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习基地建设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建设社会工作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民族院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提出了加强民族院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对策建议:一是统筹规划;二是创新机制,深化实习基地与高校的联系;三是建设双师型老师队伍,强化督导;四是拓展实习基地。
  关键词:民族院校;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226-02
  近年来,国内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部分民族院校也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实习基地。本文结合湖北民族学院的工作实际,对如何认识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民族院校如何突破自身困境加强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以期能推进民族院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提升民族院校社会工作教育质量。
  一、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
  1.从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来看
  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7)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均要求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大力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社会工作实习是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有机部分,在专业训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实现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工作实习一直是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薄弱环节,社会工作实习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规范、实习基地形式化、专业督导空心化和社会公众认同低等困境。加强对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有助于突破国内社会工作教育的瓶颈,对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重要意义。
  2.从民族院校社会工作教育的现状来看
  目前,我国15所本科民族院校中有10所学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这些民族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诸多难题,特别是在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的困难比较突出。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受限,特别是由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比较滞后,在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缺少适合的实习机构;学校与实习机构的联系不紧密;实习基地管理不规范;实习内容专业特色不强;专业教师和实习督导匮乏;实习基地建设的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影响了民族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质量。民族院校如何突破自身发展和地区限制,做好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运行和评估工作等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3.从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非常大。我国绝大多数民族院校都地处民族地区,在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探讨民族院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有助于将民族院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强民族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二、湖北民族学院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分析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始于2007年,现有15名教师和二百二十余名在校生。该校始终重视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质量。
  1.建设社会工作实验室
  社会工作实验室是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教学的重要平台。2009年该校投资四十余萬元建成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并配备一批硬软件教育资源。在硬件设施方面,建成个案工作实验室、统计分析实验室、网络教室和活动多媒体教室各一间,总面积近200m2,有联网计算机八台、不联网计算机五十余台。在软件资源方面,购置了沙盘治疗工具、小组社会工作器械、心理测评软件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建成以来,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已为多门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如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会统计学、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绘画与沙盘治疗)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或实践提供支撑,使社会工作专业及社会学等相关专业学生不同程度受益。
  2.拓展校外实习基地
  由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实务发展比较滞后,民族院校在获得充足的实习基地资源方面的困难比较突出。为此,湖北民族学院主动走出校门、面向全国,在鄂粤两省相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专业社工机构建立了二十余家实习、就业基地。其中,既有民政局、社区居委会等政群组织,也有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工作事务所等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既有学校所在地的相关社会组织,也有广东、福建等地的社会服务机构。该校不断探索与实习基地合作的多种形式,既组织学生在实习基地开展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也邀请实习基地资深工作者到校开展实务讲座,利用实习基地服务教学,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能力,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3.构建渐进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为实现“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湖北民族学院以实习基地为依托,设置了“志愿服务—社会调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帮助不同年级的学生培养专业情感、养成专业意识、演练专业技巧、树立专业自信。大一、大二以志愿服务和假期社会调查实践为主,锻炼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大三以课程实习和专业见习为主,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大四设置八周的毕业实习,学校统一安排的集中实习和学生自主实习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实习实践课时占到了总学时的18.5%。   对应实践教学的需要,该校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在多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中使用活动教学法和体验教学法,将课堂变成社会工作的场景,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例如,专业基础课《小组社会工作》依托社会工作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組织学生分组进行充分的课程实习。《小组社会工作》的课堂就是小组活动的场景,学生既是小组领导又是组员,使学生获得了宝贵的小组工作经验,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好评。
  4.问题分析
  湖北民族学院在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工作中做了很多尝试,但也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一是对实验室的后续投入不足,设备老化、陈旧,难以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例如,现有实验室缺少实时录像和监控设备,教师无法在学生实践的同时进行观察和记录,影响了督导的效果;缺少社会工作方法训练软件,无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实习基地与高校社工教育的整合还需加强。受高校教学制度和管理规定的制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实习基地、尤其是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实习实践还存在一些制度障碍,实习基地工作需要与专业教育需要还需进一步协调。三是实习基地的功能比较单一,目前主要是对应教学的需要,缺乏对外服务的条件,难以整合专业教学和专业服务,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难以实现。
  三、对策建议
  1.统筹规划社会工作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技巧的教学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的教学不同于知识教学,仅靠教师讲授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必须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思考和提高。社会工作实验室由于其模拟真实社会工作场景,为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各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均建立起设施先进、功能多样的社会工作实验室,这已成为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为进一步促进民族院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好建设规划,根据社会工作教育的特点和中长期发展需要,建设设施先进、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科学有效、管理先进的综合实验室,并做好日常维护和后续升级,使之既成为开展社会服务方法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巧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试验平台,又成为高校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务平台,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改革和质量提升。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与社会组织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的方法,可实现资源共享、节约实习基地建设成本,并发动社会资源参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为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提供有力补充。
  2.创新机制,深化实习基地与高校的联系
  实习基地挂牌并不是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终点。实习基地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在其建设和管理中,积极探索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措施和做法,以促进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督导与学生自主学习、集体授课与分组研讨、个性化学习的有机结合,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如前所述,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专业水平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年级学生的实习实践目标和内容也应相应做出调整。同时,实习基地各有其特点,专业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设计安排实习实践活动时也要考虑实习基地本身的特点。可见,创新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形式多样、各有侧重的社会工作实习实践活动可以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实习基地多样化的工作需要协调起来,充分发挥不同性质的实习基地的作用。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督导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均有很高的要求。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能力、提升社会工作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在教师队伍人员构成上突破,聘请实习基地资深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实习实践过程进行督导,或者开展实务讲座丰富学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了解;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通过提倡高校教师领办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或参与实习基地的管理与运行,促使高校教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工作实务,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
  4.拓展实习基地功能,实现双赢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不仅有助于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开展,还有助于促成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服务功能。高校可利用社会工作实验室的有利条件,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基础上,面向校内外提供社会调查分析、心理咨询热线和辅导等服务,扩大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影响,提升公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此外,在建设校外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的过程中,高校可发挥其人才与技术优势,通过开展合作研究、人员培训等方式帮助实习基地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促进实习基地的持续发展,营造高校和实习基地双赢的良好局面。可见,实习基地建设不仅是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小结
  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介绍了民族院校在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的实践,并针对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实际上,这些困难和问题在民族院校中具有一定普遍性。民族院校如何突破自身和地区发展困境,走出实习基地建设的特色化之路是十分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远会,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习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
  [2]刘华丽,胡莉红.推进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兼论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在实习基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4(9).
