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制茶、饮茶的历史已有5000年,几乎和人类文明的历史相当。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最早出现在四川地区。中国人培植的茶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提神、解渴的优质饮料,使茶成为继水之后全世界最流行,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人们常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的重要性。古人也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饮茶习惯已经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茶叶的消费也呈多元化发展。目前,袋泡茶、速溶茶等现代茶饮已成为茶叶消费新的增长点。随着人们对茶叶卫生质量要求的提高,无公害茶、绿色茶和有机茶也逐渐引起国内外市场的广泛重视。
茶的起源与茶文化
茶究竟源自何时?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相传,神农炎帝寻求食物和药物遍尝植物时曾多次中毒不适,后因嚼茶而化险为夷,这就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传说。唐代出现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对茶的起源、种类、特征、制法、烹蒸、茶具、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等都作了全面论述。当时著者陆羽还曾被招进宫,为皇帝煎茶。得到赞赏,于是茶道大兴。到了宋代,中国的饮茶习俗达到了穷极精巧的地步。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都有关于茶饮的专著。这时民间还出现了茶户、茶市、茶坊等交易、制作场所,当时茶的品种之多,不胜枚举。明清时期,茶叶的加工制作和饮用习俗有了很大改进。此时,炒青制茶法得到普遍推广于是“冲饮法”代替了以往的“煎饮法”,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饮茶方法。中国悠久的茶文化是吃出来的、喝出来的,更是品出来的。
中国茶文化进一步发展,衍生出了茶史、茶政、茶制、茶艺、茶理、茶礼、茶德、茶俗、茶诗、茶书等,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语有云“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道也与六艺相通,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茶已经被人们视为生活之享受,治病之良药,提神之佳品,友谊之纽带,文明之象征。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独特的饮茶之道——茶道。
茶道是一种格调高雅的文化,要有平和的心态和优雅的环境,中国的“茶德”讲究的是“廉、美、和、静”,日本的“茶道”讲究的是“清、静、和、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中华文化对世界人类最大的贡献在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茶文化是最能具体体现这一古老思想的载体,又是最能体现最新的全面健康观念的载体,圆满地诠释了“最古老的正是最现代的”哲学观点。
世界四大茶类
茶作为广受欢迎的天然饮品,不仅有独特的清香味,还含有多种具有保健医疗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茶叶中有3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功效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咖啡碱、茶碱、叶绿素,可可碱、黄酮醇类化合物、维生素等。世界主要有四大茶类,即红茶、绿茶、乌龙茶和花茶,其成分因其加工工艺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绿茶绿茶是未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100~200℃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绿茶是饮用最为广泛的茶,特点是汤清叶绿。其功效成分主要是茶多酚,占绿茶干重的20%~30%。我国绿茶的名贵品种包括杭州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峨眉竹叶青、六安瓜片、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太平猴魁,金奖慧明、老竹大方、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剑春茶、休宁松梦等。
冲泡特点
冲泡绿茶,可直接取90℃开水泡之。高级绿茶和细嫩的名茶,芽叶细嫩,香气也多为低沸点的清香型,用80℃开水冲泡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四季先茶
一年四季,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作相应调整。
春季 宜喝花茶,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提神醒脑,使“春困”自消。
夏季 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
秋季 宜喝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热,彻底消除体内余热。会使人神清气爽。
冬季 宜喝红茶,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生热暖腹,增强人体抗塞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红茶红 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茶叶经发酵后茶多酚减少90%以上,但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红茶中的功效成分主要是茶黄素和茶红素,赋予了红茶特有的色泽和口味。其中,茶黄素占红茶干重的0.3%~2%,茶红素占红茶干重的10%~20%。我国红茶的名贵品种包括产于安徽祁门的“祁红”、产于云南佛海、顺宁等地的“滇红”,产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的“霍红”和产于江苏宜兴的“苏红”。而世界的三大名红茶有:中国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都会、斯里兰卡乌巴红茶。
