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见在北京
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邀请来华参加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埃文思•卡尔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友社”主席、92岁高龄的查尔斯•格罗斯曼大夫及女婿马克•约翰逊 于2005年8月31日抵达首都机场;埃文思•卡尔逊之儿媳、85岁高龄的珍妮和卡尔逊的孙女卡伦•洛文 也在同一天抵京。他们所乘班机降落北京机场的时间仅相差15分钟。他们在美国从未见过面,而这次同时应邀来华,很凑巧同时到达北京,真是巧合而有意义的相逢。他们一道参加了在我国举行的盛大的纪念活动,出席了9月3日晚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见到了我党和国家领导人。后来一起到重庆,访问了“史迪威研究中心”。
埃文思•卡尔逊传奇的一生
卡尔逊是一位有良知、有远见的美国军官。1927年他第一次来华,初步了解中国,就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同情心,并学习了中文。1937年7 月,作为海軍情报官员,担负着了解中国战场情况的使命及作为罗斯福总统的密使,他第三次来到中国。抵达上海,卡尔逊目睹了淞沪抗战以及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潰败,深为中国军队难以抵抗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日本侵略者而忧虑。当时他听到英勇的八路军在敌后坚持抗战以及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袖们种种传奇的故事,非常神往,决定亲自到抗日敌后战场去看看。于是通过蒋介石的顾问端纳和友人埃德加•斯诺的联系,取得了国共双方的同意,他便开始了华北敌后之行。
他第一次敌后根据地之行是1937年12月,由作家周立波作陪同翻译,他辗转武汉、西安、潼关、临汾到达山西南部洪洞县境内的高公村八路军总部,见到了朱德总司令和左权、任弼时、聂荣臻、贺龙等八路军著名将领。次年2月28日,他回到武汉。
1938年5月5日,他第二次到敌后根据地访问。首先到了延安,会见了毛泽东和张闻天等人,提出要求,希望到游击队活动地区去访问,毛主席同意,派刘白羽、欧阳山尊、汪洋、金肇野和林山等五位文艺工作者陪同,并亲笔开了路条,让他一路通行无阻。这次他们取道绥远,沿黄河河套而下,进入大西北,他们又穿过同蒲路,重登五台山,在定县通过平汉线,到达冀中、冀南,然后回到汉口,历时三个多月。
卡尔逊对共产党和八路軍的为人民、为国家的献身精神,深为感动,他公正、公开的言论却引起了美国軍方的不满,美国軍方警告他不能这样做,但他坚持认为,“自由平等是我的人权观中极为重要的基本点,我所见到的日本侵略者如此粗暴地把它们践踏在脚下,激起我的灵魂下意识的反抗。”在高圧下,他辞去了軍职,作为公民,自由地讲话和写作。1938年底他回国后,不停地向公众发表演说,为杂志撰稿,出版了两本著作:《中国军队》和《中国的双星》。还值得一提的是,珍珠港事件后,1942年,他重返军队,组织了一支“卡尔逊突击队”(或称“‘工合’突击队”),他自已的儿子和罗斯福的儿子都参加了这支突击队,他们运用中国游击队的战略战术,在太平洋的梅金岛、瓜达尔岛一举击败了日本軍,获得大胜,名震全美国。
“埃文思•卡尔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友社”
1946年,当卡尔逊在俄勒冈病危时,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介绍年轻的医生查尔斯•格罗斯曼负责医治卡尔逊,格罗斯曼一心想把卡尔逊治好,但他终无回天之术,未能从死神那里把卡尔逊拉回来,这成了他一生的最大遗憾。
上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了,格罗斯曼成立了“埃文思•卡尔逊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友社”,以纪念这位挚友和他心中崇拜的伟人。从1974年起,格罗斯曼每年组织“卡尔逊之友”访华团,在美中人民之间宣传卡尔逊的事迹,促进美中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到1996年,他一共组织了20个团访华,也在波特兰接待过我国许多访美团组和个人。同时作为自己的专业,他还在内科医生反对核战争、争取世界和平方面作努力。另外他还致力于一个叫做“美国人争取与朝鲜建立新关系”的民间机构,任秘书长,数次访问朝鲜。
