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虐一番,真意味着深刻么?我看有时也是另一种浮浅。
中国文学的自虐习惯由来已久,从古代、现代到当代都未断根。与自虐连在一起的是自标、自宠。今天,则是以自宠为主要风气。
什么是自虐?说得通俗些就是为受苦而受苦,为受难而受难,也包括为高深而高深,为非常而非常,并将此当成文人首要的精神品质。
司马迁在《史记》上写了一段近于前言的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
人为了干正事,包括为了写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受一点辛苦,忍一点困难,这是正常的也是应当的。但故意自讨其苦,自招其难,并且以此为特殊之荣,这就是另一回事了!十九世纪俄国作家赫尔岑曾说过“俄国文学史就是作家的殉难史”。但那些作家的殉难,都有“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语)的意味。与中国古今的各式“遵命文学”不是一回事。所以中国文学的自虐传统,其中的愚昧因素很重。
现代、当代的中国作家为了体现“政治标准第一”,为了强化“思想性”,为了追求对主题的“深化”,为了对“阶级性”的卖力解读和表述,以及后来为了对“阶级斗争”的绘制,和对“三突出”的演绎,包括近年某些诗人故意对玄言、僻语、怪词、冷句的加工雕饰,都是自虐行为。尤其是提倡作家“学者化”之后,与学者的“演艺化”交相辉映,大肆翻腾古尸骸、古魂灵、古册子、古趣味,以逃离今天中国的直接现实为“大智之举”。如此累己累人,卖弄多余而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学问”,也等于自虐。
自虐一番,真意味着深刻么?我看有时也是另一种浮浅。
自虐必然与自标同步。当年那位赫赫有名的散文“国手”杨朔,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正处于深重的国困民饥年代,他居然写出了把中国形容得像美丽天堂的《荔枝密》、《雪浪花》之类。他在标榜什么呢?无非是在标榜他的另一种高明:认为革命文学必须以歌颂光明为主。这是真正作家必须遵从的信条么?当然不是。鲁迅之所以被誉为“空前的民族英雄”,原因之一恰恰是他将批判阴暗事物当成了主要活动,包括批判那些他的“革命战友”。当年在“七天搞一次,一次搞七天”(毛泽东语)的政治运动中,假如中国文学界有一个人(或少数人)站起来说些带有批评性的话(包括沉默),也说明了或显示了中国文学有一定的硬质因素。可惜很少,或一个也没有!
有的人被弄成了“右派”,有的人被封为“左派”,若干年之后“右派”翻了身,将受难折合为功劳,进而出名、提位,于是便写出了一大堆自宠文学,把自己膨胀为勇士、智士。老实说,“右派”我也当过,但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右派”、“左派”,中国压根儿就没有过!无论是当初的自虐和后来的自宠,与真正的文人风骨毫不相关。
有个词儿颇令人琢磨,令人玩味,这个词儿叫“文学生态”。所谓“文学生态”,其实就是文人生态。有的文人出名了,获利了,升官了,包括有资格到外国跑来跑去、四下张扬了,如果以此视为中国文学在世界露了脸,我看这不是“贵态”而是“贱态”。
中国文学需要贵族品位,但不需要贵族仪态。真正的贵族,是对种种暴发户的鄙弃和超越!精神贵族是对物质贵族的俯视和疏远!
什么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他可以是有名有位的人,也可以是十足的平民百姓。只因为他以精神为至宝、为主趣、为专志,就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而真正贵族的第一标志,就是从无自宠习惯。
中国文学的自宠陋习由来已久。权且不说古代的事,单说现代、当代,我们就习惯于种种自宠,如民族自宠、阶级自宠、出身自宠、门第自宠、等级自宠等等。到了今天以功利为主杠杆的社会,除了级别自宠、职衔自宠、名号自宠之外,又多了个“个人自宠”。看看眼下的种种“自我式”写作,包括小说、散文,特别是诗,作者把自己写成超凡脱俗之人甚而是国色天香、仙草奇葩,那样的笔墨比比皆是!有的人在“自我孤岛”或“二人世界”的个人小井中深掘“人生真谛”,而对大宇宙、大世界、大中国的广大民生状态则闻之无味,听之无趣。包括在地球性的、世界性的天灾人祸日益逼近的时候,中国作家仍然囿于小文化的圈子里,对大文化的关注仍低智乏勇。在特定的时候唱些“六十年”或“三十年”的文学颂歌是应当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过分自标,实在无大趣味。
当前中国文学日益轻视德育功能,以弄才显才为主要趣味。有时甚而将文场弄成作家、诗人、学者的才艺表演场或才艺竞技场,但当前中国作家的才能质量和才能品位又如何呢?