冲泡特点 冲泡红茶宜用刚煮沸的水,并加以杯盖,以免香味释放。英国人普遍有饮“午后茶”的习惯,常将祁红和印度红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饮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这样既能生热暖腹,又可增添营养、强身健体。
乌龙茶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亦称青茶。乌龙茶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香,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乌龙茶的名贵品种包括“武夷岩茶”(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的)、“台湾乌龙茶”(其中南投县的冻顶乌龙茶知名度极高而且最为名贵),闽南安溪产的“铁观音”、产于广东潮州的“凤凰单枞”和产于广东潮安“凤凰水仙”。
冲泡特点 冲泡乌龙茶需用100℃的沸水,泡片刻后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宜浓饮,注重品味闻香。
花茶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北方人喜爱,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的茉莉花茶,根据所用的鲜花不同,还有玉兰花茶、桂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等。花茶一般都用绿茶制作,但也有用红茶制作的。花茶是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冲泡品吸,花香袭人,甘芳满口。花茶不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体健康。
冲泡特点 泡饮高档花茶,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中,将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中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2~3分钟后即可品饮,顿觉芬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茶的养生功效
茶叶既是食物,又是药物。茶的养生功效主要有以下4大方面。
提神除倦 茶叶中含1%~5%咖啡碱,咖啡碱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广泛的兴奋作用。饮茶后,大脑兴奋,精神倍增,思维活跃,提高对外界的感受性,消除瞌睡和疲乏。特别是经常开夜车的脑力劳动者,当处于精神委靡或感觉疲倦时,若能泡上一杯好茶品饮,顿感思维敏捷,睡意消除,工作效率提高。与香烟相比,吸烟虽提神但伤身,而喝茶既提神又益健康,当然以喝茶为好。
解油腻促消化 饮茶能兴奋神经系统,促进胃液分泌和食物消化,并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
解毒 茶有利尿作用,促使有毒物质排出体外。茶叶中的某些成分能促进肝糖原合成,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和降低转氨酶;还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直接降低多种有毒物质的浓度。
驱暑热 每逢夏天,炎热难当。常饮些热茶,既能驱暑,又能止渴。一杯热茶喝下去,使得汗腺舒张,有助于把体内积存的过高热量及时地散发出来。
茶的起源与茶文化
茶究竟源自何时?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相传,神农炎帝寻求食物和药物遍尝植物时曾多次中毒不适,后因嚼茶而化险为夷,这就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传说。唐代出现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对茶的起源、种类、特征、制法、烹蒸、茶具、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等都作了全面论述。当时著者陆羽还曾被招进宫,为皇帝煎茶。得到赞赏,于是茶道大兴。到了宋代,中国的饮茶习俗达到了穷极精巧的地步。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都有关于茶饮的专著。这时民间还出现了茶户、茶市、茶坊等交易、制作场所,当时茶的品种之多,不胜枚举。明清时期,茶叶的加工制作和饮用习俗有了很大改进。此时,炒青制茶法得到普遍推广于是“冲饮法”代替了以往的“煎饮法”,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饮茶方法。中国悠久的茶文化是吃出来的、喝出来的,更是品出来的。
中国茶文化进一步发展,衍生出了茶史、茶政、茶制、茶艺、茶理、茶礼、茶德、茶俗、茶诗、茶书等,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语有云“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道也与六艺相通,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茶已经被人们视为生活之享受,治病之良药,提神之佳品,友谊之纽带,文明之象征。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最终形成独特的饮茶之道——茶道。
茶道是一种格调高雅的文化,要有平和的心态和优雅的环境,中国的“茶德”讲究的是“廉、美、和、静”,日本的“茶道”讲究的是“清、静、和、寂”。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中华文化对世界人类最大的贡献在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茶文化是最能具体体现这一古老思想的载体,又是最能体现最新的全面健康观念的载体,圆满地诠释了“最古老的正是最现代的”哲学观点。
世界四大茶类
