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深入课文的“六化”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是否真正深入文本。前段时间,有幸读到余映潮老师的《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这本书,余老师精妙的课堂设计,让我领略了引领课堂的奥秘。
   1、深化课文研读
   对于教师来说,只有真正把课文读透了,才能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案。课文研读,是一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础。没有深刻的、细致的甚至是别出心裁的课文研读,就难以有好的课堂呈现。余映潮老师对课文研读的细腻程度,让人赞叹,让人沉思。请看《马说》之妙点列举:
   妙在通篇说马而通篇写人。
   妙在以喻为论,言在此而意在彼。
   妙在反面立论。
   …………
   从上不难看出,余老师如果不是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研读,领悟程度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怎可能在短短百余字的文章里,竟然品出了13个妙点?由此,我想到了余老师的几个故事:节选自《巴黎圣母院》的5000字的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余老师用50分钟轻松讲完,却写下了万余字的读书笔记;一篇37个字的《夸父逐日》,余老师竟读了40多个文件、10余万字的参考资料。老师如此透彻的研读课文,那么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简短的课文在他们眼里俨然成了挖之不竭的宝藏,学生的学习热情,怎会不高涨?
   2、优化教材处理
   “优化”,就是老师要在揣摩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选定课文语言信息最丰富的部分、结构层次最需要揣摩的部分、思想内容需要重点研读的部分,带着学生在这样的段落里好好地品位、好好地欣赏、好好地朗读,使学生收获课文中最精髓的要点。如余老师讲授《说“屏”》时的“优化”设计:
   读课文,根据这样一个话题来品读分析课文:假如没有这一段。
   《说“屏”》这篇小品文只有五个段落。“假如没有这一段”这个话题,把学生的思考深深引入到课文之中。学生要认真地阅读全文,概括段意,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揣摩每个段在文中的作用,才能以“假如没有第一段”“假如没有第二段”“假如没有第三段”……这样的分析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于是,课文内容很快就被学生所掌握,课文的逻辑顺序很快就被学生所论证。
   3、强化教案创新
   “创新”就是“变化”,变化教学角度、艺术手法、调动学生的方式……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教案的创新设计不仅要求教师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还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技巧,还要求教师有精细深刻的研读教材的能力。
   余老师在授课时,往往出其不意的采用一些创新设计,开阔了我们的欣赏眼界,也带给学生新鲜的挑战。如:
   《三峡》的创新设计:读好领起字的读音,读好四字词语的节奏,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散步》的创新设计:读好文中的故事,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读好课文的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地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这些精妙而新颖的设计,始终使学生处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对学生来说,既富于挑战性,又能带给他们稍稍努力就能获得的成就感,因此,学生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文上。
   4、简化教学思路
   “简”是简洁而不是简单,在“简”的指引下,教学内容照样丰厚,学生活动依旧丰富。余老师的教学设计不冗繁复杂,不枯燥单调。每一次课堂呈现都在“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上下足了功夫。如:
   《纪念白求恩》的设计:理解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
   《散步》的设计:建议你这样把握文意,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建议你这样欣赏语言。
   以上的设计,环节之间前后勾连,牵一发而动全身,重视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堂结构非常清晰,教学步骤非常稳妥,学生活动非常充分。
   5、细化课堂活动
   早在几年前,新课标就已经将老师和学生的角色重新定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成了衡量语文教师教学境界的重要依据。纵观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学生活动无疑是成功的,究其原因,我认为余老师在课堂活动的细节上做足了功夫。如:
   《纸船》的朗读设计:请同学们用“温婉的调子”朗读这首诗;请同学们带着“水一样的柔情”进行朗读;请大家“带着金子般的童心”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这个细节化的立意很高的朗读教学设计,有序的推进了学生对文本的反复体味,引导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本,准确的把握了这首诗的艺术风格,将学生引入到优美动人的诗境之中。
   6、美化教学手段
   罗丹说过,“我们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如在很多语文课上,语文教师把一篇篇美文,拆分的七零八落,课文原本的美感也随之消失殆尽,更不用说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含英咀华。余老师的课堂真实、质朴、天然,但是实中见奇,淡中有味,趣尽天然,很多经典的教学手段,体现了余老师教学设计“看似寻常却奇崛”的魅力。如:
   《紫藤萝瀑布》“课堂集美”的设计:请学生用横线画出写花的美句,然后再把作者点题抒情的句子画出来,将一篇长文章浓缩成为一篇简短的、200字左右的短文。我建议这样画:第一,画出整个写紫藤萝瀑布的句子;第二,画出小花的句子;第三,画出表达自己情感的句子;第四,画出点题的句子。
   余老师通过这样一种美化的教学手段,浓缩了课文中的“美”,聚焦了文中语言的精华,把枯燥的学习活动,变成了一种学生喜欢的,充满着趣、美、乐的高雅的学习方式。
   余老师的课像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给我们提供教研参考的同时,又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吸引着后辈同行们钻研学习,不断引领学生步入语文学习的神秘佳境。
