在“假杂志”已经成为一个围绕摄影艺术书展开的集做书、卖书、藏书于一体的艺术机构,做书这块,大部分由我亲自参与甚至设计。其中有许多书的设计过程,无法简单用语言去表述,但也有几本完全可以写下决定每个细节的缘由。比如,与程新皓合作的两本。本文着重介绍《来源不同的时间:来自茨满村的图像》的编辑与设计过程,并略带提及与程新皓的相
期刊
在中国,要说的是:发展,方向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中国,要做的是:发展,蓝图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21世纪以来的金融、经济危机与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对中国而言,既是危机,又是变革的前景与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预言家 杰里米·里夫金  2012年,格外纠结的一年,破产、跑路、资金链断裂、外资撤离、专利纠纷、环保抗议、食品安全事件不一而足。与此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初露端倪,全球经济依然一片萧条,
期刊
2009年左右,《东方早报》就图片编辑的素质提出了如下要求:具备对新闻和影像的判断力、对图片和版面有想象力;拥有专业技能,及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复合基础知识结构;具有敬业、合作、奉献精神,有良好人际沟通和语言交往能力。近十年后,把这些要求置于现今的媒介生产语境,除了一些具体的技术差异外,大部分依旧适用。《东方早报》对于“视觉”的重视并没有随着休刊而停止,而是延续至其新媒体—澎湃新闻,并随之影响了
期刊
如何用一张充满意义的题图来概括同时开始本期关于图片编辑的探讨,编辑部颇费了一番思量后,选择了中新社摄影记者刘关关为腾讯《活着》栏目拍摄的“追星族”系列中的一张。画面中,放映着电影的大屏幕与手机小屏幕共同照亮了观众的脸,不少人一边在观看电影,一边在拍照、转发。这个画面形象化地呈现了移动互联时代人与影像的关系:在观看、消费影像的同时,也在制作、传播。在快门声响之后,影像如何选择、如何呈现、如何传播,最
期刊
田野调查(fieldwork)一词最初来自于博物学和生物学领域,后被现代人类学家和民族志工作者借用,在20世纪初逐渐成为人类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与核心工作特征。一般来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要求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异文化的族群中,学习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参与到他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活动领域,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发展出对于特定文化的阐释和理论。  19世纪中叶,摄影术出现之后不久,正处于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