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因其产量丰富、售价较低、使用方法简单、承重力大、经久耐用等特点成为现代施工建筑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建筑施工作业中的浇筑技术是把混凝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充分搅拌,以使原材料满足施工技术要求。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概述入手,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设计构造原则和常见的施工问题,并重点对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更好地理论指导。
关键词:建筑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主要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目前施工领域应用比较多,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更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安全问题。因此了解混凝土的特性,掌握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先进的浇筑技术和问题处理措施十分重要。鉴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以下将就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设计的两大原则
1.保溫原则
现在的房屋建筑对保温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北方的建筑由于气候寒冷对保温材料的选择更加的重视。一是要明确速度指标、内外温度的差值、升温的最大值,这样才能根据浇筑块体实际的温度,得出产生应力和收缩力对应的温度。二是是保温材料的选择,一般选择低水热化的水泥,比如粉煤灰水泥。三是根据不同的应用模块采取对应的控温条件。
2.配备合理原则
在选择了适合的保温材料以后,还要计算保温材料的配合比,尽量以减少水泥水化热量为宗旨,尽量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在一个规定的范围,我国一般采用的是450kg/m来作为标准的,这个标准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基础钢筋和个箱体之间的配备,保障各配体的在工作时处在最佳的温度。
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遇见的问题
1.泌水现象
泌水现象在混凝土浇筑中经常出现,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的出现,应该明确泌水问题出现的根源。我们都知道水泥的吸水性比较强,很多的水就会析出,尤其是在温度低,使用水越多的时候析水也更严重,再加上,水泥粒径的大小、物质的组成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就会出现泌水的现象,如果分层作业时间差太大或者太小都是不合理的,混凝土在建筑中实际就是一个粘结作用,产生的内部应力不能满足要求,泌水现象就不可能避免。
2.温度因素造成的裂缝
混泥土开始时粘稠度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慢慢变硬,在变硬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致密的结构使热量难以释放出来,囤积的热量使内部的温度逐渐增高,并且,混凝土外部散热明显高于内部,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差值,从而导致混凝土承受的应力不同,如果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小于该温度应力,自然就会出现裂缝。
3.由于干燥收缩而引起的缝隙
同样的混凝土也会由于干燥失水而收缩产生裂缝。最开始混凝土浇筑是通过水泵不断地输送大量的水,这些水到达混凝土以后多是游离的水,在混凝土变硬的过程中又挥发失去。混凝土在缺水时就会不断收缩,不断的变形,最终产生了较大的拉应力,如果混凝土的本身抗拉强度小于拉应力,混凝土就会出现“泥裂”现象,就像水田在太阳下暴晒出现大量的裂缝,不明白实质过程的就单纯认为是太阳嗮开裂的,这只不过提供了一个温度,还是内部所确定的。裂缝出现势必会影响其结果的稳定性。
4.施工中形成的冷缝
冷缝其实就是浇筑中出现的形状各异的质量缝,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得不到及时的供应;二,浇筑的方法不恰当,比如说,在浇筑中分层的这道工序上,相邻的两层浇筑时间设置不合理,使第一层的浇筑时间明显大于第二层浇筑时间,那么第一层已经开始凝结了,第二层浇筑的附着性相容性就比较差,冷缝就会在层界面或者边缘出现,这样两层间结合不牢固,不仅影响质量还影响美观。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注意的事项
1.骨料的选配
骨料的选配分为粗骨料选配和细骨料选配两种。首先来说粗骨料的选配,在进行粗骨料的选配时要以大直径的骨料为主,因为粗骨料的粒径越大,孔隙率就越小,级配效果才更好,总的表面积相对来说就减小了,那么每平方米使用的水泥的量就减低了,同时也使水化热现象出现的概率降低,因此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裂缝机率。接下来就是细骨料的选配,选择细骨料应该采用优质的粗砂材质,因为这样的材料孔隙率和总体面积都很小,可以大大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的使用量,与其他建筑材料混合时出现的水化热现象也减少了,所以裂缝也随之减少了。另外,砂子中的含泥土的量过大,砂子容易出现收缩变形的情况,所以为了减小变形和裂缝的出现,细骨料选择的多是粗沙。
2.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除了对物料有所要求外,还应该控制好它的混合比例,这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要对水量和水泥的用量进行提前的计算,制定专题方案和混合的科学配合比。其次是混凝土筑造的建筑需要考虑它本身的承受能力和实际工程中的压力的大小,防止钢筋、模板的变形。最后还要考虑浇筑量的多少问题,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是依靠来泵输送的,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降低单位水泥的重量和泵的承载能力。输送量过少,降低生产效率,工作段得到的混凝土量少,影响浇筑质量。输送量过多,输出的能量大,泵的要求高,输出端供大于求,泥料浪费,浇筑不均匀或者浇筑的厚度太大。所以一般输送量为300kg-320kg/m2, 砂率控制在45%-55%左右最为理想。通过这样的措施,都是为了优化原料、原料科学的配比来排除基体物质带来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水泥和水的用量,节约了资源。
