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随着新媒体传播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舆论表达的新渠道,并且其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新媒体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大,利用新媒体完善我国舆论监督机制,对促进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 微信 舆论监督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174-02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推动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发展。目前,新媒体成为舆论表达的新渠道,其作用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微信这一即时通信工具的诞生,用户发布与获取信息更方便、快捷,网上交流互动更有效,舆论监督已渗透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之中。如何利用新媒体完善我国舆论监督机制,促进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微信与微信舆论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①微信因其自身拥有智能、便利、不付费、跨平台沟通等特点,迅速被大众所接受,开始从边缘媒介向主流媒介发力,成为民意表达的新渠道。有关数据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超6.5亿,微信公众号1100万,每日产生信息300亿条,每日总通话时长2.8亿分钟,一大批微信公众号开始取代微博大V在舆论场中起到重要作用。②
许多事件都是在微信引发而后被公众关注使之成为热点。比如最近发生的“罗一笑事件”,几乎一夜间,一篇题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了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文章的作者是深圳媒体人罗尔,声称通过微信转发此文章一次就可以为身患白血病的女儿罗一笑获得一元钱的捐助。该文章被迅速转发,很短的时间里就获得了100000 的点击量,仅仅是微信打赏,罗尔就获得了逾百万元的善款。但很快就有人爆料这是一家网络公司策划的营销事件。还有人挖出了罗尔本人的信息,例如有三套房、两辆车,一家广告公司,等等;随后官方社保局也出来把罗一笑小朋友的治疗账单向市民公开。第二天,饱受舆论压力的罗尔宣布,将获得的约2000000资金用于为白血病患儿设立救助基金。最后罗一笑这个不幸罹患白血病的小姑娘离开了人世。由这起事件可以看出,微信在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形成舆论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用户通过对事件的关注以及反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造成舆论压力,使事件成为热点,引起官方关注并获解决。这也体现了微信舆论传播的一些特点。
二、微信舆论传播的新特点
用户通信与社交等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微信用户群体不断增多,微信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传统媒介相比呈现出以下传播特点。
(一)圈层传播,渗透性更强
微信与手机通讯录、腾讯QQ互联互通,以现实生活中的圈子(同学、同事、家人、朋友)为依托形成朋友圈,朋友圈中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针对熟人而言,这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使舆情的传播更迅速、更精准。更为重要的是,熟人之间的信任度更高、黏性更强,用户会更倾向于意见领袖的观点,并快速作出反应,比如点赞、转发等,这样就使得微信舆论传播的渗透性更强。
(二)便捷实用,扩散力更广
只要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一个微信APP,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免费使用微信。除了基本的通讯,可以发布文字、图片、小视频等信息,还提供查看附近的人、扫一扫等特色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实现生活缴费、微信红包、医疗服务、第三方服务等,可以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的移动互联方便快捷更具人性化,使刷微信成为人们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2016年12月28日,微信团队在2017微信公开课上公布了《2016微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微信日平均用户达到了7亿多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又增长了35%。
(三)无序私密,可控性更弱
在这个信息泛滥,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微信舆论场中,没有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存在。发布者、发布数量等数据很难监测,群组的建立与解散都没有约束,群组成员间的舆情监管更是难上加难。
三、微信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微信舆论传播的以上新特点,给人们带来便利,也为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圈群封闭,微信传播“把关人”缺失
因微信的注册使用门槛低、言论随意,微信的用户群又非常庞杂,致使舆论引导的主体不明确,微信的朋友圈仅限于已添加的好友之间,信息的发表和转发只有圈中好友才能看到,甚至用户还可以通过群组设置让谁看,不让谁看。信息的私密性导致微信数据量化难,这就很难评估微信舆论达到了何种程度,致使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
(二)扩散力广,微信中虚假信息与谣言盛行
为获得关注度和文章点击率,一些公众号利用微信的强扩散性,不惜制造谣言和虚假消息,用吸引人的标题、低俗化的内容,来增加阅读数与粉丝量。而且相较其他媒介,微信中信息过载,重复率高,有效、有价值的信息匮乏,微信辟谣难上加难,从而使信息管理的难度加大。
