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最大众化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词语会跟着消亡或增加,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大众,因为语言的实质是人民大众约定俗成的结果。一些词语的消亡,肯定有其消亡的原因;一些词语的出现,肯定有其出现的理由。任何部门和个人出面品头评足,我觉得都不合时宜;横加阻止,更不会有好结果,只能落个“螳臂当车”的尴尬。比如时下涌现出来的许多网络语言,谁又能说一个“不”字?说了又能怎样?
然而,如今就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专门对现实一些通用语言(词语),甚至流行语进行似是而非的质疑;这些人往往从故纸旧堆里寻找依据,指出某些语言该怎么用不该怎么用,弄得人们(主要是适用群体)无所适从,甚至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他们喜欢给大众化的词语贴“标签”上“枷锁”,希望人们不要越雷池一步,否则怎么的怎么的。《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五期刊登的赵丕杰先生《“如坐春风”只能比喻受到教诲》一文,我看是也。
该文先引经据典,说“如坐春风”出自朱熹的《伊洛渊源录》卷四,指出它的适用情境应该是“就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之中,比喻与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相处,受到亲切的教诲”;然后列举实例,指责“有些人既不了解这条成语的出处,也不清楚它的含义和用法,便随心所欲到处使用”,比如有把它等同于“温暖如春”的,有用来形容喜悦、兴奋、陶醉,甚至微醉的。总之,赵先生的态度就是这个词已经“纯属滥用”!
这里,我不能不与赵丕杰先生就此问题作些深入的研究,以作商榷。首先,“如坐春风”一词是不是成语的问题。连赵先生自己在文中也不得不承认“许多词典都没有收录”。我也翻了《辞海》等比较权威的工具书,确实没有这一词条。这只能证明“如坐春风”是成语一说,是赵先生一家之言,并没有得到包括权威部门的普遍认可。既然它不是成语,那就不能用“成语”的标签来限定人们使用,更不能给它套上“枷锁”:只能比喻受到教诲,而不能比喻其他!
其次,退一步说,即使“如坐春风”算作成语,但对它的解释和运用也不能一成不变,后人移作他用,是很正常的语言现象。因为成语,从典故到约定俗成,都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很多都改变了本义。诸如“晨钟暮鼓”这个成语,本来是指寺庙中用来报时的早晚钟鼓,唐朝李咸用《山中》诗说:“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后用这个成语形容僧尼的孤寂生活;有的也用来比喻令人警悟的语言。而按照赵丕杰先生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多种解释和运用!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语言是群众创造的,群众最具有话语权,单靠某些个人指手画脚大都徒劳无功。在语言运用上也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错误那肯定就是错误,多数人的错误那就未必是错误了。朱熹用“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比喻“受人教诲”,这是他的创造,但是他不可能“买断”人们对“春风”的比喻。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古人,该把“春风”想象成啥样就啥样。否则,没办法与时俱进!
[作者通联:安徽无为襄安中学]
然而,如今就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专门对现实一些通用语言(词语),甚至流行语进行似是而非的质疑;这些人往往从故纸旧堆里寻找依据,指出某些语言该怎么用不该怎么用,弄得人们(主要是适用群体)无所适从,甚至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他们喜欢给大众化的词语贴“标签”上“枷锁”,希望人们不要越雷池一步,否则怎么的怎么的。《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五期刊登的赵丕杰先生《“如坐春风”只能比喻受到教诲》一文,我看是也。
该文先引经据典,说“如坐春风”出自朱熹的《伊洛渊源录》卷四,指出它的适用情境应该是“就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之中,比喻与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相处,受到亲切的教诲”;然后列举实例,指责“有些人既不了解这条成语的出处,也不清楚它的含义和用法,便随心所欲到处使用”,比如有把它等同于“温暖如春”的,有用来形容喜悦、兴奋、陶醉,甚至微醉的。总之,赵先生的态度就是这个词已经“纯属滥用”!
这里,我不能不与赵丕杰先生就此问题作些深入的研究,以作商榷。首先,“如坐春风”一词是不是成语的问题。连赵先生自己在文中也不得不承认“许多词典都没有收录”。我也翻了《辞海》等比较权威的工具书,确实没有这一词条。这只能证明“如坐春风”是成语一说,是赵先生一家之言,并没有得到包括权威部门的普遍认可。既然它不是成语,那就不能用“成语”的标签来限定人们使用,更不能给它套上“枷锁”:只能比喻受到教诲,而不能比喻其他!
其次,退一步说,即使“如坐春风”算作成语,但对它的解释和运用也不能一成不变,后人移作他用,是很正常的语言现象。因为成语,从典故到约定俗成,都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很多都改变了本义。诸如“晨钟暮鼓”这个成语,本来是指寺庙中用来报时的早晚钟鼓,唐朝李咸用《山中》诗说:“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后用这个成语形容僧尼的孤寂生活;有的也用来比喻令人警悟的语言。而按照赵丕杰先生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多种解释和运用!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语言是群众创造的,群众最具有话语权,单靠某些个人指手画脚大都徒劳无功。在语言运用上也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错误那肯定就是错误,多数人的错误那就未必是错误了。朱熹用“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比喻“受人教诲”,这是他的创造,但是他不可能“买断”人们对“春风”的比喻。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古人,该把“春风”想象成啥样就啥样。否则,没办法与时俱进!
[作者通联:安徽无为襄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