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病,顾名思义,一旦患上就会长期伴随您。所以,和慢性病相处,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而打好这场持久战首先就要了解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并且学会慢慢去适应慢性病。多慢性病病友,面对疾病时最常出现的疑问是“为什么是我”“我做错了什么,要得这种不治之症”。随着医学的进步,慢性疾病已不再是无可救药之症,只要诊断得当。医疗处置无误的话,病息几乎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过一般常人的生活,笔者临床工作经常接触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病友,亲眼目睹他们的身心煎熬,内心万般同情。因此,谨借此短文勉励大家,别被慢性疾病打倒。
慢病患者经历的5个适应期
常见的慢性病刚发生时,病患会经历五个适应期,分别为震惊期、否认期、忧郁与焦虑期、失落一沮丧期。调适一自我接纳和自我成长期。
震惊期。以肾脏病病友为例,当与生俱来的排尿动作都不能完成时,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事!这时候除了接受用药治疗与洗肾之外,个人对本身所面临的状态与未来的状况都不清楚,因此陷入莫名的焦虑和恐惧当中。
否认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治后,若排尿功能不能如预期般恢复,有的病友通常不愿接受事实,而尝试用远红外线健康床,改运,换名字及调整风水等方式,期待出现奇迹,改变不能根除疾病的命运。结果换来病情加重,延误诊治的最佳时机,严重者甚至差点丧失宝贵的生命。
忧郁与焦虑期。随着疾病的发展,病友逐渐意识到疾病状态及未来的状况,觉得不甘心、不公平,开始怨天尤人,进而产生挫折及无力感,情绪状态开始不稳定。这是因为他们担心身体的状态、担心失去身体完全的自主性、担心不能胜任工作、担心家庭的角色地位改变等状况。
失落一沮丧期。身体形象的改变,使病友觉得人生没有希望、活着没有意义,这些感觉造成巨大的失落感,可能导致不吃、不喝、拒绝接受治疗、拒绝与外界接触,甚至产生自我放弃及自我伤害的行为。
调适一自我接纳、自我成长期。一旦疾病获得良好的控制,病友身心都已适应良好,就会进入调适期,接受当前的情况,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从疾病中获得成长。
与慢病相处的9个策略
疾病的各个适应期不能清楚划分,而是替代或重叠出现在疾病适应过程中。要让自己不被疾病打败,就要采取一些积极的适应策略。
1.主动了解疾病状态。慢性病病友应主动去了解自己所面对的疾病状况,充分了解疾病发展过程。
2.接受疾病的诊断。病友若能接受疾病诊断,挑战稳定控制疾病的目标,充分认识疾病预后,最终可以期待自己成为“健康的病人”那一天的到来。
3.参与疾病治疗目标的制定。当疾病被确诊后,推荐病友们主动与医务人员讨论,共同制定治疗目标。这样做除了了解治疗过程外,还能避免不合理的预期造成的失望情绪。
“希望是忍受一切痛苦的良药”,设置合理的治疗目标及预期,观察自己的进步,持续而有动力地朝目标前进,可使疾病获得良好的控制。
4.认识其他患有相同疾病的病友。许多疾病初期,病友们通常会担心未来的路要如何面对,而许多其他病友已经在疾病过程里身经百战,他们具有心理调适、症状处理、功能维持及职业重建上的宝贵经验。结识患有相同疾病的病友,大家可以在彼此的经验中分享交流信息,缩短疾病适应期,重新创建自己的人生。
5.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常见慢性病病友及家属因怕对方担心,常常隐藏自己的情绪,不敢讨论病情及预后,结果延长了彼此的适应期。在此推荐病友与家属适时而坦诚地彼此表达感受与情绪。相互扶持及体谅。家属及朋友是病友们疾病适应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千万不要轻易隔离或断绝既有的人际脉络。
6.求助于医疗专业人员。医院内有各种不同的专业人员,如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必要时可主动找相关专业人员咨询。