(三)无序互动,导致网络暴力产生
微信的产生使用户获取信息更快捷,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平台。而微信上言论自由的无序,使得一些人在上面宣泄不满,发送一些非理性的言论。又因为微信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自身纠错功能较弱,熟人之间很容易产生盲目地跟风行为,甚至出现谩骂、攻击等不理智的行为,促成网络暴力的发生。
四、新媒体背景下完善微信舆论监督的对策
面临微信舆论监督中现存的问题,需要媒体、网民、社会三方合力,规范新媒体背景下的微信舆論监督。
(一)加强媒体自律,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何发挥主流媒体在微信舆论中的领头雁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媒体本身公信力的提升和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意识至关重要。无论是传统媒体在微信中开设的公众号还是运用微信发布信息的新兴自媒体,都应该加强其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自律精神,使其具备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建构基本道德底线,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
任何违背民族价值观的媒体传播行为和内容都应该加以抵制。在网络技术构建的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传播者也应遵循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这就需要对公众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具备手机传播的公共道德意识,自覺履行使用微信传播的责任。最基本的两条原则是,一,不要让信息给社会中没有自我防护能力的人以伤害,比如未成年人;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过程不要伤害其他人的基本人权和具有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
(三)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建规范的法律环境
虽然中国已经发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与互联网密切相关,也有针对微信制定的“微信十条”,即2014年8月网信办发布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但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新闻法。以往的法律法规不足以应对数字化新媒体时代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对因特定信息损害了他人生命权、隐私权、自由权等的行为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处罚方法。因此,加快新闻立法工作极为重要。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用户安全,为了使微信平台的言行规范,要加大对微信中侵权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逐渐普及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所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③新媒体时代,公众面临的是庞杂的信息和复杂多样的传播形式,一时间很难分辨真伪,如何杜绝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如何不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从事非法行为的助推器?如何选择、辨别、传播信息是每个公民的必修课。因此,普及公众媒介教育,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对每个公民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正确行使自己的舆论监督义务有重要意义。
(五)建立微信舆情监测体系,加强微信信息监管能力
微信的提供商要增加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提高后台的监管能力,使涉及欺骗、黄色暴力、违法的信息自动过滤,成为恶意传播的第一层把关人;加快管控虚拟环境的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实现对微信舆情的实时掌控。
(六)发挥政务微信平台作用,抢占舆论阵地加强舆论控制
鼓励政府部门建立政务微信,变被动为主动,完善政务信息发布机制、舆情反馈机制,不断拓展网络问政的深广度。比如可以在线上举办一些“微调查”“微访谈”等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微信成为获取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在突发事件中,可以通过微信及时与用户互动,阻止不实信息的扩散,缓解群众的不良情绪,发挥正导向功能,为舆情的控制赢得时间。
五、结论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微信作为一个新兴媒介,其用户群体在不断壮大,舆情传播的特点越来越显著,在舆论监督上的独特功能日益显现。作为网络舆情的风向标之一,政府部门应重视对微信平台信息的预警和监管,杜绝陷入微信舆情危机。
注释: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微信/3905974
②孙时联.主流媒体“两微一端”正改变舆论格局仍有隐忧[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7/29/c_135548919.htm,2016-07-29.
③熊亚非.自媒体时代公民在网络传播中言论自由的分析[J].今传媒,2015(9).
参考文献:
[1]黄云鹤.“微时代”的舆论生态与壮大主流声音[J].北方传媒研究,2014(3).
[2]华玲.新媒体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青年记者,2012(11Z):54-55.
[3]熊亚非.自媒体时代公民在网络传播中言论自由的分析[J].今传媒,2015(9).
[4]孙时联.主流媒体“两微一端”正改变舆论格局仍有隐忧[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7/29/c_135548919.htm,2016-07-29.
