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企业内部审计的含义;其次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企业会计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原因;最后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企业经营者进行内部会计审计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 ;内部审计 ;独立审计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047-01
一、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负责制,即内部审计机构受本部门或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内部审计的结果应书面报告给本单位行政最高负责人。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表现在机构不独立。
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服务,接受总经理或董事会的领导,独立性较弱。有的单位把审计机构设在财会部门中;有的把审计机构和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有的单位由分管钱财物资及账目的人员兼任审计岗;有的单位领导既领导财会工作,又领导审计工作。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规时,内部审计往往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内审部门,如若服从于长官意志,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监控,不能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就会埋下巨大的隐患。
(二)内部审计机构不合理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随着国家审计的建立、发展而产生、演化的,属于“监督导向”型的检查系统,侧重于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即过分强调其监督的职能,而忽视其评价的职能。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不会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机构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然而实际状况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副总经理领导,有的企业至今仍然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财会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这表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还是很不合理,从而大大影响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审计质量不高
内审人员长期的审计工作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局限性,导致审计质量不高。长期以来,由于内部审计机构人手少,任务重,往往埋头于具体的事物,又由于审计人员多为从财务岗位上转到审计工作中来的,年龄偏大,接受新生事物,新的理念不及时,养成了一种微观思维和惯性思维的定势,不能举一反三,寻根探源,不能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加之有些单位的领导思想单一,认识不足,只重视审计的数量,不重视审计的质量,只重视审计的形式,不重视审计的效果,从而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二、 解决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层次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调整理顺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合理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应该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部门,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宜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其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在行政上向经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且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事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最重要的是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 树立风险意识,为建立内部审计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加强全员风险意识教育,通过分析违规行为的后果和危害,使员工树立起对内部控制的责任意识,认识到执行内控制度是每位员工的责任,在本单位树立良好的内控文化;在工作中要解决个别人认为内控工作是领导的事,是个别部门的事,是几个人的事。实践中内控工作涉及到各单位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有,强化内控、防范风险人人有责。要通过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教育员工树立“大内控”的思想,本单位上下无论哪个岗位、哪个环节都要想到内控工作,想到防范风险。
(三)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才能保证审计的公正性
无论是执行何种审计最关键的在于都必须具有独立性,能按照规定的职权办事,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和客观。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的组织上有较高的地位。一般地说,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大。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全自我监控自我约束机制、保障所有者权益的手段,是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其组织地位应是超然独立于企业的其他管理部门。针对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不同现状,在构建时要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讲求科学性、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还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注意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适应性,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营特点、管理体制模式具有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素质,突破传统内部审计工作手段。
(四)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
内部审计工作应围绕“查真实、查效益、促管理”的中心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将真实情况反映出来,触犯一些人的利益,可能会遭到打击报复,因此,要给有能力并且在审计岗位上敢于抵制违法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审计人员,在行政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鼓励,经济上给予激励,促进审计人员积极有效地进行会计监督。对会计监督不力的审计人员,应予以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或由于会计监督不力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内部审计应该突破单纯的、事后审计的传统方式,转移到事前、事中审计上来,既要对企业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重点投资项目及占用资金数额较大的主营业务实行事前审计。又要监督和评价有关项目、预算及合同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及时反馈信息并防止失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将不局限于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披露由低级到高级、由个别到群体的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有系统的解决方法体系。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审计方法体系,是指为了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审计方法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这个整体,它包括能搜集审计证据的各种技术和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多数情况下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使用多种方法是正确的。因此,要想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仅仅依靠搜集审计证据是不够的,还要运用规划的方法以科学地确定目标,组织证实目标;还要运用记录、评价、报告的方法来反映、衡量反馈目标。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使审计工作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1] 金祎.企业内部审计改革之管窥[J].当代经济.2010.2.
[2] 姜志芳.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
[3] 舒安奇.浅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07.7.
[4] 张清国.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实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1.
[5] 战佳.试论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完善[J].北方经贸,2012.2.
