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系统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其基本观点可以很好的应用在施工现场管理中。一般系统论和复杂适应系统论有着各自的原理和观点,我们在实际施工现场管理中要善于利用这些科学观点来帮助我们分析、找出解决难点问题的方法来。
【关键词】 :系统论;复杂适应系统论;施工管理难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系统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内的组织管理中。诚然,作为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的是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但是在将其联系到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中时,我们还是会很有启发的。如何做好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系统论的一些理论观点来帮我们分析、解决管理中的某些难题。我们首先来看看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辨析,有哪些观点可以拿来我用。
一、浅议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和辨析
1、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用优化系统的观点看问题。
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系统中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复杂适应系统论
复杂适应系统论主张:个体在局部区域根据少数简单规则发生相互作用,就可以自下而上形成系统整体复杂有序的功能模式。
其立论的一个实例就是:大雁南飞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并非由于有一只领头鸟在指挥它们这样做,而是由于每只大雁在飞行中都遵循它和邻近大雁相互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單规则行动,因此鸟的群集这样的复杂行为完全可以从实施局部的简单规则中涌现出来。问题就在于找到低层次个体间局域的相互作用的简单规则,从而“把对涌现的繁杂的观测还原为简单机制的相互作用”。
3、一般系统论和复杂适应系统论的区别
一般系统论研究的是一中心的个体,实行自上而下的集中控制,控制方式是预设的自觉的固定的,动力之源在整体、中枢,是整体赋予部分以活力。
复杂适应系统论研究的是无中心的群体,实行由下而上的分散协调,控制方式是后生的自发的演变的,动力之源在个体、基层——因为只有个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积极活动的主体,是它们的交互作用形成了无意识的整体的宏观秩序。
二、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浅要分析
现场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之所以称其为难点,一般来说都是个体因素比重过大、组织制约性不足、系统管理不到位产生的。系统性原理要求我们,为达到最佳管理,必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抓住系统的三个环节: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1。下面我们试着来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存在于施工质量中的问题。
我们用混凝土开裂做例子来说明。混凝土裂缝对建筑的表观完整度和构件的功能和结构安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作为通病是个老大难问题。
复杂适应系统论提出:个体在局部区域根据少数简单规则发生相互作用,就可以自下而上形成系统整体复杂有序的功能模式。
按照这一观点,我们在进行现场管理时,是不是可以主动出击,多发挥一线人员的主动性呢?将材料配比、振捣施工、覆膜保养、静力拆模等工作通过制度化、激励化、程式化的现场管理来进行改善,通过多抽检、多检查、责任到人的方法来落实管理效果。实施一段时间后,在将施工段产生裂缝的因素基本化解后,就可以把这一问题从施工段这一要素层面扩展到更大的向上一层的系统中,引导其他要素环节来改善和解决裂缝问题其他的产生原因,比如设计上的、材料生产环节的等等。当然,到上一层面的系统环节时,就要引入一般系统论的中心为主,实行自上而下的集中控制这一理论了。这样,这一质量通病是不是通过现场管理,可以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逐步的解决呢?
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们用粉尘和抛洒污染来举例。在施工装卸的过程中,土石方、砖、水泥、石子、石灰粉会粉尘四起、尘烟弥漫,对附近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建筑垃圾的高空抛洒、防水施工时熬制沥青产生的烟尘和臭气,都会严重污染空气。另外,运送土石方、渣土、建筑垃圾等固废,沿途对所经道路的抛洒带来的污染等。
这类问题更是老大难,政府机关再严查厉罚也是见效甚微,施工现场更是饱受其害。
一般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按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污染的源头都是可控的、个体利益驱使而产生的不文明行为,当这些个体单独作为时,他们觉得这一点半星的抛洒是微不足道的,甚至觉得管理单位有点小题大做。但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有这些污染源加在一起,形成的危害远远大于他们初衷的认识。这一点就是我们现场管理的要点和切入点。
我们要想办法控制每一个污染的源头单位,把每一个源头单位再细分为若干个可实际控制的更小单位。运用有效地控制方法遏制住源头的错误做法,疏导开每一个个体利益为主的源头思想,这样,治理的结果也将是大大超过由上而下以罚代管的效果的。
3、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
我们举模板、钢管周转的例子说明,每一个施工企业几乎都会在最后的成本核算里痛惜于这些不必要的浪费。我们这里依然用上一条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来分析说明。
在每一个单位工程里,要把成本核算细化,施工交底时要强调成本管理意识,计算好需要量和周转周期,落实到点。工作细化了,检查落到实处了,材料充分运转盘活了,成本自然就控制下来了。每一点都能控制1分,所有的单位工程总结下来,节约的成本效益一定是大于1分的相加之和的。
4.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我们举施工洞口、高空坠落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出现,小的是高处掉下东西,大的是人员坠落。
一般系统论指出:“系统中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按照这一观点,重要的管理切入点就是切实树立起“责任到人’的严查措施。从体制和操作规程上落实到人。
结论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目的性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个体在局部区域根据少数简单规则发生相互作用,就可以自下而上形成系统整体复杂有序的功能模式。只要灵活理解和运用这些系统理论,就可以给我们解决工程现场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善林主编《企业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9月版