  [3]刘勇,等.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4]马良.“构建实习、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4).
  [5]肖萍.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的本土性探讨观念的引入[J].南京社会科学,2006(3).
  [6]向荣.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再探索——建立与完善实习基地及其督导制度[J].云南高教研究,2000(2).
  [7]张弘.西部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8]朱眉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徘徊——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9]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按照国际界定标准,世界范围突显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化的问题更加引发学界的关注。本文尝试对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以及余热等相关概念进行探析,借助于对中国老年群体生产性老龄化事实的描述,强调老年群体的贡献绝不能用“余热”来表述,呼吁重新界定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对老龄化问题有更加理性的认知。  关键词:界定标准;人口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余热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科尔施作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开创者,针对他当时所处时代的被曲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做出了批判,在混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潮流中发现其所面对的理论危机,正确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阶段,提出了以总体性原则为核心的“哲学转折”,以此来坚守马克思恩格斯所走的真正的哲学之路。科尔施为破解20世纪20年代中,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相互攻击的混乱局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本身即哲学的论断,并运用总体性原则对
期刊
摘 要: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明确公共财产的范围,追溯财产权不可侵犯条款的变迁,区分财产权与公共财产权的内涵,是理解这一条款的几个角度。通过对公私财产法律保护条款与制度的对比,明确公共财产的权利主体,促进公共财产保护制度的法律化与程序化,实现财产权的真正不可侵犯。  关键词: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公共财产权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成长”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要素,在青年个体的视角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成长痛”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的有效表达不足和对青年群体的现实吸引局限。美、日、韩三国学者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马克思问我哪里痛》《青年们,读马克思吧》《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在
期刊
摘 要:以山东省泰安市的党群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调研和思考,总结当前党群关系已取得的成绩和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如下:强化“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致力经济发展提供物質保障;强化政治民主;提升执政能力。  关键词:泰安市;和谐;党群关系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144-0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和依靠人民群众
期刊
摘 要:科研能力是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能力,由于教学和科研双重角色的特殊性,高校教师主要通过承担科研项目的方式来展开科学研究,培养创新能力;而在各种项目中,持续性的研究项目由于跨度大、课题集中,又有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把握方向,更能在不断创新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持续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201-0
期刊
摘 要:《刑事诉讼法》第152条集中规定了技术侦查证据的使用问题。对于“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必须注意通过技术侦查获得的材料作为证据使用的可能性和技术侦查证据的种类。对于“保护措施”,必须坚持适度公开原则和保密性原则,正确理解保护措施的实施前提和内容。对于“在庭外对证据进行核实”,必须坚持“必要”原则,注意庭外核实的方式,兼顾权利保障与打击犯罪的双重目的,注重庭外核实的转化。  关键词:技术侦查;最
期刊
摘 要:毕业论文实践教学过程的质量低下是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立足过程管理的视角,基于广东海洋大学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实例,剖析了其在论文选题阶段、论文写作阶段、论文答辩阶段和成绩评定阶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严把审题关、合理安排论文写作时间、构建精确细化的论文内容质量评价指标,切实履行综合评审制度以及注重对指导教师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过程监控和质量考核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摘 要:广西老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西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久经历史检验,时代洗礼,人民认可,因此可转化为《纲要》教学的优质资源。探索将广西老区精神融入《纲要》教学实践,需遵循一定原则,采取多种途径,从而增强《纲要》教学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广西老区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融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期刊
摘 要:七三一旧址自1982年纳入政府保护管理轨道以来,特别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成立以后,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外研究者及和平友好人士广泛开展文物、文献征集,调查取证及学术研究工作。目前,七三一旧址保护的开发利用工作已正式纳入国家层面,将配合七三一旧址申遗准备工作,对七三一旧址进行全面保护和有效利用,进而提升七三一旧址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促使社会各界人士进一步认知七三一部队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