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在时间的长廊里随心所欲地行走,应该是对空间的有意遗忘,对另一个生命的极端漠视。当时间的利刃进入孤独的心灵时,生命的意义变得含混不清,就如同一块石头被自己的光芒照亮,没有参照系,没有支撑点,只有无限拉长的影子,在灰暗的走廊里,自由自在地默吟。
诗人的时间是永恒的,也是稍纵即逝的。确切地说,诗人是无法看清自己面孔的。空间對诗人而言,永远是预设的,他在的。当诗人穿过内心茂密的丛林,就会进入无休止的时间走廊,正因如此,生命本体才能闪烁出炫人的晕光,人类的文明史才能历经劫难而长久不衰。
多年前,当我从偏远的乡下来到省城,以一个闯入者的姿态站在城市边上时,我是多么地孤单与无助,望着不断膨胀的城市和变得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真担心自己会被不断切割天空的高楼大厦随时塌伤或者毙命。直到近些年,频发的灾害,让我悟道,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时间的永恒才是真正的永恒,任何企图通过人为的力量,把空间缩小或变大的贪念都是可悲而无法实现的。
我在时间的长廊静候,听着来自天堂的声音、植物的声音、气体的声音、石头的声音,并为捕捉到这些奇怪的声音挥手写下了《一个人的天堂》这首诗。很久没有写诗了,身后的大地诗意无存。我只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自己,被灼伤的疼痛,不请自来。也就是此时,我看到窗外的麻雀,飞起又飞落,用逃亡的速度贴近大地,于是,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与感悟,是接近诗歌的唯一有效的方式。
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啊,一个多情的人,远离了诗歌,在古老的城墙下度日如年,他的声音,是来自天堂的呻吟,还是麻雀受伤时发出的哀鸣?
此时此刻,一个多情的人,我,久违的诗歌,还有古老的城墙,在时间的大道上不期而遇,诗的光芒会因为不期而遇而大放异彩。
然而,我并未因此而欣喜若狂。
对于自身被自身照亮,我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隐忧。倘若来自天堂的声音悄然而逝,是否意味着又要回到黯淡,回到空无着落。
即便如此,我还是激情难遏,一口气写下了三十九行诗句。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我,相遇然后分开,然后又彼此遗忘。被异化的灵魂,在被粉碎前,难以自救和解脱。
就是这些被诗人称为懒散的人、怕痛的人、无能的人、智慧的人、可恶的人、可爱的人……都是我的前世和今生,此在和他在。如果将他们的重新整合,并将他们的思想与欲望驱向暗夜,我会得到神的关爱,还是唾弃,还是跟神站在一起。
这首诗的诞生纯属偶然,那么,这首诗的离去,也会悄无声息。因为,时间的眷顾,可长可短,我要在它消亡之前,把生命的真相轻易窥探,像一个梦游者,离开自己的床位,在时间的旷野里奔走,又独自言语。
如此,自己的声音与天堂的声音,才能浑然一体。
我想起了孔夫子,在一条河边,忧郁的目光死盯着远去的流水,他自言自语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在向谁发问,是流走的时间,还是被时间裹挟的生命?
虽然,我至今都无法听到他的回答,但我分明熟悉这个声音,沉闷的声音一直停在那里,无时无刻,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天问。
我知道自己的指问,比起孔老夫子,何其肤浅。他在时间上游的河岸,而我在下游的某地,没有谁能让这两个声音此消彼长,时间的力量胜过一切。
能在如此纷乱的尘世上完成一首诗,并与孔夫子相遇,我仿佛依然在时间的隧道里徘徊不前。生命的流失,神的恩赐,就在我思考或者写作的瞬间,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昼夜交替,也只剩下梦想家的谎言。
所以,诗人在时间的长廊里静坐,并不意味着诗的灵感就会扑面而来,只有把握住岁月的脉息,才能把生命的每一次悸动说清楚,才能在不经意间看到大音大象,才能把诗歌的力量任意放大,并让自己也成为诗的一部分,任其狂野。
选自《文化艺术报》
诗人的时间是永恒的,也是稍纵即逝的。确切地说,诗人是无法看清自己面孔的。空间對诗人而言,永远是预设的,他在的。当诗人穿过内心茂密的丛林,就会进入无休止的时间走廊,正因如此,生命本体才能闪烁出炫人的晕光,人类的文明史才能历经劫难而长久不衰。
多年前,当我从偏远的乡下来到省城,以一个闯入者的姿态站在城市边上时,我是多么地孤单与无助,望着不断膨胀的城市和变得越来越小的生存空间,真担心自己会被不断切割天空的高楼大厦随时塌伤或者毙命。直到近些年,频发的灾害,让我悟道,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时间的永恒才是真正的永恒,任何企图通过人为的力量,把空间缩小或变大的贪念都是可悲而无法实现的。
我在时间的长廊静候,听着来自天堂的声音、植物的声音、气体的声音、石头的声音,并为捕捉到这些奇怪的声音挥手写下了《一个人的天堂》这首诗。很久没有写诗了,身后的大地诗意无存。我只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自己,被灼伤的疼痛,不请自来。也就是此时,我看到窗外的麻雀,飞起又飞落,用逃亡的速度贴近大地,于是,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与感悟,是接近诗歌的唯一有效的方式。
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啊,一个多情的人,远离了诗歌,在古老的城墙下度日如年,他的声音,是来自天堂的呻吟,还是麻雀受伤时发出的哀鸣?
此时此刻,一个多情的人,我,久违的诗歌,还有古老的城墙,在时间的大道上不期而遇,诗的光芒会因为不期而遇而大放异彩。
然而,我并未因此而欣喜若狂。
对于自身被自身照亮,我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隐忧。倘若来自天堂的声音悄然而逝,是否意味着又要回到黯淡,回到空无着落。
即便如此,我还是激情难遏,一口气写下了三十九行诗句。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我,相遇然后分开,然后又彼此遗忘。被异化的灵魂,在被粉碎前,难以自救和解脱。
就是这些被诗人称为懒散的人、怕痛的人、无能的人、智慧的人、可恶的人、可爱的人……都是我的前世和今生,此在和他在。如果将他们的重新整合,并将他们的思想与欲望驱向暗夜,我会得到神的关爱,还是唾弃,还是跟神站在一起。
这首诗的诞生纯属偶然,那么,这首诗的离去,也会悄无声息。因为,时间的眷顾,可长可短,我要在它消亡之前,把生命的真相轻易窥探,像一个梦游者,离开自己的床位,在时间的旷野里奔走,又独自言语。
如此,自己的声音与天堂的声音,才能浑然一体。
我想起了孔夫子,在一条河边,忧郁的目光死盯着远去的流水,他自言自语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在向谁发问,是流走的时间,还是被时间裹挟的生命?
虽然,我至今都无法听到他的回答,但我分明熟悉这个声音,沉闷的声音一直停在那里,无时无刻,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天问。
我知道自己的指问,比起孔老夫子,何其肤浅。他在时间上游的河岸,而我在下游的某地,没有谁能让这两个声音此消彼长,时间的力量胜过一切。
能在如此纷乱的尘世上完成一首诗,并与孔夫子相遇,我仿佛依然在时间的隧道里徘徊不前。生命的流失,神的恩赐,就在我思考或者写作的瞬间,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昼夜交替,也只剩下梦想家的谎言。
所以,诗人在时间的长廊里静坐,并不意味着诗的灵感就会扑面而来,只有把握住岁月的脉息,才能把生命的每一次悸动说清楚,才能在不经意间看到大音大象,才能把诗歌的力量任意放大,并让自己也成为诗的一部分,任其狂野。
选自《文化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