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4747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职院校教师身体及心理出现问题逐步普遍化,越来越多的教师感觉工作没有激情,对本身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价值抱有怀疑态度,自我成就感低,不仅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通過对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升教师爱岗敬业水平和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健康
  所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份承载着重大责任与使命的特殊职业。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塑造生命。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教师从来都是要“教书育人”,特别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15-18岁左右,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增进,能力的提高,而且更多的体现在学生人格的形成,个性心理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帮助其克服职业倦怠,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育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教师的心理现状
  在对江苏一所职业院校的教师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校教师中有很大比例时常会出现愤怒、焦虑、忧郁、自我成就感低等情绪。在体检中,也体现为多发咽炎、颈椎疾病、头疼、腰椎间盘突出等身体类疾病。中职教师在社会舆论影响下,所在学校各方面考核压力下,学生素质不高的影响下以及自我调节失败等各种作用下,很多人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学生不理解、不配合,繁重的教学考核,局限自己的教学方法,职位晋升条件越来越严苛,加上有些家长对教师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教师日渐寒心,对工作的幸福感低,认同感低,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严重下降。“职业倦怠”明显,且出现这种现象的老师不在少数,值得重视。
  二、中职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社会方面
  我国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应用型人才的社会就业率也非常高,收入也不错。可在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中,职业院校只是无法进入高中的次要性选择,似乎低人一等,所以,中职院校的教师处境也相对尴尬,一方面社会上认为只有文化课厉害的教师才算得上厉害,这就造成了推崇高中教师,贬低职业教师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社会上多数人,未真正参观过职业院校,甚至有的学生家长也未真正了解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未来就业情况,而只是盲目做出判断。殊不知,技工院校的教师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技能方面并不比常规高中教师水平差。这就造成了,很多教师心理不平衡,长此以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社会对其要求很高。教师这个称号在人们的心中是崇高的,不可玷污的,仿佛是不应有缺点的完美之人。殊不知,教师也是普通人,褪去职业外,也需要理解,需要认可,需要鼓励,需要回报。社会应对于教师更多的关怀,更多的宽容与爱,让教师能在职业上有所获得,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能够维持正常生活,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二)学校层面
  从学校层面上讲,影响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学校管理和学生素质两方面。
  学校管理方面,一部分中职学校的管理制度,例如职称评定,薪资待遇,晋升机遇等方面不能完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势必会影响老师想通过工作获取理想收入,得到成长发展的途径,享受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体验等愿景,从而影响教师对工作的投入和效率。学校未通过制度上,考核上,评价上体现人性化,真正从一线教师出发,激发其工作的热情,改善其工作的环境,让每位老师真正在其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形成自己特有的教风。凡此种种,使得中职教师的教师信仰弱化,很难获得职业幸福感。
  另外,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成果的好坏,学校方面应对生源有所把控,在招生时不能只顾人气,不顾质量。当学生素质提高后,教师面临的更多是知识的难度,如何组织教学等问题,而不是基本的课堂秩序维护,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幼稚无知的问题,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的教育教学中。当然,学生素质的提升也会简化很多管理性问题,例如,班主任工作中,宿舍卫生问题,个人习惯问题,执行力问题等等,管理起来都会容易很多,这样逐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不仅学业知识扎实,人格也健全。而对于教师来说,培养的学生需要至少十年后才能看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需要数十位甚至数百位老师的悉心教导,由于长期的工作而看不到效果,教师的成就感是很难快速得到体验,这样就容易产生对职业兴趣的丧失。
  (三)个人层面
  一线教师一般课时量大,专业性强,这就要求教师能实时关注专业行业动态,积极学习最先进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教学紧跟时代,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能够无缝衔接工作,这对教师本身就是很大的考验。而大多数教师还承担着班主任的工作,在教学之余,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于学生的管理,班级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建立良好的价值观,这又要求教师能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教师面临着专业能力增长及管理班级、学生双重压力,往往分身乏术,身心俱疲。
  虽然国家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但现实中,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知识分子,教师工资水平普遍不高,有部分教师直接辞职开辟新天地,还有部分教师在观望和彷徨,精力早已不在教育教学上,长此以往,职业倦怠是迟早的事。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大部分教师已成家,成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中年人。面对日益增长的物价,房价,子女教育压力逐年增长,父母赡养也压力增大,这些种种压力汇集到一起,都会导致职业倦怠。
  三、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和策略
  (一)保障教师利益 提高教师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层次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职业教育也有政策倾斜。国家层面上,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一直受到保障,中职教师也不例外。中职院校应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凝聚力,又有助于缓解教师日常工作压力。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让教师工作真正劳有所得,给予教师正面引导,形成良性竞争。学校也可利用本学校教学特色,为教师开设兴趣班,例如:烹饪班、舞蹈班、插花班、瑜伽班等。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愉悦身心,释放压力。   另外,学生综合素质偏低也是引起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为缓解这方面压力,学校应该真正落实生源的严格把关。学生的素质提升后,教师面对的不再是学习习惯非常差,幼稚多动的学生,也不会面对大多数同学都厌学的问题,便于更好的组织教学。而从教师自身来看,要想实现顺利的教学,需要在把握好生源关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学生文化基础差的情况,分类辅导,精心组织教学,在教学中融入技能操作类学习,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真正为同学们未来踏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二)合理情绪宣泄 增强职业认同
  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人们常说教师是“良心活”,认真负责的教师,付出的心血和精力很多,也有浑水摸鱼的教师,浪费同学们的时间,空有教师这个伟大的称呼。而对于那些真正为同学着想,想方设法创新教学方法,紧跟时代,钻研专业的教师,更希望学生能从中受益,能理解老师,而不是一切的努力徒劳,得不到任何的回报。同学们的努力和收获就是老师最好回报,如果同学们能在专业领域做出成就,那对于老师来说,真是莫大的光荣。