3.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以及采用专业的浇筑人员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选用的是砖模或木模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散热的,而不是采用钢模,因为钢制品散热比较快,会引起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变大,即使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也要采取其他办法来保温,增加了成本。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是在按照整体设计的基础、混凝土的供应量、钢筋的疏密程度以及其结构大小来具体分析的。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斜面分层分段进行的,所以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保障每一层初凝完毕,才能浇筑下一层,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厚度均匀增加,同时,也避免了上下两层之间的施工缝隙。分层厚度一般是20-30cm,这需用二次振捣法来提高衔接度和高密实度,所以在浇筑的时候,要安排技术成熟的专人来指挥振捣,并安排另外的专业人士作为监督,以免发生振捣错误和漏捣的工程问题。为了确保振捣质量,首先对振捣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对参加训练的人进行评估,鉴定。还应该注意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该在正常振捣环境下是最适宜的,而在二次振捣时,可以强化混凝土的密实性,可以及时排除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空气和一些大颗粒的骨料,最终也是消除裂痕。
4.做好温控工作
温度对于浇筑、干燥、养护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最后这个阶段,所以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来保护混凝土建筑。采取合理的保温设施可以降低温差,防止裂缝。要实现温度的控制,可以采用人工方法和计算机方法来完成。人工方法主要是对各段钢管测温,而计算机则是通过电阻传感来测温的。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
5.关心施工的每个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保证混凝土建筑的顺利完成,要注重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把握全局。首先是浇筑不要出现冷缝,注重浇筑时间和振捣过程。其次是做好温控工作,设置温控报警器,一旦温度过高,或者散热不充分,警报后及时打开保温层,再者就是协调好各施工阶段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保证充足的人力、物力。另外还要准备应急方案,比如串桶、降温方案。最后,还要最现在是技术不断积累总结,对新的技术不断探索,在遵循基本原则上,提高大体积浇筑建筑效率和质量。
五、小结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常出现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本身比较脆的原因,再加上施工等客观因素的共同作业,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经常在施工后出现裂缝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大体积混凝土先进的浇筑技术,并结合现实实践,在施工中不断总结,以完善我国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覃振儒,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实例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12期
[2]梁平,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2年07期
[3]黄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2年19期
[4]王晓,李宝娜,浅谈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防治措施[J],华章,2013年21期
[5]史文静,浅谈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危害性裂缝的预防和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6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主要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目前施工领域应用比较多,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更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安全问题。因此了解混凝土的特性,掌握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先进的浇筑技术和问题处理措施十分重要。鉴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以下将就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设计的两大原则
1.保溫原则
现在的房屋建筑对保温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北方的建筑由于气候寒冷对保温材料的选择更加的重视。一是要明确速度指标、内外温度的差值、升温的最大值,这样才能根据浇筑块体实际的温度,得出产生应力和收缩力对应的温度。二是是保温材料的选择,一般选择低水热化的水泥,比如粉煤灰水泥。三是根据不同的应用模块采取对应的控温条件。
2.配备合理原则
在选择了适合的保温材料以后,还要计算保温材料的配合比,尽量以减少水泥水化热量为宗旨,尽量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在一个规定的范围,我国一般采用的是450kg/m来作为标准的,这个标准可以减少裂缝的产生。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基础钢筋和个箱体之间的配备,保障各配体的在工作时处在最佳的温度。
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遇见的问题
1.泌水现象
泌水现象在混凝土浇筑中经常出现,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的出现,应该明确泌水问题出现的根源。我们都知道水泥的吸水性比较强,很多的水就会析出,尤其是在温度低,使用水越多的时候析水也更严重,再加上,水泥粒径的大小、物质的组成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就会出现泌水的现象,如果分层作业时间差太大或者太小都是不合理的,混凝土在建筑中实际就是一个粘结作用,产生的内部应力不能满足要求,泌水现象就不可能避免。
2.温度因素造成的裂缝
混泥土开始时粘稠度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慢慢变硬,在变硬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致密的结构使热量难以释放出来,囤积的热量使内部的温度逐渐增高,并且,混凝土外部散热明显高于内部,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差值,从而导致混凝土承受的应力不同,如果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小于该温度应力,自然就会出现裂缝。
3.由于干燥收缩而引起的缝隙
同样的混凝土也会由于干燥失水而收缩产生裂缝。最开始混凝土浇筑是通过水泵不断地输送大量的水,这些水到达混凝土以后多是游离的水,在混凝土变硬的过程中又挥发失去。混凝土在缺水时就会不断收缩,不断的变形,最终产生了较大的拉应力,如果混凝土的本身抗拉强度小于拉应力,混凝土就会出现“泥裂”现象,就像水田在太阳下暴晒出现大量的裂缝,不明白实质过程的就单纯认为是太阳嗮开裂的,这只不过提供了一个温度,还是内部所确定的。裂缝出现势必会影响其结果的稳定性。
