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fei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业内人士在认为传统语文教学的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同时,却又难以指明语文教改的切实可行的新方向。笔者认为,语文老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
   一、挣脱旧的教学镣拷,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误区
   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旧的观念不转变,新的教学思想就无法浸淫。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永远能与时代合拍。据说有的老教师几十年来都机械地抄旧教案上课,内容上不做翻新,甚至闹出父子两代人同听一种讲义的笑话。每位教师都要与时俱进,要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學手段,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教学。我们只有熟练地驾驭它,才能胜任21世纪的教学。那种只抱着教学参考书传经布道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二、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不断扩大。因此,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
   1.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
   语文课本的文章,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例子,教师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
   2.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阅读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鲁迅的《呐喊》等。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矿山,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探求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事实上,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是可以引导他们去涉猎的。
   4.应充分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
   《语文读本》是配合教科书,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的。它既注重课堂内容的延伸性,选用了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注意了鉴赏性与知识性,能够让学生丰富文学底韵,增进文学素养,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读写能力。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要重视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重视《语文读本》的导学,能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网络资源,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某些名著进行研究,这对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三、走出只追求形式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误区
   语文教改应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
   很多业内人士在认为传统语文教学的质量不尽如人意的同时,却又难以指明语文教改的切实可行的新方向。笔者认为,语文老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
   一、挣脱旧的教学镣拷,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误区
   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旧的观念不转变,新的教学思想就无法浸淫。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永远能与时代合拍。据说有的老教师几十年来都机械地抄旧教案上课,内容上不做翻新,甚至闹出父子两代人同听一种讲义的笑话。每位教师都要与时俱进,要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服务教学。我们只有熟练地驾驭它,才能胜任21世纪的教学。那种只抱着教学参考书传经布道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二、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不断扩大。因此,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
   1.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
   语文课本的文章,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例子,教师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教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
   2.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阅读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如曹雪芹的《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鲁迅的《呐喊》等。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矿山,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探求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事实上,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是可以引导他们去涉猎的。
   4.应充分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
   《语文读本》是配合教科书,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的。它既注重课堂内容的延伸性,选用了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文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注意了鉴赏性与知识性,能够让学生丰富文学底韵,增进文学素养,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读写能力。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要重视语文研究性教学的开展,重视《语文读本》的导学,能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网络资源,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某些名著进行研究,这对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三、走出只追求形式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误区
   语文教改应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路子。语文老师不能采用只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的花里胡哨的做法,这种务虚的教法是行不通的,必然会贻误学生。
   总之,我们要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更新教育观念,求实务新,与现代教学技术接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路子。语文老师不能采用只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的花里胡哨的做法,这种务虚的教法是行不通的,必然会贻误学生。
   总之,我们要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更新教育观念,求实务新,与现代教学技术接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结合我县教育的教学现状、19年的教学经历以及外出学习的心得体会,对怎样给学生搭建学习的“巧”径,让学生乐于学习,轻松学习,学有所长,作了一些思考,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素养;学科特色;主题活动;评价机制   我曾无数次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老师咀嚼书本,学生圈圈画画;课堂上,老师口若悬河,学生奋笔疾书;下课时,老师埋头批阅,学生躬耕题海;测试后,老师怒发冲冠,学生
期刊
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包含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徽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平话土话等多种方言,异彩纷呈。此文中,本人将结合自己和学生们近两个月的调查、研究、讨论、展示等,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所感知的方言的魅力。   一、方言的多样性   比如著名主持人汪涵主持的节目《越策越开心》中有一个片段:武汉、广东、上海、台湾、长沙五个地方的方言表述“大热天喝热茶,越喝越热”。同一句
期刊
诗歌是文学中的瑰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任教高一兩个班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进入高中学习后,语文学习的难度越来越高,教师基本上将全部的课堂时间和教学重点都放在了古文和诗词的学习中,但是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课堂学习效果与教师期待却相差甚远。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高,习惯于被动学   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在高一年级的5个文科班
期刊
假期里埋头苦读学校下发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以下简称《新》)。“苦读”一说绝不是耸人听闻,实在是这么多年来读理论的书籍甚少,常读的是简单实用的案例集,犹如吃快餐一般,痛快且实用,这道理论型大餐,我觊觎良久,竟无从下嘴,鼓起勇气硬嚼起来,也非得嚼个三五回才能品出其中两三分的味道(除了在书上圈画,我还做了笔记),但只这品出的几分味道,也在我的教育观世界里掀起了狂风巨浪,让我不得不低下头来静静地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也。”要达到此境界,非一日之寒,需要不断探索。在教學中,我不断地摸索,对作文教学与文本结合有所感悟、反思,在课堂上构建起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共享空间。   一、生成性模仿   冰心说:“模仿是最大的喜爱。”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初中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写作方面最大的困难是不会运
期刊
歧义句是常见病句之一,属于表意不明类语病。所谓歧义,是指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甚至多种可能。歧义句与其他病句有一个不同的特点,就是念上去很顺口,如果不仔细琢磨,你很可能不会意识到它有歧义。为了便于识别,人们对常见的歧义句型进行了分类,并附上例句,条分缕析,让人一望便知,特别适合学生复习之用。   然而,有一种句子实为“伪歧义句”,却常常被各类参考书归入歧义之列,甚至堂而皇之登上语文试卷,其典型特征就
期刊
妙乐法师曾经在念佛堂留下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是多么难得的心境和大慈悲的胸怀。作为班主任,这是必须具备的心态。我们要学会容忍,懂得思考,帮助学生发扬其长处,弥补其过失。教师要想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关键看心态。   曾接手高三的一个文科班,班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姑且称他为小风吧。刚开学的时候,经常是一个星期可以见到他一两次,每次见他我都会苦口婆心跟他做思想
期刊
高一《语文》课本(苏教版必修一第75页)所选的苏轼的名作《赤壁赋》有这样的句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许多版本的教辅书对“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中的“徘徊”既不做解释也不做翻译,在译文中依然保留“徘徊”一词。“徘徊”一词属于古今异义词,不做对译显然不妥。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徘徊”一词,上述的翻译肯定是讲不通的,甚至是错误的。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徘徊”作
期刊
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道必考题,而表达技巧题又是其重中之重。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称。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表达技巧包括以下方面:(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期刊
摘要: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因此,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是必要的。通过《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鉴赏方法。在这一课中,我带领学生赏析了《归园田居(其一)》的艺术手法。《归园田居(其一)》的鉴赏教学课就是高一学生鉴赏诗歌的入门教学课。   关键词:鉴赏方法;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   高考对诗歌鉴赏有两项要求:一是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