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意象中的童年与乡情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t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诗作《月夜忆舍弟》,表达的是诗人对在乱世中的亲人的安危状况的无限牵挂,苦于无法联系,只能寄情家乡明月。大作家季羡林以“月是故乡明”为题,既是触景生情情况下的脱口而出,更是找了能够引起大家共鸣认可的诗句,无须多言,乡情灼灼。季羡林将故乡的月称之为“小月亮”,他心里的“小月亮”,独特在何处呢?这是涉及本篇课文主题的思考。
  一、《月是故乡明》在单元中的教学定位
  《月是故乡明》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起始的两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和《祖父的园子》,两篇课文正应着单元导语中的两个关键内容:“童年记忆”和“体会感情”。三首七言绝句均为宋代诗作,内容均涉及乡村生活,其间都出现了儿童生活,读来亲切。透过儿童的乡村生活现场,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概念在诗中充分显现,当然“三农诗”不等于农村诗,更不等于农业诗。三首诗中,流淌出来的是浓浓的童年美好与淡淡的乡村风情。作家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大多是灰色的酸楚见闻,唯有《祖父的园子》成了作者储存祖孙美好亲情的归属地,盛满对祖父慈爱的思念与童年时代不多的美好片段。儿童的脑海中总是装得下无数的好玩故事,作家萧红也是如此,一回到童年,便打开了话匣,流淌出明亮的童年色彩、自在的童年时光、温暖的童年眷恋。因为祖父的园子承载着小萧红想不尽且道不完的童年故事,明丽、自在、温暖。有了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先期学习,到了第三篇课文《月是故乡明》学习时,便可用上体验感情的方法,进行自读自悟、自我体验了。童年的记忆与感情往往是“结伴而来”的,这课的学习任务就可以让学生尽情去找寻《月是故乡明》中童年的“那段记忆”与“那份感情”。
  二、关于《月是故乡明》课文的学习要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在课文前的“学习提示”中已经交代清楚了:“自古以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这是在对每一位学习者预铺关于月亮的“思乡情结”——它是中国人特有的“思乡文化”,也是中国人专属的“文化基因”。“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这是对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提示与要求,也是对单元“语文要素”中学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具体落实。体会情感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常常是一种感觉,很难说得清、道得明。由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感受“思乡”情感,更要引领学生发现作者把“思乡之情”藏在怎样的文字中,如何从多个角度来酿就“思乡情”的。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尝试发现“文本秘妙”,以便为学生提供学习路径,帮助提升“体会感情”的阅读能力。
  1.“小月亮”情结在混沌里清晰。课文《月是故鄉明》中,文字充满着孩童般的天真,絮叨了一些好玩的故事,童年时代的,长大离开家乡时期的,恍惚间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混沌,只感觉到一点点的远离,一丝丝的忧伤,天上的月,水里的月,大漠的月,高山上的月;古诗中的月,当下生活中的月……作者一一数来,读来天地间月色交辉,总感迷糊不清,能否读得晴朗一些?再读课文,我们能读出大作家不露痕迹地,有序地展开着叙述。从小时候开始吧,小时对平原的月亮印象、村落里数星星、柳树下点篝火、坑边望月、梦中叠月,课文用第2~4三个自然段描述小时候对月亮的印象。接着课文用第4~5两个自然段描述长大后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所见到的“大月亮”,无一不让作者倍念家乡的“小月亮”。最后是年事已高时,仍然念想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从小时候写到长大时,再写到年老后;从平原写到域外,再写到燕园胜地,小月亮一直伴着作者每一个日日夜夜,每一处山山水水。初读课文,只感觉到处是月;再读课文,看得到时刻是月。就这样,美好的记忆在混沌里清晰起来了。
  2.“小月亮”记忆在童乐里沉淀。故乡往往是和童年连在一起的。黄昏来临,作者便已来到村里的“大苇坑”,在作者眼里,虽没有洞庭湖的气派,却也有“烟波浩渺之势”。这篇课文显然不是作者小时候的作品,写作本文时也一定已经亲临过洞庭湖,感受过“八百里洞庭”的气场,所以,对家乡村里大苇坑的印象是基于“我这个小孩子眼中”的感觉。夏日黄昏后,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透过古柳枝叶缝隙,月光星光闪耀,伴随着的是“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多么惬意的享受,月光下的有趣画面永远定格在作者脑际。大概是躺着赏月还不过瘾,就来到大苇坑边,看到的是水天交接的月光,水天呼应的月亮。文中写“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该是什么在“萌动”呢?就是那番美好的诗境吧,所谓情动而辞发,只苦于小时候的言辞积累不够,但感受却是美好生动且极致的,所以,作者当时的内心才会有一股莫名的萌发。于是,水天之月叠加着一起走进作者的梦。梦,很有意思,它会重生,在你离开越远时,重生机会便越多;在你年岁越大时,重生概率便更大。故乡及故乡的月就这样沉在了童年,时常泛起。
  3.“小月亮”情感在他乡里升华。亘古不变的月亮,却因时空转移而变幻。课文用“在济南……在北京……又回到济南……然后在欧洲……又回到北京,现在已经……”的句式将自己的辗转人生演绎了一番。随后便是“在……在……在……在……”,以排比句式呈现出各种情景中看到的月亮,应该说作者是“阅月无数”,但广阔世界比不上心中故乡。“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只是因为“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对比铺设,凸显家乡月在心中的地位。即便是自己已经住了四十多年的北京,即便窗外就是让无数人迷恋神往的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也无法堪比“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托举起故乡“小月亮”的是作者一系列的他乡呈现:“风光旖旎”“无边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美妙绝伦”“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倾,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等。他乡的景致越是美好,作者的思乡情愫便越是强烈。课文结尾与开篇呼应,更能表明作者的思乡情深:“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这是作家年事已高时的故乡念想,满载悠悠感伤。是作者从北京不方便回去吗?不尽然。即便作家回到自己的故乡,看到的那一轮月,又怎可能是小时的月,早已物是人非。心中的那个“小月亮”是只属于那般心境中的童年。
