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韵书的产生始于六朝,韵书的产生与反切的出现和四声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古代韵书是分韵编排的字典,其编制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类。三国时期魏人李登编的《声类》和晋人吕静的《韵集》,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 应当是中国最早的韵书。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切韵》是在研究分析了六朝韵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所以说它是对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这一系列韵书的定型之作,也可以说是韵书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
关键词:韵书 切韵 传承
中国古代的韵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历史源远流长。但是,韵书是代代相传的。后世的韵书常常是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或者是增修,或者是简缩,或者是改并,或者是重编。以韵书最小的构件小韵为例:后世的韵书可以把前代韵书的小韵根据语音的变化或者别的原因和需要进行位或合并。被合并的小韵仍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即原始小韵内所含的字不相混杂,甚至原小韵内韵字的前后次序也不变动。如果是新增的韵字,则列于原有韵字的末尾;如果是简缩韵字,余下来的韵字仍然被保持原有的先后次第。所以,我们运用“传承”一词来论述中国古代韵书的发展。这里所说的“韵书传承”,指的是编纂材料、编纂体例上的传承。
一、中国韵书的产生及其编纂分类
中国韵书的产生始于六朝。为什么六朝时期会产生韵书呢?韵书的产生与反切的出现和四声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正是反切法和“四声说”为韵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而为汉语音韵学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中国古代的韵书“是按照声、韵、调的关系将汉字组织起来的字典。因为重在划分韵部,简而言之,又可以说成是分韵编排的字典。”古代韵书的编制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先按照汉字声调分类,根据“平上去入”四声把汉字分为四大类,再在每一声调下分韵部,然后在每一韵部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切韵》《集韵》《广韵》都是如此编排的。后来,有的字典(如《经籍籑诂》)和类书(如《佩文韵府》)也采用这种编排方式。
(二)先按照韵母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调分开,然后在每一声调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中原音韵》即如此。
(三)先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母分类,然后再在同声字内按声调分开排列,明代兰茂的《韵略易通》就属此类编排方式。
“总之,不管怎样分类编排,都与汉字的声、韵、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言而喻,汉字的声、韵、调就是韵书构成的基础。”
二、魏李登的《声类》和晋吕静的《韵集》
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在他的《音学五书》之《音论》中提到:“学者皆言韵书本于沈约,《隋书•艺文志》有沈约的《四声》一卷。……前此则有左校令李登、晋有安复令吕静、齐有中书郎周颙。……(隋潘徽)曰:‘……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才分宫羽’。又知约之前已有此书,约特总而谱之,或小有更定耳。而谓自约始者,亦流俗人之见也。”文中所提到了三国时期魏人李登编的《声类》和晋人吕静的《韵集》,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应当是中国最早的韵书。
但是这两部韵书现在已经失传,我们无法知道它们的概貌,有关李登生平情况亦不祥,只能从唐宋人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声类》一共有十卷,收字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个,比许慎的《说文解字》多2167个字。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魏时有李登者,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封演记述《声类》《字林》《玉篇》《切韵》等书的字数很详细,可见他是看过这些书的。因此可以推想《声类》这部书是唐代以后才散失的。
