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读者来信自述患流汗病,四季均动则汗出难止,尤其以夏秋为甚,并逐年加重。
关于汗症,我在《老友》2007年11期发表过短文。今就出汗一病症,从临床角度再论一二。
一、概念:出汗有自汗、盗汗、绝汗之分。自汗、盗汗指人体发生异常汗出的一类病症。其中见于清醒状态时汗出多,为自汗;睡着后汗自出,为盗汗;如汗出似珠,凝滞不流,或汗出如油,着手黏腻,常伴气喘声微重病,为元气耗散,属绝症之一,称作“绝汗”。
二、病机变化:主要在于人体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导致营卫失和,津液外泄。一般汗出过多,易消耗元气和津液,且因汗为心之液,故心脏亦易虚弱。一般说,自汗、盗汗均属虚多实少的病症。其中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而汗出异常者,则属实证。因此,临床需注意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
三、治疗原则:虚证当予益气养阴、固表敛汗法;实证宜清肝泄热、化湿和营法;如有虚实夹杂,当兼顾治疗。临证时必须注意:①自汗、盗汗虽有阳(气)虚、阴虚之别,但需结合伴随症状进行辨治。临床亦有自汗兼阴虚、盗汗兼阳虚、气虚者,故不可拘泥阳(气)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②治疗上一般以补气养阴为主,但对于因邪热郁蒸出汗者,应予清热,不可妄投补涩敛汗。③自汗、盗汗见于慢性虚弱性疾病时,应结合原有疾病,整体调治。④临床有出现半身汗出,或头颈、上半身汗出,或鼻汗症,或阴囊汗症,或血汗、黄汗、绿汗、黑汗等少见的汗症。临床可考虑湿热或瘀血等论治。
四、选方用药:气(阳)虚,用玉屏风散或桂枝加黄芪汤化裁(黄芪、防风、白术、党参、桂枝、白芍、生姜、附子、麻黄根、浮小麦、牡蛎、五味子等)。阴虚用生脉散、当归六黄汤加减(太子参、熟地、麦冬、当归、白芍、五味子、乌梅、黄连、黄芩、黄柏、黄芪、白术、玄参、地骨皮、丹皮、鳖甲等)。实热,选用龙胆泻肝汤、四妙丸加减(黄芩、山栀、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糯稻草、苍术、黄柏、米仁、茯苓、龙胆草、丹皮、滑石等)。顽固性自汗症,从瘀论治,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柴胡、赤芍、桃仁、地龙、川芎、桔梗、生地、枳壳、红花、甘草、川牛膝、煅龙牡、浮小麦等)。此外,有辨证选用小柴胡汤、桂枝汤,以及治肾阳虚的右归饮加味等。
五、简验方及外用法:①瘪桃干15粒,红枣15枚,水煎服。②五倍子研粉,取少许加水搅拌成膏糊状,睡前敷在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或五倍子、白矾为末,调敷脐部。③用牡蛎、麦面、麻黄根、蒿本、防风、白芷、糯米粉等研为末,周身扑之;或用煅龙骨或煅牡蛎粉用纱布包后扑身。
六、预防调护: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倦,生活起居有规律,情志舒畅,心情乐观,注意寒温的调摄;辛辣刺激动火之物少进,湿衣注意更换。
另附:
内服参考药方:生黄花15克、苍白术12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茯苓12克、薏米仁20克、车前仁10克、浮小麦15克、五味子10克、生姜二片,水煎服。
关于汗症,我在《老友》2007年11期发表过短文。今就出汗一病症,从临床角度再论一二。
一、概念:出汗有自汗、盗汗、绝汗之分。自汗、盗汗指人体发生异常汗出的一类病症。其中见于清醒状态时汗出多,为自汗;睡着后汗自出,为盗汗;如汗出似珠,凝滞不流,或汗出如油,着手黏腻,常伴气喘声微重病,为元气耗散,属绝症之一,称作“绝汗”。
二、病机变化:主要在于人体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导致营卫失和,津液外泄。一般汗出过多,易消耗元气和津液,且因汗为心之液,故心脏亦易虚弱。一般说,自汗、盗汗均属虚多实少的病症。其中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而汗出异常者,则属实证。因此,临床需注意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
三、治疗原则:虚证当予益气养阴、固表敛汗法;实证宜清肝泄热、化湿和营法;如有虚实夹杂,当兼顾治疗。临证时必须注意:①自汗、盗汗虽有阳(气)虚、阴虚之别,但需结合伴随症状进行辨治。临床亦有自汗兼阴虚、盗汗兼阳虚、气虚者,故不可拘泥阳(气)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②治疗上一般以补气养阴为主,但对于因邪热郁蒸出汗者,应予清热,不可妄投补涩敛汗。③自汗、盗汗见于慢性虚弱性疾病时,应结合原有疾病,整体调治。④临床有出现半身汗出,或头颈、上半身汗出,或鼻汗症,或阴囊汗症,或血汗、黄汗、绿汗、黑汗等少见的汗症。临床可考虑湿热或瘀血等论治。
四、选方用药:气(阳)虚,用玉屏风散或桂枝加黄芪汤化裁(黄芪、防风、白术、党参、桂枝、白芍、生姜、附子、麻黄根、浮小麦、牡蛎、五味子等)。阴虚用生脉散、当归六黄汤加减(太子参、熟地、麦冬、当归、白芍、五味子、乌梅、黄连、黄芩、黄柏、黄芪、白术、玄参、地骨皮、丹皮、鳖甲等)。实热,选用龙胆泻肝汤、四妙丸加减(黄芩、山栀、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糯稻草、苍术、黄柏、米仁、茯苓、龙胆草、丹皮、滑石等)。顽固性自汗症,从瘀论治,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柴胡、赤芍、桃仁、地龙、川芎、桔梗、生地、枳壳、红花、甘草、川牛膝、煅龙牡、浮小麦等)。此外,有辨证选用小柴胡汤、桂枝汤,以及治肾阳虚的右归饮加味等。
五、简验方及外用法:①瘪桃干15粒,红枣15枚,水煎服。②五倍子研粉,取少许加水搅拌成膏糊状,睡前敷在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或五倍子、白矾为末,调敷脐部。③用牡蛎、麦面、麻黄根、蒿本、防风、白芷、糯米粉等研为末,周身扑之;或用煅龙骨或煅牡蛎粉用纱布包后扑身。
六、预防调护: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倦,生活起居有规律,情志舒畅,心情乐观,注意寒温的调摄;辛辣刺激动火之物少进,湿衣注意更换。
另附:
内服参考药方:生黄花15克、苍白术12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茯苓12克、薏米仁20克、车前仁10克、浮小麦15克、五味子10克、生姜二片,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