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逻辑理路

来源 :宁夏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ng216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到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维度和民族复兴的时代高度,坚持以培养时代新人为逻辑演进,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大任时代新人的时代命题。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重要论述和思想观点以“为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为内在逻辑理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根本遵循的深刻回答。
  关键词:时代新人;中国梦;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9)02-043-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他站在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维度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政治命题,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2]的战略任务。贯彻和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和精神实质,必须深入把握其存在的内在逻辑理路,对我们全面认识党和国家关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实践诉求有着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整个华夏大地开始陷入帝国主义任意宰割与蹂躏的泥潭,“救亡图存”“民族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强有力的时代呐喊,成为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历史任务与时代责任。历经百年的风雨,中国人民从实现“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伟大征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1]这个历史任务和时代责任“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这其中也蕴含着对我们这一代人使命与担当的深刻回应。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征程中,始终肩负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是我们党的使命,党把培养“时代革命人”作为该时期的目标任务,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宣传工作让劳苦大众认识到自身受到的压迫与剥削,让他们意识到进行阶级斗争、反对压迫的必要性,鼓动他们勇敢地站起来,反对压迫,推翻旧制度。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在实现政治革命之后的主要任务是为继续巩固新生政权发展经济、文化事业,调动一切积极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把培养“又红又专”革命继承者作为该时期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与当前生产力不发达的矛盾,我们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将培养“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自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作出了庄严的承诺: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使命与初心,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定位和战略任务。新时代的使命与任务就是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任务,作为未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历史的使命与责任自然而然的落在我们这一代的身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同时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只有培养有思想觉悟、有道德水准、有文化素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们才能更好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与激情,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与灵魂支撑,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与实践愿景。它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度凝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诠释了国家建设的价值目标、社会维护的价值导引和个人发展的价值准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目标导向。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站在新的时代维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内在要求和实践诉求,不仅从“安邦定国”宏观角度阐释国家治国之道,而且从“安身立命”微观角度诠释人民修身之理。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是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时代命题的回答。所以对培养契合社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不仅是每一个国家民族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围绕着社会发展要求和时代需要,对人的思想建设、道德素质、灵魂塑造等提出要求,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建设,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和一致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強调:“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1]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时代精神的集中表达和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面对多样化的文化背景和多元化的价值观,继续保持核心地位,引领时代潮流,这就对时代新人的自身素质和责任担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新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自身的综合素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时代新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造者,就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境遇,与时俱进地创造符合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价值追求。综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以时代新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具有国家大义、民族大义、时代大义的时代新人。   (三)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新时代境遇的现实需要
  全球向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格局转变,人类文明进程也快速发展。由此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中不可缺少的发展元素,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的法宝,但是归根到底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或者人的智力财富的载体,国际竞争最核心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才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战略资源。至此,“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时代转换和伟大飞跃,也是我们的国际境遇与地位的转换与飞跃,中国逐渐由“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需要世界”转变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不仅要顺应时代潮流地发展,而且要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世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类文明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新的国际境遇与新的时代使命对我们时代新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 习近平明确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目标,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培养新时代新人对于我们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够赢得的主动权、话语权,推动我们国家在未来世界中發展中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更多贡献的战略意义。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是两个密切联系、不可分离的整体,时代新人的培养就要在战略高度上把握世界和历史发展的潮流与趋向,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世界中站稳、发展,才能够有过硬的能力和力量承担大国责任与义务,才能够为人类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二、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
  (一)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理想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于客观世界发展趋势的反映,是人们对于未来发展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依据理想而存在,是对理想高度认可条件下为之坚定不移的执着与坚守。如果说理想是对未来勾画的宏伟蓝图,信念就是为了实现宏伟蓝图所表现的意志力量。理想与信念相互结合能够发挥巨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守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定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第一个历史任务,才能够在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第二个历史任务进程中取得如此大的辉煌成就,才能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时代。如今,我们站在新的时代起点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的政治任务和时代命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历史的传统与时代的任务内在要求培养时代新人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理想和增强伟大梦想必然实现的信念。作为时代新人,我们仍然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实现将理想信念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跨越式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强调: “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3]“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 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 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3]培育时代新人,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重点工作就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所以要求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群体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梦能够实现的信念,确保时代新人精神上不缺钙,理想上不真空,信念上不萎靡,培养具有崇高信仰和坚定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以过硬的本领才干夯实能力之本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赋予时代内涵的培养目标。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新的国际国内挑战与机遇,其所对应的时代要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当前国际环境更加复杂,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世界多极化更加稳固,社会信息化更加广泛,同时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更加突出。当前国内“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稳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方面多方位展开,但推进过程中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成为阻碍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现实阻碍因素。因此,新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遇,对人的能力要求、素养要求、道德要求等都随着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而随之更新。首先,时代新人不仅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而且还要在国际范围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合作性、依赖性加强,同时面临一些世界性难题需要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共同应对。