4.施工中形成的冷缝
冷缝其实就是浇筑中出现的形状各异的质量缝,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得不到及时的供应;二,浇筑的方法不恰当,比如说,在浇筑中分层的这道工序上,相邻的两层浇筑时间设置不合理,使第一层的浇筑时间明显大于第二层浇筑时间,那么第一层已经开始凝结了,第二层浇筑的附着性相容性就比较差,冷缝就会在层界面或者边缘出现,这样两层间结合不牢固,不仅影响质量还影响美观。
四、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注意的事项
1.骨料的选配
骨料的选配分为粗骨料选配和细骨料选配两种。首先来说粗骨料的选配,在进行粗骨料的选配时要以大直径的骨料为主,因为粗骨料的粒径越大,孔隙率就越小,级配效果才更好,总的表面积相对来说就减小了,那么每平方米使用的水泥的量就减低了,同时也使水化热现象出现的概率降低,因此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裂缝机率。接下来就是细骨料的选配,选择细骨料应该采用优质的粗砂材质,因为这样的材料孔隙率和总体面积都很小,可以大大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的使用量,与其他建筑材料混合时出现的水化热现象也减少了,所以裂缝也随之减少了。另外,砂子中的含泥土的量过大,砂子容易出现收缩变形的情况,所以为了减小变形和裂缝的出现,细骨料选择的多是粗沙。
2.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除了对物料有所要求外,还应该控制好它的混合比例,这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要对水量和水泥的用量进行提前的计算,制定专题方案和混合的科学配合比。其次是混凝土筑造的建筑需要考虑它本身的承受能力和实际工程中的压力的大小,防止钢筋、模板的变形。最后还要考虑浇筑量的多少问题,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是依靠来泵输送的,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降低单位水泥的重量和泵的承载能力。输送量过少,降低生产效率,工作段得到的混凝土量少,影响浇筑质量。输送量过多,输出的能量大,泵的要求高,输出端供大于求,泥料浪费,浇筑不均匀或者浇筑的厚度太大。所以一般输送量为300kg-320kg/m2, 砂率控制在45%-55%左右最为理想。通过这样的措施,都是为了优化原料、原料科学的配比来排除基体物质带来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水泥和水的用量,节约了资源。
3.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式以及采用专业的浇筑人员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选用的是砖模或木模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散热的,而不是采用钢模,因为钢制品散热比较快,会引起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变大,即使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也要采取其他办法来保温,增加了成本。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是在按照整体设计的基础、混凝土的供应量、钢筋的疏密程度以及其结构大小来具体分析的。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斜面分层分段进行的,所以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保障每一层初凝完毕,才能浇筑下一层,目的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厚度均匀增加,同时,也避免了上下两层之间的施工缝隙。分层厚度一般是20-30cm,这需用二次振捣法来提高衔接度和高密实度,所以在浇筑的时候,要安排技术成熟的专人来指挥振捣,并安排另外的专业人士作为监督,以免发生振捣错误和漏捣的工程问题。为了确保振捣质量,首先对振捣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对参加训练的人进行评估,鉴定。还应该注意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该在正常振捣环境下是最适宜的,而在二次振捣时,可以强化混凝土的密实性,可以及时排除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空气和一些大颗粒的骨料,最终也是消除裂痕。
4.做好温控工作
温度对于浇筑、干燥、养护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最后这个阶段,所以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来保护混凝土建筑。采取合理的保温设施可以降低温差,防止裂缝。要实现温度的控制,可以采用人工方法和计算机方法来完成。人工方法主要是对各段钢管测温,而计算机则是通过电阻传感来测温的。两种方法各有各的好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
5.关心施工的每个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保证混凝土建筑的顺利完成,要注重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把握全局。首先是浇筑不要出现冷缝,注重浇筑时间和振捣过程。其次是做好温控工作,设置温控报警器,一旦温度过高,或者散热不充分,警报后及时打开保温层,再者就是协调好各施工阶段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保证充足的人力、物力。另外还要准备应急方案,比如串桶、降温方案。最后,还要最现在是技术不断积累总结,对新的技术不断探索,在遵循基本原则上,提高大体积浇筑建筑效率和质量。
五、小结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常出现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本身比较脆的原因,再加上施工等客观因素的共同作业,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经常在施工后出现裂缝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大体积混凝土先进的浇筑技术,并结合现实实践,在施工中不断总结,以完善我国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覃振儒,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实例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12期
[2]梁平,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2年07期
[3]黄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2年19期
[4]王晓,李宝娜,浅谈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防治措施[J],华章,2013年21期
[5]史文静,浅谈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危害性裂缝的预防和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