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庄绿化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民生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农村,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新农村建设在我市各村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方兴未艾。我市的村庄绿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城镇与村庄绿化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l、无特色。与城市小区绿化毫无区别,没有农村特色。
村镇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为此,不少地方加大了村镇绿化建设力度。但是,由于受城市绿化的影响,目前,一些村镇在开展绿化建设时照搬城市绿化模式的现象较为突出。近来,一些农村在建筑风格上盲目模仿失去特色而饱受舆论批评,如果再在绿化上重蹈覆辙,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农村的千篇一律,而成为一个失去鲜活个性的新农村。
2、投入大。养护费用大,长此以往,会造成村集体负担重。
据了解,绿化每亩的直接费用:(1)草坪6元/㎡×667=4002元/亩;(2)树木:直径15公分的法桐,每棵80元左右;一般大小的樱花,每棵在90元左右;(3)|养护费:4元/㎡×667=2668元/亩;其它间接费用:草坪、树木的成活率,如果没有成活,又要补种上去等。栽后管理跟不上。“三分栽,七分管”。有人认为,树栽下了就万事大吉,而忽视管理。结果是,有的树叶被虫咬去大半,成了“光头树”,一点生机也没有;有的草坪、绿篱,杂草丛生……这都是忽视了病虫、杂草防治的结果。3、无收益。盲目引进名贵树种。
许多乡镇看到别的乡镇规划设计规格很高, 就改变了原来的规划方案, 提高了创建标准, 要求人行道全部铺彩砖,路灯要精美, 连绿化树都要求栽种名贵树木。有的大建绿化广场, 有的一味强调引进外地树种, 有的大面积引种草坪,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目前,村庄绿化资金缺乏。一般的村庄绿化资金来源于主管部门和帮扶单位,而来自部门的资金有限,加上大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导致许多地方绿化水平低。乡村财政十分拮据, 哪来的钱购买名贵树木, 如果是借钱来创建文明乡镇, 岂不有悖于国家创建新农村的初衷!
实施村镇绿化之前,应先进行准确定位, 抓好规划建设,以充分展现独特的乡村风貌。加强对农村现有古树名木的管理,更好地体现当地人文历史和自然风貌。结合我市实际,各地在绿化时要多栽乡土树种和果树,少植草坪、绿篱,营造自然、实用、和谐的绿色氛围。
利用沟、河、湾、塘、岗等自然地形,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 没有必要去购买名贵树木。一方面名贵树木身价太高, 加大了投入成本;另一方面,那些名贵树木大多原产于外地, 是否适应本地环境, 成活如何, 没有保障, 如果栽种不久因不适应环境而“牺牲”,岂不是劳民伤财?本地生长的柳树、杨树或那些价格比较低廉的常青树等都可以用来搞绿化, 并且很好成活。“适地适种”是绿化工作的一个常识。这不仅是出于树木存活率的考虑,还涉及生态安全的问题。一个地方如果大面积的绿地被个别树种垄断,难免造成生态系统不稳定和病虫害泛滥。少数地方对原有大树或移或砍,破坏了生态环境,就是忽视了适地适树的原则。引进的贵重树木往往都是一些大树,这些树被移栽后,原有群落的生态将受到破坏,从全局范围来讲,这种结果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背道而驰。
村镇绿化的建设重点是要改变长久以来的乡村脏乱差问题,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 应根据本乡镇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建设规划。我认为千万不要曲解了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含义,大搞攀比之风,到头来把好事做成了坏事。
其次,新农村绿化也要讲究布局。
新农村的绿化与城市绿化一样,也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应在学习绿化规划技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做具体布局。村庄房宅四周,溪河、道路两旁,学校及公共活动场所都有不同的特点,选树种都应有不同的要求。
