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派出所的警营文化“三堂课”

来源 :派出所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派出所名称:安徽省宣城市公安局西林派出所。
  建所时间:1987年。
  辖区状况:位于宣城市区西部,辖区内有商业区、政务区、住宅区,辖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2万余人。
  警力配备:现有所领导6人,民警22人,辅警39人。
  荣誉:2004年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全省“优秀执法基层单位”、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省“百优所队”、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2019年9月底的一天晚上,安徽省宣城市公安局西林派出所的家属微信群里弹出一条突发信息:民警凌永勇的小孩在家中不小心撞破了脑袋,需要紧急送医。考虑到凌永勇正在执勤,所领导立刻安排不值班的民警赶往凌永勇的家,将小孩送往医院。
  一件“家事”,缘何能够得到快速的解决?原来这个微信群的功能很强大。在这里,家属不会再好奇和埋怨自家民警时常的“不辞而别”,因为群里有人帮着解释。而且一旦民警因工作原因不能照顾到家里人的头疼脑热,群里了解情况后会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这样一来,在外干活的民警安心,在家担心的家属也省心。
  西林派出所自被2004年评定为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以来,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全省“优秀执法基层单位”、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省“百优所队”、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全市 “党建品牌”等荣誉称号,多名民警因工作表现突出受到上级机关的记功和嘉奖,队伍无违法违纪案事件发生。队伍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離不开派出所以“暖警心、励警志、惠民心”为核心建设出来的警营文化打下的基础。
  第一课:警心要暖,消除民警的后顾之忧
  西林派出所不仅有“家属慰问群”这样的小温暖,更有在办公楼有限的空间里精心打造出来的活动室、减压室、小影院、阅览室、文化墙这样的大温暖。民警在紧张工作的闲余时间可以在文化阅览室喝上一杯热咖啡,看上几页文学名著,还可以与同事相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乒乓球比赛,再或者看一场电影。如此多项选择的休憩项目之后,民警自然能够以饱满的状态去执行工作任务了。
  除了在硬件上下功夫,西林派出所还推行落实加值班补贴、年休假、岗位争先、健康体检、帮扶慰问等一系列措施;通过所领导走进民警家庭等方式,向民警家属介绍派出所工作近况,来得到家属们的理解与支持;对困难民警进行结队帮扶,或由所领导带队开展走访慰问。总之,所里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帮助民警解决生活困难,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去从优待警,就是为了让民警们有家的感觉,真正把派出所当成家。”西林派出所所长刘燕飞说。
  第二课:警志要励,打造清正廉洁的队伍
  西林派出所的办公楼内部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廉”文化——廉不言贫、勤不言劳;爱民不言惠、锄强不言威;事上尽礼不言屈己、钦贤下士不言忘势。不管是一楼警苑餐厅门前墙上那朵立体荷花,还是每个楼层随处可见的一段段箴言,“廉”文化已深深融入了民警的工作环境。在五楼还有一面警营文化墙,墙上用照片的形式,展示了全体民警重温红色历史,从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中汲取动力,背包徒步跋山涉水的“励志行”活动风貌。“廉政教育贯穿每个警员们的日常教育之中,大家不仅能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挂在嘴上,更能付诸实践中。”西林派出所教导员冯明如是说。
  第三课:民心要惠,打通“最后一公里”
  无论是户籍室便民服务取号机,又或是参加了安徽省公安创意创新大赛项目的自助服务一体机,无处不体现西林派出所警营文化带来的“惠民心”。
  自主研发的自助服务一体机主要功能是实现派出所出具证明的自助式服务,主要包括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居住证明、户籍三大模块。该系统投入使用后,为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的困难。辖区居民王某儿子高考被某公安院校录取。高兴的王某忘了给儿子去派出所开具相关证明参加政审,直到政审截止的头一天晚上,孩子提起此事,王某才火急火燎地赶到西林派出所。在得知派出所内勤已经正常下班回家,王某心急如焚,语无伦次跟值班民警说着政审事情。值班民警一边安抚王某情绪,在得知王某是想开具无违法犯罪证明后,将其带至自助服务一体机,王某通过刷本人身份证成功开到相关证明。看到白纸黑字以及鲜红印章的证明,王某这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
  出,则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入,则卸甲轻装,满心轻柔。正是这刚柔并济的文化,让警营丰富多彩起来。它催生了队伍的创新力,无论是自主研发在全省推广的单警装备背心,还是自主创新在全市推广的办案区使用“一人一册”登记表,“何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宣城市公安局西林派出所的警营文化,不断给警队注入活力。它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在不断地暖警心、励警志、惠民心。
其他文献
