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教师的成长总是与集体的培养分不开的,集体备课由于在个体中汇集了群体的合力,会让教师在活动中提升备课能力,提高责任意识,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反思意识。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集体备课的形式就会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关键词】教师 专业 成长 集体 备课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其本质是教师个体不断成长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生涯规划,自我成长,获得知识,充实自我,实施研究,改进教学,反省批判,自我更新,而不仅仅是学历形式上的提高,或者是更高文凭的获得。”但是怎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什么样的“天空”才能激励教师去发展呢?笔者就以语文学科为例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俗语调侃说: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当教师苦,当语文教师更苦。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需要你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有时你要是文学家,有时你要是艺术家;有时要求你要有哲学思维,有时要求你要有美学眼光;有时要求你表情严肃,有时要求你喜笑颜开;但是,每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应付各种考试、提高自身素质,真希望每天都有三十个小时啊。时间有限,教学必须成功的完成,怎么办?有句格言说“团结就是力量”,有句俗话称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个成语叫“万众一心,其利断金”,有个古人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前人用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进步,要想成长,必须发挥众人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备课可以说占了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但是尽管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没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到底应该怎样来备课呢?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陈仲梁先生说“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可见对备课内容(“教什么”)的研究是何等地重要,但是时间有限,教师的精力有限,教师的知识也有限,怎么办?只有集中众人的时间,聚集众人的智慧,方可以有所成绩。针对我们教学的实际,搞好各年级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将是帮助老师快速成长的捷径,将是提供给教师去发展的一片蔚蓝天空。
当然,集体备课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校本培训的有效载体,目前在中小学校几乎是遍地开花。但时至今日,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实际操作中集体备课多流于形式,成了学校教研的“鸡肋”。集体备课,似乎越来越多进入了空壳化、浅层化、形式化、快餐化等误区。如何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呢?如何才能发挥备课组的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就教师个人而言,要制定专业成长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是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规划,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划对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具有现实指导作用。一个教师要想能够快速成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成长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它能让教师从被动走向主动,加快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能动发展。
就学校而言,学校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管理模式,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实现长效管理,并加强监督,期末进行考核。为每位教师建立 “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中的经历和阶段成果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记录下来,真实地反映出教师个人成长轨迹和成长状态, 有助于教师随时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也让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有据可依,也让学校能更理性更合理的安排教师的工作。
就学校而言,还要制定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可以确定为:个人初备——中心发言人说课,集体研讨,修正教案,形成共案——各人根据学情,第三次备课,形成个案,分头执教——反思交流。具体程序解读如下:
第一步,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前所有教师要先进行个人初备,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布置备课内容,每位教师在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写出一周的初案,初备时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重点要抓住“六点”:教学的知识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疑点。集体备课时要带上初案,以便资源共享。
第二步,集体研讨。
要有中心发言人。每次集体备课要确定1-2名中心发言人。尤其要让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让他们大胆钻研业务、迅速发展成长。中心发言人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学法,陈述初案时要采用“说课”形式。
要有讨论过程。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要对中心发言人的初案进行商榷和探讨,大家先各抒已见,最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形成备课组的教学共案;这样的集体研讨让所有教师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第三步,形成个案。
修改教学共案形成个性化教案。因为教学的对象不同,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案不能、也不应该千篇一律;只有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个性化的加工,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凝结集体的智慧。所以要求每位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达成的共识,在共案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教案,然后带着个案去分头执教。
第四步,反思交流。
要写教学反思,并让反思生活化。反思生活化,就是让反思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理性水平的提高,没有反思就没有真实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在教学后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记下在教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要有反思交流。集体备课时要交流上周教学中各自的教学反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终形成高效卓越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总之,一个教师的成长总是与集体的培养分不开的,集体备课由于在个体中汇集了群体的合力,会让教师在活动中提升备课能力,提高责任意识,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反思意识。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集体备课的形式就会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关键词】教师 专业 成长 集体 备课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其本质是教师个体不断成长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生涯规划,自我成长,获得知识,充实自我,实施研究,改进教学,反省批判,自我更新,而不仅仅是学历形式上的提高,或者是更高文凭的获得。”但是怎样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什么样的“天空”才能激励教师去发展呢?笔者就以语文学科为例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俗语调侃说: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当教师苦,当语文教师更苦。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需要你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有时你要是文学家,有时你要是艺术家;有时要求你要有哲学思维,有时要求你要有美学眼光;有时要求你表情严肃,有时要求你喜笑颜开;但是,每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应付各种考试、提高自身素质,真希望每天都有三十个小时啊。时间有限,教学必须成功的完成,怎么办?有句格言说“团结就是力量”,有句俗话称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个成语叫“万众一心,其利断金”,有个古人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前人用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进步,要想成长,必须发挥众人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备课可以说占了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但是尽管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没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到底应该怎样来备课呢?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陈仲梁先生说“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可见对备课内容(“教什么”)的研究是何等地重要,但是时间有限,教师的精力有限,教师的知识也有限,怎么办?只有集中众人的时间,聚集众人的智慧,方可以有所成绩。针对我们教学的实际,搞好各年级的学科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将是帮助老师快速成长的捷径,将是提供给教师去发展的一片蔚蓝天空。
当然,集体备课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校本培训的有效载体,目前在中小学校几乎是遍地开花。但时至今日,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在实际操作中集体备课多流于形式,成了学校教研的“鸡肋”。集体备课,似乎越来越多进入了空壳化、浅层化、形式化、快餐化等误区。如何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呢?如何才能发挥备课组的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就教师个人而言,要制定专业成长规划。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是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规划,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划对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具有现实指导作用。一个教师要想能够快速成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成长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它能让教师从被动走向主动,加快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能动发展。
就学校而言,学校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管理模式,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实现长效管理,并加强监督,期末进行考核。为每位教师建立 “个人专业成长档案”,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中的经历和阶段成果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记录下来,真实地反映出教师个人成长轨迹和成长状态, 有助于教师随时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也让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有据可依,也让学校能更理性更合理的安排教师的工作。
就学校而言,还要制定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可以确定为:个人初备——中心发言人说课,集体研讨,修正教案,形成共案——各人根据学情,第三次备课,形成个案,分头执教——反思交流。具体程序解读如下:
第一步,个人初备。
集体备课前所有教师要先进行个人初备,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布置备课内容,每位教师在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写出一周的初案,初备时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重点要抓住“六点”:教学的知识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疑点。集体备课时要带上初案,以便资源共享。
第二步,集体研讨。
要有中心发言人。每次集体备课要确定1-2名中心发言人。尤其要让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让他们大胆钻研业务、迅速发展成长。中心发言人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学法,陈述初案时要采用“说课”形式。
要有讨论过程。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要对中心发言人的初案进行商榷和探讨,大家先各抒已见,最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形成备课组的教学共案;这样的集体研讨让所有教师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第三步,形成个案。
修改教学共案形成个性化教案。因为教学的对象不同,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案不能、也不应该千篇一律;只有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个性化的加工,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凝结集体的智慧。所以要求每位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达成的共识,在共案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教案,然后带着个案去分头执教。
第四步,反思交流。
要写教学反思,并让反思生活化。反思生活化,就是让反思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理性水平的提高,没有反思就没有真实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在教学后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记下在教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要有反思交流。集体备课时要交流上周教学中各自的教学反思,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终形成高效卓越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总之,一个教师的成长总是与集体的培养分不开的,集体备课由于在个体中汇集了群体的合力,会让教师在活动中提升备课能力,提高责任意识,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反思意识。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集体备课的形式就会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