7.利用性格上的优势适应疾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想法、价值观、兴趣等,这些都会影响疾病适应状态。有些疾病造成日常活动能力受到限制,生活模式也随之转变。生病后学习如何提高处理事情的灵活度、稳定自己的情绪、尽力了解并接纳自我、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度,以便利用性格上的优势适应疾病,是每个病友必修的重大课题。
8.学习与自己的内在对话。心情好坏是个人对事件的想法及解释导致的结果。同一件事情,想法不同心情便不同。当不能控制负面情绪时,应学习控制情绪状态的长短及强度,避免因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或太强烈的情绪反应,干扰我们的思考及能力的投注。
9.自我激励与接纳。当做到自我情绪控制,或疾病有进步时,别忘了给自己鼓励,并且要欣赏自己的优点,给自己赞美,肯定自己的价值。坦然面对及接纳自己失去的部分,不因为生理上的限制感到自卑,勇敢面对疾病与生命,维持心灵的安宁与自在。
生病的人不能避免身体的变化,也不能避免心情因症状恶化而低落,但是却可以“掌握自己的态度与想法”。每一位慢性病病友心里想要的,无非是“健康”二字,学习如何与疾病共处是当务之急。认识到自己虽然生病了,生活受到一些限制,但是仍然可以享有快乐,还是可以聊天、工作、运动。读书与游玩。有些病友因为生病而更注重健康与养生,更懂得珍惜、节制与忍耐,生命也因为磨练而越来越成熟、勇敢。
总之,慢性疾病不是绝症!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清楚并了解自己所接受的治疗,包括记录检验报告;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与症状加重的原因,同时养成写健康日记的习惯,从日记中查看个人的健康状况。哪些生活习惯对健康有益,哪些会使症状恶化、还有自己接受治疗的过程也都可以记载下来,做为日后治疗的参考。此外也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到这些,包括不熬夜、不喝酒、均衡饮食,同时要培养适合自己的运动习惯,一样可以让自己相对健康。
学习与慢性病相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面身体与心理的变化更是困难。但只要您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细心发现控制疾病症状的方法,相信一定可以创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模式,慢性病一定难不倒您! (作者为台湾新光医院护士长)
慢病患者经历的5个适应期
常见的慢性病刚发生时,病患会经历五个适应期,分别为震惊期、否认期、忧郁与焦虑期、失落一沮丧期。调适一自我接纳和自我成长期。
震惊期。以肾脏病病友为例,当与生俱来的排尿动作都不能完成时,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事!这时候除了接受用药治疗与洗肾之外,个人对本身所面临的状态与未来的状况都不清楚,因此陷入莫名的焦虑和恐惧当中。
否认期。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治后,若排尿功能不能如预期般恢复,有的病友通常不愿接受事实,而尝试用远红外线健康床,改运,换名字及调整风水等方式,期待出现奇迹,改变不能根除疾病的命运。结果换来病情加重,延误诊治的最佳时机,严重者甚至差点丧失宝贵的生命。
忧郁与焦虑期。随着疾病的发展,病友逐渐意识到疾病状态及未来的状况,觉得不甘心、不公平,开始怨天尤人,进而产生挫折及无力感,情绪状态开始不稳定。这是因为他们担心身体的状态、担心失去身体完全的自主性、担心不能胜任工作、担心家庭的角色地位改变等状况。
失落一沮丧期。身体形象的改变,使病友觉得人生没有希望、活着没有意义,这些感觉造成巨大的失落感,可能导致不吃、不喝、拒绝接受治疗、拒绝与外界接触,甚至产生自我放弃及自我伤害的行为。
调适一自我接纳、自我成长期。一旦疾病获得良好的控制,病友身心都已适应良好,就会进入调适期,接受当前的情况,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从疾病中获得成长。
与慢病相处的9个策略
疾病的各个适应期不能清楚划分,而是替代或重叠出现在疾病适应过程中。要让自己不被疾病打败,就要采取一些积极的适应策略。