研究训诂的学者认为“《声类》是字书向韵书的过渡形式,它的训诂可补《说文》,它的音读可证《唐韵》。”如《说文解字》以“吹”解释“嘘”,以“嘘”解释“吹”,似乎 “吹”和“嘘”是一回事。而《声类》中指出两者是有区别的:“出气缓曰嘘,出气急曰吹。”这种解释就十分合理。可见,《声类》和后来的《切韵》等韵书还不完全一样,但不管怎么说,《声类》以声调——五声为纲来统领文字,不立部首的做法的确是开了后代韵书的先河,南北朝隋唐时代的许多韵书大体是仿照《声类》的格式而作,当然后来的韵书是以“四声”为纲。
继李登《声类》之后,任过安夏令的晋人吕静仿《声类》而作,编有《韵集》五卷。吕静,晋时人,其兄吕忱著有《字林》。《魏书•江式传》:“吕忱弟静,别放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一篇。”
《韵集》的编制体例按五音编排,不分韵部,不同的是在每篇中将同音字都归纳在一起,同音字的罗列主要是根据传统的读书音,也兼杂方音。因为《韵集》也如《声类》一样,早已亡佚,更多的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三、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及其传承
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据《切韵•序》介绍,《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是在参考古今字书以及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著作的基础上写成的。《切韵》计5卷,它的编辑体例是用平、上、去、入声分韵,共193韵;按反切的发声分音;在每一韵目前都有一个数字标明韵目次序;韵字的注释简单,一般不注出处,有的根本没有解释,这是该书最大的缺点。《切韵》收字12158个,比《说文解字》多出2806个。《切韵》是在研究分析了六朝韵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所以说它是对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这一系列韵书的定型之作,也可以说是韵书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
《切韵》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崇。直到宋代,前后七百多年的时间,《切韵》一直处于“官韵”的地位,被当成“为文楷模”推行过,大家都得遵循,最多只能“刊谬补缺”,不得作根本的改动。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济老于文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失官韵。”这是唐代确实有官韵的明证。唐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序》说:“陆法言《切韵》,时俗所重,以为典范。”
唐代的《唐韵》和宋代的《广韵》都不过是《切韵》在唐代和宋代的修订本,其主要内容和体例都是一样的。所以历史上把《切韵》《唐韵》《广韵》,还有后来的《集韵》《五音集韵》以及平水韵都称作《切韵》系韵书。它们确实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在韵部的多少、分合与增删上有所不同罢了。下面简单论述一下《切韵》系韵书的发展。《切韵》系韵书主要有王仁昫(或作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和李舟的《切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再度重修后,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通称《广韵》。因而音系不变。
《刊谬补缺切韵》,又称《王韵》,以其为王仁煦所作,故名。王仁煦,字德温,唐中宗(李显)时人。《王韵》收字18000左右,分为195韵,比《切韵》多了上声“广” 韵和去声“严”韵。《王韵》分韵、体例基本同《切韵》,只是注释在后,反切在前,与《切韵》刚好颠倒。《王韵》比《切韵》多收了6000字左右,补充了《切韵》注释过简的地方,对《切韵》注释不当的地方还进行了勘正,并且注意辨正字的形体,对通字、本字、正字、俗体或体等一一加以说明。
唐代开元年间,唐人孙愐著成《唐韵》。孙愐的生平事迹,史书中无传,唯知其于唐天宝(公元742—755年)间任陈州司马。所著《唐韵》成于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系在《切韵》的基础上刊修增补而成。该书共分5卷,平声分上、下,平声上26韵,平声下28韵;上声52韵;去声57韵;入声32韵,总数为195韵,比陆法言《切韵》多出上声1韵,去声1韵。全书收字26194个。《唐韵》很注意正字形,所以,“字体偏旁,点画意义,从木从才,著彳著亻,并悉具言”。辨正形体主要是依据《说文解字》和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等古代字书。《唐韵》的出现使韵书日臻完善,也使韵书更具有字典的性质,这是一大发展。《唐韵》一书在唐代影响很大,宋许颧在《东齐记事》中说:“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