当代中国作家的另外弱势也至少有二:一是对自然科学的陌生,一是宏观视野(包括物质视野或精神视野)的狭窄。连这样那样的“访外见闻录”,也近于一般性的参观游览,对外国的物质景观或人文景观缺乏哲学性的理解和思考。出言下笔,总带有农民进城(或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意味。
几十年来,中国文学界涌现的一茬又一茬出名人物之多,堪称世界第一、天下无双。但被时间和空间共同认定的名作却很少,近于没有。好多的当时名作,很快就成为一种历史符号,近于昙花一现。前时曾喊了一阵子争获“诺奖”的事,好像拟定的人选都有了,近来则沉寂无声了。有的人转为去说诺奖没什么了不起,说我们中国名家名作的质量和水平可能更高些。不过我倒认为,当下的中国文学切切不要去获诺奖,免得即使获了奖也被人认为是外国评委的有意关照或恩赐。而我们急于要做的事,却是先克服掉自宠症,实现真正的自强。这一切,先从谁做起呢?我看要从成串的显赫名人做起,使他们明白:一、有名气,有语言霸权,有媒体哄抬,而无经过时间考验的真实名作,越是自宠就越可悲;二、不要因为在小圈子或一伙子之内受宠,就认为自己确实了得,要到“坛”下去听听真正大读者、大明白人的话,那样的话越是有批评之意越是对你的真正关爱;三、要明白文学是流动性、变动性极强的行业,任何的有名都是从无名起步的,因此要尊重无名之人、无名之作,不要把“后生可畏”变成“后生可压”;四、要强化真正的“文心”,挚爱文思、文学、文墨、文采本身,少分心去挂怀文外之事、文外之趣;五、努力培养三气,即正气、大气、才气,不要陶醉于此前的小农文学、小市民文学、小眼力文学,力求将文学扩展到对大社会、大人群的总体关怀。
说一千道一万,中国文学必须从彻底告别自宠的陋习入手!
链接: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学者
中国文学的自虐习惯由来已久,从古代、现代到当代都未断根。与自虐连在一起的是自标、自宠。今天,则是以自宠为主要风气。
什么是自虐?说得通俗些就是为受苦而受苦,为受难而受难,也包括为高深而高深,为非常而非常,并将此当成文人首要的精神品质。
司马迁在《史记》上写了一段近于前言的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
人为了干正事,包括为了写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受一点辛苦,忍一点困难,这是正常的也是应当的。但故意自讨其苦,自招其难,并且以此为特殊之荣,这就是另一回事了!十九世纪俄国作家赫尔岑曾说过“俄国文学史就是作家的殉难史”。但那些作家的殉难,都有“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语)的意味。与中国古今的各式“遵命文学”不是一回事。所以中国文学的自虐传统,其中的愚昧因素很重。
现代、当代的中国作家为了体现“政治标准第一”,为了强化“思想性”,为了追求对主题的“深化”,为了对“阶级性”的卖力解读和表述,以及后来为了对“阶级斗争”的绘制,和对“三突出”的演绎,包括近年某些诗人故意对玄言、僻语、怪词、冷句的加工雕饰,都是自虐行为。尤其是提倡作家“学者化”之后,与学者的“演艺化”交相辉映,大肆翻腾古尸骸、古魂灵、古册子、古趣味,以逃离今天中国的直接现实为“大智之举”。如此累己累人,卖弄多余而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学问”,也等于自虐。
自虐一番,真意味着深刻么?我看有时也是另一种浮浅。
自虐必然与自标同步。当年那位赫赫有名的散文“国手”杨朔,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正处于深重的国困民饥年代,他居然写出了把中国形容得像美丽天堂的《荔枝密》、《雪浪花》之类。他在标榜什么呢?无非是在标榜他的另一种高明:认为革命文学必须以歌颂光明为主。这是真正作家必须遵从的信条么?当然不是。鲁迅之所以被誉为“空前的民族英雄”,原因之一恰恰是他将批判阴暗事物当成了主要活动,包括批判那些他的“革命战友”。当年在“七天搞一次,一次搞七天”(毛泽东语)的政治运动中,假如中国文学界有一个人(或少数人)站起来说些带有批评性的话(包括沉默),也说明了或显示了中国文学有一定的硬质因素。可惜很少,或一个也没有!
