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哲学意蕴的三重维度

来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是通过在实践中探求现实生活的本质,以此来建构人的现实生活的价值意义。在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活哲学存在内在关联,具体体现在人的生活需要、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全面发展三重维度,具有丰富的生活哲学意蕴。从理论痈度上讲,它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引领;从实践角度上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实现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为准确的理解与认识。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群众监督思想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厘清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有助于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监督思想的精神实质,为群众监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诠释。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治国理政经验不断分析和总结的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历史教育经历了初创探索、发展定型、稳定创新三个历史阶段。梳理这一历史进程,可以得出以下规律性认识:历史教育始终在
新时代“中国之治”究其本质而言是建构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过程,彰显了“制度”和“治理”共生共长的辩证运动是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内在逻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承袭了我党一贯的人民立场,还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厚情怀。新时代,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我国过去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总结,又是现阶段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正确指导方针。在它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始
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中国共产党认识现代化的最新成果,离不开对儒家德治思想等传统治国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并在实践中为儒家德治思想的转化运用提供了新契机;而作为中国古代政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四重困境,即人才阙如、创新不足、市场与城市文化的冲击、主体职能界定不明确。急需从思想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