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问可以强调要点。极大地锻炼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针对教学的难易程度,学生能力的高低讲究提问的技巧,这样才能开启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灵感,启发学生的思维,我在教学实践中认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提问环境,可以使学生善于思考和想象。
关键词:提问技巧 学生思维
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课堂中教师如何发问显的重要。下面就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在生物课堂中处理问题的技巧。
一如何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景来提问:
1.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提问。如:在学习“人的呼吸系统”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有些同学鼻子容易出血呢?”这样既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紧扣了课题。紧接着,学生便会思考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要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自然而连贯
2.利用感人的场景来提问。如“老柿子树一半树干枯死了,另外一半仍然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学生被这种场景深深地感动。学生的这份感情是极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为何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枯了一半的树干还有救吗?”,“秋叶为什么会红?”我想学生是非常乐意去探索答案的。因为树是他们的焦点,树感动了他们。像这样,珍视学生的情感,学生能不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让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二)提问要注意深度和广度
我们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质量,不要为提问而提问。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中,如果提“植物细胞会质壁分离吗?”这样的问题就没有意义。而“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质壁分离?”才有深度。无用的问题浪费学生的时间。造成课堂的低效。这有精心的设计课堂中的问题,有层次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引起学生思考。
(三)提问要注意循序渐进
如在讲“鱼的呼吸”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把“鱼生活在水里,利用腮从水中得到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样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可以对这部分的内容作这样的设计。
(1) 活鱼的腮是什么颜色的?
(2) 腮的颜色为什么是红的?
(3) 鱼用什么方式保证了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不断地从水中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几乎是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因为这是在是一种寻常不过的现象。正是这种寻常不过的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在被教师接二连三的问题问倒后。会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对逐渐深入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逐层的深入,循序渐进地给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又通过思维过程掌握了知识。锻炼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二如何处理问题
(一)预留时间,要给学生思考过程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們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刚提问的问题马上要求学生来回答。学生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准确回答出答案。老师实在没办法,把参考答案告诉给学生。事倍而功半。马克吐温说过:“当你手中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铁锤的时候,世界上的所有东西在你看来都会变成铁钉。”学生是有思想、有思维的活生生的人,不是“铁钉”,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让其自主地去学习。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过程。不注重学习过程只要求结果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问题,更要预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了这个时间,学生才能比较其他学生的的发言,比较老师的点拨与讲解,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才会在比较过程中有所提高,思维的能力才会发展。
(二)在问题的答案的处理上,要尊重学生
新课改的推进,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中学生来说,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爱好、个性和特长,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课堂教学中不应该用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统一学生的理解。以至限制学生能力的成长。束缚其个性。教师可以在一些的问题的处理上留给学生开放性的答案或者不给答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如对于一些探究性实验结果的预期,对一些目前还没有定论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等,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努力让学生质疑。随着成长,他们定会形成自己独到见解。也许以后,不会记得什么问题,但当年课堂上自己的激动、老师的鼓励,定能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出几分主动和自信。
(三)在学生答错题时,重在激励
对于学生的不同答案,我们通常看到的是不好的一面,千方百计想让学生避免出错,一旦学生错了,我们总会粗暴的纠正。其实,课堂中出现意外的错误,正是学生真实思维的显露。如果处理不当,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出错时,不要当即就给学生参考答案,那样就会减少学生思考的过程,不如让学生自己来补充、更正,在寻找错误中学生会学到更多。
总之问题意识、自主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创新的源泉。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之中。在平常处设问,养成多思善问,动脑动手的习惯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落到实处,创新教育才能不流于形式。才能培养出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所谓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
参考文献:
1. 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
2. 陈浩兮.中学生物教学法
3. 吕世虎、龚增泰.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
4. 余自强.高中生物学课堂应提高基本科学素养要求
关键词:提问技巧 学生思维
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课堂中教师如何发问显的重要。下面就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在生物课堂中处理问题的技巧。
一如何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景来提问:
1.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提问。如:在学习“人的呼吸系统”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有些同学鼻子容易出血呢?”这样既简单又生活化的问题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紧扣了课题。紧接着,学生便会思考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要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自然而连贯
2.利用感人的场景来提问。如“老柿子树一半树干枯死了,另外一半仍然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学生被这种场景深深地感动。学生的这份感情是极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为何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枯了一半的树干还有救吗?”,“秋叶为什么会红?”我想学生是非常乐意去探索答案的。因为树是他们的焦点,树感动了他们。像这样,珍视学生的情感,学生能不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让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二)提问要注意深度和广度
我们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质量,不要为提问而提问。如在“探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中,如果提“植物细胞会质壁分离吗?”这样的问题就没有意义。而“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质壁分离?”才有深度。无用的问题浪费学生的时间。造成课堂的低效。这有精心的设计课堂中的问题,有层次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引起学生思考。
(三)提问要注意循序渐进
如在讲“鱼的呼吸”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把“鱼生活在水里,利用腮从水中得到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样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可以对这部分的内容作这样的设计。
(1) 活鱼的腮是什么颜色的?
(2) 腮的颜色为什么是红的?
(3) 鱼用什么方式保证了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不断地从水中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几乎是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因为这是在是一种寻常不过的现象。正是这种寻常不过的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在被教师接二连三的问题问倒后。会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对逐渐深入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逐层的深入,循序渐进地给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又通过思维过程掌握了知识。锻炼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二如何处理问题
(一)预留时间,要给学生思考过程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們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刚提问的问题马上要求学生来回答。学生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准确回答出答案。老师实在没办法,把参考答案告诉给学生。事倍而功半。马克吐温说过:“当你手中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铁锤的时候,世界上的所有东西在你看来都会变成铁钉。”学生是有思想、有思维的活生生的人,不是“铁钉”,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让其自主地去学习。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过程。不注重学习过程只要求结果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计问题,更要预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了这个时间,学生才能比较其他学生的的发言,比较老师的点拨与讲解,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才会在比较过程中有所提高,思维的能力才会发展。
(二)在问题的答案的处理上,要尊重学生
新课改的推进,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中学生来说,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爱好、个性和特长,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课堂教学中不应该用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统一学生的理解。以至限制学生能力的成长。束缚其个性。教师可以在一些的问题的处理上留给学生开放性的答案或者不给答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如对于一些探究性实验结果的预期,对一些目前还没有定论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等,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努力让学生质疑。随着成长,他们定会形成自己独到见解。也许以后,不会记得什么问题,但当年课堂上自己的激动、老师的鼓励,定能让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多出几分主动和自信。
(三)在学生答错题时,重在激励
对于学生的不同答案,我们通常看到的是不好的一面,千方百计想让学生避免出错,一旦学生错了,我们总会粗暴的纠正。其实,课堂中出现意外的错误,正是学生真实思维的显露。如果处理不当,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出错时,不要当即就给学生参考答案,那样就会减少学生思考的过程,不如让学生自己来补充、更正,在寻找错误中学生会学到更多。
总之问题意识、自主意识是学生思维的动力、创新的源泉。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之中。在平常处设问,养成多思善问,动脑动手的习惯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落到实处,创新教育才能不流于形式。才能培养出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所谓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
参考文献:
1. 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
2. 陈浩兮.中学生物教学法
3. 吕世虎、龚增泰.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
4. 余自强.高中生物学课堂应提高基本科学素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