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在建立饱含人文色彩的师生关系、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学习氛围、拓宽思维空间, 提高创新能力和搭建展示人文素质的多彩舞台几方面贯彻人文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虽然很多教师也学习过,但仍然没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为那只不过是新课改的一个举措,只不过是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复归的一个昭示,评价体系没发生根本的改变,考试还是考学生语文工具性掌握得怎么样,谁还去考人文性掌握的怎么样?这也没法考呀?所以,在教学中,我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试想,课堂上哪有人文光芒的闪烁?
虽然语文学科多年来教改的艰辛与成就是不可抹杀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的语文教育仍然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缺憾。
其一,从学习结果看,学生经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花费了相当多的学时,但语文能力的低下仍甚为明显,普遍的情况是语言贫乏,知识面窄,见解浮浅,思维板滞。阅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阅读品味低俗,阅读能力低下,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终身与书为伴的意识。
其二,从课堂效率看,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许多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是因为课堂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其三,从教学功能看, “应试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最有力的指挥棒。学校往往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性趣等非智力因素,语文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中应有的功能失却了。
凡此种种缺憾,正在于语文教学缺少一种泛着温馨光芒的内涵——人文关怀。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在培养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使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
1. 建立饱含人文色彩的师生关系
師生关系应为“平等、宽容、蕴情”。尤其要注意的是:无论在何时何地,教师都与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在共同体验、共同感受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师生双方自始至终都应在宽容的、极富情感的融洽关系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人文化”教学的基础。
教学中,我坚持以亲切、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点滴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获取成功,尝到喜悦。我尝试了差异教学,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只要有点滴进步,就予以表扬,如:“其实你很聪明,再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你说得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你完全能学得好!”等等。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成功的快乐。
每当学生讨论分析问题时,我总是融入其中,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我则认真倾听,尤其是学困生的发言,我便予以肯定,从积极参与方面予以表扬。这样一来,学生在语文课上变得活跃起来,人人参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充满人文活力。
2. 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应营造宽松愉悦的人文环境,教学中,教师鼓励的目光,赞同的眼神,肯定的手势,饱含深情的讲述,抑扬、顿挫、舒缓有致的朗读,循循善诱、暗含期待的发问,还有那富于美感的多媒体技术,以及那种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这一切综合起来,构成了宽松的、令人愉悦的人文环境。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学生那丰富的潜在智慧,那心灵深处的对语言文字的认同,与老师产生深深的共鸣。师生共同创造的正是极富人文性的课堂教学。
3. 拓宽思维空间, 提高创新能力
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脱俗、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和境界,是“人文精神”的突出的标志之一。新课程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空间,提高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二句诗,这首诗我教过好几届,教法大同小异,没发现什么不妥。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之后,能串词理解诗意,又讲得那么得体、流畅,而且还能说出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学生体验深切,教师教学成功。然而,教后深思,总觉教师这样的引导机械而又模式化,学生对诗句的感悟苍白、肤浅,师生交流落入俗套,不见了灵性,没有了悟性。
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这样的教学才使课堂变得兴趣盎然,得到人文熏陶和潜移默化。
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又是一个研读点。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交流,学生感悟到的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还会那么干巴巴并游离于诗句之外吗?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搭建展示人文素质的多彩舞台
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教材走向“群书”,领悟语言,品味文字,遨游于自由、灵动的精神世界,在多时空、多角度的背景下展开教学还仅仅是“人文化”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只有到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人文风采,彰显自我的人文素质这一层面,才是真正地实现了“人文化”的教学。
搭建舞台是多渠道的,一次小小的朗诵会,一次激烈的演讲赛,一次精彩的童话剧,一个小小的采访,一段班队活动的串词,一份献给教师的颂词,一场有趣的故事会…… 都能充分展示自我。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的,学生学完后,深受启发,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了热爱艺术的情操,师生深深陶醉于课文的情感中,真有意犹未尽之感。我迫切地寻找供学生迁移情感的“舞台”。
我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帮助学生克服对艺术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如,回顾学校“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从而让“人文”回归语文课堂!