【关键词】企业会计 ;内部审计 ;独立审计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5)01-0047-01
一、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负责制,即内部审计机构受本部门或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内部审计的结果应书面报告给本单位行政最高负责人。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表现在机构不独立。
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服务,接受总经理或董事会的领导,独立性较弱。有的单位把审计机构设在财会部门中;有的把审计机构和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有的单位由分管钱财物资及账目的人员兼任审计岗;有的单位领导既领导财会工作,又领导审计工作。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规时,内部审计往往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内审部门,如若服从于长官意志,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监控,不能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就会埋下巨大的隐患。
(二)内部审计机构不合理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随着国家审计的建立、发展而产生、演化的,属于“监督导向”型的检查系统,侧重于财务收支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审计,即过分强调其监督的职能,而忽视其评价的职能。显然,这种侧重事后监督不会解决问题的内部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机构应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然而实际状况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由总会计师或财务副总经理领导,有的企业至今仍然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财会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这表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还是很不合理,从而大大影响了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审计质量不高
内审人员长期的审计工作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局限性,导致审计质量不高。长期以来,由于内部审计机构人手少,任务重,往往埋头于具体的事物,又由于审计人员多为从财务岗位上转到审计工作中来的,年龄偏大,接受新生事物,新的理念不及时,养成了一种微观思维和惯性思维的定势,不能举一反三,寻根探源,不能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加之有些单位的领导思想单一,认识不足,只重视审计的数量,不重视审计的质量,只重视审计的形式,不重视审计的效果,从而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二、 解决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层次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调整理顺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合理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应该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部门,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宜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其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在行政上向经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对于规模小,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的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且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事务准则》的要求相一致,最重要的是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 树立风险意识,为建立内部审计文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加强全员风险意识教育,通过分析违规行为的后果和危害,使员工树立起对内部控制的责任意识,认识到执行内控制度是每位员工的责任,在本单位树立良好的内控文化;在工作中要解决个别人认为内控工作是领导的事,是个别部门的事,是几个人的事。实践中内控工作涉及到各单位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有,强化内控、防范风险人人有责。要通过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教育员工树立“大内控”的思想,本单位上下无论哪个岗位、哪个环节都要想到内控工作,想到防范风险。
(三)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才能保证审计的公正性
无论是执行何种审计最关键的在于都必须具有独立性,能按照规定的职权办事,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和客观。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的组织上有较高的地位。一般地说,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大。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全自我监控自我约束机制、保障所有者权益的手段,是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其组织地位应是超然独立于企业的其他管理部门。针对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不同现状,在构建时要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在讲求科学性、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还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式,注意内部审计机构模式的适应性,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经营特点、管理体制模式具有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素质,突破传统内部审计工作手段。
(四)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
内部审计工作应围绕“查真实、查效益、促管理”的中心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将真实情况反映出来,触犯一些人的利益,可能会遭到打击报复,因此,要给有能力并且在审计岗位上敢于抵制违法行为,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审计人员,在行政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鼓励,经济上给予激励,促进审计人员积极有效地进行会计监督。对会计监督不力的审计人员,应予以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或由于会计监督不力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内部审计应该突破单纯的、事后审计的传统方式,转移到事前、事中审计上来,既要对企业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重点投资项目及占用资金数额较大的主营业务实行事前审计。又要监督和评价有关项目、预算及合同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及时反馈信息并防止失误。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将不局限于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需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披露由低级到高级、由个别到群体的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有系统的解决方法体系。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审计方法体系,是指为了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审计方法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这个整体,它包括能搜集审计证据的各种技术和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多数情况下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使用多种方法是正确的。因此,要想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仅仅依靠搜集审计证据是不够的,还要运用规划的方法以科学地确定目标,组织证实目标;还要运用记录、评价、报告的方法来反映、衡量反馈目标。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使审计工作稳步进行。
参考文献:
[1] 金祎.企业内部审计改革之管窥[J].当代经济.2010.2.
[2] 姜志芳.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
[3] 舒安奇.浅议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07.7.
[4] 张清国.关于企业内部审计的现实思考[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1.
[5] 战佳.试论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完善[J].北方经贸,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