公共场所的绿化。公共场所既是村民集中活动的地方,也是村庄绿化的窗口,其绿化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荫凉舒适的环境。首先,应选择栽植绿量大、寿命长、径冠大的槐树、银杏等,以便形成绿色骨架。辅助选栽紫薇、樱花等树种,逐步形成错落有序的景观。在实施公共场所绿化时,要动员各家农户派人参与挖树洞、送肥料、栽植、浇水、管理等活动,以此来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溪河道路的绿化。村庄周围的溪河、道路和村内街道的绿化是新农村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边可选植李树、垂柳等耐湿树种,道路两旁以为行人遮荫为目的选植行道树,街道宜栽植落叶乔木,夏天遮荫冬天透温。通过农田的道路应栽植小径冠的女贞、紫叶李,形成绿篱绿化带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村庄及庄院四周的绿化。村庄及农户庭院四周的绿化建设是新农村绿化的主体,老居住区具有屋场分散、不规则、跨度大的特点,新居民区比较集中方便绿化。农村学校的绿化。搞好农村学校的绿化,一可以起到调节学生的视力功能,陶冶学生情操;二可促进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从小养成珍爱环境的美德。根据学校的特定环境,可选植径冠大的树木为孩子提供绿荫,还适宜在教室门口、围墙旁、步道边栽植些花期长、宜管理、色泽鲜艳的美人蕉、菊花等时花, 以利于学生到室外休息时,调节视力,减轻大脑疲劳。 建设草坪,色块的绿化模式要慎重,避免绿化的失败。由于现阶段农村的资金和技术能力尚缺乏,绿地建设应走以树木为主、灌木为辅的农村绿化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不排除西欧绿化模式,因此要把握全局,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农村绿化树木种苗的选择要从长计议。农村绿化需要大量优质适路的大苗,尤其是5年生以上的大苗。为了扭转各地到境外调运苗木的现象,降低苗木成本,提高造林存活率,各地应树立长远的战略观点,引导本地森林苗圃有计划地为新农村绿化提供优质大苗,有效推动农村绿化建设的进程。
第三,全面建设新农村绿化网络体系。
村镇绿化还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不能单纯就绿化论绿化, 如与周围农村经济林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小流域治理、农村土地整理等结合起来, 使村镇绿化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通过构筑农田林网,增加公共设施和农户院落的林草覆盖,发展庭院林业,使农民的家居环境、自然环境和谐优美。以院落密集区为“点”,农田林网建设为“线”,路渠绿化为“带”,构成点、线、带一体化,功能相互辐射的农村生态载体。同时以公共设施周边绿化和农家庭院为重点,栽植花卉苗木和时鲜果树,实行特色化、效益化;路渠绿化与乡村道路建设和河渠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结合,逐步实行公路林荫化、河渠风景化;农田林网建设以改善现行林网的林种,实行防护林网的混交化、复合化。通过完善农田林网,扩大四旁植树,增加村组和农户院落的林果覆盖,大力发展生态庭院,改善农民的家居环境和自然环境,促进农村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
按照景观效果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可以具体实施以下一些参考建议:
1、坚持“谁投入,谁受益”原则。形成种植、养护、收成、销售一条龙服务。多渠道筹集资金。村庄绿化也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可以从主管部门和帮扶单位争取一部分资金,村里拿出一部分资金,发动村能人、企业出资认养一部分绿化面积等形式筹资。 2、由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合理规划,在绿化地上种植农业经济作物。 3、实行统一指导。由村聘请懂行的老农作为义务指导员,指导村民适时耕种。利用村里的宣传橱窗、黑板报、网站、宣传资料等及时发布农时信息,指导村民适时播种、施肥、除虫、收获,及时更换信息,加强栽后管理。对村庄绿化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订立村规民约,或者成立专项理事会,加强苗木管理,确保绿化成果。
