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中有两个词或许是人们最愿意听到的,译成中文就是:会议取消。那天,当它们出现在巴托比的短信中,他体会到了一阵短暂的欢愉。事实上,那场会议只是推迟两周召开,虽然“拖延”的名声一向不好,它带给人的快感却不容小觑。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人们大致可以被分为两类。第一类人对于所有新鲜事物和活动都跃跃欲试,生怕缺席错失良机或有任何损失,他们被称为“怕错过者”。另一类人则乐于独处,乐于安然干自己的事儿,不喜欢分心被其他人或事打扰,他们则被称作“爱缺席者”。
2017年,《经济学人》杂志把办公室搬到了伦敦,新的办公大楼里多了许多会议区,毋庸置疑的是,这里也将开上很多的会。每次从会议区经过,看着这些人,你免不了会想知道这些人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大多数情况下,这群人都在认真地凝视着投影出来的计算机屏幕——天生不喜欢凑热闹的巴托比,绝不想加入他们的行列。
你究竟属于哪一类,其实很好区分。假设你的老板布署了一个新项目,你立刻毛遂自荐参与项目,并认为这是你证明个人实力的好机会,你就是第一类人。如果你果断地预见到: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麻烦事;到了周末假期,那些怕错失良机、不愿与家人相处的同事还可能没完没了地给你发邮件;项目还可能以失败告终……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爱缺席者。
另一个判断你属于哪类人的方式是看高科技对你的影响。第一类人往往是科技新产品的头号拥趸,他们把玩着最新款的电子设备,给同事发文档用的也是最新版的文件分享工具。而第二类人总觉得任何技术更新除了给人添麻烦,没有别的用处。他们的心中还满是疑问:为何同事不把文档统一弄成PDF的格式发给他们?
怕错过者享受每一次视频会议,因为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掌握会议的整个动态,不错过长期战略中的任何一个细节。爱缺席者则恨透了视频会议,因为他们不能在发言者冗长的预算报告中随时查收邮件,也不能兴致勃勃地玩纸牌游戏。
社交活动令前者感到兴奋的是,他们认为这是交流想法、互动交往的机会。后者听到社交这个词,就会自动切换到屏蔽状态,屏蔽一切与其无关的人和事,比如让他们去参加行业鸡尾酒会,如同强迫他们去参加一个陌生人的婚礼,那就像一场加长的会议,形同炼狱。
对于怕错过者来说,早餐会可是一个好机会,以此开始一天的工作是一种积极工作的象征:他们可不想拒绝任何的早餐会邀约——因为那可能导致一场生意的失败或错失一次升迁的机遇。爱缺席者则很反感把闹钟提前,他们宁愿在自家厨房里静静地吃完早餐,或者跟伴侣叨叨当天的新闻头条。如果是一场工作会议,他们大概率地会安排在上班时间进行。
说起海外出差,怕错过者会迫不及待地去体验异域风情,他们喜欢去新地方见新的人;同时,新鲜的工作经历还能为他们的简历增色。爱缺席者则心知肚明,出差无非意味着拥挤的航班、时差反应的不适感和人头攒动的移民局繁复的检查,最终的目的地也绝没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异国风光,无非是千篇一律的会议中心或酒店,离开5分钟后,就会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
在爱缺席者的心中,会议和出差只是完成工作的一种手段,从某种程度上,应该被视为苦行而非特权;他们或许从中会有所收获,但他们从不抱以期望。
作为雇主,雇佣怕错过者而非爱缺席者看似更加明智。毕竟,如果一家公司的雇员个个不爱交际,不仅销售额可能受波及,也很难有所创新。然而,不喜欢会议和社交的爱缺席者却可能是很优秀的执行者或实干家。如果说前者与狗有相似之处——兴奋时喜欢“汪汪叫”,还热衷于玩追咬自己尾巴的游戏,后者则更像猫——一旦附近有老鼠出没,就会稳准狠地扑向目標;但没事儿的时候,则更喜欢在温暖的炉火边打盹儿。
对雇主来说,怕错过者的另一个危险之处在于,他们是如此地不知疲倦;相比之下爱缺席者则可能更加忠诚,因为他们担心下一个雇主可能比眼前的这位还差。怕错过者的心态则是,他们不想为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下一棵树永远是更好的——而这正是他们广泛交际的意义所在。
