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中国国宝“昭陵两骏”回家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2月25日,来自中国北京、上海以及纽约的华人学者,2月16日在纽约召开《呼唤中国国宝“昭陵两骏”回家》的研讨会后,于16日马不停蹄来到费城宾大,再次召开座谈会,与校方进行沟通,向校方重申希望两件国宝可以回国的要求。
  当日宾大学校的相关学生学者、宾大博物馆亚洲部馆长Adam Smith、费城华埠侨领吕剑云、梁鸿生、叶慧民等数十人齐聚宾大,由来自亚太事物研究中心的执行总监陈宪中、理事邵子平,上海大学“流失海外中华文物研究会”的陈文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李源法学博士研究生、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李伟芳教授负责展开讨论。邵子平将“昭陵两骏”的历史渊源、来龙去脉向与会者作了详尽的介绍,以事实证明“两骏”是中国的稀世国宝,是心头之肉,也是心头之痛,“两骏”是被违法偷运盗卖至宾大的,并举例宾大在2012年时,归还了意大利的一个文物,表示从此以后不再接受来源可疑的文物,感谢宾大在此方面做出的表率。
  陈文平表示,五年前已来过宾大讨论“两骏”的问题,很欣慰看到“两骏”被保存得很好,阐述了“两骏”被盗卖的违法性,并列举了“两骏”流失海外的真相新证,希望“两骏”能尽快回到祖国的怀抱,与保存在西安的“昭陵四骏”团聚,这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愿。
  李源阐述了文化财产的返还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才产生的新的问题,文化财产、文化遗产、民族构建的互为因果的关系。“昭陵六骏”在古代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在近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徵,是文化的传承。他赞扬美国法律走在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前沿,为遗产保护做出巨大贡献,是学习的标杆。昭陵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它是当今中国精神的体现:开放、包容、尊重。最好的文物要保存在它的原生国里,留在它所诞生的地方。
  李伟芳从法律的角度,談论了中国因为战争、盗窃,而致使大量的文物流落海外,文物的返还涉及到国际法,与国内法有冲突。希望美国从道德准则的方面,明白被盗文物没有所有权,跳出博物馆的层面,将中国的被盗文物返还中国。
  讨论过程中,宾大的学生们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表示文物承载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价值,不能脱离文物的“原生性”,而应还原其“原真性”和“完整性”,让“两骏”回归祖国本体,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希望宾大博物馆秉承道德价值准则的层面,给于完美的解决。
  据悉,宾大学生将会持续关注,联名写信向校方反应,敦促宾大校方尊重历史,重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尽快归还中国国宝——“昭陵两骏”。
  至发稿止,记者获悉,宾大博物馆考古系西村教授建议,除非能争取到中国政府的介入或支持,否则馆方很难对这个问题采取足够的重视。
其他文献
黄金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纪前后的西亚和埃及古王国时期,而中国黄金制品的最早发现是在夏商时期。在岁月的洗礼中,中国古代金器经历了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碰撞,见证了中西方多元文化的交融,展示了不同地域、民族的审美意识、生活情趣与观念信仰,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黄金艺术。  2018年9月20日至11月20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国内40家考古文博单位,共同举办了《金色记忆——中国出土
期刊
水波纹,亦称波涛纹、浪涛纹,史前彩陶上已把水纹作为装饰纹饰,在甘肃、青海一带马家窑文化彩陶器上非常流行水涡纹,至宋元时期水波纹成为瓷器上盛行的纹饰,元代开始多以条带状辅助纹饰的形式装饰在瓶、罐、壶等类瓷器上,明清时期陶瓷与宮廷服饰上的水波纹与岩石结合称为海水江崖(牙)纹。  在宋元时期的磁州窑、吉州窑、耀州窑等窑口烧制的陶瓷产品上,水波纹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很多时候占据瓷器的装饰主体或重要位置。笔