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推进派出所和社区警务改革,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是落实公安部《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的意见》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日新街派出所加强社区警务改革和基层基础建设实际,就如何构建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与大家做交流探讨。  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主要做法  日新街派出所管辖面积2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总人口6万人。现有警力5
期刊
9月9日,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主持召开公安部党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赵克志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饱含深情、振奋人心,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引起强烈共鸣,为我们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注入了强大力量、坚定了必胜信心。全国公安机关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期刊
行政诉讼是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公安机关执法行为实行全面审核原则,进行全面“体检”。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案件事实认定、办案程序等方面的执法瑕疵或过错都会影响人民法院对公安机关执法行为合法性的判断。本文拟对某公安局涉及派出所的4起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分析,为基层派出所办理行政案件提供借鉴。  一、办案期限超期涉嫌行政违法  案例  2018年5月
期刊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我在所里吃过中饭,准备清理好衣物,下午回老家过年。入警第一年,所长照顾我这个单身小伙,让我提前一天放假,春节也不用值班。心里甭提多高兴,我嘴里哼起了小调。  “小易,所长来电话找你。”值班民警老文敲着宿舍门。我快步来到值班室。话筒里传来所长的声音,“刚才局长来电话,说市局刑侦支队办的一起案子,要到龙潭乡去抓一个对象,你配合一下他们。”  “龙潭乡?我也不太熟呀!”我嘀咕了一声。 
期刊
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是我们江店派出所2020年主题工作的既定计划和目标。在这项全警参与的活动中,社区居民对社区民警的知晓率以及安全感、满意度不低于90%的要求,无疑是创建工作中的最大考验。对于辖区户籍人口4万余人、实有人口近10万人的金寨县江店新城区来说,完成这项工作意味着接受一次极限挑战。  按照所里统筹安排,我被派驻到新城区唯一设立警务室的社区——红河社区开展工作。用所长的话说,首先你是
期刊
这个春节与往年不同。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宅在家中。网上甚至有个段子说:特殊时期,要和“微信运动”前十名的朋友划清界限。然而凡事总有例外。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观音桥商业区派出所就有这样一位民警,不仅坐稳了“微信运动”的“前排”,还被辖区群众所熟悉接纳。他就是吴限亮。  这是一段属于责任与使命的日子,前后历时70余天,每天高强度工作超过14个小时,从人员核查到社区防控
期刊
暴走运动,对普通上班族来说,可能只是工作之余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而对警察来说,暴走却往往是一种常态。  立夏,阳光热烈、气温拔高,这天早上,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分局西林派出所社区民警尹明早早地来到所里,换好警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8时30分,晨会。会后,尹明明确了一天的任务:上午要去辖区内进行“扫黑除恶”宣传,下午要前往老凌家塘和泰盈八千里两处清查治安乱点。  8时50分,尹明和同事带着宣
期刊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前沿的单位,承担的工作千头万绪,处理的事情五花八门,需要民警精通“十八般武艺”。  但不可否认,派出所工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仍然还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的头一号“秘诀”是“勤”,而头一门“功夫”就是“走”——“走”不到群众的身边,一切都无从谈起。  “改革先锋”、著名公安英模、江西省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退休民警邱娥国当年担任户籍民警时,给自己定下了“勤、沉”两字方针,要
期刊
我其实是个不太热爱运动的人。为啥?上一天班,常常是累得话都不想说,再加之周而复始的值班、执勤、处突,等等,所以一有时间,我宁愿毫无形象地窝在沙发里“颓废”一把。当然。说白了还是个人问题——懒。但就是我这样的一个人,居然还成了朋友圈里的“运动达人”。这不是我自封的,是有实实在在的“证据”——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都在15000步左右。这不,这天我还完成了一场微型“马拉松”,那感觉,酸爽!  早上6点多,
期刊
“身体第一,工作第二!大家一定要加强锻炼,走起来!”这是派出所所长老李的口头禅。老李虽然年近五十,但背阔胸宽,声若洪钟,浑身上下没有一块赘肉,这得益于他长期坚持锻炼——连上下班都经常快走。在微信计步排行榜上,老李多年来一直稳居榜首。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微信计步在全所推广开了。  而我作为内勤,每天不是整理档案,就是写总结材料,一天基本不出所,外出办案不沾边。加上家离派出所七八里地,上下班我都是以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