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老师”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电话铃响了,一听就知道是本单位某部门新考录进来不久的小李。我正准备亲切地回应一句:是小李啊!小李却抢先自报家门:“我是李老师。”“唔,是李老……”。由于对方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我一下子怔在那儿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刚刚放下电话,随着敲门声走进来一位年轻的女士,怯怯地看着我不出声。我询问:您有什么事吗?她低声说:哦,我是××小学的李老师,想给你们刊物投一篇稿子。“噢,李老师,您怎么知道我就是您的学生×××。”我当时真想这样回答她。但理智让我没有说出口。
  拿“我是李老师”说事,并非和姓李的同胞有过节或者积怨,完全是巧合,是李姓人口众多,又偏偏让我都碰上了的缘故。其实,还有一位多年前往我家中打电话自称“我是××中心李主任”的官员由于已经作古所以我不想讲出来。
  不过,有些时候,直接亮明身份,说出自己最有可能引起别人敬重或崇拜的职务、学衔、名气、地位或者相当于某人的声望也有好处,免得令人煞费猜疑。如果你到某些行政部门办事遇到一位坚决不肯亮明自己身份,只是一个劲重复:“有什么事你说”的人,反倒令人不知如何是好。当然,如今怎样自己“抬高自己”“佩服自己”都是“智慧”,无碍老人家所说的“进步”、“失败”的后果。譬如许多人讲话时开宗明义:“我是一个经济学家,就要用经济学理论来说话。”“我作为一个哲学家,当然专注于人类精神领域的各种高级活动。”譬如前些日子在北京听课就有幸见识一位位列“全球百名最有影响力华人”排名榜、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一前一后排列且对杨博士“7227”颇多诟病的名士,如果不是先生自己讲出来,我曾经尝试过,你在百度和谷歌都搜得到他。经过先生自己讲出来,我还真就记住他了。
  
  二
  
  已故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经常收到青年崇拜者的来信,其中有一封来信先生没有启封,因为他看到信封上的收信人栏里简洁明了地写着三个汉字:启功收。
  有人专门撰文说过,信封上的地址和人名都是给邮递员看的,不必写上称谓或官职。现实情况是,人们必须明确寄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好让收信人一看便知是谁的来信。尤其是处在子女、晚辈、下级、学生位置的人,更应当前有尊称,后有谦称,才合乎礼节和规矩。
  又有人撰文说过,名字仅仅是一个人用于辨识的符号,自身一般没有实在意义。国外有子女直呼父母名姓的习惯,但那是国外的习惯,谁生在国外尽可“入乡随俗”。不叫“妈妈”叫“玛丽”,不叫“爸爸”叫“芭比”,那是人家的国情。在国内,就不能“超凡脱俗”,你如果将母亲称作“小兰”,因为在你的眼中“母亲”和“小兰”作为符号是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区别的,母亲又将如何称呼你呢?见过叫“小兵”“小林”的孩子,没见过叫“二百五”“七上八下”的。尽管都是符号。
  自然,启功先生修养很深,对此并未发怒,但心中不太舒服。他苦笑着说了一声,我已经被摘去右派分子帽子,你好歹叫我一声同志也可以啊。
  当然,也有对此不能释然者,据说,台湾一位学者就因为收件人只写了他的姓名而没有任何称谓而拒收过大陆书店的邮寄书籍。
  一介书生的我也曾经收到过一位学生经别人之手转交我的书信,信封上惜墨如金地写着:×××转×××收。前三个×同样是他理应明白而又足以给他做老师的前辈名字,后三个×就是正在给他教书的我的名字。
  我没有给这位学生回信。我不知道如何称呼他。我也没有向他说明我的观点和看法,伊不知礼如斯,奈何以礼喻之?
  