每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彼此的支持与帮助,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中国力量,这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时代新人我们既要有能力应对国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又要有能力推动我们国家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具有全球视野构建人民共同体,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家秩序的维护者”的时代新人。其次,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实现伟大复兴的推进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期,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期。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绩,也有困难,都需要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有能力去应对,这就要求时代新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察问题,“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一大批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和掌舵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有真功夫,靠自己的真才实干,创造一片属于我们的天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所以我们作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就要认清时代发展的趋势,承担时代发展的责任,脚踏实地,真学实干,有能力面对世界发展中的挑战,面对国家发展中的困难,全面发展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铸就梦想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依据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要求,提出了培养承担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秉承了党培养人才的优良的政治传统下,赋予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与使命的新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与治国理政机遇的深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新的方位的转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条件和实现境遇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基于此,对于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要给予重新的定位。时代不同,担当不同,习近平总书记以新时代为战略基点提出“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明确了新时代培养什么人的目标追求。新时代的人不仅具有新时代的气息,而且要有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新人的要求,体现了时代责任与政治担当的统一,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有机统一。藉此,作为时代新人既要有时代责任的担当精神,又要有完成历史使命的担当精神,要将这两种担当精神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责任与使命的统一。首先,这就要求时代新人基于时代责任的目标要求,立足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与实践逻辑,明確自身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者的角色定位,明确推动中国强起来的角色定位,明确自身不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人的角色定位,同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新时代人的角色定位,明确自身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人的角色定位,等等,这些角色定位都要求时代新人富有时代责任的担当精神。其次,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时代新人的两重责任与担当的要求。我们在推动当代建设的过程中,继承上一辈建设者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继续实现历史发展过程中未完成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建设者传承优良传统,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个时代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主体,就要有爱国精神与民族情怀,承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作为时代新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下,不管面临重大挑战、重大困难、重大矛盾,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敢于进行伟大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实现路径
  (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战略阵地,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素养的综合复合型人才。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才能促使教育整合一切积极因素,发挥教育的正导向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所说:“教育是国之大计,是党之大计”[4],他将教育作为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考虑。教育的地位如此重要,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培养契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略,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实践过程,而育人是教育之根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而不立,教育作为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就是育才与育人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教育培养时代新人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时代新人应当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为此,时代新人要有道德,那么教育就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引导青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此“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教育不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而且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党对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做出的新概括,是党教育方针的新发展。所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有道德时代新人的要求,将立德树人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总体规划和教育部署之中,融入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建设环节,贯穿于社会各级各层教育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各个服务环节,覆盖教学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价值引领
  培养时代新人就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培养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是对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时代命题的深刻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不仅是标志着中国对过去发展的总结,更加标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启新征程的宣言。报告明确规划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向着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继续前进。时代的发展呼唤时代的任务,时代的任务需要时代人的承担与完成。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人为着眼点”,并将担当时代民族复兴大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与培育过程中,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重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人民意愿的“最大公约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时代新人要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将其内化于心,使其成为自己的价值基础。同时,时代新人还要把自己内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把自己的价值认同转化为日常的行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道:“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做“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新时代向全体人民发出的动员令和宣言书,就要以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共识,引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凝聚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三)坚持以文化育人为精神发展导向
  文化是一个国家长期积淀的带有民族特色的重要文明标志,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神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推动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就没有维系整个國家和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仅对国家和民族发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文化对于个人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文化是民族这个共同体存在的体现,代表了一个民族最恒久的形象,构成了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5]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正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者我们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并成为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文化在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五千多年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文化根脉,是我们独特的文化优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治国理念,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熔铸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与现代文化相通,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塑人作用。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的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之中。中国共产党即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历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地位,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蕴含着民族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例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等等,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不仅为世世代代所推崇,而且融入新时代人的精神血脉与价值追求中。在当今培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我们要秉承党的优良传统,继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化人作用。其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体的文化,我们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与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民族的大众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要求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坚持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塑造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地位,培养时代新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中辨识主流与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坚定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做时代的领军人。
  习近平关于培养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科学阐述,是对新时代党“为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是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事业中坚力量培养目标的科学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高度与历史维度,从坚持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坚持以文化人育人等方面指明了育新人的路径,为我们今后培养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人民网,2012-11-30.