有的人被弄成了“右派”,有的人被封为“左派”,若干年之后“右派”翻了身,将受难折合为功劳,进而出名、提位,于是便写出了一大堆自宠文学,把自己膨胀为勇士、智士。老实说,“右派”我也当过,但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右派”、“左派”,中国压根儿就没有过!无论是当初的自虐和后来的自宠,与真正的文人风骨毫不相关。
有个词儿颇令人琢磨,令人玩味,这个词儿叫“文学生态”。所谓“文学生态”,其实就是文人生态。有的文人出名了,获利了,升官了,包括有资格到外国跑来跑去、四下张扬了,如果以此视为中国文学在世界露了脸,我看这不是“贵态”而是“贱态”。
中国文学需要贵族品位,但不需要贵族仪态。真正的贵族,是对种种暴发户的鄙弃和超越!精神贵族是对物质贵族的俯视和疏远!
什么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他可以是有名有位的人,也可以是十足的平民百姓。只因为他以精神为至宝、为主趣、为专志,就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而真正贵族的第一标志,就是从无自宠习惯。
中国文学的自宠陋习由来已久。权且不说古代的事,单说现代、当代,我们就习惯于种种自宠,如民族自宠、阶级自宠、出身自宠、门第自宠、等级自宠等等。到了今天以功利为主杠杆的社会,除了级别自宠、职衔自宠、名号自宠之外,又多了个“个人自宠”。看看眼下的种种“自我式”写作,包括小说、散文,特别是诗,作者把自己写成超凡脱俗之人甚而是国色天香、仙草奇葩,那样的笔墨比比皆是!有的人在“自我孤岛”或“二人世界”的个人小井中深掘“人生真谛”,而对大宇宙、大世界、大中国的广大民生状态则闻之无味,听之无趣。包括在地球性的、世界性的天灾人祸日益逼近的时候,中国作家仍然囿于小文化的圈子里,对大文化的关注仍低智乏勇。在特定的时候唱些“六十年”或“三十年”的文学颂歌是应当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过分自标,实在无大趣味。
当前中国文学日益轻视德育功能,以弄才显才为主要趣味。有时甚而将文场弄成作家、诗人、学者的才艺表演场或才艺竞技场,但当前中国作家的才能质量和才能品位又如何呢?
当代中国作家的另外弱势也至少有二:一是对自然科学的陌生,一是宏观视野(包括物质视野或精神视野)的狭窄。连这样那样的“访外见闻录”,也近于一般性的参观游览,对外国的物质景观或人文景观缺乏哲学性的理解和思考。出言下笔,总带有农民进城(或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意味。
几十年来,中国文学界涌现的一茬又一茬出名人物之多,堪称世界第一、天下无双。但被时间和空间共同认定的名作却很少,近于没有。好多的当时名作,很快就成为一种历史符号,近于昙花一现。前时曾喊了一阵子争获“诺奖”的事,好像拟定的人选都有了,近来则沉寂无声了。有的人转为去说诺奖没什么了不起,说我们中国名家名作的质量和水平可能更高些。不过我倒认为,当下的中国文学切切不要去获诺奖,免得即使获了奖也被人认为是外国评委的有意关照或恩赐。而我们急于要做的事,却是先克服掉自宠症,实现真正的自强。这一切,先从谁做起呢?我看要从成串的显赫名人做起,使他们明白:一、有名气,有语言霸权,有媒体哄抬,而无经过时间考验的真实名作,越是自宠就越可悲;二、不要因为在小圈子或一伙子之内受宠,就认为自己确实了得,要到“坛”下去听听真正大读者、大明白人的话,那样的话越是有批评之意越是对你的真正关爱;三、要明白文学是流动性、变动性极强的行业,任何的有名都是从无名起步的,因此要尊重无名之人、无名之作,不要把“后生可畏”变成“后生可压”;四、要强化真正的“文心”,挚爱文思、文学、文墨、文采本身,少分心去挂怀文外之事、文外之趣;五、努力培养三气,即正气、大气、才气,不要陶醉于此前的小农文学、小市民文学、小眼力文学,力求将文学扩展到对大社会、大人群的总体关怀。
说一千道一万,中国文学必须从彻底告别自宠的陋习入手!
链接: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