  乡愁,不是愁,而是迷恋和念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季羡林道出的“小月亮”,而每个人心中的“小月亮”又和季羡林的不一样。这就是千古以来,为何文人墨客从来没有停歇过对月亮的欣赏与表达,只因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小月亮”。
  (姜树华,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教育家培养对象、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书记兼校长)
其他文献
一、激发兴趣巧设境  1. 同学们,2013年秋天,我们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建设,更是有温度的文化建设。我们通过“一带一路”可以了解到沿线许多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播放音频)  俄罗斯小朋友:兹德拉夫斯基,我是来自战斗民族俄罗斯的伊万诺夫。你们知道莫斯科红场吗?在俄语中,“红色”含有“美丽”之意,“红场”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广场”。它是莫斯科历史的见
期刊
中国的诗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在众多学术家眼里,唐诗成了中国诗歌高潮的代名词,小学课本中的诗歌也是以唐诗为主。当人们谈到宋文化时,首先被提到的是宋词。尽管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宋朝得到了大发展,但并不能忽略其他的文化形态。唐诗恢宏大气、工巧华丽,而宋诗在精神上更胜一筹,突显出人文和思辨的内容。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唐诗以情韵气格胜,宋苏
期刊
2018年10月,江苏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对全省四年级学生进行了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抽样测试,同时还进行了师生问卷调查。直接指向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的问卷内容,学生问卷中有5题,教师问卷中有1题。下面就监测的有关数据作简要的分析。  一、监测数据分析  1. 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但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区域学校还存在着差异。从学生问卷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全
期刊
教育部在2016年提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让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议。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等六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各省、市纷纷出台了“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尤其是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戏曲艺术,学校责无旁贷。
期刊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一点是,它需要“养”,需要“滋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通过题海战术解决语文问题。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许多繁杂的元素,常常让学生无所适从。如何让“有滋有味” 回归阅读教学的课堂,笔者以为可以另辟一条“删繁就简”道路。  一、简化冗余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是课堂的中心。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在课前必须
期刊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陶醉于满池荷花并产生了“物我一体”的特殊感受。文章语句优美,读了让人身临其境,赏心悦目。笔者运用教材中丰富多彩的“美育”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引生入文,感知意象美  上课伊始,笔者出示一则谜语让学生猜:“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怀抱碧玉盅。”这样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下第五单元以勤思善问为主题,安排了两篇文言文、一篇记叙文、一篇说理文、一篇科幻文,让我们感受到科学道路上具备好奇而又善思的品质何等重要。文言文《学奕》给我们展现了学下棋者的不同状态,引发深思;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呈现了对太阳远近的不同猜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则是给我们揭示了诸多科学发现都源自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现象的疑问;《表里的生物》一文给我们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代孜孜
期刊
一、抓住民俗意象,传情达意  民俗意象,就是具有民俗特征的意象。例如“柳”“杜鹃”“梧桐”“鸿雁”“月”等都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民俗意象。六年级下册课文《古诗三首》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就运用了“月”这一民俗意象。“月”,怀人,怀乡。 这首诗意境很美,耐人寻味。“中庭地白树栖鸦”,表面上是写赏月环境,实际上却是写人物的情态,非常凝练而含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由一个人的望月想到了天
期刊
课本剧,是指将语文课本中的有关课文改编成适合于学生演出的戏剧,它力求充分表达原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尽量运用原作的语言动作和主要情节,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在舞台上更好地诠释课文内容。如何让课本剧表演充分地发挥作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下面,笔者以五年级上册《草船借箭》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和粗浅认识。  一、选择角色,编演结合,
期刊
一年前带了一个三年级新班,现在我仍清楚地记得学生们当时的学习状态:大多数学生读书拖沓,不爱看课外书,写出来的话语句不通,标点使用不规范。如何引领学生们跨过写话的门槛,顺利地开启习作之门呢?一年来,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起步作文“支架微课程”,以“多元支架”链接学生的生活与习作,顺利打通学生写作发展区的通道,让他们“摘下”当初“跳一跳”也摘不到的“桃子”。  一、“口头日记”:多一些引领,轻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