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材以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文本对话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它为所有蒙上眼睛的“笨小孩”摘下眼罩, 使他们看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留心就能发现它。
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践者,剖析并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作法,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本文以《对称》一课的教学为例,结合新课标谈谈笔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习的内在动力
新教材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每一个情境都是生活画面的一个再现,为教师教学创设了一种具体的现实情境。这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需要注意的是:新教材给教师提供的教学背景,是拟现实的情境。有些离生活实际相差很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活用教材。
我在执教《对称》这课时,是这样导入的:播放课外文体活动放风筝的情境。在学生的欢笑中,各种各样自制的简易风筝飞上天空。突然!小明的风筝栽倒在地上,小明拾起风筝又重新放飞,当他停住脚步时,风筝又栽倒了。看着小明沮丧的神情,怎么办?你们来找一找,原因在哪里?学生都围住了,仔细地寻找风筝的破绽。突然,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风筝的主干不在中间,那根木条放歪了。他的话音刚落,其它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放歪了!放歪了!两边大小不一样!移一下,把它放在中间,再试试。
根据学生的建议,我们稍稍做了改动,这只蜻蜓又飞起来了,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越飞越高。“你们真了不起!”莱特兄弟正是有了鸟能飞翔的经验,才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你们能发现风筝飞不起来的原因,就能探索出今天要学的知识:对称。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一种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我们高兴地看到了学生大胆的猜测、推理,当这种猜测被验证后,他们的思维被真正地激活了。
二、探究过程,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对学生未成熟的意见不要过早地去干涉和暗示。因为创新是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纠正错误中逐渐形成的。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如果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教学时小心翼翼、时时暗示, 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一个小圈子里, 让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坑里跳。表面上看, 问题是学生自己解决的, 但没有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无法体验探索的过程。
例如:教学《对称》中, 我是以“剪对称”的操作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两边大小一样的图形是对称的”过程, 放手让学生去剪。在活动中,有的学生会剪:先对折、再剪(不能剪着中间的对称轴),这样就容易剪出对称的图形;有的学生不会剪:拿着纸,用剪子随便剪来剪去, 结果是很难剪出对称的图形。 怎么办?若教师告诉他方法,则教师的讲授就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考,印象也不深刻。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我组织学生介绍自己怎么剪的,并展示给大家看。先由很难剪出对称图形的学生展示他们的方法,再由能剪出对称图形的学生介绍方法。不会剪的学生在倾听同学的发言、观看同学的操作示范活动中,反思他们的做法,提高认识。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很深刻地领会了“对称的秘密”──先对折、再剪。从而达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当学生都能剪出对称的图形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欣赏他们的作品,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这些图形中间有一条线,有一条折痕。水到渠成引出了“对称轴”的概念,然后学动手在图形中画一画对称轴,在观察、操作中加深了对“对称”知识的认识。《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过程性目标,即让学生去“经历……的过程”。在这节课中,我没有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放手让学生去折、去剪、去争论、去交流,这样对称的秘密越辩越明,学生学习的信心日益俱增。学生真正的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长此下去,学生的创造性是无法估量的。
三、巩固应用,强化概念,拓宽体验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欣喜的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建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学起来是那么的轻松、那么的愉悦。他们体验的空间在生活中更广了、更深入了。
当学生发现了对称的秘密,认识了对称轴之后,我又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猜一猜、折一折,二是说一说、指一指。以此来强化“对称”、“对称轴”的概念,拓宽学生对“对称”知识的体验。
学生们先猜一猜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各有几条对称轴?然后再动手折一折、指一指、说一说。从而认识到一些对称的图形有几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拓宽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让他们的猜测得到验证。我运用了多媒体的声、形、动的特点,给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当电脑形象地说出:我也画累了,不想再画了的时候;当画面上铺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对称轴时,学生的极限思想得到了培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无限”的魅力,这是常规教学、教师的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后,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就容易多了。看到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脸上洋溢的求知欲望。我深深地认识到:思维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将会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有的说:衣服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中间这一条线(学生用手比试);有的说:桌子、椅子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中间的这一条线。当他们的话间刚落,马上有其他学生站起来补充:桌子有两条对称轴,还有横着的一条线。“老师!老师!黑板是对称的、书本也是对称的、文具盒也是的……”一个个对称的物体从他们的小口中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也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从鼻尖到嘴到胸前这一条线。”全班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学生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物体,把这些物体同“数学”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了、语言活了、知识活了、情感也活了。他们体验到数学是那么的有趣、有用、真实。
总之,数学教学只有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当这种学习的动力、欲望被点燃后,再投入到新知的探索过程中,才能真正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形成了技能、掌握了数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长期坚持下去,数学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改就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作者单位:210039江苏省南京市板桥第二小学)