4、实行统一播种。根据瓜果蔬菜等的农时,四季错开,选择适宜的品种,按时轮流,确保四季常绿,四季瓜果飘香。做到分层次、立体种植,让果树的瓜果蔬菜的种植错落有致。 5、统一搭架。使藤类瓜果生长有序,漂亮美观。
地面:(1)改人工种植草坪为单一野生草自由生长,不管种,只管整修平整即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成功范例。因为野生草生命力强,无需象人工草坪那样养护投入,并且比人工草坪能更好地清洁空气,促进新陈代谢。(2)选择一些四季常绿的树种种植。(3)招蝶引鸟,营造生动活泼、鸟语花香的宜人居住环境。选植树种应根据栽树地点的土壤空间而定,考虑经济收入, 套种果树,如梨树、桃树、石榴、枣树等经济苗木。主要选植树木是柿树、李、山楂、银杏、石榴等,在农村牲畜家禽、卫生设施旁,可栽些花椒。(4)种植瓜类等藤蔓植物,既会开花又会结果,观赏实用两相宜。如丝瓜、南瓜、甜瓜、西瓜、葫芦、葡萄等。(5)种植豆类作物。如绿豆、大豆等。(6)种植向日葵、芝麻等。
水面:(1)养殖鱼类,如草鱼、鲫鱼、鲢鱼等。(2)养殖荷花,经济芦苇。
农家庭院:由各户自由选择,农家窗台:用盆栽花草点缀。
这一系列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
突出了农家特色。与众不同,自成體系,与城市小区绿化遥相呼应,各有风采。
景观效果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既节省了大量种植树木草坪的投入,又节省了养护费用。经济作物、经济苗木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自产自用自销。
充分利用了土地。让每一分土地都能为农家作出贡献。
满足农民的土地情结。尤其是整体移民村,农户已基本无地可种,利用绿化地种植农业经济作物,以慰农民对土地的眷恋之情。一般来说,村镇绿化都应在“体现田园风光和地方特点”的指导思想下,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将本地的文化特色、物种特色、地形特色以及物产特色融入村庄绿化的规划建设中, 使绿化真正成为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新农村河岸塘沿垂柳依依, 村里花园绿草茵茵, 村民们三五成群在公园内聊天、娱乐, 村庄里四季鲜花常开,瓜果飘香! 一幢幢崭新气派的农民住宅掩映在绿树浓荫里……
乡风文明了;村容整洁了;处处换新颜;处处洋溢着富裕与和谐;使新农村真正实现绿在家园、美在家园、富在家园,这将是我们心中期待的美好的新农村形象!
目前,新农村建设在我市各村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十村示范,百村整治”方兴未艾。我市的村庄绿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城镇与村庄绿化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l、无特色。与城市小区绿化毫无区别,没有农村特色。
村镇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为此,不少地方加大了村镇绿化建设力度。但是,由于受城市绿化的影响,目前,一些村镇在开展绿化建设时照搬城市绿化模式的现象较为突出。近来,一些农村在建筑风格上盲目模仿失去特色而饱受舆论批评,如果再在绿化上重蹈覆辙,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农村的千篇一律,而成为一个失去鲜活个性的新农村。
2、投入大。养护费用大,长此以往,会造成村集体负担重。
据了解,绿化每亩的直接费用:(1)草坪6元/㎡×667=4002元/亩;(2)树木:直径15公分的法桐,每棵80元左右;一般大小的樱花,每棵在90元左右;(3)|养护费:4元/㎡×667=2668元/亩;其它间接费用:草坪、树木的成活率,如果没有成活,又要补种上去等。栽后管理跟不上。“三分栽,七分管”。有人认为,树栽下了就万事大吉,而忽视管理。结果是,有的树叶被虫咬去大半,成了“光头树”,一点生机也没有;有的草坪、绿篱,杂草丛生……这都是忽视了病虫、杂草防治的结果。3、无收益。盲目引进名贵树种。
许多乡镇看到别的乡镇规划设计规格很高, 就改变了原来的规划方案, 提高了创建标准, 要求人行道全部铺彩砖,路灯要精美, 连绿化树都要求栽种名贵树木。有的大建绿化广场, 有的一味强调引进外地树种, 有的大面积引种草坪,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目前,村庄绿化资金缺乏。一般的村庄绿化资金来源于主管部门和帮扶单位,而来自部门的资金有限,加上大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导致许多地方绿化水平低。乡村财政十分拮据, 哪来的钱购买名贵树木, 如果是借钱来创建文明乡镇, 岂不有悖于国家创建新农村的初衷!
