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错过的vs爱缺席的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ling0699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中有两个词或许是人们最愿意听到的,译成中文就是:会议取消。那天,当它们出现在巴托比的短信中,他体会到了一阵短暂的欢愉。事实上,那场会议只是推迟两周召开,虽然“拖延”的名声一向不好,它带给人的快感却不容小觑。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人们大致可以被分为两类。第一类人对于所有新鲜事物和活动都跃跃欲试,生怕缺席错失良机或有任何损失,他们被称为“怕错过者”。另一类人则乐于独处,乐于安然干自己的事儿,不喜欢分心被其他人或事打扰,他们则被称作“爱缺席者”。
  2017年,《经济学人》杂志把办公室搬到了伦敦,新的办公大楼里多了许多会议区,毋庸置疑的是,这里也将开上很多的会。每次从会议区经过,看着这些人,你免不了会想知道这些人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大多数情况下,这群人都在认真地凝视着投影出来的计算机屏幕——天生不喜欢凑热闹的巴托比,绝不想加入他们的行列。
  你究竟属于哪一类,其实很好区分。假设你的老板布署了一个新项目,你立刻毛遂自荐参与项目,并认为这是你证明个人实力的好机会,你就是第一类人。如果你果断地预见到: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会有各种麻烦事;到了周末假期,那些怕错失良机、不愿与家人相处的同事还可能没完没了地给你发邮件;项目还可能以失败告终……你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爱缺席者。
  另一个判断你属于哪类人的方式是看高科技对你的影响。第一类人往往是科技新产品的头号拥趸,他们把玩着最新款的电子设备,给同事发文档用的也是最新版的文件分享工具。而第二类人总觉得任何技术更新除了给人添麻烦,没有别的用处。他们的心中还满是疑问:为何同事不把文档统一弄成PDF的格式发给他们?
  怕错过者享受每一次视频会议,因为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掌握会议的整个动态,不错过长期战略中的任何一个细节。爱缺席者则恨透了视频会议,因为他们不能在发言者冗长的预算报告中随时查收邮件,也不能兴致勃勃地玩纸牌游戏。
  社交活动令前者感到兴奋的是,他们认为这是交流想法、互动交往的机会。后者听到社交这个词,就会自动切换到屏蔽状态,屏蔽一切与其无关的人和事,比如让他们去参加行业鸡尾酒会,如同强迫他们去参加一个陌生人的婚礼,那就像一场加长的会议,形同炼狱。
  对于怕错过者来说,早餐会可是一个好机会,以此开始一天的工作是一种积极工作的象征:他们可不想拒绝任何的早餐会邀约——因为那可能导致一场生意的失败或错失一次升迁的机遇。爱缺席者则很反感把闹钟提前,他们宁愿在自家厨房里静静地吃完早餐,或者跟伴侣叨叨当天的新闻头条。如果是一场工作会议,他们大概率地会安排在上班时间进行。
  说起海外出差,怕错过者会迫不及待地去体验异域风情,他们喜欢去新地方见新的人;同时,新鲜的工作经历还能为他们的简历增色。爱缺席者则心知肚明,出差无非意味着拥挤的航班、时差反应的不适感和人头攒动的移民局繁复的检查,最终的目的地也绝没有令人流连忘返的异国风光,无非是千篇一律的会议中心或酒店,离开5分钟后,就会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
  在爱缺席者的心中,会议和出差只是完成工作的一种手段,从某种程度上,应该被视为苦行而非特权;他们或许从中会有所收获,但他们从不抱以期望。
  作为雇主,雇佣怕错过者而非爱缺席者看似更加明智。毕竟,如果一家公司的雇员个个不爱交际,不仅销售额可能受波及,也很难有所创新。然而,不喜欢会议和社交的爱缺席者却可能是很优秀的执行者或实干家。如果说前者与狗有相似之处——兴奋时喜欢“汪汪叫”,还热衷于玩追咬自己尾巴的游戏,后者则更像猫——一旦附近有老鼠出没,就会稳准狠地扑向目標;但没事儿的时候,则更喜欢在温暖的炉火边打盹儿。
  对雇主来说,怕错过者的另一个危险之处在于,他们是如此地不知疲倦;相比之下爱缺席者则可能更加忠诚,因为他们担心下一个雇主可能比眼前的这位还差。怕错过者的心态则是,他们不想为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下一棵树永远是更好的——而这正是他们广泛交际的意义所在。
  [译自英国《经济学人》]
其他文献
医学技术的进步和新科技手段的出现,正在改变人们对生育的认识。2017 年11 月,在達拉斯贝勒大学医疗中心,一名接受了子宫移植的产妇经剖宫产诞下一个男婴。这是美国本土接受子宫移植后成功生产的首例。