  [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4]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9-13.
  [5] 师英杰.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J].宁夏党校学报,2018(06).
其他文献
摘要:201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八次会议将“不到长城非好汉”明确为宁夏精神。作为这一宝贵文化资源的发祥地,宁夏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持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才可以加快建设“四个宁夏”的步伐,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发挥力量。  关键词:宁夏精神;“四个宁夏”;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6)06-0049-03  一、不到长城非好汉
期刊
摘要:马克思反贫困思想贯穿于《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实现过程,对资本条件下贫困普遍化现象进行了伦理拷问及历史透析。伦理建构同历史演进的统一促使破解资本主义社会贫困之法真正形成,生产力的大力推进及生产关系的合理调节在发展中走向一致,这是社会贫困的伦理性和历史性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的高度结合。对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探究,将有力推进我国精准扶贫任务的开展,有助于社会
期刊
摘要:依规治党的价值指向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长期执政;依规治党的实践基础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党内法规制度质量;依规治党的战略协同是实现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坚持依规治党、以德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是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关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内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时代化和中国化,体现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是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革命目的与革命手段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革命理想与革命结果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证实了相对落后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革命发展社会主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必须坚持执政党领导和政府主导,强调社会力量支持和群众参与,注重聚焦问题导向且减贫举措精准;把减贫与扶制、扶志、扶智紧密结合起来,扶贫开发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互促互进,坚持走生态脱贫之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推进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人类提供了贫困治理上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贫困,这是困扰当今许多国家的一个民生难题,也是世界各国在推进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以概括为: 自然人化—自然异化—自然归化。“合生自组织 ”是包含生命活动的自组织,按照合生自组织功能程度,现实的自然可分为:原生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在最大限度保护合生自组织功能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在纵向改造上,原子核和基因分别是非生命领域和生命领域的质变节点,超越质变节点时,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尤其应当严格区分。在横向改造上,黄金分割可能是合生自组
期刊
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优化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暴发再次印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与共的整体,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时代之问,呼吁各国探寻合作共赢、对话协商、同舟共济、求同存异、环境友好的路径,彰显出独特的价值优势,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體;全球治理;新冠肺炎疫情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改革开放的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中的不断探讨和不同意见的争鸣。邓小平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了最终决定性作用,但他的有关理论思想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央关于市场取向改革的目标模式,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庆祝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这是主要方面,也应总结改革中出现过的某些缺失,这样可全面总结改革开
期刊
摘要:费尔巴哈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促进马克思走出了黑格尔哲学的束缚,而黑格尔哲学则在“什么是存在”这个哲学本体论问题上帮助马克思走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本体论问题既在时间顺序上也在逻辑层次上引导着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变迁和哲学革命,因而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的两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费尔巴哈;存在论;黑格尔  中图分类号:B01 文
期刊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和扬弃,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正是建立在吸收借鉴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在三个方面实现了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一是在思维方式上,科学社会主义用唯物辩证的而非形而上学的方法来观察世界;二是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上,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从物质的经济事实而非理性原则出发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三是在對未来社会的认识上,科学社会主义从来不对未来社会设计完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