责任编辑:于 蕾
关键词:新媒体 微信 舆论监督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174-02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推动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发展。目前,新媒体成为舆论表达的新渠道,其作用越来越凸显,尤其是微信这一即时通信工具的诞生,用户发布与获取信息更方便、快捷,网上交流互动更有效,舆论监督已渗透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之中。如何利用新媒体完善我国舆论监督机制,促进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微信与微信舆论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①微信因其自身拥有智能、便利、不付费、跨平台沟通等特点,迅速被大众所接受,开始从边缘媒介向主流媒介发力,成为民意表达的新渠道。有关数据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超6.5亿,微信公众号1100万,每日产生信息300亿条,每日总通话时长2.8亿分钟,一大批微信公众号开始取代微博大V在舆论场中起到重要作用。②
许多事件都是在微信引发而后被公众关注使之成为热点。比如最近发生的“罗一笑事件”,几乎一夜间,一篇题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了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文章的作者是深圳媒体人罗尔,声称通过微信转发此文章一次就可以为身患白血病的女儿罗一笑获得一元钱的捐助。该文章被迅速转发,很短的时间里就获得了100000 的点击量,仅仅是微信打赏,罗尔就获得了逾百万元的善款。但很快就有人爆料这是一家网络公司策划的营销事件。还有人挖出了罗尔本人的信息,例如有三套房、两辆车,一家广告公司,等等;随后官方社保局也出来把罗一笑小朋友的治疗账单向市民公开。第二天,饱受舆论压力的罗尔宣布,将获得的约2000000资金用于为白血病患儿设立救助基金。最后罗一笑这个不幸罹患白血病的小姑娘离开了人世。由这起事件可以看出,微信在发表意见、相互交流、形成舆论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用户通过对事件的关注以及反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造成舆论压力,使事件成为热点,引起官方关注并获解决。这也体现了微信舆论传播的一些特点。
二、微信舆论传播的新特点
用户通信与社交等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得微信用户群体不断增多,微信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传统媒介相比呈现出以下传播特点。
(一)圈层传播,渗透性更强
微信与手机通讯录、腾讯QQ互联互通,以现实生活中的圈子(同学、同事、家人、朋友)为依托形成朋友圈,朋友圈中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针对熟人而言,这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使舆情的传播更迅速、更精准。更为重要的是,熟人之间的信任度更高、黏性更强,用户会更倾向于意见领袖的观点,并快速作出反应,比如点赞、转发等,这样就使得微信舆论传播的渗透性更强。
(二)便捷实用,扩散力更广
只要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一个微信APP,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免费使用微信。除了基本的通讯,可以发布文字、图片、小视频等信息,还提供查看附近的人、扫一扫等特色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实现生活缴费、微信红包、医疗服务、第三方服务等,可以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的移动互联方便快捷更具人性化,使刷微信成为人们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2016年12月28日,微信团队在2017微信公开课上公布了《2016微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微信日平均用户达到了7亿多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又增长了35%。
(三)无序私密,可控性更弱
在这个信息泛滥,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微信舆论场中,没有传统媒体“把关人”的存在。发布者、发布数量等数据很难监测,群组的建立与解散都没有约束,群组成员间的舆情监管更是难上加难。
三、微信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微信舆论传播的以上新特点,给人们带来便利,也为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圈群封闭,微信传播“把关人”缺失
因微信的注册使用门槛低、言论随意,微信的用户群又非常庞杂,致使舆论引导的主体不明确,微信的朋友圈仅限于已添加的好友之间,信息的发表和转发只有圈中好友才能看到,甚至用户还可以通过群组设置让谁看,不让谁看。信息的私密性导致微信数据量化难,这就很难评估微信舆论达到了何种程度,致使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
(二)扩散力广,微信中虚假信息与谣言盛行
为获得关注度和文章点击率,一些公众号利用微信的强扩散性,不惜制造谣言和虚假消息,用吸引人的标题、低俗化的内容,来增加阅读数与粉丝量。而且相较其他媒介,微信中信息过载,重复率高,有效、有价值的信息匮乏,微信辟谣难上加难,从而使信息管理的难度加大。
(三)无序互动,导致网络暴力产生
微信的产生使用户获取信息更快捷,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平台。而微信上言论自由的无序,使得一些人在上面宣泄不满,发送一些非理性的言论。又因为微信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自身纠错功能较弱,熟人之间很容易产生盲目地跟风行为,甚至出现谩骂、攻击等不理智的行为,促成网络暴力的发生。