从《王韵》到《唐韵》,不断地刊谬、补缺、修订,虽然脱不了《切韵》的窠臼,没有多少创新,但却使得《切韵》开创的韵书新格局、新体例不断地趋于完整,实用性也得到了加强。尤其孙愐的注重释义的《唐韵》问世后,影响颇大,宋人许观在《东斋记事》中指出:“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恐怕不是言过其实。《唐韵》的不同凡响自然会使人们将增补、修订的重心从《切韵》转移到《唐韵》上。李舟的《切韵》正是在该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部韵书。
李舟,字公受,唐赵郡高邑人,曾官金部员外郎、校书郎、虔舟刺史等职。李舟之名,屡见于唐人说部,而新旧《唐书》无传。李舟《切韵》在唐代各家的《切韵》中不可不提。《新书•宰相世系表》略有记载。李舟所著《切韵》,散佚已久,据《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经籍志》著录为10卷,而《宋史•艺文志》则著录为5卷,体例当同《唐韵》。“李舟《切韵》为宋韵书之祖,犹陆法言《切韵》为唐人韵书之祖也。”王国维《观堂集林•李舟<切韵>考》中如此评价李舟的《切韵》。据王国维考定,该书的特色,同时也是它在音韵学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以声类相近为次排列韵部,从而使韵部排列以类相从,由以往的排列无序转为排列有序;使平、上、去、入四声的相承次序秩然不乱,一扫以往的韵书入声次序漫无条理,同平、上、去三声不能相配的弊端。李舟《切韵》的这两个特色后来均为《广韵》所吸收。
在中国古代韵书史上,宋代的《广韵》和《集韵》算得上是两部重要的韵书了。《广韵》是宋代的官韵著述,即皇帝命令陈彭年、丘雍等人集体整理编修。《广韵》一名是《增广切韵》的意思,全名称为《大宋重修广韵》,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广韵》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及现存最完整的韵书,同时也是《切韵》和《唐韵》的继承,是前代韵书的集大成著作。《广韵》历来版本较多,有繁注本和简注本两种。周祖谟以张氏泽存堂刊本作了精细的校勘,定名《广韵校本》,是现今最好的本子。中华书局曾于1960年重印出版。《广韵》计卷,全书收字26194个,注文191692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206个韵部。书中的每个字都依韵归部,先释义,后注音,并把同音的字全排在这一字头之下,作为一组。字音有异读的,个别注明;字形有异体的,则附于本字之下。《广韵》的重要价值首先在于保存魏晋唐宋间的大量反切,其次是它的解说,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字训诂,汇辑了丰富的资料。
《广韵》收集范围广,卷帙浩繁,使用起来颇不方便。于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本作文、科试所需的韵书,丘雍、戚纶等奉诏将《广韵》中的重要的、常用的字和注释摘录出来,编纂成《韵略》5卷。此书亡佚已久,无论其学术地位、史料价值远不如《广韵》。
参考文献:
[1]赵诚.中国古代韵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木拉特,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韵书 切韵 传承
中国古代的韵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历史源远流长。但是,韵书是代代相传的。后世的韵书常常是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或者是增修,或者是简缩,或者是改并,或者是重编。以韵书最小的构件小韵为例:后世的韵书可以把前代韵书的小韵根据语音的变化或者别的原因和需要进行位或合并。被合并的小韵仍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即原始小韵内所含的字不相混杂,甚至原小韵内韵字的前后次序也不变动。如果是新增的韵字,则列于原有韵字的末尾;如果是简缩韵字,余下来的韵字仍然被保持原有的先后次第。所以,我们运用“传承”一词来论述中国古代韵书的发展。这里所说的“韵书传承”,指的是编纂材料、编纂体例上的传承。
一、中国韵书的产生及其编纂分类
中国韵书的产生始于六朝。为什么六朝时期会产生韵书呢?韵书的产生与反切的出现和四声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正是反切法和“四声说”为韵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而为汉语音韵学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中国古代的韵书“是按照声、韵、调的关系将汉字组织起来的字典。因为重在划分韵部,简而言之,又可以说成是分韵编排的字典。”古代韵书的编制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先按照汉字声调分类,根据“平上去入”四声把汉字分为四大类,再在每一声调下分韵部,然后在每一韵部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切韵》《集韵》《广韵》都是如此编排的。后来,有的字典(如《经籍籑诂》)和类书(如《佩文韵府》)也采用这种编排方式。
