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常在建筑工程施工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到一些大型机电设备,对于电压以及电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施工之中应该有接地和接零保护措施,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和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否则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应该不断提升机电设备的接地以及接零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建筑电气;接零;接地
引言:
由于经济高速前进,此时的建筑行业也获取了非常显著地成就。在建设的时候,会用到很多具有较高的电压或者是电流的机电装置。因此,在建设活动开展的时候,都会对于其进行周密的接地等维护,这样做的意义就是为了避免不利现象发生。所以,针对建设活动开展该项工作,要有相关的电力人员合理地使用有关的知识来开展建设,此外,应该认真的分析建设时期出现的种种不利现象,并且应该结合建设的规定来开展活动。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关于建设活动中的接零和接地
对于电气建设工作来讲,很多区域都要设置接地或者是接零的设备。一般来讲,对于那些不接地的体系来讲,其外在的金属材料的物质和地面接触的措施我们将其称作是接地。对于接零来讲,是指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的低压电网中,把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系统的零线连接起来的方式。
图一 保护接地示意图
1.1关于其功效和种类
接地接零的意义是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用电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其外在的绝缘材料发生破损而导致的触电问题,而且还能够保证装置能够有效地运作。它的种类非常多,比如保护接地、重复接地、静电接地、防雷接地,以及抗干扰屏蔽接地等多种方式。
1.2关于两者的差异
首先,其保护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对于接地来讲,它是漏电装置漏电之后出现的对地的电压量,确保不会大于设定的值,但是接零是通过其线路来确保装置出现单相模式的短路,保证电器保护装置动作正常,将问题的电源切断。
其次,它们的线路结构是不一样的。对于接地来讲,其电网里不需要零线,只是需要接地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另外的一种来讲,它就要设置零线了。
第三,它们的回路方向是不一样的。对于接零来讲,电流要回到电网之中的,而对于接地来讲,它是电流回到大地里面的。
第四,适合应用到领域是不一样的。对于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一般运用接地保护,而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就须得用接零保护。
1.3出现频率较高的不利现象
当前此两项建设技术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不过其还是有一些不利现象,如:人和导线的接触不能够被有效地保护;装置的绝缘电状态不是很清晰,无法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明确其是否漏電,进而避免触电等现象发生;相线碰壳时,由中性点浮动引起的设备故障;TT系统保护的范围较小;TN系统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过长等问题。
2、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比较
2.1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都是保护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两种技术措施
2.2保护原理不同
低压系统保护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保护接零的主要作用是借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2.3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的低压不接地电网及采取其他安全措施的低压接地电网。保护接零适用于低压接地电网。同一系统内,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不应混用。否则,当采取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危险的接地电压会通过大地传导至保护接零的设备上,使该设备外壳电位升高,形成危险电压。
2.4线路结构不同
保护接地系统除相线外,只有保护地线。保护接零系统除相线外,必须有零线和接零保护线;必要时,保护零线要与工作零线分开;其重要装置也应有地线。发生漏电时,保护接地允许不断电运行,因此存在触电危险,但由于接地电阻的作用,人体接触电压大大降低;保护接零要求必须断电,因此触电危险消除,但前提是电器保护装置必须可靠动作。
3、建筑电气施工中接零和接地的解决措施
我们了解接地与接零的作用,那么该如何进行接地接零施工,才能保证电器操作人员得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以及电网的安全呢?以下说说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解决措施。
3.1中性点接地系统的接零保护
3.1.1中性点接地系统的接零保护解决措施包括
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宜采用接零保护;配电屏、柜的框架、电气操作台的外壳等非带电金属外壳,对每台设备的电动机敷设4芯动力电缆,用PE线来连接工艺设备的机壳;照明线路的中性线不能作为保护零线使用,即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不共用,必须另敷设接到熔断器前面的零线路上的PZ线。
3.1.2 TN系统(保护接零)
TN-C系统。保护线PE与中性线N合并为保护中性线PEN。
优点: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切断故障回路,保证用电安全。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
TN-C系统的局限性:对于单相负荷或三相不平衡负荷以及有谐波电流负荷的线路,正常PEN线有电流,其所产生的回路压降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上,这对敏感的电子设备不利。另外,PEN线上的压降引起的微弱电流在爆炸危险环境也能引起爆炸。不适合爆炸危险场合。
