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语境是建立于人们已有的总的认知基础之上,通过新旧信息的相互作用而构建的认知心理框架。人们在进行语篇理解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语篇作者所提供的信息及含义,而是通过语篇中所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经验,不断构建认知语境,并通过认知语境来理解语篇内容及含义的过程。在大学英语精读语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背景知识掌握情况,提供合适的信息与材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来构建认知语境,达到语篇理解的目的。
【关键词】认知语境 语篇理解 大学英语精读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35-02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主要以语篇为载体,通过语篇的学习,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在学习语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词汇、语法的学习,语篇结构,内容的分析来完成语篇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讲授英语精读语篇的同时,也同样要重视来自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尽管,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有别于日常交际时的交际双方,能够不断的创造新的语言环境,通过一来一往的对话提供新的信息、新的语言环境来达到交际目的。但是语篇同样作为交际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语言环境。为了更全面并深刻地理解语篇内容,我们应该不断地从大脑中的认知世界提取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语篇提供的信息,构建更全面的认知语境,通过对信息的解码,再加工得到有助于理解语篇内容的信息。如何利用好认知语境来达到理解语篇内容目的的,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认知语境
“语境”是语言交际时的环境,是交际双方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而需要了解的交际环境。Sperber和 Wilson认为语境是交际过程中人脑中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是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建构体。[1]语境是交际双方为了理解交际内容,实现交际目的而需要了解的环境。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与交际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语言背景,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等等。语境有助于帮助说话者根据具体的情形,选择合适的言语方式,表达方式进行交际。同时也有助于听话人借助语境环境明确交际的内容和说话者的意图。
Sperber和Wilson认为“人们总的认知环境由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所处的环境而决定”。[2]从认知的角度看,人们在理解交际内容时,仅仅依靠客观存在的交际环境是不能达到交际目的的。作为交际的主体,人们需要通过自身的主动性来完成交际。因此,在人们理解话语过程中,认知语境包括人们理解话语的主观认知能力,包括信息的判断,推理,背景内容,相关信息的掌握及其所处的物理环境。
二、认知语境的特点
1.认知语境的动态性
认知是人类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3]人们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周围客观世界的变化而随之变化,会随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及环境的不断学习与认知而发生变化,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丰富而变得成熟。认知语境的动态性可以体现在横向认知与纵向认知两个方向。纵向认知语境指人们理解事物内容的深度及全面性。例如,人们会随着对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对一些语言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对此进行相应的发展。横向认知语境是指,人们处于不同的时代对一些概念的内容与含义的理解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科技的进步出现的有关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是生活在几十年前的人们认知语境里不存在的。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词汇也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中。这在网络出现与流行之前也是没有的。例如:打酱油,hold住等等。
2.认知语境的个体性
由于个体的生活环境,成长背景,教育程度及文化背景都不相同,因此每个个体所构建的认知语境也不相同。在理解语篇内容时,个体的认知语境对语篇内容的解读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3.认知语境的框架逻辑性
人们大脑中的认知世界不是杂乱无章的,这些认知信息根据相似度及相关性而存在于不同的框架中。人们在理解信息内容的时侯,不是随意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排列,而是通过信息的筛选与分类与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相对照,找到相似点,再分配到不同的框架内。因此,人们在构建认知语境时,也不是随意从中提取信息的,而是根据相关的相似点及对信息的解释力,从不同的框架中提取出来。这些构建认知语境的信息对新的信息的解读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信息之间的解释,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三、語篇与语篇理解
语篇通常指的是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在逻辑上达到语义连贯,具有完整意义,通过言语达到交际目的和功能的一种语言形式。语篇的理解必须经过从语言表层信息推知信息产生的深层意图的认知过程,其中离不开阅读者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和依赖语境进行语用推理的能力。[4]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思想上已经独立,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对事物有自己看法与见解的大学生群体。课堂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语篇表层的词语,短语与句子的理解上。而是通过词语,句子之间的搭配理解其深层含义。课堂的授课模式不能总以教师传授为主导,应该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主体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借助语篇内容作为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认知能力,构建相应的认知语境,理解语篇内容及深层含义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观意识的参与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认知语境与语篇理解
语言同认知一样,是在对客观世界的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是以认知为前提的。[5]每个语篇的作者必然是拥有认知世界,具有社会经验,储备一定知识的语篇创造者。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相关地说明与阐述。在这一过程中,语篇作者不会在自身毫无认知背景的基础上创作语篇,他们会结合自身的背景知识,经验体验,结合目标主题进行创作。我们在接受语篇时也应当从认知的这个角度出发,从一个语篇所提供的信息激活在心智中建立起一个可以被接受的认知世界。[6]读者必须从自己关于一个问题领域的知识库中提取相应的知识来解释语篇中没有明确陈述的信息,而且,在对语篇加工中也可能需要积极地推理把语篇与读者已有的知识相联系。[7] 1.认知语境明确单词的具体意义