四、新媒体背景下完善微信舆论监督的对策
面临微信舆论监督中现存的问题,需要媒体、网民、社会三方合力,规范新媒体背景下的微信舆論监督。
(一)加强媒体自律,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何发挥主流媒体在微信舆论中的领头雁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媒体本身公信力的提升和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意识至关重要。无论是传统媒体在微信中开设的公众号还是运用微信发布信息的新兴自媒体,都应该加强其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自律精神,使其具备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建构基本道德底线,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
任何违背民族价值观的媒体传播行为和内容都应该加以抵制。在网络技术构建的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传播者也应遵循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这就需要对公众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具备手机传播的公共道德意识,自覺履行使用微信传播的责任。最基本的两条原则是,一,不要让信息给社会中没有自我防护能力的人以伤害,比如未成年人;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过程不要伤害其他人的基本人权和具有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
(三)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营建规范的法律环境
虽然中国已经发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与互联网密切相关,也有针对微信制定的“微信十条”,即2014年8月网信办发布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但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新闻法。以往的法律法规不足以应对数字化新媒体时代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对因特定信息损害了他人生命权、隐私权、自由权等的行为没有明确的界定和处罚方法。因此,加快新闻立法工作极为重要。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用户安全,为了使微信平台的言行规范,要加大对微信中侵权和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逐渐普及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所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③新媒体时代,公众面临的是庞杂的信息和复杂多样的传播形式,一时间很难分辨真伪,如何杜绝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如何不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从事非法行为的助推器?如何选择、辨别、传播信息是每个公民的必修课。因此,普及公众媒介教育,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对每个公民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正确行使自己的舆论监督义务有重要意义。
(五)建立微信舆情监测体系,加强微信信息监管能力
微信的提供商要增加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提高后台的监管能力,使涉及欺骗、黄色暴力、违法的信息自动过滤,成为恶意传播的第一层把关人;加快管控虚拟环境的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实现对微信舆情的实时掌控。
(六)发挥政务微信平台作用,抢占舆论阵地加强舆论控制
鼓励政府部门建立政务微信,变被动为主动,完善政务信息发布机制、舆情反馈机制,不断拓展网络问政的深广度。比如可以在线上举办一些“微调查”“微访谈”等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使微信成为获取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在突发事件中,可以通过微信及时与用户互动,阻止不实信息的扩散,缓解群众的不良情绪,发挥正导向功能,为舆情的控制赢得时间。
五、结论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微信作为一个新兴媒介,其用户群体在不断壮大,舆情传播的特点越来越显著,在舆论监督上的独特功能日益显现。作为网络舆情的风向标之一,政府部门应重视对微信平台信息的预警和监管,杜绝陷入微信舆情危机。
注释: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微信/3905974
②孙时联.主流媒体“两微一端”正改变舆论格局仍有隐忧[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7/29/c_135548919.htm,2016-07-29.
③熊亚非.自媒体时代公民在网络传播中言论自由的分析[J].今传媒,2015(9).
参考文献:
[1]黄云鹤.“微时代”的舆论生态与壮大主流声音[J].北方传媒研究,2014(3).
[2]华玲.新媒体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青年记者,2012(11Z):54-55.
[3]熊亚非.自媒体时代公民在网络传播中言论自由的分析[J].今传媒,2015(9).
[4]孙时联.主流媒体“两微一端”正改变舆论格局仍有隐忧[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6-07/29/c_135548919.htm,2016-07-29.
责任编辑:于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