  三
  
  礼貌与修养有时并不完全和是否读过书、拜过师构成直接关系。那些从来没有进过学堂、读过诗书的农夫渔樵依然知道汉语人称代词中有尊称和谦称之分。文革当中向父辈挥舞皮鞭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不在少数。如今时代进化到二十一世纪,读过大学的人怀揣“学士”、“硕士”、“博士”证书却浑然不晓我们生下来是自然人长大便成为社会人这样简单的道理,压根不明白对别人用敬辞对自己用谦称乃是文明人的基本素养,倒是挺令人奇怪的。当然,有人如果不客气地声称:“我是李厅长”或者“我是李经理”(依然用“李”姓来说明吧。得罪)时,我们绝对不会怀疑他身份的真伪。只是,如果他能够像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的周总理一样说一句:“我是周恩来”那样胸怀若谷而有谦恭下士的语句,自然更加令人肃然起敬。
  我一直认为,“好为人师”虽然饱受时人人人诟病,但并非一定是与美德相悖的行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道多少就告诉别人多少,不藏着掖着故弄玄虚的人更加接近西方绅士风度和中国智者风范。只是,自己“号为”别人“老师”的人,本身难免透漏出智力和涵养上的缺陷。或许您在某一方面甚至在许多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但是你怎么知道面前看似相貌平平的凡夫俗子一定不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或权威呢?圣明诸如孔夫子尚且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诸如无人可望其项背的领袖人物、至今令人仰视赞叹的先师先哲尚且谦虚地说需要不断学习,我们何德何能、何才何智动辄自称“老师”呢?
  当然,我知道,许多自称为“老师”者并非出于自高自大的心态和意识,而是并不知道“老师”乃属尊称。中国社科院语言所199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1683页明明白白地解释:“尊称”是“尊敬地称呼”;例句是:“尊称他为老师”。如此通俗易懂地解释之后,倘依然有人将“老师”的“老”字混同于“老虎”、“老鼠”、“老鹰”的“老”字,这个“老眼昏花”的“老师”还腆着个“老脸”,确实“老糊涂”了。
  