  面对教学与管理等压力,教師要学会与压力和平共处,及时调整自己,运动或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既高效又不让大脑处于超负荷状。在遭遇重大或棘手事件时,及时寻求帮助,提出合理诉求,学会给自己减压。要深刻意识到,人生是长跑,良好的身体和心理才是能跑到终点必备的法宝。
  另外,古往今来,对教师的定义就有“教书育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用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这份职业别与其他,没有一位教师不期望自己能够桃李满天下,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增强自己的职业信仰,热爱学生,真正践行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
  四、结语
  造成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复杂多样,而克服职业倦怠需要社会学校及教师本身的努力,拥有健康的心理会逐渐消除工作中的不安全感。作为教师,我们要意识到春华秋实、雨雪风霜,每一道都是风景,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可以结伴而行,四处漫步,也可以独自而踱,随意看看。对于学校方面,应建议采取民主化管理,严格把关生源。
  在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己的努力下,教师将自己积极调整至一个平和、喜悦、积极的高能量状态,教师拥有饱满的工作状态,学生也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更多的知识和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郝勋.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职业,2017(12)60.
  [2]赵靖.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3(014):122.
  [3]孔祥富.认同危机背景下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职教通讯,2019(07):48-5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为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高校设计类专业在教学课程、教学方式方面作出了相应改变,高校视觉设计学科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视觉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基本专业能力,还需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但目前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较不理想,多数学生出现创新思维不足、设计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如何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技能,是视觉设计学科教师需要
期刊
摘要:万事万物皆可连接的全媒体时代一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利好和新的场域,另一方面也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放大原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话语先机、深化话语体系、创新话语方式和完善话语建设,进而筑牢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  关键词: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将全球媒体融合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打破并重塑了原始传播布局和舆论生态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各个阶段教师都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当中,高中地理教师也不例外。教师除教授学生知识概念和实践技能之外,还应着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鉴于此,教师应潜心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将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纳入教学重任中。高中地理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师应着重围绕地理概念教学展开研究,在满足核心素养培养需求的同时,优化概
期刊
2010年的冬天我出生了,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我的妈妈十月怀胎含辛茹苦把我生下,一家人欢天喜地迎接我的到来,可没过几天却发现我的耳朵听力不好,无论爸爸妈妈怎样跟我说话,我都没有反应,后来医生和护士阿姨给我做了听力检测,结果我没有通过。唉!竟然生下了一个残疾孩子,这让本就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爸爸妈妈心里接受不了,把我扔给爷爷奶奶就去南方打工了,这个冬天更冷了。  爷爷奶奶照顾我很不容易,因为我体质差
期刊
摘要:现今很多初中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时候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貼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运用真实的材料,引发真实的情感和态度,解决真实的问题,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从而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真实  一、现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为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应试教育的形式并没有改变,所以在教学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着重于英语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此为依据,本文作者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以逻辑思维、评判能力以及发散思维为着力点,为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  关键词:初中教学;英语教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理论化,英语教学工具性的特征显著,导致学生
期刊
摘要:幼儿园早期的阅读教育是促使幼儿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关键阶段,而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阅读习惯的培养还能够为前期书写奠定基础,因此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早期的阅读教学和阅读习惯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抓住幼儿阅读习惯培养这一基本点,从阅读环境出发,以绘本阅读和亲子阅读为辅助,实现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书写成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早期阅读;阅读环境;阅读活动;亲子阅读
期刊
摘要:针对国家安全工作,国务院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的重要指导理论,其不仅为国家总体安全建设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也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基本依据。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新时代的国家安全必然要从我们做起,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融入国家安全教育,才能在全社会实现国家安全建设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保护祖国安全,拥护祖国复兴的国家建设者。  关键词:国家安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该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本文针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多数小学生在低年级时的数学水平相差不大,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知识难度的提升会逐渐凸显出差异,其中多数学生是因无法掌握学习技巧、过于注重解题练习
期刊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关注能力与品格的培养,注重个体综合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量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得到教师的重视。小学数学教师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结合新时期教育要求,重新思考小学数学教育,提升对量感培养的重视。基于此,本文提出利于培养学生量感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数学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量感;教学策略  一、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