实施村镇绿化之前,应先进行准确定位, 抓好规划建设,以充分展现独特的乡村风貌。加强对农村现有古树名木的管理,更好地体现当地人文历史和自然风貌。结合我市实际,各地在绿化时要多栽乡土树种和果树,少植草坪、绿篱,营造自然、实用、和谐的绿色氛围。
利用沟、河、湾、塘、岗等自然地形,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 没有必要去购买名贵树木。一方面名贵树木身价太高, 加大了投入成本;另一方面,那些名贵树木大多原产于外地, 是否适应本地环境, 成活如何, 没有保障, 如果栽种不久因不适应环境而“牺牲”,岂不是劳民伤财?本地生长的柳树、杨树或那些价格比较低廉的常青树等都可以用来搞绿化, 并且很好成活。“适地适种”是绿化工作的一个常识。这不仅是出于树木存活率的考虑,还涉及生态安全的问题。一个地方如果大面积的绿地被个别树种垄断,难免造成生态系统不稳定和病虫害泛滥。少数地方对原有大树或移或砍,破坏了生态环境,就是忽视了适地适树的原则。引进的贵重树木往往都是一些大树,这些树被移栽后,原有群落的生态将受到破坏,从全局范围来讲,这种结果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背道而驰。
村镇绿化的建设重点是要改变长久以来的乡村脏乱差问题,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 应根据本乡镇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建设规划。我认为千万不要曲解了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含义,大搞攀比之风,到头来把好事做成了坏事。
其次,新农村绿化也要讲究布局。
新农村的绿化与城市绿化一样,也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应在学习绿化规划技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做具体布局。村庄房宅四周,溪河、道路两旁,学校及公共活动场所都有不同的特点,选树种都应有不同的要求。
公共场所的绿化。公共场所既是村民集中活动的地方,也是村庄绿化的窗口,其绿化的目的是为村民提供荫凉舒适的环境。首先,应选择栽植绿量大、寿命长、径冠大的槐树、银杏等,以便形成绿色骨架。辅助选栽紫薇、樱花等树种,逐步形成错落有序的景观。在实施公共场所绿化时,要动员各家农户派人参与挖树洞、送肥料、栽植、浇水、管理等活动,以此来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溪河道路的绿化。村庄周围的溪河、道路和村内街道的绿化是新农村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边可选植李树、垂柳等耐湿树种,道路两旁以为行人遮荫为目的选植行道树,街道宜栽植落叶乔木,夏天遮荫冬天透温。通过农田的道路应栽植小径冠的女贞、紫叶李,形成绿篱绿化带不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村庄及庄院四周的绿化。村庄及农户庭院四周的绿化建设是新农村绿化的主体,老居住区具有屋场分散、不规则、跨度大的特点,新居民区比较集中方便绿化。农村学校的绿化。搞好农村学校的绿化,一可以起到调节学生的视力功能,陶冶学生情操;二可促进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从小养成珍爱环境的美德。根据学校的特定环境,可选植径冠大的树木为孩子提供绿荫,还适宜在教室门口、围墙旁、步道边栽植些花期长、宜管理、色泽鲜艳的美人蕉、菊花等时花, 以利于学生到室外休息时,调节视力,减轻大脑疲劳。 建设草坪,色块的绿化模式要慎重,避免绿化的失败。由于现阶段农村的资金和技术能力尚缺乏,绿地建设应走以树木为主、灌木为辅的农村绿化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不排除西欧绿化模式,因此要把握全局,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农村绿化树木种苗的选择要从长计议。农村绿化需要大量优质适路的大苗,尤其是5年生以上的大苗。为了扭转各地到境外调运苗木的现象,降低苗木成本,提高造林存活率,各地应树立长远的战略观点,引导本地森林苗圃有计划地为新农村绿化提供优质大苗,有效推动农村绿化建设的进程。
第三,全面建设新农村绿化网络体系。