  四
  
  搂草打兔子——不妨捎带提几个看起来扎眼、听起来刺耳的词儿:父母官,礼拜×,掌门人,×家军。
  2009年12月3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宣传湖北省丹江口市为民办实事,当出现该市市长图像时竟然配以“作为父母官”如何如何的评述。不知是“公仆”二字有损领导形象,还是中央台感觉应当“实话实说”,但不管处于何种考虑,以央视的身份宣扬“父母官”的概念究属不当。
  礼拜,乃宗教用语。对于一个无神论国家的公众媒体来说,用星期是正常的,用礼拜是错误的。但是,在有声的、有形的或者大会讲话中,礼拜依旧频频出现,不知编辑先生们是否均为教徒信众。
  足球打假似乎正在深入,2010年1月23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用语言和文字共同证实:××出任中国足协新“掌门”。看旧小说或者武打小说经常会遇到“××掌门”的称谓,但是,不知道“足协”是在中国民政部注册的何帮何派,不知该“掌门”系帮派嫡传还是比武产生,后来听说是国家体育总局任命的。
  体育界是一个很有趣的领域,如果你没有什么真玩意儿,一定会弄出些新玩意儿,否则就难以吸引眼球——包括荷包。从假身份、假年龄、假摔、假球到黑哨、吸毒、招妓、赌球,斑驳陆离、乱花迷眼。什么“狂屠”、“绝杀”、“完胜”等等恐怖、惨烈乃至登峰造极的词语暂且不论,仅仅一个“×家军”就让思维正常的人们一头雾水——过去有过“蒋家王朝”和“马家军”一说,再早还有“戚家军”,怎么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还容许“×家军”之类的武装或派别存在呢?
其他文献
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各个城市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通过创造、创新和创意进行的“知识生产”。创新和创意,以其强大的创造性激发了城市的活力, 并构成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纵观全球, 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创意产业最集中和最发达的地区, 并以富有特色的创意产业而名闻遐迩。我国的上海、深圳等城市正在推动创意城市建设,成功探索出“文化+科技”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创意城市理论对昆山城市建设有一定的
期刊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贯穿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主要标志的硬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文化软实力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渠道和拥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大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
期刊
狩猎生活    猎民“三眷属”  玉树藏族民歌中有这样的句子:“带上三眷属上战场,敌人虽多咱也能勇敢地反抗。”过去,藏族男子的“三眷属”,主要是指枪、刀、弓箭三种武器。这些武器除用于狩猎外,主要是反抗马步芳家族的掠夺,进行部落间的相互械斗。连年的撕杀拼打,使他们经常处于枕戈待旦之中,时时都把这些武器带在身上。解放后,牧民安居乐业了,但他们仍然离不开“三眷属”。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弓箭已被淘汰,“三
期刊
“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是民族群体感知、理解世界的一种样式……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中隐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我们不但可以窥见历史留下的串串足印,还可以发现语言族群的文化价值趋向和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既包含着历史,还反映着现在和未来。一个元音、一个词、一种句式也许就会解决考古发掘也无法解决的诸多悬疑。  因为不同民族生活区域的交叉或重叠
期刊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的经典之作,自汤显祖创作之后就南北传唱,时人有其令《西厢记》色减之说。近几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又引起了大家对昆曲欣赏的热潮。《牡丹亭》中杜柳两人的情让人感叹,使无数少男少女心旌荡漾。他们两人的爱情至今传唱,杜丽娘的形象更是打动了万千人的心。  汤显祖在其《牡丹亭》开篇的题词中就大赞杜丽娘的多情。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此是情之至。杜丽娘在其眼中是多情的代表,是情的极致。更
期刊
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工艺美术等种类,不同类型的造型艺术,由于造型手段、表现方法等各不相同,有着各自的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造型艺术虽然种类多样,但它们也都有着共同的审美特征。造型性、空间性、直观性、静态凝固性是造型艺术的共同特征。  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最早使用“造型艺术”这一名词,在德语中造型艺术(bilden kunst)原意为“摹写”或“制作拟像”,因而狭义
期刊
杂技在其发展的历史上,经历了其节目生产和表演方式等的环节特殊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以家庭作坊的方式经过一代又一代而传承下来的,在这种长期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杂技对技巧的坚守与张扬个性的观念,这种观念随着技能传承过程在主观意识的积淀成为一道坚固的屏障,这个屏障在保护了技能的纯正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间或多或少地阻碍了杂技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沟通与交流,延缓了杂技的拓新步伐。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
期刊
一、引言    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区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是伴随着藏族婚俗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但是,随着婚宴十八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很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呈日益淡化的趋势,特别是社会上提倡婚事从简,致使婚宴十八说展现的平台越来越小,其濒危状况,迫在眉睫。若不在一两年内将其加以保护,其前景不容乐观。挖掘、抢救、整理和保护藏族婚宴十八说,在历史学、
期刊
“湟流春涨”是湟中古八景之一。每至春雪消融、树枝泛绿之时,湟水一改冬日的古板与静谧,挟裹着消冰化水,调皮地掀起浪花,喧闹着流向东方。水流越流越大,河床越涨越满,不时会“卷起千堆雪”,用它的浪花,传递着春的脚步。不久,滚滚洪流会日渐变清变绿,水势也会平稳文静,几十里河岸,两岸垂柳飘新绿,十里红杏闹枝头。远近田陌,春牛耕地,农夫劳作,村庄炊烟袅袅,间或鸡鸣狗吠。湟流春景向人们展示着河湟地区独有的风采,
期刊
现代人做官常常要发表个施政纲领,在古代没有发表施政纲领的地方,但新官上任,万民瞩目,是贪是廉?也需要表白心态,于是从宋代开始,为官者便在官署衙门上撰题对联,以此表明自己的官德、官风、心迹、志向、政愿等——相当于施政纲领的东西。一副对联言简意赅,言志醒目。清代七品芝麻官唐成的“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豆腐”的公堂对联,正是这种道德官风的反映。据有关史料介绍,古人做官的道德规范,大约有如下含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