茶作为广受欢迎的天然饮品,不仅有独特的清香味,还含有多种具有保健医疗作用的生物活性成分。茶叶中有3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功效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咖啡碱、茶碱、叶绿素,可可碱、黄酮醇类化合物、维生素等。世界主要有四大茶类,即红茶、绿茶、乌龙茶和花茶,其成分因其加工工艺的不同也有所区别。
绿茶绿茶是未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100~200℃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绿茶是饮用最为广泛的茶,特点是汤清叶绿。其功效成分主要是茶多酚,占绿茶干重的20%~30%。我国绿茶的名贵品种包括杭州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峨眉竹叶青、六安瓜片、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太平猴魁,金奖慧明、老竹大方、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剑春茶、休宁松梦等。
冲泡特点
冲泡绿茶,可直接取90℃开水泡之。高级绿茶和细嫩的名茶,芽叶细嫩,香气也多为低沸点的清香型,用80℃开水冲泡即可,冲泡时不必盖上杯盖,以免产生热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
四季先茶
一年四季,气候不同,喝茶种类宜作相应调整。
春季 宜喝花茶,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提神醒脑,使“春困”自消。
夏季 宜喝绿茶,绿茶性味苦寒,能清热,消暑、解毒,增强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防止腹泻、皮肤疮疖感染等。
秋季 宜喝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热,彻底消除体内余热。会使人神清气爽。
冬季 宜喝红茶,红茶甘温,可养人体阳气,生热暖腹,增强人体抗塞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红茶红 茶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茶叶经发酵后茶多酚减少90%以上,但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红茶中的功效成分主要是茶黄素和茶红素,赋予了红茶特有的色泽和口味。其中,茶黄素占红茶干重的0.3%~2%,茶红素占红茶干重的10%~20%。我国红茶的名贵品种包括产于安徽祁门的“祁红”、产于云南佛海、顺宁等地的“滇红”,产于安徽六安、霍山等地的“霍红”和产于江苏宜兴的“苏红”。而世界的三大名红茶有:中国祁门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都会、斯里兰卡乌巴红茶。
冲泡特点 冲泡红茶宜用刚煮沸的水,并加以杯盖,以免香味释放。英国人普遍有饮“午后茶”的习惯,常将祁红和印度红茶拼配。再加牛奶、砂糖饮用。在我国一些地方,也有将红茶加糖、奶、芝麻饮用的习惯,这样既能生热暖腹,又可增添营养、强身健体。
乌龙茶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亦称青茶。乌龙茶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香,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乌龙茶的名贵品种包括“武夷岩茶”(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的)、“台湾乌龙茶”(其中南投县的冻顶乌龙茶知名度极高而且最为名贵),闽南安溪产的“铁观音”、产于广东潮州的“凤凰单枞”和产于广东潮安“凤凰水仙”。
冲泡特点 冲泡乌龙茶需用100℃的沸水,泡片刻后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宜浓饮,注重品味闻香。
花茶 花茶又名香片,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筛除,制成的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北方人喜爱,最普通的花茶是用茉莉花制的茉莉花茶,根据所用的鲜花不同,还有玉兰花茶、桂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等。花茶一般都用绿茶制作,但也有用红茶制作的。花茶是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冲泡品吸,花香袭人,甘芳满口。花茶不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体健康。
冲泡特点 泡饮高档花茶,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花茶3克,放入杯中,将初沸开水稍凉至90℃左右)中泡,随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2~3分钟后即可品饮,顿觉芬芳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茶的养生功效
茶叶既是食物,又是药物。茶的养生功效主要有以下4大方面。
提神除倦 茶叶中含1%~5%咖啡碱,咖啡碱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广泛的兴奋作用。饮茶后,大脑兴奋,精神倍增,思维活跃,提高对外界的感受性,消除瞌睡和疲乏。特别是经常开夜车的脑力劳动者,当处于精神委靡或感觉疲倦时,若能泡上一杯好茶品饮,顿感思维敏捷,睡意消除,工作效率提高。与香烟相比,吸烟虽提神但伤身,而喝茶既提神又益健康,当然以喝茶为好。
解油腻促消化 饮茶能兴奋神经系统,促进胃液分泌和食物消化,并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
解毒 茶有利尿作用,促使有毒物质排出体外。茶叶中的某些成分能促进肝糖原合成,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和降低转氨酶;还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直接降低多种有毒物质的浓度。
驱暑热 每逢夏天,炎热难当。常饮些热茶,既能驱暑,又能止渴。一杯热茶喝下去,使得汗腺舒张,有助于把体内积存的过高热量及时地散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