词汇是理解语篇内容的最基本方式,语篇中的单词会出现一词多义的情况,每个词在具体的使用中都会激活一个标准语境。这种语境并非是孤立的心理经验,而是与存储在人长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相互联系的。[8]为了明确词汇概念,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情景,调动大脑中已知词汇来推理词汇的具体意义,这也更有助于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正确理解。
2.认知语境明确代词的指代
在语篇中,随着语篇内容的扩展,很多先前出现的名词,在语篇中会以代词的方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要明确每个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对象就需要我们联系上下文及具体的句子情况构建认知语境来进行判断。
3.认知语境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很多语篇中,为了说明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很多语篇作者会例举相似并容易理解消化的实例来进行说明。为了通过这些例子来体会语篇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借助认知语境搭建的桥梁来实现目的。
五、对教师的启示
1.课前背景知识
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对认知语境的构建有着决定作用。[9]教师应该在讲授精读语篇之前通过介绍,布置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对语篇的背景内容有所掌握。每个语篇的作者,在创作语篇内容时,都会提到一些专有名词,与主题相关的事件与人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语篇背景知识与语篇内容相辅相成,为学生构建理解语篇内容的认知语境。
2.授课模式
由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每个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及掌握的背景知识会导致其所构建的认知语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缩小差异,教师可以适当改变精读课堂的上课模式,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讲解的方式来进行。
通过小组内学生间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交流已有的信息,获取新的信息,补充缺失的信息。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重新梳理大脑中的思路,不断巩固自身的认知语境,使认知语境更加完整。通过学生对语篇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并了解学生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及深度的境况,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做出纠正与指导。
六、结语
语篇理解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理解、加工、推理的过程。在這个过程中,要涉及到词汇,短语的用法与理解,句子含义的深层理解,作者观点的表述与写作特点等多个方面的分析。认知语境在语篇理解的过程中,起到了搭建桥梁,让读者拥有一个与语篇内容互动的平台,以及语篇逆向再创作的作用。通过认知语境的搭建,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语篇内容,对语篇的主题有一个正确并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练敏. 认知语境和隐喻识解[J]. 语文学刊, 2010. (5). 76-78.
[2]胡壮麟.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60.
[3]宋志强. 概念隐喻及其表达式的认知语境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1. 14(5).91-94.
[4]苏春梅. 认知语境与语篇理解的关联性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7). 185-186.
[5]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9.
[6]Speber, D. & Wilson, D. Reb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39.
[7]周国华. 语篇认知语境对文学中新隐喻理解的影响[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29).194-195.
[8]彭建武. 认知语言学研究[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72.
[9]廖锦超&陈淮. 语篇理解认知语境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12, (10). 156-157.
【关键词】认知语境 语篇理解 大学英语精读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35-02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主要以语篇为载体,通过语篇的学习,达到培养并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在学习语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词汇、语法的学习,语篇结构,内容的分析来完成语篇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讲授英语精读语篇的同时,也同样要重视来自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尽管,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有别于日常交际时的交际双方,能够不断的创造新的语言环境,通过一来一往的对话提供新的信息、新的语言环境来达到交际目的。但是语篇同样作为交际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语言环境。为了更全面并深刻地理解语篇内容,我们应该不断地从大脑中的认知世界提取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语篇提供的信息,构建更全面的认知语境,通过对信息的解码,再加工得到有助于理解语篇内容的信息。如何利用好认知语境来达到理解语篇内容目的的,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一、认知语境
“语境”是语言交际时的环境,是交际双方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而需要了解的交际环境。Sperber和 Wilson认为语境是交际过程中人脑中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是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形成发展的心理建构体。[1]语境是交际双方为了理解交际内容,实现交际目的而需要了解的环境。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涉及到的与交际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语言背景,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等等。语境有助于帮助说话者根据具体的情形,选择合适的言语方式,表达方式进行交际。同时也有助于听话人借助语境环境明确交际的内容和说话者的意图。
Sperber和Wilson认为“人们总的认知环境由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所处的环境而决定”。[2]从认知的角度看,人们在理解交际内容时,仅仅依靠客观存在的交际环境是不能达到交际目的的。作为交际的主体,人们需要通过自身的主动性来完成交际。因此,在人们理解话语过程中,认知语境包括人们理解话语的主观认知能力,包括信息的判断,推理,背景内容,相关信息的掌握及其所处的物理环境。
二、认知语境的特点
1.认知语境的动态性
认知是人类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3]人们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周围客观世界的变化而随之变化,会随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及环境的不断学习与认知而发生变化,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丰富而变得成熟。认知语境的动态性可以体现在横向认知与纵向认知两个方向。纵向认知语境指人们理解事物内容的深度及全面性。例如,人们会随着对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对一些语言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对此进行相应的发展。横向认知语境是指,人们处于不同的时代对一些概念的内容与含义的理解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科技的进步出现的有关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是生活在几十年前的人们认知语境里不存在的。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词汇也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中。这在网络出现与流行之前也是没有的。例如:打酱油,hold住等等。