[译自英国《经济学人》]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人们大致可以被分为两类。第一类人对于所有新鲜事物和活动都跃跃欲试,生怕缺席错失良机或有任何损失,他们被称为“怕错过者”。另一类人则乐于独处,乐于安然干自己的事儿,不喜欢分心被其他人或事打扰,他们则被称作“爱缺席者”。
2017年,《经济学人》杂志把办公室搬到了伦敦,新的办公大楼里多了许多会议区,毋庸置疑的是,这里也将开上很多的会。每次从会议区经过,看着这些人,你免不了会想知道这些人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大多数情况下,这群人都在认真地凝视着投影出来的计算机屏幕——天生不喜欢凑热闹的巴托比,绝不想加入他们的行列。
你究竟属于哪一类,其实很好区分。假设你的老板布署了一个新项目,你立刻毛遂自荐参与项目,并认为这是你证明个人实力的好机会,你就是第一类人。如果你果断地预见到: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麻烦事;到了周末假期,那些怕错失良机、不愿与家人相处的同事还可能没完没了地给你发邮件;项目还可能以失败告终……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爱缺席者。
另一个判断你属于哪类人的方式是看高科技对你的影响。第一类人往往是科技新产品的头号拥趸,他们把玩着最新款的电子设备,给同事发文档用的也是最新版的文件分享工具。而第二类人总觉得任何技术更新除了给人添麻烦,没有别的用处。他们的心中还满是疑问:为何同事不把文档统一弄成PDF的格式发给他们?
怕错过者享受每一次视频会议,因为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掌握会议的整个动态,不错过长期战略中的任何一个细节。爱缺席者则恨透了视频会议,因为他们不能在发言者冗长的预算报告中随时查收邮件,也不能兴致勃勃地玩纸牌游戏。
社交活动令前者感到兴奋的是,他们认为这是交流想法、互动交往的机会。后者听到社交这个词,就会自动切换到屏蔽状态,屏蔽一切与其无关的人和事,比如让他们去参加行业鸡尾酒会,如同强迫他们去参加一个陌生人的婚礼,那就像一场加长的会议,形同炼狱。
对于怕错过者来说,早餐会可是一个好机会,以此开始一天的工作是一种积极工作的象征:他们可不想拒绝任何的早餐会邀约——因为那可能导致一场生意的失败或错失一次升迁的机遇。爱缺席者则很反感把闹钟提前,他们宁愿在自家厨房里静静地吃完早餐,或者跟伴侣叨叨当天的新闻头条。如果是一场工作会议,他们大概率地会安排在上班时间进行。
说起海外出差,怕错过者会迫不及待地去体验异域风情,他们喜欢去新地方见新的人;同时,新鲜的工作经历还能为他们的简历增色。爱缺席者则心知肚明,出差无非意味着拥挤的航班、时差反应的不适感和人头攒动的移民局繁复的检查,最终的目的地也绝没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异国风光,无非是千篇一律的会议中心或酒店,离开5分钟后,就会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
在爱缺席者的心中,会议和出差只是完成工作的一种手段,从某种程度上,应该被视为苦行而非特权;他们或许从中会有所收获,但他们从不抱以期望。
作为雇主,雇佣怕错过者而非爱缺席者看似更加明智。毕竟,如果一家公司的雇员个个不爱交际,不仅销售额可能受波及,也很难有所创新。然而,不喜欢会议和社交的爱缺席者却可能是很优秀的执行者或实干家。如果说前者与狗有相似之处——兴奋时喜欢“汪汪叫”,还热衷于玩追咬自己尾巴的游戏,后者则更像猫——一旦附近有老鼠出没,就会稳准狠地扑向目標;但没事儿的时候,则更喜欢在温暖的炉火边打盹儿。
对雇主来说,怕错过者的另一个危险之处在于,他们是如此地不知疲倦;相比之下爱缺席者则可能更加忠诚,因为他们担心下一个雇主可能比眼前的这位还差。怕错过者的心态则是,他们不想为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下一棵树永远是更好的——而这正是他们广泛交际的意义所在。
[译自英国《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