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作业分层的实施与体会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作业,可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迁移运用能力。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基础,如何适当地布置作业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差异当作教育资源”,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不同数量和不同难度的作业。
  关键词:生物教学;个体差异;分层作业;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101
  高中教师面对具有丰富个性的学生,应该“将学生差异当作教育资源”,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业的布置更要注意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做到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进而提高课后练习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对分层次作业有一定的认识和探索。在这里,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在具体实施时的粗浅体会和看法。
  一、在生物教学中实施作业分层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存在弊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绝大多数是“一刀切”,并且存在着随意、重复、繁琐等现象,严重制约学生的发散思维,加重学生学业负担,随着学科难度加深,使学生失去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生物学科上不会有很好的发展。这些问题是需要教师关注并切实解决的。
  学生的智力、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着客观差异。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其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统一的作业布置,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承认差异,关注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
  分层作业,是指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它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进行分类,目的是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生物分层作业内容既有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也有脱离教材贴近生活的,既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方面进行分层设计。“学困生(C组)”增加基础知识的作业量,减少有难度知识的作业量,使“学困生”牢记解题思路;“中等生(B组)”可塑性较大,教师在对这类学生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使他们在确保完成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发展目标,拓宽解题思路。“优等生(A组)”减少对基础性知识的练习量,做一些融综合性、灵活性于一体的高智力题,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加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实现创造目标。
  三、作业分层设计的案例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分层作业设计
  基础题:(C组必做题B组选3题)
  1. 玉米的叶肉细胞里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 叶绿体和中心体
  C. 核糖体和液泡 D. 液泡和叶绿体
  2. 春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地下根毛细胞,下列结构中均不能观察到的是( )
  A. 液泡和中心体 B. 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C. 叶绿体和中心体 D. 液泡和内质网
  3. 对细胞能量转换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中心体和核糖体 B.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叶绿体和线粒体 D. 液泡和叶绿体
  4. 下列细胞中,含线粒体最多的是( )
  A. 心肌细胞 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C. 皮肤表皮细胞 D. 蓝藻
  5. 在细胞其中具有膜结构的有:_________。不具膜结构的有:_________ 。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_________。 主要存在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_________ 。植物特有的:_________ 。
  提高题:(A组选做3题,B组选2题,C组选1题)
  6. 下列细胞的各种结构中,具有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结构膜的一组是( )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高尔基体④中心体⑤染色体⑥核膜⑦内质网⑧核糖体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⑧⑥⑦
  C. ①④⑥⑦⑧ D. ①②④⑤⑦
  7. 不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
  A. 抗体 B. 胆固醇 C. 维生素 D. 核酸
  8. 右边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据图回答(只填标号)
  (1)在不同生物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_________,抗体是在_________中合成的。
  (2)在酶的参与下,为进行多种化学合成有机物创作有利条件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
  (3)从化学反应来看,互为相反的两个反应过程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 。
  (4)高等植物没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5)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6)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
  9.下图甲为人体内某种细胞物质的合成和转运过程,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图乙表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细胞内几种膜结构表面积的变化。据图回答:
  (1)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场所是[③]__________________ ,加工分泌的过程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⑥→⑦,这一过程说明细胞内的各种膜在_________ 和_________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有人把膜结构组成的[⑥]_________ 比喻为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而[④]_________ 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3)若图乙表示的是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变化,则①③分别表示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题:(A组必做,BC选1题)
  10. 某研究小组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 ”表示有,“-”表示无),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没有线粒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乙生物一定是真核生物,但不可能是植物
  C. 丙生物由于没有叶绿体,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D. 丁生物一定是绿色开花植物
  11. 收集资料谈谈自己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认识。
  四、实施作业分层的注意事项
  为了使分层作业的要求能够真正促进各层次学生取得应有的进步,在实施该环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作业分层实施需要防止某些学生将此当成不做作业或少做作业的借口;2. 分层作业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在作业中证明自己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作业的积极表现及时地给予肯定评价,以激发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的热情;3. 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要及时地帮助解决。解决问题时还可以发挥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协助作用,这样既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也有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作业分层的实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最终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对C组学生帮助比较大,大大提高了其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成绩也有明显提高。但是“因材施教”的思想应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是长远的奋斗目标。笔者也会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和探究,力争新的突破。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县无为中学 238300)
其他文献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等的结晶.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需要借助于教学内容,还需要借助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语文学科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可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课程
期刊
基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与难度系数,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紧迫.如果没有富有实效的课前预习,那么统编版课文的教学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学生的高品质
期刊
语文是奠定学生文学基础的基本学科.众所周知,语文不仅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学科.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基础知识模块被削减,随之而增加的阅读理解分值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