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让学生“想写”
为使学生有话可写,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写作表象。或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大自然中去,有目的地观察动物、植物、山川河流及风雪云雨等自然现象;或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通过各种比赛、制作模型、标本,激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动手动脑,真正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在情浓意真之时,句段引路,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写。如教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组织学生开展吹画活动。学生在洁白的纸上,滴一滴墨水,用嘴吹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正当学生兴高采烈地欣赏自己的作品,对那一张张引人注目的画卷赞叹不已时,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重温“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段话,并要求学生学习作者用排比句式、比喻手法来描述吹出的画面。有句段引路,开头难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学以致用,典型句段会扶助学生闯过连句成段的难关,学生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如果教师常根据典型句段,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坚持一课一练,就能避免学生胡乱编造,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同时,评卷和讲评时重在激励,多加表扬,只要文中有用得好的词,写得妙的句,就应不惜笔墨,给予赞扬。而且每期选择部分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发给学生。这样不仅能互相促进,取长补短,而且还能提供给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使写作兴趣长盛不衰。
二、让学生“乐写”
要想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文情并茂,关键在于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因而提倡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语言积累,它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里的识字、释词、阅读、背诵。众所周知,语言材料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复活,转化为自己的语感能力,从而能恰如其分地应用语言。一个人语言功底的深浅,直接影响到写作水平的高低。因为,语言材料就像盖房子的水泥沙石混合物,有了水泥沙浆灌注,才能把一块块砖,一根根钢筋紧密牢固地结构在一起。否则,再好的建筑材料也难成高楼大厦,再好的写作材料也难成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所以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当然,生活积累少,整天囿于闭门造车,或观察能力薄弱,走马观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视之不识其形,听之不辨其声,也无法把文章写具体。因而,生活积累至关重要。让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耳濡目染,使之知觉敏锐,思维缜密,创造力活跃,并且陶治了情操,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世界。
三、让学生“会写”
作文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作文是书面作文的基础。教师常忽视口头作文的指导,致使不少学生羞于说话,更谈不上能言善辩。为之,常利用课文、录音,以听导说,充分发挥语言交际功能的作用。如利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录音、灯片,让学生在听、看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加深理解,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发自内心地表述自己的心声。此时如问:“面对董存瑞,你想说什么?”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各抒己见。在学生乐说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发展其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就能出口成章。
作文指导需和其它工作一样,要增强效率意识,优化课堂结构,笔者恰到好处地利用电教媒体,再现生活表象,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如四年级的林承鹏这样记述《一笔画比赛》的经过:“比赛开始了,同学们认真地画了起来,教室里很安静,我也专心地画。不一会儿,我们画好了。”后借助照片,让其重温比赛情景,再现比赛场面,提供想象依据,激发想象兴趣,开拓想象思路,这位同学修改后的叙述是:“一笔画比赛开始了,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构思画面。你瞧,大胖子曾鹏双眉紧锁,小指头伸入嘴里,好像还没有想出什么好画来。人称‘聪明豆’的漆彬胸有成竹,画笔如飞龙走凤,三两下就画好了,正在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呢‘笨鹅’艾新星急得汗珠从额角滴下,眼眶里盈满了泪花……”多形象生动的场面描写,使人读了如身临其境,无不感到一笔画比赛的紧张和激烈。又如,看图作文:“妈妈笑了”,灯片上画着妈妈肩扛锄头,笑着回家。我以妈妈为什么笑了为思维的扩散点,让大家合理想象。不一会儿,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丰收在望,妈妈甜蜜地笑了。”“儿子体贴妈妈,弄好饭菜,妈妈满意地笑了。”“家庭和睦,妈妈幸福地笑了。”“妈妈被评为科学种田模范,自豪地笑了”等,想象合情合理,文风生动活泼。
以读导写,读写结合。叶老曾说过:“阅谈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因此,抓好阅读教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狠抓双基训练。要在每单元的讲读课文中,把审题、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意图、写法等化整为零,节节渗透,一课一得,分步训练,形成课堂里讲方法,实地用方法,写时验方法的读写教学格局。如教《长城》一文,侧重观察能力的培养,课堂里先讲观察方法,看人看物,都要选好适当的角度,有顺序地观察。或上或下、或远或近、或整体或部分。同时,观察要细致,抓住其特点,展开联想。
总之,教学有法而学无定法。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须千千万万的语文教师的潜心研究,终身探索。