期刊
一、文徵明其人  文徵明,初名璧,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元文俊卿之后,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成化六年生,嘉靖三十八年卒,享年90岁。因其先父为衡山人,所以自号“衡山居士”,后世亦称“文衡山”。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同时期的祝允明、王宠和陈道复为当时名震当朝的书法大家。刻有《停云馆帖》,诗文集《莆田集》等。  文徵明出身于世宦家庭。高
期刊
一、梦中得诗而成画  1989年,北京恭王府花园(恭王府博物馆前身)入藏了一幅溥心畲的画作《荒城临水图》。此画是典型的敷色山水画,绢本手卷,纵32、横86厘米。画面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秋天的荒疏景象:古城外河流干枯断流,道路在黄沙中越分越细最终消失在远方;从城头向远方眺望,只有一片萧索落寞;几抹淡朱砂色的敷染,更增添了一份夕阳中的恫怅。可以说,这是一幅笔墨超脱,意境深远的画作。画面正上方有溥心畲亲笔题
期刊
中国是个古陶瓷大国,古陶瓷是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具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历史。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艺术。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群众的文化追求也不断提升,古陶瓷收藏也成为炙手可热的一项爱好。然而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有人为了暴利,费尽心机进行古陶瓷的造假。古陶瓷赝品大量涌现,一些拍卖机构为了自身利益为赝品开绿灯等做法,更加剧了古陶瓷收藏市场
期刊
璋是先秦重要的玉制礼器,在上古文献中多有记载,如:《书·顾命》:“秉璋以酢。”《礼记·祭统》:“大宗执璋。”《诗·大雅·械朴》:“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  ,朱芾斯皇,室家君王。”毛传:“璋,臣之职也。”诗意祝所生男子成长后为王侯。后因称生男为“弄璋之喜”。唐白居易《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
期刊
山东博物馆藏明代袁尚统《岁朝赏梅图》(图1),纸本,立軸,画心纵长48、横长47.5厘米,画中山野一隅,寒梅绽放,老翁闲倚树干,笑看小童燃放爆竹。画幅左上款詈“丁丑腊月写似栖筠兄,袁尚统”,钤朱白文“尚统之印”和白文“字叔明”名章二方(图2);右下压角钤朱文方印“将疾”。作画时间“丁丑”,在明崇祯十年(1637)。受画者“栖筠”,未详何人。袁尚统,字叔明,明末清初吴(今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人物
期刊
《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0月出版小16开本精装256页12日元  美术史与书画鉴藏密不可分。我们熟悉的中国美术史,都是建构在作品鉴定与收藏基础上的。基于此,本书讨论的范畴,是作者过眼宋元以来书画名迹留下的关于美术史的深刻印记。无论是诸葛亮、朱元璋、董其昌形象的塑造,还是陈容、王蒙、仇英、傅山、吴振、王翬、吴昌硕绘画的生成,以及赵孟頫、何绍基书法的嬗变与传播
期刊
人物故事图在中国古代瓷器的装饰中是一个大类,特别是在宋元磁州窑器物上常见,而在元代青花瓷上更是多见各类主题人物故事的表现,并成为明清两代青花瓷纹饰的重要内容之一。  明代嘉靖时期以人物故事为主题的青花器物较多,特别是在体型硕大的瓶、罐上面更是喜爱以人物故事题材来装饰。人物故事图这一时期种类较多,神仙佛道、历史故事、传奇典故等都有表现,但是对于具体某一件器物上的某些故事并不是都能说得明白,说得透彻的
期刊
一把壶的价值,在于这把壶的精气神韵是否充足饱满,壶型是否做的规整、比例是否和谐、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细致、曲线是否自然;如果是花货,那么上面的花草树木是否自然如天成,无一点矫饰。只要这些要求都达到了,就是一把上好的壶。  紫砂壶的造型和装饰以素陶为主,其观赏性主要决定于造型,所以制作工艺显得非常重要。一把紫砂壶整体结构的主要部分就是:壶桶、壶嘴(壶流)、壶盖、壶把、的子(壶钮),当然紫砂壶,壶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