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来稿与“草菅稿命”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这大半辈子,既当过编辑,也当过投稿者。不过就时间的长短讲,当编辑只几年工夫,而当投稿者却延续了数十年,直到现在早已跨进70岁的门槛,手中的秃笔依然未停,继续着投稿生涯。因为是投稿者这一特殊身份,故对编辑如何对待稿件,有着极为深刻的感受。
  实事求是地讲,在前二三十年,凡我投出的稿子,不管被采用与否,一般都是件件有着落的。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编辑们对来稿尊重与负责,真是到了家。即便是稿子根本不能用,也要在退稿的同时附上一页半页纸,说明不用该稿的原因。尽管有些原因说得不怎么具体,但不管怎么说对作者是个交待和安慰。我至今仍然不忘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肖也牧先生,他收到我的稿子,不顾自己身体有病,在病床上给我写回信,指出稿子的优缺点,就这还在信中写明因有病复信迟了“请你谅解”的话。还有,上世纪五十年代西安《工人文艺》编辑白浪(宁克中)先生,我不知他是看小说稿的,就把习作组诗《测量队到了丹江边》寄给了他,他十分负责,除把诗稿转给诗歌编辑向太阳同志外,还专门写信给我讲明转稿的过程。虽然那组诗最后是经向太阳先生之手编发的,但我至今都感谢白浪。如若遇上一位不尊重来稿的编辑,一看不属于他管的稿子随手扔进废纸篓,那我的稿子就无缘和读者见面了。
  报刊编辑对作者的来稿不像以前那样负责,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我把稿子寄给没打过交道的报刊和编辑,除一部分见了报外,其他的大都石沉大海。开初,我还写信(附上退稿的邮资)去问,因为“泥牛入海无消息”,后来也就懒得再催了。每当给陌生报刊和编辑寄稿时,都要在心里默说 :这恐怕又是一尊“泥牛”。当然,即便在那时,编辑中也仍然有十分尊重来稿的人,《书海》杂志吴成瑞先生就是一位。大概是1998年或1999年吧,我寄了一篇给所谓“秽史”《魏书》翻案的稿子给《书海》,隔了没几天就接到吴先生的信,说该稿理论味太重,不适合他们刊物,为了对稿子负责,他把它转给某大学学报。后来,该学报刊发了该文并寄来样刊。值得一提的是,该学报编辑也附一信,说稿子是吴先生转来的。对此,我真是太高兴了。
  行文至此,我想在这里顺便说说一稿多投问题。近些年来,常有报刊声明反对一稿多投,我是完全支持的。因此,对那些负责任的报刊我从不干一稿多投的事。但我也曾一稿两投过,其所以如此,并非为多挣几个铜板,(对于我们这些晚年生活有保障的离退休老年人,想通过写稿赚几个钱者极少)而是被逼出的行为。老同志一般不会用电脑打字,一篇稿子写好改了又改,最后的定稿已经成了“花狸豹”了,然后再一字一字地抄,因年岁大、眼花、手抖,抄一篇千把字的稿子,往往得两三个钟头。如果把稿子寄出去而石沉大海,再给别的报刊寄只得再抄,而时过境迁时连自己也“寻不着门”了。于是,为防止将来麻烦,往往在抄时抄两份,一份寄出一份备用。可有时也怪得很,寄出稿子几个月无有消息,只得把备用稿寄另外一家,谁知停一段时间两稿都发表了。你说,这到底是怪报刊还是怪作者?为避免出现一稿多投,我有如下建议:(1)对不拟采用的手抄稿,可采取退稿制,如怕增加报刊负担,可如是公示:凡须退稿,请寄足邮资。(稿子若发,邮资退还作者);(2)严格实行拟用通知制度,如多少天未接通知,可另行处理。当前也有报刊实行此制度,但不严格。我有一稿投某刊物,时隔五年竟又刊登,可之前该刊就明令“两月没有接到拟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如果有制度不执行,那就使投稿者无所适从了(当然,时隔五年稿子发表,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编辑还属尊重来稿的)。
  正是由于一些报刊编辑对来稿采取极不负责的态度,我便杜撰出一个词,说他们是“草菅稿命”。此杜撰原出于成语“草菅人命”,我觉得,稿子是作者呕心沥血的产物,它和人命一样值得尊重。当然,所谓尊重来稿,并不是“来稿必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稿子未被采用是十分正常的事。对此,投稿者必须明确。不管稿子是否采用,提倡尊重来稿,对传媒界无论如何都是件好事。
其他文献
在报刊审读工作中,我们摸索建立了由省新闻出版局专职审读组、省局特聘兼职审读组、省局审读组、报刊社审读组、报刊社主管单位审读组的426名审读员组成的报刊五级审读网络,既有省局的统一指挥,又有各级审读组的“守土有责”式的独立作战,上下左右结合,形成合力,使省内报刊全部纳入日常监管视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使我省报刊事故发生率降低,报刊出版秩序良好,报刊整体质量不断提高。  多年来,我们在实
有人说:党报工作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意思是说,党报受方方面面约束比较多,纪律要求比较严,无法像社会类、都市类报纸那样无拘无束、淋漓尽致地去做新闻,因而办报难度大,效果(读者认可度)也不见得好。  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业的党报工作者,对这一点当然深有体会。但是,我觉得“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一比喻,仍然不能十分准确地描绘出地方党报工作的状况。所谓“戴着镣铐”,其实只是说由于要求多、纪律严等原因,我们新闻报
据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截至2007年12月31日)提供的数据,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2.1亿,普及率已经达到16%。数据显示.18岁至24岁的网民比重占31.8%。18岁以上、30岁以下的网民总
“为烈士寻亲”是2006年里一个让很多人为之感动的话题。特别是《武汉晚报》策划的“为烈士寻亲”系列专题报道,给广大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记。追踪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为烈士
2006年上半年在香港生活、工作了四个半月。一开始去对香港的报纸很感兴趣,如《东方日报》、《明报》包括《苹果日报》等,经常刊登一些内地看不到的新闻。但日子久了,也开始厌倦香港的一些报纸,因为娱乐新闻、八卦新闻之多、之滥,也是令人不堪忍受的。每天一百多个版面,竟然满足不了我的求知欲(对新闻的欲求),有些该登的新闻不登,比如一些重大的国际、国内新闻。然而一些不该登或我不需要、不感兴趣的如这类娱乐新闻却
被采访者:王成忠(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  采访时间:2008年4月22日  采访地点: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办公室  采访背景: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特大型施工企业,具有铁路工程总承包特级和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以及桥梁、隧道等多项专业工程施工承包资质,2000年经国家商务部批准获境外贸易许可权。企业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
对于传媒业而言,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为此。每一家媒体都在努力追求“独家报道”。可是,真正的独家又有多少呢?平面媒体往往因为区域性、表达形式等限制而使得优秀报道
在2月7日召开的陕西省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李堂堂副省长强调,陕西省新闻出版业要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出版产业升级。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董旭阳作了题为《深化体制
“开坛”创办于2001年,简单回顾一下五年里走过的路程,基本可以概括为:起于文学、长于文化,近两三年致力于人文。这是一个不占优势的平台的发育过程,也是在中国文明进程中自觉承担的认识深化过程,更是一个人文谈话节目在偏远而贫困的西北一隅,在话语空间与收视率的双重压力下的突围求生过程。    一、“开坛”的生存背景:这是重估一切价值的转型期时代,是一个对话的时代,是一个需要人文解读的时代    在全球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