村镇绿化还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不能单纯就绿化论绿化, 如与周围农村经济林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小流域治理、农村土地整理等结合起来, 使村镇绿化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通过构筑农田林网,增加公共设施和农户院落的林草覆盖,发展庭院林业,使农民的家居环境、自然环境和谐优美。以院落密集区为“点”,农田林网建设为“线”,路渠绿化为“带”,构成点、线、带一体化,功能相互辐射的农村生态载体。同时以公共设施周边绿化和农家庭院为重点,栽植花卉苗木和时鲜果树,实行特色化、效益化;路渠绿化与乡村道路建设和河渠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结合,逐步实行公路林荫化、河渠风景化;农田林网建设以改善现行林网的林种,实行防护林网的混交化、复合化。通过完善农田林网,扩大四旁植树,增加村组和农户院落的林果覆盖,大力发展生态庭院,改善农民的家居环境和自然环境,促进农村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
按照景观效果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可以具体实施以下一些参考建议:
1、坚持“谁投入,谁受益”原则。形成种植、养护、收成、销售一条龙服务。多渠道筹集资金。村庄绿化也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可以从主管部门和帮扶单位争取一部分资金,村里拿出一部分资金,发动村能人、企业出资认养一部分绿化面积等形式筹资。 2、由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合理规划,在绿化地上种植农业经济作物。 3、实行统一指导。由村聘请懂行的老农作为义务指导员,指导村民适时耕种。利用村里的宣传橱窗、黑板报、网站、宣传资料等及时发布农时信息,指导村民适时播种、施肥、除虫、收获,及时更换信息,加强栽后管理。对村庄绿化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订立村规民约,或者成立专项理事会,加强苗木管理,确保绿化成果。
4、实行统一播种。根据瓜果蔬菜等的农时,四季错开,选择适宜的品种,按时轮流,确保四季常绿,四季瓜果飘香。做到分层次、立体种植,让果树的瓜果蔬菜的种植错落有致。 5、统一搭架。使藤类瓜果生长有序,漂亮美观。
地面:(1)改人工种植草坪为单一野生草自由生长,不管种,只管整修平整即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成功范例。因为野生草生命力强,无需象人工草坪那样养护投入,并且比人工草坪能更好地清洁空气,促进新陈代谢。(2)选择一些四季常绿的树种种植。(3)招蝶引鸟,营造生动活泼、鸟语花香的宜人居住环境。选植树种应根据栽树地点的土壤空间而定,考虑经济收入, 套种果树,如梨树、桃树、石榴、枣树等经济苗木。主要选植树木是柿树、李、山楂、银杏、石榴等,在农村牲畜家禽、卫生设施旁,可栽些花椒。(4)种植瓜类等藤蔓植物,既会开花又会结果,观赏实用两相宜。如丝瓜、南瓜、甜瓜、西瓜、葫芦、葡萄等。(5)种植豆类作物。如绿豆、大豆等。(6)种植向日葵、芝麻等。
水面:(1)养殖鱼类,如草鱼、鲫鱼、鲢鱼等。(2)养殖荷花,经济芦苇。
农家庭院:由各户自由选择,农家窗台:用盆栽花草点缀。
这一系列做法的好处显而易见:
突出了农家特色。与众不同,自成體系,与城市小区绿化遥相呼应,各有风采。
景观效果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既节省了大量种植树木草坪的投入,又节省了养护费用。经济作物、经济苗木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自产自用自销。
充分利用了土地。让每一分土地都能为农家作出贡献。
满足农民的土地情结。尤其是整体移民村,农户已基本无地可种,利用绿化地种植农业经济作物,以慰农民对土地的眷恋之情。一般来说,村镇绿化都应在“体现田园风光和地方特点”的指导思想下,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将本地的文化特色、物种特色、地形特色以及物产特色融入村庄绿化的规划建设中, 使绿化真正成为村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新农村河岸塘沿垂柳依依, 村里花园绿草茵茵, 村民们三五成群在公园内聊天、娱乐, 村庄里四季鲜花常开,瓜果飘香! 一幢幢崭新气派的农民住宅掩映在绿树浓荫里……
乡风文明了;村容整洁了;处处换新颜;处处洋溢着富裕与和谐;使新农村真正实现绿在家园、美在家园、富在家园,这将是我们心中期待的美好的新农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