(二)先按照韵母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调分开,然后在每一声调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中原音韵》即如此。
(三)先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母分类,然后再在同声字内按声调分开排列,明代兰茂的《韵略易通》就属此类编排方式。
“总之,不管怎样分类编排,都与汉字的声、韵、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言而喻,汉字的声、韵、调就是韵书构成的基础。”
二、魏李登的《声类》和晋吕静的《韵集》
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在他的《音学五书》之《音论》中提到:“学者皆言韵书本于沈约,《隋书•艺文志》有沈约的《四声》一卷。……前此则有左校令李登、晋有安复令吕静、齐有中书郎周颙。……(隋潘徽)曰:‘……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才分宫羽’。又知约之前已有此书,约特总而谱之,或小有更定耳。而谓自约始者,亦流俗人之见也。”文中所提到了三国时期魏人李登编的《声类》和晋人吕静的《韵集》,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应当是中国最早的韵书。
但是这两部韵书现在已经失传,我们无法知道它们的概貌,有关李登生平情况亦不祥,只能从唐宋人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声类》一共有十卷,收字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个,比许慎的《说文解字》多2167个字。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魏时有李登者,撰《声类》十卷,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封演记述《声类》《字林》《玉篇》《切韵》等书的字数很详细,可见他是看过这些书的。因此可以推想《声类》这部书是唐代以后才散失的。
研究训诂的学者认为“《声类》是字书向韵书的过渡形式,它的训诂可补《说文》,它的音读可证《唐韵》。”如《说文解字》以“吹”解释“嘘”,以“嘘”解释“吹”,似乎 “吹”和“嘘”是一回事。而《声类》中指出两者是有区别的:“出气缓曰嘘,出气急曰吹。”这种解释就十分合理。可见,《声类》和后来的《切韵》等韵书还不完全一样,但不管怎么说,《声类》以声调——五声为纲来统领文字,不立部首的做法的确是开了后代韵书的先河,南北朝隋唐时代的许多韵书大体是仿照《声类》的格式而作,当然后来的韵书是以“四声”为纲。
继李登《声类》之后,任过安夏令的晋人吕静仿《声类》而作,编有《韵集》五卷。吕静,晋时人,其兄吕忱著有《字林》。《魏书•江式传》:“吕忱弟静,别放故左校令李登《声类》之法,作《韵集》五卷,宫、商、角、徵、羽各一篇。”
《韵集》的编制体例按五音编排,不分韵部,不同的是在每篇中将同音字都归纳在一起,同音字的罗列主要是根据传统的读书音,也兼杂方音。因为《韵集》也如《声类》一样,早已亡佚,更多的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三、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及其传承
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编撰的《切韵》。据《切韵•序》介绍,《切韵》成书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是在参考古今字书以及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著作的基础上写成的。《切韵》计5卷,它的编辑体例是用平、上、去、入声分韵,共193韵;按反切的发声分音;在每一韵目前都有一个数字标明韵目次序;韵字的注释简单,一般不注出处,有的根本没有解释,这是该书最大的缺点。《切韵》收字12158个,比《说文解字》多出2806个。《切韵》是在研究分析了六朝韵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所以说它是对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这一系列韵书的定型之作,也可以说是韵书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
《切韵》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崇。直到宋代,前后七百多年的时间,《切韵》一直处于“官韵”的地位,被当成“为文楷模”推行过,大家都得遵循,最多只能“刊谬补缺”,不得作根本的改动。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济老于文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失官韵。”这是唐代确实有官韵的明证。唐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序》说:“陆法言《切韵》,时俗所重,以为典范。”
