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比较看重学生的成绩提升,而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却比较忽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认可。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数学思维渗透进行了分析,希望为高中的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渗透
数学是高中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将直接的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思维能力培养。新课标环境下,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是决定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在中高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的逻辑性和推理性,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来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下面将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思维的有效渗透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一、培养高中数学思维的措施
(一)增强教学中的主体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他们对一件事物抱有绝对的兴趣的时候,才会更好的投入其中。那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知识掌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教师再进行数学思维渗透的时候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对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当保证自身对学生有绝对的尊重,通过知识点教学和设置难易相当的题目来引起学生注意,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尽量对使用近期所学习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利用率,同时也是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需要不断的将数学思维渗透到其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学习兴趣。
(二)科学运用教学语言
语言是思维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教师需要通过语言方式与学生交流,学生则要通过语言进行汇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怎样正确的使用语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来说十分重要。教学语言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养成有着重要意义,教师一定要学会灵活的利用教学语言,并注意自身的表达方式。一定要保证语言简洁明了,能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清晰的了解,并能科学的加以利用。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学术交流,也就是在课堂上多使用学术语言进行沟通,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思想更加进步,从而提升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幽默的语言或者小故事等形式来引起学生注意,从故事或者实验当中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他们能对数学知识感知能力有所上升。
(三)采取数形结合模式
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当中的一种常见教学形式,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模式。高中数学如果只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是难以学会的,它当中存在着十分严密的逻辑性和联系性。也就是说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悟性进行知识感悟,从而得到提升。在高中的数学当中,存在着很多具有联系的知识体系,例如函数和图像等。教师如果能充分的利用这些关联性来实施教学。那么学生也能够建立起自己头脑当中的知识体系,这对于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数形结合方式是一种较为生动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图像方式将原本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清晰,也能通过数字方式来将图形简化,从而实现教学中的以点概面,逐渐拓展思维的目的。系统化的学习方式涵盖了更多不同的内容,能更加合理的对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行扩大,从而提升思维水平。
(四)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是涉及到领域最为广的一种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也是数学生活化的本质基础所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采取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结合实际案例来讲解知识点,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其中,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利用六根同样的牙签来创造四个全等的正三角形。牙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经常使用,学生完全可以动手操作。一个正三角形需要三根牙签,那么怎样才能只利用六根就形成四个全等三角形呢。这种方式将全面的开拓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动手又动脑。答案则是只有摆出一个立体的正三角形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美学认知。
(五)在解题思路中加以强化
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的研究是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关键所在。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行培养,也就是更加看重解题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对此,教师应当做好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解析,从多个角度看到同一个数学问题,并找到不同的方法,从而鍛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结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讲究策略性,并逐步的渗透数学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对数学产生认知性,从而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生杰.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J].新课程(中学),2016(55):78-88.
[2]陆永红.浅析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知音励志,2016(12).
[3]刘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说数学活动的实验研究[J].新课程(下),2016(11):123-125.
[4]高朋娟.突出概念、提高效率——对当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才智,2016(11):12-16.
[5]吴宝清.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4(32):14-18.
[6]王燊彬.高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开展略谈[J].学周刊,2015(33):11-32.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思维;渗透
数学是高中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将直接的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思维能力培养。新课标环境下,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是决定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在中高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的逻辑性和推理性,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来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下面将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思维的有效渗透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一、培养高中数学思维的措施
(一)增强教学中的主体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他们对一件事物抱有绝对的兴趣的时候,才会更好的投入其中。那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知识掌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教师再进行数学思维渗透的时候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对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当保证自身对学生有绝对的尊重,通过知识点教学和设置难易相当的题目来引起学生注意,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尽量对使用近期所学习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利用率,同时也是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需要不断的将数学思维渗透到其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和学习兴趣。
(二)科学运用教学语言
语言是思维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教师需要通过语言方式与学生交流,学生则要通过语言进行汇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怎样正确的使用语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来说十分重要。教学语言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养成有着重要意义,教师一定要学会灵活的利用教学语言,并注意自身的表达方式。一定要保证语言简洁明了,能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清晰的了解,并能科学的加以利用。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学术交流,也就是在课堂上多使用学术语言进行沟通,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思想更加进步,从而提升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幽默的语言或者小故事等形式来引起学生注意,从故事或者实验当中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他们能对数学知识感知能力有所上升。
(三)采取数形结合模式
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当中的一种常见教学形式,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模式。高中数学如果只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是难以学会的,它当中存在着十分严密的逻辑性和联系性。也就是说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悟性进行知识感悟,从而得到提升。在高中的数学当中,存在着很多具有联系的知识体系,例如函数和图像等。教师如果能充分的利用这些关联性来实施教学。那么学生也能够建立起自己头脑当中的知识体系,这对于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数形结合方式是一种较为生动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图像方式将原本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清晰,也能通过数字方式来将图形简化,从而实现教学中的以点概面,逐渐拓展思维的目的。系统化的学习方式涵盖了更多不同的内容,能更加合理的对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行扩大,从而提升思维水平。
(四)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是涉及到领域最为广的一种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也是数学生活化的本质基础所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采取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结合实际案例来讲解知识点,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其中,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利用六根同样的牙签来创造四个全等的正三角形。牙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经常使用,学生完全可以动手操作。一个正三角形需要三根牙签,那么怎样才能只利用六根就形成四个全等三角形呢。这种方式将全面的开拓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动手又动脑。答案则是只有摆出一个立体的正三角形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美学认知。
(五)在解题思路中加以强化
解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的研究是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关键所在。在教师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行培养,也就是更加看重解题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对此,教师应当做好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解析,从多个角度看到同一个数学问题,并找到不同的方法,从而鍛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结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讲究策略性,并逐步的渗透数学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对数学产生认知性,从而得到真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生杰.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J].新课程(中学),2016(55):78-88.
[2]陆永红.浅析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知音励志,2016(12).
[3]刘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说数学活动的实验研究[J].新课程(下),2016(11):123-125.
[4]高朋娟.突出概念、提高效率——对当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才智,2016(11):12-16.
[5]吴宝清.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4(32):14-18.
[6]王燊彬.高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开展略谈[J].学周刊,2015(3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