1.主动了解疾病状态。慢性病病友应主动去了解自己所面对的疾病状况,充分了解疾病发展过程。
2.接受疾病的诊断。病友若能接受疾病诊断,挑战稳定控制疾病的目标,充分认识疾病预后,最终可以期待自己成为“健康的病人”那一天的到来。
3.参与疾病治疗目标的制定。当疾病被确诊后,推荐病友们主动与医务人员讨论,共同制定治疗目标。这样做除了了解治疗过程外,还能避免不合理的预期造成的失望情绪。
“希望是忍受一切痛苦的良药”,设置合理的治疗目标及预期,观察自己的进步,持续而有动力地朝目标前进,可使疾病获得良好的控制。
4.认识其他患有相同疾病的病友。许多疾病初期,病友们通常会担心未来的路要如何面对,而许多其他病友已经在疾病过程里身经百战,他们具有心理调适、症状处理、功能维持及职业重建上的宝贵经验。结识患有相同疾病的病友,大家可以在彼此的经验中分享交流信息,缩短疾病适应期,重新创建自己的人生。
5.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常见慢性病病友及家属因怕对方担心,常常隐藏自己的情绪,不敢讨论病情及预后,结果延长了彼此的适应期。在此推荐病友与家属适时而坦诚地彼此表达感受与情绪。相互扶持及体谅。家属及朋友是病友们疾病适应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千万不要轻易隔离或断绝既有的人际脉络。
6.求助于医疗专业人员。医院内有各种不同的专业人员,如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必要时可主动找相关专业人员咨询。
7.利用性格上的优势适应疾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想法、价值观、兴趣等,这些都会影响疾病适应状态。有些疾病造成日常活动能力受到限制,生活模式也随之转变。生病后学习如何提高处理事情的灵活度、稳定自己的情绪、尽力了解并接纳自我、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度,以便利用性格上的优势适应疾病,是每个病友必修的重大课题。
8.学习与自己的内在对话。心情好坏是个人对事件的想法及解释导致的结果。同一件事情,想法不同心情便不同。当不能控制负面情绪时,应学习控制情绪状态的长短及强度,避免因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或太强烈的情绪反应,干扰我们的思考及能力的投注。
9.自我激励与接纳。当做到自我情绪控制,或疾病有进步时,别忘了给自己鼓励,并且要欣赏自己的优点,给自己赞美,肯定自己的价值。坦然面对及接纳自己失去的部分,不因为生理上的限制感到自卑,勇敢面对疾病与生命,维持心灵的安宁与自在。
生病的人不能避免身体的变化,也不能避免心情因症状恶化而低落,但是却可以“掌握自己的态度与想法”。每一位慢性病病友心里想要的,无非是“健康”二字,学习如何与疾病共处是当务之急。认识到自己虽然生病了,生活受到一些限制,但是仍然可以享有快乐,还是可以聊天、工作、运动。读书与游玩。有些病友因为生病而更注重健康与养生,更懂得珍惜、节制与忍耐,生命也因为磨练而越来越成熟、勇敢。
总之,慢性疾病不是绝症!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清楚并了解自己所接受的治疗,包括记录检验报告;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与症状加重的原因,同时养成写健康日记的习惯,从日记中查看个人的健康状况。哪些生活习惯对健康有益,哪些会使症状恶化、还有自己接受治疗的过程也都可以记载下来,做为日后治疗的参考。此外也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到这些,包括不熬夜、不喝酒、均衡饮食,同时要培养适合自己的运动习惯,一样可以让自己相对健康。
学习与慢性病相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面身体与心理的变化更是困难。但只要您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细心发现控制疾病症状的方法,相信一定可以创建一套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模式,慢性病一定难不倒您! (作者为台湾新光医院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