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充满想象、富有童真童趣的儿童诗,以一个孩子的口吻,描述了想象中远古时代,人类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的情景。教学本文的核心目标我设定为: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些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活动一:读诗歌
(一) 读森林
1. 出示组块词句:
摇篮——多大的摇篮
树荫——浓绿的树荫
原始森林——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指名读,再加上动作自由读读。说说原始森林怎样?(辽阔、浓绿)
2. 出示1、4自然段组块段落
把这些短句放进两段话中,还能够读出原始森林的特点吗?加上动作自由读读,指名读。
(二) 读祖先
1. 出示组块词句:
摘野果 掏鹊蛋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捉蜻蜓——捉红蜻蜓
逮蝈蝈——逮绿蝈蝈
指名加上动作读,发现“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两个短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写出了事物的颜色)你能够再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
2. 出示2、3自然段组块段落,自由读,谈谈发现第2小节写的是谁?(大人)第3小节写的是谁?(孩子)。加上动作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祖先们在原始森林中生活情景:“我”在想象祖先们做这些事情时,心情怎样?(好奇、有趣、向往……)从哪个标点最能够读出来?(四个问号)能够根据短句提示,将第2、3小节背诵下来吗?
活动二:写诗歌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些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写一写。
儿童能够顺利仿说或仿写的前提是对文本语言的有效积淀,即对文本言语内容及形式的理解与内化。引领学生读这首童诗,大体经历了对诗歌语言的建构(积累)阶段——“读森林”、读“祖先”;运用阶段——“写(说)诗歌”。每个阶段相匹配的言语实践活动分别是“朗读” “写(说)”。
如何实现对文本语言的有效建构(积累)?首先要明白引导儿童积累什么?一是发现对儿童当下语言储备来说“有新鲜感的词句”;一是发现对儿童当下言语经验来说“有意味的形式”;三是“这一篇”独特的“有个性的篇章结构”。
发现并确定“积累什么”之后,“积累”策略是什么?首先要善于寻找“积累内容”之间的联结点,将其“类化”,块状形式呈现给学生,塊状化存储,有助于学生言语经验结构化。如诗中描写森林的短语都是偏正式,描写祖先生活事件的短语都是动宾式。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些短语,领悟到这些短语形式特点后,就可以引导联系生活适时迁移仿说,为下一步仿写诗歌做认知铺垫。
所有表达形式都是适切于当下语境才准确表情达意。同时所有词语都不是单独的存在,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有它具体意义。做到这一点,只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即可。
最后是积累方式儿童化,不管是读还是背,方式要切合儿童当下阅读心理。“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儿童读这首童诗最重要的策略,如何实现“文字”向“画面”转换?“口诵心惟” “手模其状”,加上动作表演读是最有效的还原画面方法,其次还有联系生活、借助彩图等。
如何实现对文本语言的有效“运用”?“通过学生在真实的母语运用情境中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王宁语)但就本诗教学而言,那就是创设情境,以文本本身为诱发点,激活儿童“类生活经验”,让儿童自主说写。我们来读两首学生的当堂仿写片段: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吗?//也在小溪里/捉红鲤鱼,/采白荷花吗?
那时候,/孩子们也曾在教室里/上课,/认真听讲吗?//下课了,/也曾去操场上/扔沙包,/跳绳吗?
不管从地点,还是事件,都隐藏着儿童生活的影子,读起来,是不是也有诸多“想不到”的童真童趣?虽然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之事,但迁移到这里来,是不是也有一种“脑洞大开”的感觉?
(作者单位:新沂市城西小学)
活动一:读诗歌
(一) 读森林
1. 出示组块词句:
摇篮——多大的摇篮
树荫——浓绿的树荫
原始森林——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
指名读,再加上动作自由读读。说说原始森林怎样?(辽阔、浓绿)
2. 出示1、4自然段组块段落
把这些短句放进两段话中,还能够读出原始森林的特点吗?加上动作自由读读,指名读。
(二) 读祖先
1. 出示组块词句:
摘野果 掏鹊蛋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捉蜻蜓——捉红蜻蜓
逮蝈蝈——逮绿蝈蝈
指名加上动作读,发现“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两个短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写出了事物的颜色)你能够再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
2. 出示2、3自然段组块段落,自由读,谈谈发现第2小节写的是谁?(大人)第3小节写的是谁?(孩子)。加上动作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祖先们在原始森林中生活情景:“我”在想象祖先们做这些事情时,心情怎样?(好奇、有趣、向往……)从哪个标点最能够读出来?(四个问号)能够根据短句提示,将第2、3小节背诵下来吗?
活动二:写诗歌
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些什么?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说一说,写一写。
儿童能够顺利仿说或仿写的前提是对文本语言的有效积淀,即对文本言语内容及形式的理解与内化。引领学生读这首童诗,大体经历了对诗歌语言的建构(积累)阶段——“读森林”、读“祖先”;运用阶段——“写(说)诗歌”。每个阶段相匹配的言语实践活动分别是“朗读” “写(说)”。
如何实现对文本语言的有效建构(积累)?首先要明白引导儿童积累什么?一是发现对儿童当下语言储备来说“有新鲜感的词句”;一是发现对儿童当下言语经验来说“有意味的形式”;三是“这一篇”独特的“有个性的篇章结构”。
发现并确定“积累什么”之后,“积累”策略是什么?首先要善于寻找“积累内容”之间的联结点,将其“类化”,块状形式呈现给学生,塊状化存储,有助于学生言语经验结构化。如诗中描写森林的短语都是偏正式,描写祖先生活事件的短语都是动宾式。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些短语,领悟到这些短语形式特点后,就可以引导联系生活适时迁移仿说,为下一步仿写诗歌做认知铺垫。
所有表达形式都是适切于当下语境才准确表情达意。同时所有词语都不是单独的存在,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有它具体意义。做到这一点,只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即可。
最后是积累方式儿童化,不管是读还是背,方式要切合儿童当下阅读心理。“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儿童读这首童诗最重要的策略,如何实现“文字”向“画面”转换?“口诵心惟” “手模其状”,加上动作表演读是最有效的还原画面方法,其次还有联系生活、借助彩图等。
如何实现对文本语言的有效“运用”?“通过学生在真实的母语运用情境中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王宁语)但就本诗教学而言,那就是创设情境,以文本本身为诱发点,激活儿童“类生活经验”,让儿童自主说写。我们来读两首学生的当堂仿写片段:
那时候,/孩子们也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吗?//也在小溪里/捉红鲤鱼,/采白荷花吗?
那时候,/孩子们也曾在教室里/上课,/认真听讲吗?//下课了,/也曾去操场上/扔沙包,/跳绳吗?
不管从地点,还是事件,都隐藏着儿童生活的影子,读起来,是不是也有诸多“想不到”的童真童趣?虽然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之事,但迁移到这里来,是不是也有一种“脑洞大开”的感觉?
(作者单位:新沂市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