TN-S系统。保护线PE与中性线N分开,单独敷设。专用保护线PE单独敷设,N单独作为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BC上不会有电流,工作零线上可以有不平衡电流。
3.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解决措施包括:绝不能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采用接零保护;1000V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 3.3静电接地
利用静电接地,可以有效地消除建筑工程施工中因各类摩擦而产生静电。具体解决措施是将可能产生或积聚静电荷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接地,使静电导入大地中,消除安全隐患;防静电保护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施工中应用金属导线焊接并可靠接地,以便形成电气通路,保障安全;必须对工程楼梯金属扶手接地;在建筑的适当位置如中心控制室门口等地装设金属接地地板,以排除可能会聚集到人身上的静电荷。
3.4施工机械的接零保护
在建筑施工工地上安装了许多大型施工机械,这些机械一般按防雷要求都作了接地处理,而往往忽视了外壳保护接零,甚至有些人错误认为不应该再做接零保护了,这部分机械同样应做接零保护,如果难以理解的话,不妨将防雷接地保护看作(仅仅是看作)接零保护的重复接地好了。
3.5抗干扰接地和防雷接地
对于抗干扰接地常用的解决措施包括:交流接地与信号接地分开;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做好屏蔽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5Ω;埋设铜板、接地棒,做辐射式或環网状式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的目的是防止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造成的破坏。其解决措施包括:将变压器,中性点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同连接起来,尽量降低总接地电阻;利用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混凝土柱的主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这种防雷装置,不仅可以达到防雷接地的要求,同时还能节省投资。
4、结语
我们不仅可看出接零与接地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也可注意到电气施工中的接零和接地保护施工的规范性、科学性。而我们更要学会在遵守国家安全用电法规的规定下,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思考,完善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更好地保障机电设备、电网系统、人的安全,以使得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促使整个建筑工程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薛超锋.浅析建筑电气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07:250-251.
[2]陈令,朱少华.浅析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228.
[3]邢丽霞.浅谈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239.
【关键词】 建筑电气;接零;接地
引言:
由于经济高速前进,此时的建筑行业也获取了非常显著地成就。在建设的时候,会用到很多具有较高的电压或者是电流的机电装置。因此,在建设活动开展的时候,都会对于其进行周密的接地等维护,这样做的意义就是为了避免不利现象发生。所以,针对建设活动开展该项工作,要有相关的电力人员合理地使用有关的知识来开展建设,此外,应该认真的分析建设时期出现的种种不利现象,并且应该结合建设的规定来开展活动。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关于建设活动中的接零和接地
对于电气建设工作来讲,很多区域都要设置接地或者是接零的设备。一般来讲,对于那些不接地的体系来讲,其外在的金属材料的物质和地面接触的措施我们将其称作是接地。对于接零来讲,是指在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的低压电网中,把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系统的零线连接起来的方式。
图一 保护接地示意图
1.1关于其功效和种类
接地接零的意义是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用电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其外在的绝缘材料发生破损而导致的触电问题,而且还能够保证装置能够有效地运作。它的种类非常多,比如保护接地、重复接地、静电接地、防雷接地,以及抗干扰屏蔽接地等多种方式。
1.2关于两者的差异
首先,其保护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对于接地来讲,它是漏电装置漏电之后出现的对地的电压量,确保不会大于设定的值,但是接零是通过其线路来确保装置出现单相模式的短路,保证电器保护装置动作正常,将问题的电源切断。
其次,它们的线路结构是不一样的。对于接地来讲,其电网里不需要零线,只是需要接地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另外的一种来讲,它就要设置零线了。
第三,它们的回路方向是不一样的。对于接零来讲,电流要回到电网之中的,而对于接地来讲,它是电流回到大地里面的。
第四,适合应用到领域是不一样的。对于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一般运用接地保护,而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就须得用接零保护。
1.3出现频率较高的不利现象
当前此两项建设技术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不过其还是有一些不利现象,如:人和导线的接触不能够被有效地保护;装置的绝缘电状态不是很清晰,无法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明确其是否漏電,进而避免触电等现象发生;相线碰壳时,由中性点浮动引起的设备故障;TT系统保护的范围较小;TN系统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过长等问题。
