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秀琴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最简洁实用的方法。新课标中强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因此,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
一.以读带讲,读中感悟
语文课本中情感型课文,为我们加强朗读训练提供了内容。读前有一定的训练目的,或为理解文章字词,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读;或为欣赏文中描绘的景物而读;或为体会文章意境而读。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卢沟桥烽火》一文,课文主要叙述了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这段历史离我们比较远,学生对课文内容难于理解。因此,课前我让学生先收集了一些有关卢沟桥事变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一事件有个初步了解。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字词、重点段落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文章所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如学习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时,我先引导学生边读边划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句子,体会敌我双方各自不同的表现。然后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品读描写双方各自表现的语句。在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先带着问题自由读,再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读,最后再分角色读,学生个个读得非常投入,声情并茂,激情洋溢,把对敌人的仇恨,对我军战士的敬佩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过程也是以读带讲,读中感悟的过程。
二.以读激情,以情悟文
朗读不仅能达到领会课文,加深理解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还可以达到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目的。朗读的方法很多,如范读、齐读、领读、引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等,不过要服从于训练目的。
(1)齐读。齐读可以激发情感,渲染气氛。如教学《老师,您好》一课时,在让学生听完范读录音后,我充满回味、饱含深情地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同学们,听了刚才的范读录音,我不禁想起了曾经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他们不顾寒气袭人,为学生认真批改作业;不顾酷暑难当,为学生精心备课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心血和青春年华默默地培养我们,而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人类高度文明的今天。同学们,为了表达我们对老师的崇高敬意,我想和大家一道朗读《老师,您好》这篇课文。就这样,通过师生共同朗读,把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敬意随着激昂的语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2)分角色读。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三袋麦子》、《小稻秧脱险记》等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既增添了课堂教学的情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
(3)借助多媒体,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我课前精心录制了一段音乐,教学中,先让学生找准这篇文章的情感点,即一个“痛”字,文中的景物都蕴含于作者的这份“痛”之情中。学生在把握了文章的朗读基调后,让学生配乐朗读,随着音乐低沉徐缓的旋律,学生读出了呜咽之声,痛心之情。
三.以读促练,读练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堂上多种渠道的感情渲染,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已经产生共鸣。这时可以不失时机地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训练,让学生学为所用。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品读孔子对泗水的一番宏论,然后引导学生想象水还有什么样的特点?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练笔:水_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_______;水_______,________,它好像……学生通过给课文补白,延伸了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对“水是真君子”的感悟。
又如苏教版第六册《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我先带领学生品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学生不但感知了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还初步感知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这时我便设计了一个随文练笔:“恐龙的种类很多,假如你是恐龙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你还想向游客介绍哪种恐龙?请仿照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也来为大家介绍恐龙家族中的一员。”由于学生对恐龙十分感兴趣,课外已通过各种途径积累了丰富的恐龙资料,所以,学生跃跃欲试。这样的设计不但为学生创造了表达交流的机会,也符合儿童“模仿——迁移”的学习心理,读和写收到了相辅相成的效果。
总之,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朗读训练的方法。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孙秀琴,教师,现居江苏江都。
一.以读带讲,读中感悟
语文课本中情感型课文,为我们加强朗读训练提供了内容。读前有一定的训练目的,或为理解文章字词,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读;或为欣赏文中描绘的景物而读;或为体会文章意境而读。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卢沟桥烽火》一文,课文主要叙述了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这段历史离我们比较远,学生对课文内容难于理解。因此,课前我让学生先收集了一些有关卢沟桥事变的资料,让学生对这一事件有个初步了解。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字词、重点段落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文章所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如学习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时,我先引导学生边读边划出描写敌我双方表现的句子,体会敌我双方各自不同的表现。然后采用比较的方法来品读描写双方各自表现的语句。在阅读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先带着问题自由读,再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读,最后再分角色读,学生个个读得非常投入,声情并茂,激情洋溢,把对敌人的仇恨,对我军战士的敬佩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过程也是以读带讲,读中感悟的过程。
二.以读激情,以情悟文
朗读不仅能达到领会课文,加深理解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还可以达到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目的。朗读的方法很多,如范读、齐读、领读、引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等,不过要服从于训练目的。
(1)齐读。齐读可以激发情感,渲染气氛。如教学《老师,您好》一课时,在让学生听完范读录音后,我充满回味、饱含深情地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同学们,听了刚才的范读录音,我不禁想起了曾经教过我的每一位老师,他们不顾寒气袭人,为学生认真批改作业;不顾酷暑难当,为学生精心备课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心血和青春年华默默地培养我们,而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人类高度文明的今天。同学们,为了表达我们对老师的崇高敬意,我想和大家一道朗读《老师,您好》这篇课文。就这样,通过师生共同朗读,把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敬意随着激昂的语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2)分角色读。如《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三袋麦子》、《小稻秧脱险记》等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既增添了课堂教学的情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
(3)借助多媒体,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我课前精心录制了一段音乐,教学中,先让学生找准这篇文章的情感点,即一个“痛”字,文中的景物都蕴含于作者的这份“痛”之情中。学生在把握了文章的朗读基调后,让学生配乐朗读,随着音乐低沉徐缓的旋律,学生读出了呜咽之声,痛心之情。
三.以读促练,读练结合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堂上多种渠道的感情渲染,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已经产生共鸣。这时可以不失时机地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训练,让学生学为所用。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品读孔子对泗水的一番宏论,然后引导学生想象水还有什么样的特点?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练笔:水_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_______;水_______,________,它好像……学生通过给课文补白,延伸了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对“水是真君子”的感悟。
又如苏教版第六册《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我先带领学生品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学生不但感知了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还初步感知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这时我便设计了一个随文练笔:“恐龙的种类很多,假如你是恐龙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你还想向游客介绍哪种恐龙?请仿照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也来为大家介绍恐龙家族中的一员。”由于学生对恐龙十分感兴趣,课外已通过各种途径积累了丰富的恐龙资料,所以,学生跃跃欲试。这样的设计不但为学生创造了表达交流的机会,也符合儿童“模仿——迁移”的学习心理,读和写收到了相辅相成的效果。
总之,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摸索出了一些朗读训练的方法。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孙秀琴,教师,现居江苏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