虽然近几年他还每年来中国,但由于年事已高,而得力的助手、夫人弗罗斯蒂又已逝世,他已无力再继续组团访华。他将20多年组团访华取得的成果編辑成为一本书:《埃文思•卡尔逊的传世友情》,用英文出版。
为纪念祖父
2002年通过格罗斯曼大夫的介绍,卡伦•洛文给我来信,称她正撰写一本关于她祖父的书,她要来中国,作一次专访,想了解卡尔逊在八路軍中的见闻,到底是些什么事使卡尔逊心灵上感染那么深,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向。想访问一些他祖父见过的人,听听他们对他祖父的印象。
她和她丈夫约翰•洛文7月份来了。在北京我们安排他们见了黄华、爱泼斯坦、凌青和当年陪同卡尔逊走访山西、河北敌后根据地的刘白羽、欧阳山尊等同志,到卡尔逊曾经去过的西安、延安、太原、太行山和五台山一带去访问,与一些曾见过她祖父的人交谈。这是他们第一次来中国,卡伦回国后来信说:“我发现那里的人民快乐幸福,仁慈厚道,有着坚强的意志和豪爽的性格。我发现那里的人民谦虚朴实,善良友好,对我们的国家充满好奇。我发现那里的人民很尊重朋友,世代如此。”
后来卡伦告诉我:“我来中国是想探讨什么抓住我祖父的心。这一切我都见到了。通过这次旅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热情和友谊感动了我,我现在明白了什么改变了我祖父的思想和生活。”
2003年卡伦又带着她儿子本杰明来了,这次他们又到了山西、河北老根据地去寻访八路军遗迹、老战士和老游击队员。还专程到北戴河去探望吕正操将军,吕正操将军回想起1938年与她祖父见面的情况,娓娓交谈,感人至深。卡伦将印有卡尔逊“工合”字样的船形帽送给吕正操将军,吕将军将它戴在头上,在一起照了像。
2004年卡伦带了她所在的福曼大学20多人来中国,到了中国许多地方,包括延安参观访问,后来他们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了三个月。
2005年,卡伦的父亲因病逝世。她父亲始终未能实现他访华的夙愿,这次就由她母亲珍妮•卡尔逊代为完成了。
后继有人
卡伦•洛文说:“八路軍影响了卡尔逊,卡尔逊影响了我父亲,我父亲又影响了我,我们一家都把中国看成是我们的家。”
她说:“我了解到的是,人们记住卡尔逊,他是中国人的朋友,他愿意牺牲自己所有的一切去帮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他被认作是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他被中国人民记住,是一个对中国人有同情心,很真诚直率的人。”
卡伦拜访过刘白羽和欧阳山尊两位长者,刘白羽讲述了1998年应格罗斯曼大夫邀请他和欧阳山尊、汪洋三人访美情况,他们并到华盛顿的阿灵顿公墓拜谒卡尔逊墓,回国后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文章。2003年见过卡伦后,刘白羽又在《中华儿女》上发表《毛泽东为美国友人开路条》和《我心中的‘美利坚之魂’卡尔逊》两篇文章。刘白羽同志因病不幸在卡伦和她母亲来北京前两天逝世,她们只好到他家中的灵堂表示吊唁。欧阳山尊将陪同卡尔逊访问冀中平原三个月的日记送给卡伦,她很感谢。她告诉欧阳山尊,“你们带着我祖父访问冀中,他也都记有日记,还有许多照片及书信,都收藏在家中,迟早一天,我们会把它们整理出来,公诸于世。”
卡伦表示,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美关系在友谊中发展……你们在做着让人们不要忘记像我祖父那样一些人的工作,令人敬佩。教育我们两国青年人知道如史迪威、卡尔逊、史沫特莱、斯特朗和斯诺夫妇这样一些中国人民的朋友是重要的。
作为卡尔逊的后代,卡伦表示,她要赶快撰写出关于她祖父的书,继承老一辈人的事业,让更多的人致力于促进美中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好的工作。
2005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