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新教学与学生互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ton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培育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创新人才培育中的学科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创新挑战的高素质人才。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来看,大凡成功的合作都是"互动"的结果。课堂教学是特定条件下的社会交往活动,师生同样需要互动。
  教师作为主导如何引领整个语文教学在互动中创新,达到培育学生的目的?笔者认为:
  一、互动创新,从学生自学中抓起
  叶圣淘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遵循上述教导和规定,在抓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1、教师规定明确、具体的自学内容,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学目标分成两类,即必达目标和争达目标。所谓必达目标就是95%以上的学生都能达成的目标,如字音﹑字义﹑词义﹑句意(有时也包括简单的结构.中心)等。所谓争达目标就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需通过努力才能成达的目标。对于争达目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完成,教师多引导多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这样既使教学落到了实处,也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留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学中创新
  以往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独占课堂乃至课外时间,这很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形成,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中,更注重创新教育。
  3、重视学生群体自学的形式,引导学生之间互动,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学生群体自学,是指以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的互相启发、互相更正、相互补充的学生自学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发挥群体智慧的作用,能更好地强化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许多教学任务都是在学生的热烈讨论和激烈争辩中完成的。
   二、互动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1、营造氛围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总是和学生一道读课文,学生小声读,我们洪亮流畅地读,准确清晰的读,饱含激情地读,教室内书声琅琅,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另外,课堂教学是通过语言完成的,以准确,精练而生动的语言吸引和启发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语言应该平中有奇,适时地撩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教师的语言应该流中有断,"断"出一段空白,任学生去填充涂抹,至于填充得是否实在,涂抹的颜色是否协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某些语言应该是值得学生模仿的,如警句、格言、幽默对话等;教师还应该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专业术语。
  2、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没有问题的教育会扭曲人性。导致畸形的人格。我国古代就十分强调读书要"存疑"。孔子认为"疑,思之始,学之端"。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采取"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教师要善于在留出的时空余地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情景。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三个要素:提问的时间、环境(氛围)和问题自身。一言以蔽之,应在最佳的时间,最活跃的环境(学生的求知欲最强时),提出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也同样要注意上面三个要素。教师课前要充分考虑,讲到什么时候让学生提出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不是学生一提出一个问题就立即回答,鼓励学生先连续的提问,然后有所选择的回答,而且发动学生互答。这样教师把学生深深地引入到对课文的品析中来,很好的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积极启发思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互动创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开展丰富多彩色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享受到创新的欢乐。
  1、辩论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辩论主要是双方对各自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他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审视问题,提出一些新看法或观点,这种活动如长期开展下去,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争论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辨析、讨论、争证。
  2、编课本剧、话剧: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本剧或话剧是一种高强度的思维创作活动,需要根据课本内容将文章改编成剧本形式,将相关情节重组,使剧本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当演员主要是揣摩角色,使所演角色符合剧本中心的要求,又能渗透学生的个性。如学完《将相和》了解了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后,请学生演一演这三个故事。学生十分投入,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令人惊讶得发挥,相当成功。
  3、读书活动和读书征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材是一个重要途径。但仅仅依赖教材是不行的,光靠课堂45分钟也是不够的。近几年来,笔者定期组织读书课,不定期的组织读书经验交流会,鼓励学生记读书笔记写周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想读、爱读、能读、会读。学生踊跃订阅各种报刊杂志。正是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语文创新教育。
  总之,语文教学要实现创新,就要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广留时空的余地,用教师的"主动"带出学生的"五动",即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和动手。实师生在互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培育学生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经济的迅猛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英语教学为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做题上,导致英语一直处于聋哑状态。绝大多数学生既不能说,又不会听,只能用笔答。这一弱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英语交际能力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一、确立英语教学的本质在于交际的思想。  语言教学有两种功能,
期刊
"书面表达"是多年来全国各地为了与高考接轨而设计的一种中考题型。该题型的考核目的在于通过书面的形式来考查考生口头会话或简单的书面表达能力。考试题型有中英文提示、中文提示、看图作文和命题作文这几大类。形式可分为调查报告、电子邮件、推荐信、日记、故事、海报等。但是从近几届学生的中考"书面表达"题及平时的学生习作情况来看,写作仍然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为此,笔者以多年的教学心得及近几年在如何提高学生书面表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教学,使传统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MCALL)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中,由于融合了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许多新特性和新功能,相比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交流式英语教学,多向互动型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无可比拟地具有了诸多特征与优势,因此这一教学模式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期刊
阅读能力是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学生来说也是他们将来直接运用外语的能力的重要方面。  语言的学习不是单词加语法,而且还有大量的习惯用法和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是一个综合体。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外语,只有大量的语言材料的输入与积累,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语言规则和熟练的技能与技巧。语言材料的输入包括听、读,而阅读是最重要、最有效、最便捷的输入形式。"得法者事半功倍"。因此,
期刊
新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一定量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而,怎样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深化改革,改变英语教学中不能学以致用的院式教学,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想就此问题结合我们自己在高中英语教学、教研工作中的摸索,谈一些肤浅的认识,以就教于同行。  一、钻研教学大纲,更新传统教学,采用多种教材结合,精泛
期刊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下作文评语,则是这一环节的点睛之笔。然而,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等。这类评语往往可以放在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篇作文中,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或问题所在,但严重忽视了培养人、发展人的要求,僵化教条的语言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修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国人口老龄化、空巢化问题突出,三河市也不例外,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给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社区居家养老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高能量的危机连续爆发,中国已进入了高风险社会与危机多发期,危机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危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