为使学生有话可写,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写作表象。或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大自然中去,有目的地观察动物、植物、山川河流及风雪云雨等自然现象;或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通过各种比赛、制作模型、标本,激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动手动脑,真正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在情浓意真之时,句段引路,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写。如教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组织学生开展吹画活动。学生在洁白的纸上,滴一滴墨水,用嘴吹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正当学生兴高采烈地欣赏自己的作品,对那一张张引人注目的画卷赞叹不已时,教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重温“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段话,并要求学生学习作者用排比句式、比喻手法来描述吹出的画面。有句段引路,开头难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学以致用,典型句段会扶助学生闯过连句成段的难关,学生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如果教师常根据典型句段,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坚持一课一练,就能避免学生胡乱编造,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同时,评卷和讲评时重在激励,多加表扬,只要文中有用得好的词,写得妙的句,就应不惜笔墨,给予赞扬。而且每期选择部分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发给学生。这样不仅能互相促进,取长补短,而且还能提供给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使写作兴趣长盛不衰。
二、让学生“乐写”
要想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文情并茂,关键在于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因而提倡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语言积累,它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课堂里的识字、释词、阅读、背诵。众所周知,语言材料只要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复活,转化为自己的语感能力,从而能恰如其分地应用语言。一个人语言功底的深浅,直接影响到写作水平的高低。因为,语言材料就像盖房子的水泥沙石混合物,有了水泥沙浆灌注,才能把一块块砖,一根根钢筋紧密牢固地结构在一起。否则,再好的建筑材料也难成高楼大厦,再好的写作材料也难成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所以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当然,生活积累少,整天囿于闭门造车,或观察能力薄弱,走马观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视之不识其形,听之不辨其声,也无法把文章写具体。因而,生活积累至关重要。让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耳濡目染,使之知觉敏锐,思维缜密,创造力活跃,并且陶治了情操,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世界。
三、让学生“会写”
作文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作文是书面作文的基础。教师常忽视口头作文的指导,致使不少学生羞于说话,更谈不上能言善辩。为之,常利用课文、录音,以听导说,充分发挥语言交际功能的作用。如利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录音、灯片,让学生在听、看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加深理解,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发自内心地表述自己的心声。此时如问:“面对董存瑞,你想说什么?”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各抒己见。在学生乐说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发展其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就能出口成章。
作文指导需和其它工作一样,要增强效率意识,优化课堂结构,笔者恰到好处地利用电教媒体,再现生活表象,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如四年级的林承鹏这样记述《一笔画比赛》的经过:“比赛开始了,同学们认真地画了起来,教室里很安静,我也专心地画。不一会儿,我们画好了。”后借助照片,让其重温比赛情景,再现比赛场面,提供想象依据,激发想象兴趣,开拓想象思路,这位同学修改后的叙述是:“一笔画比赛开始了,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冥思苦想,构思画面。你瞧,大胖子曾鹏双眉紧锁,小指头伸入嘴里,好像还没有想出什么好画来。人称‘聪明豆’的漆彬胸有成竹,画笔如飞龙走凤,三两下就画好了,正在得意洋洋,眉开眼笑呢‘笨鹅’艾新星急得汗珠从额角滴下,眼眶里盈满了泪花……”多形象生动的场面描写,使人读了如身临其境,无不感到一笔画比赛的紧张和激烈。又如,看图作文:“妈妈笑了”,灯片上画着妈妈肩扛锄头,笑着回家。我以妈妈为什么笑了为思维的扩散点,让大家合理想象。不一会儿,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丰收在望,妈妈甜蜜地笑了。”“儿子体贴妈妈,弄好饭菜,妈妈满意地笑了。”“家庭和睦,妈妈幸福地笑了。”“妈妈被评为科学种田模范,自豪地笑了”等,想象合情合理,文风生动活泼。
以读导写,读写结合。叶老曾说过:“阅谈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因此,抓好阅读教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大纲,把握教材,狠抓双基训练。要在每单元的讲读课文中,把审题、文章结构、作者写作意图、写法等化整为零,节节渗透,一课一得,分步训练,形成课堂里讲方法,实地用方法,写时验方法的读写教学格局。如教《长城》一文,侧重观察能力的培养,课堂里先讲观察方法,看人看物,都要选好适当的角度,有顺序地观察。或上或下、或远或近、或整体或部分。同时,观察要细致,抓住其特点,展开联想。
总之,教学有法而学无定法。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须千千万万的语文教师的潜心研究,终身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