唐代的《唐韵》和宋代的《广韵》都不过是《切韵》在唐代和宋代的修订本,其主要内容和体例都是一样的。所以历史上把《切韵》《唐韵》《广韵》,还有后来的《集韵》《五音集韵》以及平水韵都称作《切韵》系韵书。它们确实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在韵部的多少、分合与增删上有所不同罢了。下面简单论述一下《切韵》系韵书的发展。《切韵》系韵书主要有王仁昫(或作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和李舟的《切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再度重修后,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通称《广韵》。因而音系不变。
《刊谬补缺切韵》,又称《王韵》,以其为王仁煦所作,故名。王仁煦,字德温,唐中宗(李显)时人。《王韵》收字18000左右,分为195韵,比《切韵》多了上声“广” 韵和去声“严”韵。《王韵》分韵、体例基本同《切韵》,只是注释在后,反切在前,与《切韵》刚好颠倒。《王韵》比《切韵》多收了6000字左右,补充了《切韵》注释过简的地方,对《切韵》注释不当的地方还进行了勘正,并且注意辨正字的形体,对通字、本字、正字、俗体或体等一一加以说明。
唐代开元年间,唐人孙愐著成《唐韵》。孙愐的生平事迹,史书中无传,唯知其于唐天宝(公元742—755年)间任陈州司马。所著《唐韵》成于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系在《切韵》的基础上刊修增补而成。该书共分5卷,平声分上、下,平声上26韵,平声下28韵;上声52韵;去声57韵;入声32韵,总数为195韵,比陆法言《切韵》多出上声1韵,去声1韵。全书收字26194个。《唐韵》很注意正字形,所以,“字体偏旁,点画意义,从木从才,著彳著亻,并悉具言”。辨正形体主要是依据《说文解字》和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等古代字书。《唐韵》的出现使韵书日臻完善,也使韵书更具有字典的性质,这是一大发展。《唐韵》一书在唐代影响很大,宋许颧在《东齐记事》中说:“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
从《王韵》到《唐韵》,不断地刊谬、补缺、修订,虽然脱不了《切韵》的窠臼,没有多少创新,但却使得《切韵》开创的韵书新格局、新体例不断地趋于完整,实用性也得到了加强。尤其孙愐的注重释义的《唐韵》问世后,影响颇大,宋人许观在《东斋记事》中指出:“自孙愐集为《唐韵》,诸书遂废。”恐怕不是言过其实。《唐韵》的不同凡响自然会使人们将增补、修订的重心从《切韵》转移到《唐韵》上。李舟的《切韵》正是在该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部韵书。
李舟,字公受,唐赵郡高邑人,曾官金部员外郎、校书郎、虔舟刺史等职。李舟之名,屡见于唐人说部,而新旧《唐书》无传。李舟《切韵》在唐代各家的《切韵》中不可不提。《新书•宰相世系表》略有记载。李舟所著《切韵》,散佚已久,据《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经籍志》著录为10卷,而《宋史•艺文志》则著录为5卷,体例当同《唐韵》。“李舟《切韵》为宋韵书之祖,犹陆法言《切韵》为唐人韵书之祖也。”王国维《观堂集林•李舟<切韵>考》中如此评价李舟的《切韵》。据王国维考定,该书的特色,同时也是它在音韵学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以声类相近为次排列韵部,从而使韵部排列以类相从,由以往的排列无序转为排列有序;使平、上、去、入四声的相承次序秩然不乱,一扫以往的韵书入声次序漫无条理,同平、上、去三声不能相配的弊端。李舟《切韵》的这两个特色后来均为《广韵》所吸收。
在中国古代韵书史上,宋代的《广韵》和《集韵》算得上是两部重要的韵书了。《广韵》是宋代的官韵著述,即皇帝命令陈彭年、丘雍等人集体整理编修。《广韵》一名是《增广切韵》的意思,全名称为《大宋重修广韵》,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广韵》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及现存最完整的韵书,同时也是《切韵》和《唐韵》的继承,是前代韵书的集大成著作。《广韵》历来版本较多,有繁注本和简注本两种。周祖谟以张氏泽存堂刊本作了精细的校勘,定名《广韵校本》,是现今最好的本子。中华书局曾于1960年重印出版。《广韵》计卷,全书收字26194个,注文191692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206个韵部。书中的每个字都依韵归部,先释义,后注音,并把同音的字全排在这一字头之下,作为一组。字音有异读的,个别注明;字形有异体的,则附于本字之下。《广韵》的重要价值首先在于保存魏晋唐宋间的大量反切,其次是它的解说,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字训诂,汇辑了丰富的资料。
《广韵》收集范围广,卷帙浩繁,使用起来颇不方便。于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本作文、科试所需的韵书,丘雍、戚纶等奉诏将《广韵》中的重要的、常用的字和注释摘录出来,编纂成《韵略》5卷。此书亡佚已久,无论其学术地位、史料价值远不如《广韵》。
参考文献:
[1]赵诚.中国古代韵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木拉特,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