| 通过线粒体引入第三方的DNA |  当诺亚·舒尔曼在2016年圣诞节几天后出生时,他的父母克里斯特勒和埃文丝毫不为他的健康担心。因为孕期一切顺利,分娩也是如此。  但出生没几天,诺亚就开始出状况。他不吃东西,体重开始往下掉,还整天昏昏欲睡。几位儿科医生都劝舒尔曼夫妇放宽心,说他们可能对诺亚的症状过于敏感了,因为克里斯特勒是一名护士而埃文是一名医师助理——他们的表现在首次当父母的人群中很是典型。
体外人工受孕(IVF)是最常见的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使用这项技术的女性,每个妊娠周期要花费1.2万美元左右。如果年龄在35岁以上,想要借用体外人工受孕技术在每个妊娠周期产下一个体重正常的足月婴儿,成功的几率不会超过20%——这意味着,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情感上,使用这项技术的代价都是高昂的。话说到这里,医生想方设法来提高成功的几率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们日益重视人工智能(AI),在这门计算机领域的科学里,机
从成年起,雷德利·戈德曼身上的大码T恤总能把他的身形衬托得健壮而性感。作为健身爱好者,他深知,源源不断的温和蛋白质、力量训练和类固醇可以使他的肌肉完美绽放。但在过去的6个月,这位来自洛杉矶的专业健康营养顾问,却眼睁睁地看着曾经硬梆梆的、给自己带来无限自信的肌肉一点点地变软、缩小。“几个星期前我完全崩溃了,因为以前的衣服我现在穿都太大了,只能买小号的。”他说。他穿起旧衬衣给妻子布列塔尼看,衣服又肥又
我曾无时无刻不想有自己的宝宝。大抵如此吧。1980年代初,我刚大学毕业。朋友们前前后后都有了自己的孩子,而我依然无忧无虑,觉得跟我没什么关系。即使在婚后,我与丈夫的“造人计划”也相当于毫无计划,一直没有将这件事提上日程。当我过了30岁,到了一个我或许应该开始为还没有做妈妈心急如焚的年纪,也并没有心急如焚,只是感到些许不安。  现在想想,那时候我犯的唯一错误,就是我不确信如果我没有孩子,我的生活是否
我们在看着你!智能手机和共享单车时刻都在暴露你所处的位置,购物车清单则在泄露你的购物偏好,甚至是你的健康状况。| 围绕大数据的军备竞赛 |罗伯特·格伦是一个高调、喜欢炫耀的人。他在社交网络上展示自己如何驾驶一辆雪佛兰穿越内华达州,与鳐鱼一同潜水,乘坐直升机飞越山顶,在位于克拉科夫的华丽办公室里办公……此刻在夏威夷,这位32岁的年轻人刚刚在棕榈树前穿着背心、戴着贝壳项链自拍完,正沾沾自喜地琢磨,怎
我们将无地可种?近几十年中,全球粮食产量迅速增长,但还远远不够。世界资源研究所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100亿,而要满足全世界的粮食需求,则必须使现有产量翻一番。仅靠现有的技术手段,要产出这样大量的粮食,需要开发相当于两个印度那么大的新种植区。但这又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会用完地球上仅剩的森林、泥炭地和野生区域,释放出其中所封存的碳,进而加剧气候变化。而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集约
马尔姆和教练克雷每天早上5点,天还没亮,外面只听得到风刮过的声音。在4根柱子支撑着一块铁皮的屋子里,18岁的亨利·马尔姆已经从他的木板床上翻身爬起,跨过仍在熟睡的两条狗,拖着步子走进一间歪斜的棚子,翻出一双早已磨损的运动鞋。然后,这位肌肉发达的年轻人跑步出发了。他身着紧身训练服,肚子空空如也,眼睛仍有些惺忪,跑过布空的大街小巷。布空是首都阿卡拉的一个贫民区。亨利·马尔姆慢跑着,跑过许多的铁皮屋和静
42岁的撰稿人千叶遥总是在白天或傍晚小睡片刻,很久之前她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坐车时她也会见缝插针地打盹,有时甚至会在单位的卫生间小睡,下班回家倒在床上一睡就是几个小时。她的夜间平均睡眠时间是6到7个小时。她一直以为自己需要补觉的原因是天生体力差、容易疲劳。千叶说:“我从小就很容易睡着,家人觉得我‘身子骨弱’。长大成人后,‘不能忍住困意的人是懒惰者’的想法影响了我,总犯困让我觉得很难为情。”其实,千叶
在杰里米·里奇曼自杀前一周,他还飞去佛罗里达州作了一场以“人类神经科学”为主题的演讲。在这次的演讲中,这位49岁的神经药理学家详细介绍了脑部研究如何帮助人们判断出哪些人对自己或他人存在暴力威胁,以便我们更好地干预和帮助他们。  现在谈论这个话题再合适不过了。就在里奇曼3月19日的主题演講的两天前,一名19岁的学生自杀了。她是2018年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市道格拉斯高中枪击案的幸存者之一。而就在周末,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