【关键词】 :系统论;复杂适应系统论;施工管理难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系统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内的组织管理中。诚然,作为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的是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但是在将其联系到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中时,我们还是会很有启发的。如何做好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系统论的一些理论观点来帮我们分析、解决管理中的某些难题。我们首先来看看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辨析,有哪些观点可以拿来我用。
一、浅议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和辨析
1、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用优化系统的观点看问题。
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系统中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复杂适应系统论
复杂适应系统论主张:个体在局部区域根据少数简单规则发生相互作用,就可以自下而上形成系统整体复杂有序的功能模式。
其立论的一个实例就是:大雁南飞排列成整齐的队列并非由于有一只领头鸟在指挥它们这样做,而是由于每只大雁在飞行中都遵循它和邻近大雁相互位置关系的一些简單规则行动,因此鸟的群集这样的复杂行为完全可以从实施局部的简单规则中涌现出来。问题就在于找到低层次个体间局域的相互作用的简单规则,从而“把对涌现的繁杂的观测还原为简单机制的相互作用”。
3、一般系统论和复杂适应系统论的区别
一般系统论研究的是一中心的个体,实行自上而下的集中控制,控制方式是预设的自觉的固定的,动力之源在整体、中枢,是整体赋予部分以活力。
复杂适应系统论研究的是无中心的群体,实行由下而上的分散协调,控制方式是后生的自发的演变的,动力之源在个体、基层——因为只有个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积极活动的主体,是它们的交互作用形成了无意识的整体的宏观秩序。
二、用系统论的观点对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浅要分析
现场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之所以称其为难点,一般来说都是个体因素比重过大、组织制约性不足、系统管理不到位产生的。系统性原理要求我们,为达到最佳管理,必须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抓住系统的三个环节: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1。下面我们试着来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存在于施工质量中的问题。
我们用混凝土开裂做例子来说明。混凝土裂缝对建筑的表观完整度和构件的功能和结构安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作为通病是个老大难问题。
复杂适应系统论提出:个体在局部区域根据少数简单规则发生相互作用,就可以自下而上形成系统整体复杂有序的功能模式。
按照这一观点,我们在进行现场管理时,是不是可以主动出击,多发挥一线人员的主动性呢?将材料配比、振捣施工、覆膜保养、静力拆模等工作通过制度化、激励化、程式化的现场管理来进行改善,通过多抽检、多检查、责任到人的方法来落实管理效果。实施一段时间后,在将施工段产生裂缝的因素基本化解后,就可以把这一问题从施工段这一要素层面扩展到更大的向上一层的系统中,引导其他要素环节来改善和解决裂缝问题其他的产生原因,比如设计上的、材料生产环节的等等。当然,到上一层面的系统环节时,就要引入一般系统论的中心为主,实行自上而下的集中控制这一理论了。这样,这一质量通病是不是通过现场管理,可以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逐步的解决呢?
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们用粉尘和抛洒污染来举例。在施工装卸的过程中,土石方、砖、水泥、石子、石灰粉会粉尘四起、尘烟弥漫,对附近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建筑垃圾的高空抛洒、防水施工时熬制沥青产生的烟尘和臭气,都会严重污染空气。另外,运送土石方、渣土、建筑垃圾等固废,沿途对所经道路的抛洒带来的污染等。
这类问题更是老大难,政府机关再严查厉罚也是见效甚微,施工现场更是饱受其害。
一般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按这一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污染的源头都是可控的、个体利益驱使而产生的不文明行为,当这些个体单独作为时,他们觉得这一点半星的抛洒是微不足道的,甚至觉得管理单位有点小题大做。但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所有这些污染源加在一起,形成的危害远远大于他们初衷的认识。这一点就是我们现场管理的要点和切入点。
我们要想办法控制每一个污染的源头单位,把每一个源头单位再细分为若干个可实际控制的更小单位。运用有效地控制方法遏制住源头的错误做法,疏导开每一个个体利益为主的源头思想,这样,治理的结果也将是大大超过由上而下以罚代管的效果的。
3、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
我们举模板、钢管周转的例子说明,每一个施工企业几乎都会在最后的成本核算里痛惜于这些不必要的浪费。我们这里依然用上一条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来分析说明。
在每一个单位工程里,要把成本核算细化,施工交底时要强调成本管理意识,计算好需要量和周转周期,落实到点。工作细化了,检查落到实处了,材料充分运转盘活了,成本自然就控制下来了。每一点都能控制1分,所有的单位工程总结下来,节约的成本效益一定是大于1分的相加之和的。
4.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我们举施工洞口、高空坠落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出现,小的是高处掉下东西,大的是人员坠落。
一般系统论指出:“系统中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按照这一观点,重要的管理切入点就是切实树立起“责任到人’的严查措施。从体制和操作规程上落实到人。
结论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目的性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个体在局部区域根据少数简单规则发生相互作用,就可以自下而上形成系统整体复杂有序的功能模式。只要灵活理解和运用这些系统理论,就可以给我们解决工程现场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杨善林主编《企业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