教师须在课内外多下功夫,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收稿日期:2013-01-1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虽然很多教师也学习过,但仍然没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为那只不过是新课改的一个举措,只不过是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复归的一个昭示,评价体系没发生根本的改变,考试还是考学生语文工具性掌握得怎么样,谁还去考人文性掌握的怎么样?这也没法考呀?所以,在教学中,我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试想,课堂上哪有人文光芒的闪烁?
虽然语文学科多年来教改的艰辛与成就是不可抹杀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的语文教育仍然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缺憾。
其一,从学习结果看,学生经十几年的语文学习,花费了相当多的学时,但语文能力的低下仍甚为明显,普遍的情况是语言贫乏,知识面窄,见解浮浅,思维板滞。阅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阅读品味低俗,阅读能力低下,不会读书,不爱读书,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终身与书为伴的意识。
其二,从课堂效率看,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许多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是因为课堂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
其三,从教学功能看, “应试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最有力的指挥棒。学校往往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性趣等非智力因素,语文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中应有的功能失却了。
凡此种种缺憾,正在于语文教学缺少一种泛着温馨光芒的内涵——人文关怀。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在培养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使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
1. 建立饱含人文色彩的师生关系
師生关系应为“平等、宽容、蕴情”。尤其要注意的是:无论在何时何地,教师都与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在共同体验、共同感受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师生双方自始至终都应在宽容的、极富情感的融洽关系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人文化”教学的基础。
教学中,我坚持以亲切、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点滴想法,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获取成功,尝到喜悦。我尝试了差异教学,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只要有点滴进步,就予以表扬,如:“其实你很聪明,再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你说得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你完全能学得好!”等等。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成功的快乐。
每当学生讨论分析问题时,我总是融入其中,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我则认真倾听,尤其是学困生的发言,我便予以肯定,从积极参与方面予以表扬。这样一来,学生在语文课上变得活跃起来,人人参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充满人文活力。
2. 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应营造宽松愉悦的人文环境,教学中,教师鼓励的目光,赞同的眼神,肯定的手势,饱含深情的讲述,抑扬、顿挫、舒缓有致的朗读,循循善诱、暗含期待的发问,还有那富于美感的多媒体技术,以及那种自由组合的学习小组,这一切综合起来,构成了宽松的、令人愉悦的人文环境。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学生那丰富的潜在智慧,那心灵深处的对语言文字的认同,与老师产生深深的共鸣。师生共同创造的正是极富人文性的课堂教学。
3. 拓宽思维空间, 提高创新能力
不断创新、不断变化、不断脱俗、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和境界,是“人文精神”的突出的标志之一。新课程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空间,提高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二句诗,这首诗我教过好几届,教法大同小异,没发现什么不妥。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之后,能串词理解诗意,又讲得那么得体、流畅,而且还能说出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学生体验深切,教师教学成功。然而,教后深思,总觉教师这样的引导机械而又模式化,学生对诗句的感悟苍白、肤浅,师生交流落入俗套,不见了灵性,没有了悟性。
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这样的教学才使课堂变得兴趣盎然,得到人文熏陶和潜移默化。
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又是一个研读点。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交流,学生感悟到的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还会那么干巴巴并游离于诗句之外吗?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搭建展示人文素质的多彩舞台
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教材走向“群书”,领悟语言,品味文字,遨游于自由、灵动的精神世界,在多时空、多角度的背景下展开教学还仅仅是“人文化”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只有到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人文风采,彰显自我的人文素质这一层面,才是真正地实现了“人文化”的教学。
搭建舞台是多渠道的,一次小小的朗诵会,一次激烈的演讲赛,一次精彩的童话剧,一个小小的采访,一段班队活动的串词,一份献给教师的颂词,一场有趣的故事会…… 都能充分展示自我。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四篇课文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的,学生学完后,深受启发,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了热爱艺术的情操,师生深深陶醉于课文的情感中,真有意犹未尽之感。我迫切地寻找供学生迁移情感的“舞台”。
我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帮助学生克服对艺术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如,回顾学校“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从而让“人文”回归语文课堂!
教师须在课内外多下功夫,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收稿日期: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