2、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比较
2.1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都是保护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两种技术措施
2.2保护原理不同
低压系统保护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保护接零的主要作用是借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2.3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的低压不接地电网及采取其他安全措施的低压接地电网。保护接零适用于低压接地电网。同一系统内,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不应混用。否则,当采取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危险的接地电压会通过大地传导至保护接零的设备上,使该设备外壳电位升高,形成危险电压。
2.4线路结构不同
保护接地系统除相线外,只有保护地线。保护接零系统除相线外,必须有零线和接零保护线;必要时,保护零线要与工作零线分开;其重要装置也应有地线。发生漏电时,保护接地允许不断电运行,因此存在触电危险,但由于接地电阻的作用,人体接触电压大大降低;保护接零要求必须断电,因此触电危险消除,但前提是电器保护装置必须可靠动作。
3、建筑电气施工中接零和接地的解决措施
我们了解接地与接零的作用,那么该如何进行接地接零施工,才能保证电器操作人员得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以及电网的安全呢?以下说说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解决措施。
3.1中性点接地系统的接零保护
3.1.1中性点接地系统的接零保护解决措施包括
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宜采用接零保护;配电屏、柜的框架、电气操作台的外壳等非带电金属外壳,对每台设备的电动机敷设4芯动力电缆,用PE线来连接工艺设备的机壳;照明线路的中性线不能作为保护零线使用,即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不共用,必须另敷设接到熔断器前面的零线路上的PZ线。
3.1.2 TN系统(保护接零)
TN-C系统。保护线PE与中性线N合并为保护中性线PEN。
优点: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切断故障回路,保证用电安全。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
TN-C系统的局限性:对于单相负荷或三相不平衡负荷以及有谐波电流负荷的线路,正常PEN线有电流,其所产生的回路压降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上,这对敏感的电子设备不利。另外,PEN线上的压降引起的微弱电流在爆炸危险环境也能引起爆炸。不适合爆炸危险场合。
TN-S系统。保护线PE与中性线N分开,单独敷设。专用保护线PE单独敷设,N单独作为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BC上不会有电流,工作零线上可以有不平衡电流。
3.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接地保护解决措施包括:绝不能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采用接零保护;1000V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 3.3静电接地
利用静电接地,可以有效地消除建筑工程施工中因各类摩擦而产生静电。具体解决措施是将可能产生或积聚静电荷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接地,使静电导入大地中,消除安全隐患;防静电保护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施工中应用金属导线焊接并可靠接地,以便形成电气通路,保障安全;必须对工程楼梯金属扶手接地;在建筑的适当位置如中心控制室门口等地装设金属接地地板,以排除可能会聚集到人身上的静电荷。
3.4施工机械的接零保护
在建筑施工工地上安装了许多大型施工机械,这些机械一般按防雷要求都作了接地处理,而往往忽视了外壳保护接零,甚至有些人错误认为不应该再做接零保护了,这部分机械同样应做接零保护,如果难以理解的话,不妨将防雷接地保护看作(仅仅是看作)接零保护的重复接地好了。
3.5抗干扰接地和防雷接地
对于抗干扰接地常用的解决措施包括:交流接地与信号接地分开;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做好屏蔽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5Ω;埋设铜板、接地棒,做辐射式或環网状式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的目的是防止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造成的破坏。其解决措施包括:将变压器,中性点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共同连接起来,尽量降低总接地电阻;利用工业和民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混凝土柱的主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这种防雷装置,不仅可以达到防雷接地的要求,同时还能节省投资。
4、结语
我们不仅可看出接零与接地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也可注意到电气施工中的接零和接地保护施工的规范性、科学性。而我们更要学会在遵守国家安全用电法规的规定下,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思考,完善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更好地保障机电设备、电网系统、人的安全,以使得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促使整个建筑工程经济效益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薛超锋.浅析建筑电气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07:250-251.
[2]陈令,朱少华.浅析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228.
[3]邢丽霞.浅谈建筑电气施工接零和接地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