作为一名新课程的实践者,剖析并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作法,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本文以《对称》一课的教学为例,结合新课标谈谈笔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习的内在动力
新教材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每一个情境都是生活画面的一个再现,为教师教学创设了一种具体的现实情境。这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需要注意的是:新教材给教师提供的教学背景,是拟现实的情境。有些离生活实际相差很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活用教材。
我在执教《对称》这课时,是这样导入的:播放课外文体活动放风筝的情境。在学生的欢笑中,各种各样自制的简易风筝飞上天空。突然!小明的风筝栽倒在地上,小明拾起风筝又重新放飞,当他停住脚步时,风筝又栽倒了。看着小明沮丧的神情,怎么办?你们来找一找,原因在哪里?学生都围住了,仔细地寻找风筝的破绽。突然,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风筝的主干不在中间,那根木条放歪了。他的话音刚落,其它学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放歪了!放歪了!两边大小不一样!移一下,把它放在中间,再试试。
根据学生的建议,我们稍稍做了改动,这只蜻蜓又飞起来了,在学生的欢呼声中越飞越高。“你们真了不起!”莱特兄弟正是有了鸟能飞翔的经验,才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你们能发现风筝飞不起来的原因,就能探索出今天要学的知识:对称。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一种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我们高兴地看到了学生大胆的猜测、推理,当这种猜测被验证后,他们的思维被真正地激活了。
二、探究过程,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对学生未成熟的意见不要过早地去干涉和暗示。因为创新是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纠正错误中逐渐形成的。允许学生走一些弯路,如果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教学时小心翼翼、时时暗示, 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一个小圈子里, 让学生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坑里跳。表面上看, 问题是学生自己解决的, 但没有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无法体验探索的过程。
例如:教学《对称》中, 我是以“剪对称”的操作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两边大小一样的图形是对称的”过程, 放手让学生去剪。在活动中,有的学生会剪:先对折、再剪(不能剪着中间的对称轴),这样就容易剪出对称的图形;有的学生不会剪:拿着纸,用剪子随便剪来剪去, 结果是很难剪出对称的图形。 怎么办?若教师告诉他方法,则教师的讲授就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考,印象也不深刻。交流就显得十分重要。我组织学生介绍自己怎么剪的,并展示给大家看。先由很难剪出对称图形的学生展示他们的方法,再由能剪出对称图形的学生介绍方法。不会剪的学生在倾听同学的发言、观看同学的操作示范活动中,反思他们的做法,提高认识。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很深刻地领会了“对称的秘密”──先对折、再剪。从而达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当学生都能剪出对称的图形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欣赏他们的作品,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这些图形中间有一条线,有一条折痕。水到渠成引出了“对称轴”的概念,然后学动手在图形中画一画对称轴,在观察、操作中加深了对“对称”知识的认识。《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过程性目标,即让学生去“经历……的过程”。在这节课中,我没有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放手让学生去折、去剪、去争论、去交流,这样对称的秘密越辩越明,学生学习的信心日益俱增。学生真正的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长此下去,学生的创造性是无法估量的。
三、巩固应用,强化概念,拓宽体验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欣喜的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学生建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学起来是那么的轻松、那么的愉悦。他们体验的空间在生活中更广了、更深入了。
当学生发现了对称的秘密,认识了对称轴之后,我又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猜一猜、折一折,二是说一说、指一指。以此来强化“对称”、“对称轴”的概念,拓宽学生对“对称”知识的体验。
学生们先猜一猜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各有几条对称轴?然后再动手折一折、指一指、说一说。从而认识到一些对称的图形有几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拓宽了学生对“对称轴”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的体验更深刻,让他们的猜测得到验证。我运用了多媒体的声、形、动的特点,给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当电脑形象地说出:我也画累了,不想再画了的时候;当画面上铺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对称轴时,学生的极限思想得到了培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无限”的魅力,这是常规教学、教师的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后,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就容易多了。看到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脸上洋溢的求知欲望。我深深地认识到:思维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将会绽放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有的说:衣服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中间这一条线(学生用手比试);有的说:桌子、椅子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中间的这一条线。当他们的话间刚落,马上有其他学生站起来补充:桌子有两条对称轴,还有横着的一条线。“老师!老师!黑板是对称的、书本也是对称的、文具盒也是的……”一个个对称的物体从他们的小口中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也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从鼻尖到嘴到胸前这一条线。”全班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学生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物体,把这些物体同“数学”联系起来,真正体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了、语言活了、知识活了、情感也活了。他们体验到数学是那么的有趣、有用、真实。
总之,数学教学只有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当这种学习的动力、欲望被点燃后,再投入到新知的探索过程中,才能真正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形成了技能、掌握了数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长期坚持下去,数学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改就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作者单位:210039江苏省南京市板桥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