其他文献
一、特殊性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初二的学生,由于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急剧膨胀,而事实上并没有成熟,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老师、家长的对立面,表现出种种不良倾向。   面对心理逆反期的学生,采取简单急躁的教育方法,只能事与愿违,应以爱心和尊重为前提,注重沟通和交流,以春雨润物的耐心、细心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关爱
期刊
俗语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方法。那么,如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如下几种途径。   1.以“朗读”创设情境   要想让学生动情,教师务必先投入感情,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语、范读,都能强烈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刻骨铭心的感情体验中不知不觉喜欢上朗读,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入文章情境,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教师的范读,应该准确地再现文
期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恍惚间,从教已近三十年了。回顾过去走过的教育教学历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忧伤。独坐案前,望着窗外璀璨的群星,我不禁思绪万千,感慨良多。记忆的闸门已然打开,曾经的教育往事如一个个镜头在眼前一一闪现:    多少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尽心尽责、勤勤恳恳地工作,可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工作成果,心惶惶而不安。尽管自己表扬、奖励、竞赛等等激励的方法也采用了不少,但收效却并不怎么乐观
期刊
虽然创新一词并不是陌生的词汇,但在教育界,只是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来它才变成热门的话题。因为创新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的素质,所以,创新教育便成为新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也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把创新教育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便产生了创新教学。而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语文阅读创新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是摆在语文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就结
期刊
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有助于巩固和完善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素养,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与否关系很大,必须引起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   那么怎样布置作业呢?笔者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给我们语文作业的布置提供了依据,我从以下几点略谈认识:   一、尊重学生的原则,尊重客观规律   1、尊重学生
期刊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
期刊
当网上研修的声音宣布结束时,我们的感情已倾注在火热的七月,她燃烧着,她蔓延着,她热情四射,她照红了整个齐鲁大地,她照亮了每个教师奋不顾身前进的步伐。回顾我的语文研修之路,已悄然情定七月。  激情学习   我们看到专家团队的组成:巢宗祺、侯成宾、王岱、史建筑、温德峰等人。哪个不是我们仰慕的语文教育大师?平日拜读他们的习作,今日竟可直接与大师交流,怎能不珍惜着机会?   再看看研修给我们准备的教学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师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密切相关。可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相当普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许多学生只注重课堂教学,错误地认为,只要课本知识掌握好了,考试就万无一失了,而往往忽视了课外阅读。这种类型的学生在考试中通常会大失水准,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方面,更是很难得到理想的成绩。为什么会出现此种情况呢?那是因为这些学生平时忽略了课外阅读,长期把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能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发挥其优势,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较深刻的掌握而且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电教媒体,加深字词句的理解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重要部分。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必须通晓字词、理解句段。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借助电教手段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提高读的效果,将抽象的语句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
期刊
如何高效准确地完成议论文阅读,是众多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下面主要结合徐州市历年中考语文试卷中议论文的试题进行解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参考。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主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一、论点考点   1.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发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