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国王寻乐》被改编为歌剧《弄臣》后,威尔第的声名飞翔了一个多世纪。故事的神奇与乐曲的精妙,乃哲人才有的智慧。此后威尔第为《茶花女》所作之曲,真的撼天动地,才华耀世。这个天才的作曲家没有暗袭前人的旋律,而是独步乐坛,以宽广摇曳之姿与悲悯苍冷之叹,俘虏了人们。记得曾看到意大利艺术家演出的《弄臣》,心神为之舞之蹈之。我听着威尔第创作的乐曲,惊讶着西洋歌剧的表现手法,那里有着天人之际的神秘、宿命,连同悠远的梦一起书写着苍凉之梦。快乐的与绝望的,暧昧的与爽朗的,颇为奇异地交融在音符之中,每每听之,好像触摸到了威尔第的神性。
  弄臣的形象在音乐里被描绘到极致,所有的人物的表现都不及他触动人心。威尔第把复杂而惨烈的旋律给了他,阴险而温情的世界恰恰指示着人性的多极性。西洋歌剧和中国的京剧真的韵致有别,后者的脸谱化大概迎合了民众的心理,甚少考虑冥冥之中的那个神异的存在。威尔第的表现完全是个体的独创,沿着陌生的路攀援极巅。我们的京剧在曲调上有一套模式,其审美方式不同于洋人,也曾醉倒了几代国人。西洋歌剧的不同是心灵和上苍交流着,把我们拽向遥远的天际。我觉得我们的秦腔倒是有一点这样的架势,让我们神移到无限之境。现代以来的作曲家,似乎难见威尔第式的才华与中国乡间民谣的伟力。要是比较一下彼此的优长,我们今天的歌剧有所进展也是可能的。
  在剧作里把精彩的旋律给了小丑式的人物,且让其成为作品的主导,在我们过去的戏剧里不大可能产生。这里有审美的因素和传统的定力在,一时说不清楚。我在看剧的那一天得到演出的资料,见一幅弄臣的画像,觉得很有意思。这是剧团的演出标志,亦为招贴画。我们看到它,不觉可笑,倒多了对人欲的复杂的感叹。雨果妙哉,威尔第亦妙哉。从一个复杂人物身上引申出恶魔与天使的对立,不也有宿命般的隐喻?历史乃难言之物。雨果与威尔第写出了其间的内蕴,后人于此不仅窥见人性的隐密,也有诗意的隐密,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会觉得一切理论的陈述都有点苍白,生命的苦乐是难用理论解说的。艺术家在语言、色彩与旋律间贴近了人性,我们接近这些的时候,才猛然感到,理论对感性世界而言,总有盲点的地方,而天才的艺术家是穿越盲点的。
其他文献
连环画因为是“文革”中硕果仅存的一种通俗文本形式,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它就天然地具有着记录时代风貌的特殊功能;又因为连环画得以一枝独秀地兴盛的时期大多在“文革”及其前后相当一段时间里的荒唐时代,其风貌之扭曲在今天看来也就难免滑稽的成分。那些当年突飞猛进、正气冲天、昂扬奋发、信誓旦旦式的描述和刻画,今天常常不期然地就成了具有反讽效果的笑话。不过有些东西却让人笑不起来:那些明显具有欺骗性的连环画宣传故事
钱学森去世后,他当面向温家宝提出的意见——“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引起舆论的热议。有人称之为“钱学森问题”。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一系列的疑问,诸如:中国大学现状如何?问题出在哪里?大学教育有没有更好的模式?中国人有没有能力把大学办好?等等。当然,不只是钱学森有这样
1979年2月14日,臧克家就姚雪垠批判自己的诗集《忆向阳》,给时任中宣部顾问的周扬写信,要求他关注这一情况。《忆向阳》是1978年3月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忆向阳”之定名,是因为诗写的是臧克家在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三年劳动的感受。诗集出版后得到好评,稍后就是姚雪垠给予不留情面的批判。这一过程本身,折射出“文革”后政治转型期间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现将这封未曾公开发表的信转录于下,并结合相
丁冠之,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山东大学资深教授。生前系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儒学年鉴社特约编审、中国实学会副会长、山东周易研究会永远名誉会长、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文史哲》前主编。2010年3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78岁。    哲人谢世 天人同悲    2010年3月8日晚7点左右,我正在吃饭,忽接到陈炎校长的电话,告诉我丁冠之先生情况不好。我立即放下筷子,由太太驾车,与陈校长一起赶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研究以未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理论为憾。在百余年来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整个西方学科的研究范式逐渐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可否认,这一进程在相当程度上给中国传统说教式的学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促成中国学者的研究由应然向实然转化。但是,在日益程式化的研究中,学者们理解和解释出来的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及人的心理和行为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符合“常识”。西方学科研究范式对中国人和中国
问:请问台湾地区有关朱子学研究的特色及局限是什么?  答:台湾地区的儒学其实可以将之理解成“朱子学”(闽学)的余绪。从明郑以来,如沈光文、陈永华都可以视为朱子学进一步的发展,清代的官学亦是朱子学,大体也是承这余绪来的。但这多属于教化层,而不及于理论的建构层,对朱子学的反省亦有所不足。日据时代亦然。台湾这方面的建树主要在1949年以后,最有成绩的应该是牟宗三先生、钱穆先生、唐君毅先生等人。  钱先生
风水,亦称堪舆,在中国流传久矣。近年来,风水之术在国内颇为盛行。我对堪舆之术,一窍不通。然对晚清北京之风水热,与皇家风水大师英年,略知一二,兹述于下,供方家参酌。    晚清京师风水热    晚清京师风水热,首先与朝廷的提倡有很大关系。皇家无论是在紫禁城内兴修殿堂,或是在郊外为帝王寻觅“万年吉地”,都是堪舆先行。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离不开风水先生。  咸丰皇帝仅有一子,乃慈禧所生。当时慈禧
艾思奇简介    艾思奇(1910-1966)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1910年他生于云南腾冲,1925年考入云南省立一中,接触马克思主义并与聂耳结为好友。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上海《读书杂志》编辑。1937年到延安,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和《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等职。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过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
《老王》是杨绛先生所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选入统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愧怍”作为文本的“道德之眼”,解读这一情感是教学中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愧怍”中的道德呼唤。希望能为各位学者和教师提供解读《老王》的新思路。   一、“老王”卑微群体的缩影   文本开篇“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即交代了老王三轮车夫的身份以及“我”们之间的雇佣关系。随着机动时代的到来,人力车夫早已被取代,他们的身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念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因为做论文的需要,曾在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查阅1645年刊行的《西洋新法历书》。因此书属于“珍本图书”,不得出借,不得拍照,不得复印,只能带笔记本(那会儿可没有笔记本电脑)去到阅览室摘抄。摘抄时还有一条严厉纪律——不得使用钢笔、圆珠笔、蘸水笔……唯一允许使用的是铅笔。据说这是为了防止墨水之类的液体污损图书。  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第一天,我出示了证件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