2.认知语境的个体性
由于个体的生活环境,成长背景,教育程度及文化背景都不相同,因此每个个体所构建的认知语境也不相同。在理解语篇内容时,个体的认知语境对语篇内容的解读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3.认知语境的框架逻辑性
人们大脑中的认知世界不是杂乱无章的,这些认知信息根据相似度及相关性而存在于不同的框架中。人们在理解信息内容的时侯,不是随意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排列,而是通过信息的筛选与分类与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相对照,找到相似点,再分配到不同的框架内。因此,人们在构建认知语境时,也不是随意从中提取信息的,而是根据相关的相似点及对信息的解释力,从不同的框架中提取出来。这些构建认知语境的信息对新的信息的解读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信息之间的解释,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三、語篇与语篇理解
语篇通常指的是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在逻辑上达到语义连贯,具有完整意义,通过言语达到交际目的和功能的一种语言形式。语篇的理解必须经过从语言表层信息推知信息产生的深层意图的认知过程,其中离不开阅读者对语境的准确把握和依赖语境进行语用推理的能力。[4]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思想上已经独立,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对事物有自己看法与见解的大学生群体。课堂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语篇表层的词语,短语与句子的理解上。而是通过词语,句子之间的搭配理解其深层含义。课堂的授课模式不能总以教师传授为主导,应该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主体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借助语篇内容作为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认知能力,构建相应的认知语境,理解语篇内容及深层含义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主观意识的参与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认知语境与语篇理解
语言同认知一样,是在对客观世界的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是以认知为前提的。[5]每个语篇的作者必然是拥有认知世界,具有社会经验,储备一定知识的语篇创造者。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相关地说明与阐述。在这一过程中,语篇作者不会在自身毫无认知背景的基础上创作语篇,他们会结合自身的背景知识,经验体验,结合目标主题进行创作。我们在接受语篇时也应当从认知的这个角度出发,从一个语篇所提供的信息激活在心智中建立起一个可以被接受的认知世界。[6]读者必须从自己关于一个问题领域的知识库中提取相应的知识来解释语篇中没有明确陈述的信息,而且,在对语篇加工中也可能需要积极地推理把语篇与读者已有的知识相联系。[7] 1.认知语境明确单词的具体意义
词汇是理解语篇内容的最基本方式,语篇中的单词会出现一词多义的情况,每个词在具体的使用中都会激活一个标准语境。这种语境并非是孤立的心理经验,而是与存储在人长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相互联系的。[8]为了明确词汇概念,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情景,调动大脑中已知词汇来推理词汇的具体意义,这也更有助于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正确理解。
2.认知语境明确代词的指代
在语篇中,随着语篇内容的扩展,很多先前出现的名词,在语篇中会以代词的方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要明确每个代词所指代的具体对象就需要我们联系上下文及具体的句子情况构建认知语境来进行判断。
3.认知语境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很多语篇中,为了说明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很多语篇作者会例举相似并容易理解消化的实例来进行说明。为了通过这些例子来体会语篇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借助认知语境搭建的桥梁来实现目的。
五、对教师的启示
1.课前背景知识
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对认知语境的构建有着决定作用。[9]教师应该在讲授精读语篇之前通过介绍,布置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对语篇的背景内容有所掌握。每个语篇的作者,在创作语篇内容时,都会提到一些专有名词,与主题相关的事件与人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语篇背景知识与语篇内容相辅相成,为学生构建理解语篇内容的认知语境。
2.授课模式
由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差异,每个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及掌握的背景知识会导致其所构建的认知语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缩小差异,教师可以适当改变精读课堂的上课模式,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讲解的方式来进行。
通过小组内学生间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交流已有的信息,获取新的信息,补充缺失的信息。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重新梳理大脑中的思路,不断巩固自身的认知语境,使认知语境更加完整。通过学生对语篇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并了解学生理解,掌握课文内容及深度的境况,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做出纠正与指导。
六、结语
语篇理解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理解、加工、推理的过程。在這个过程中,要涉及到词汇,短语的用法与理解,句子含义的深层理解,作者观点的表述与写作特点等多个方面的分析。认知语境在语篇理解的过程中,起到了搭建桥梁,让读者拥有一个与语篇内容互动的平台,以及语篇逆向再创作的作用。通过认知语境的搭建,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语篇内容,对语篇的主题有一个正确并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练敏. 认知语境和隐喻识解[J]. 语文学刊, 2010. (5). 76-78.
[2]胡壮麟.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60.
[3]宋志强. 概念隐喻及其表达式的认知语境研究[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1. 14(5).91-94.
[4]苏春梅. 认知语境与语篇理解的关联性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7). 185-186.
[5]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9.
[6]Speber, D. & Wilson, D. Reb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39.
[7]周国华. 语篇认知语境对文学中新隐喻理解的影响[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29).194-195.
[8]彭建武. 认知语言学研究[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72.
[9]廖锦超&陈淮. 语篇理解认知语境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12, (10). 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