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全国广泛开展。本文结合相关学科競赛的现状,对学科竞赛在高校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依托学科竞赛培养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财务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学科竞赛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财务管理协会制定了《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企业财务管理人才评价办法(试行)》(2016 年),其中提到了高校的财务管理学科建设要按照财务管理标准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不管是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还是学生均应掌握财务管理人才评价标准 , 因此,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应结合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兼顾学生未来的岗位迁移能力 和职业成长能力而进行。
1财务管理人才职业能力需求
1.1财务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和职业晋级指标
长期以来,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评价并未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2016年出台的《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企业财务管理人才评价办法(试行)》,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也给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了依据。该评价办法指出,财务管理人才应该从职业道德、职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将将财务管理人才分为五个星级,每个星级三个层次,共十五个级次,通过分析其具体细则,得出财务管理人员未来的晋级指标侧重学历、专业资格证书、撰写财务管理案例、发表论文和工作经验五个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绝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学习,职业能力的提升要依赖各种专业技术的考试得到确认,而这些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大学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都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否则无法持之以恒地获取各种等级的职业资格考试,除此之外,财务管理案例的撰写、专业论文的发表涵盖了对专业知识灵活运用,要求学生在校学习就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综合写作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财务管理人员分类
财务管理人才标准按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职位能力分类包括一般财务人员、财务主管、税务经理、财务经理、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等 ;按资质水平分级,包括助理财务管理师、财务管理师、高级财务管理师、财务管理领军人才。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岗位能力需求,要胜任这个岗位就必须具备这个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能力,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岗位人员职责考核体系纳入到教学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
2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中的作用
2.1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夯实专业基础
近年来开展的财务管理相关竞赛通常是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一般要求参赛团队基于市场调研和分析,设计、制作完成符合要求的综合方案,或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有的竞赛还要求参赛过程中全英文表述。如,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结合上市公司的综合性案例,要求参赛团队就公司经营战略与风险管理、资金筹集、供产销程、利润分配中的会计核算及会计信息披露、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金融、法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上述竞赛虽然形式各异,但这些竞赛涉及的内容往往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个课程群,基本涵盖财务管理相关核心专业课程,基于英文案例考题完成英文策划书更是要求参赛 团队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及会计实务操作。因此,竞赛中通过对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非常有利于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对学生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也大有裨益。总体而言,通过参赛,学生在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设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日常运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方面,定位于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财务管理学科竞赛体现参赛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又存在着很大灵活性和自主发挥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如,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 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秘密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这种完全开放式的竞赛给了参赛者巨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参 赛,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成为参赛项目 成功的重要因素。
2.3有利于推动学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优良的学风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刻苦学习、 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通过竞赛,可以有效地激 发学生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从目前开展的财务管理相关学科竞赛来看,竞赛基本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竞赛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也就是说,参赛学生一方面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第二课堂(竞赛);另一方面,参赛学生总结参赛项目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回到第一课堂 学习,又会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带动整个第一课堂的创新氛围和良好学风。
3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
3.1保证学科竞赛比赛层级的完整性
从学科竞赛的比赛层次来看,有院级、校级、省级、国家 级甚至全球范围的比赛,越是比赛层级低的竞赛学生的受益面 越广,促进学风建设的效果越强 ;越是层级高的比赛学生的受 益面越窄,但越能体现参赛选手的水平,越能提高参赛学校的影 响力,这导致了在师资有限的情形下,学校更愿意是组织对外参加省级、国家级的高层次比赛忽视了院级、校级层面的学科 竞赛,其实,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参与面更为广阔的院校 级层面的学科竞赛更能发挥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 同时,也能为选拔出更为优秀的学生参加更高层次的比赛铺平 道路。 3.2依托竞赛,将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引向纵深
在日常教学中,着力将学科竞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改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创 新型人才,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为启发学生思考,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在相关专业课教学中,融合竞赛 内容,在有条件的课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变学生被动听课过程为积极思考、主动实践 的过程。
从中长期看,应将竞赛逐渐融入常规性教学中,在现有
(下接第23页)
(上接第3 页)
件下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梳理,对设置 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对相关课程的大纲进行合理修订,对实 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整合,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 升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
3.3采用多种形式建立学生创新平台,大力开展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应着眼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益的创新实践 活动来促成和提升。在新形势下,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平台和实践平台,如创建更多的研究性社团,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案例模拟,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举办校内竞赛,给更多的学生参赛机会;在公司、企业、管理咨询 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学校和企业 合作建设ERP实验室;学校邀请企业家、财务总监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等。总之,学校应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和组织学 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
3.4出台完善的制度,激励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投入竞赛
为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校需要从多角度 建立完善的竞赛激励制度。如,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明确规定“创新创业”为必修环节,并特设若干创新学分。学生获取创新学分,最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取得。同时,还可以针对竞赛获奖学生制定奖励制度,包括设立创新奖学金,用于表彰在学科竞赛活动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竞赛获奖的学生还可以获得参赛学期相关课程成绩加分、计课外学分以 及参加优秀毕业生等各种评比评优等奖励。教师作为学科 竞赛的引导者,学校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激励制度以提高其投入竞赛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如,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记入教学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作为岗位聘任的条件之一;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在考核级晋升上给予倾斜等作为激励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瑞成、陈至坤、王福斌.学科竞赛的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 : 130-132.
[2]謝红梅、耿葵花.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四种能力--以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3(8) :47 -50.
[3]鲁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111-112.
作者简介:蔡洁,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长期从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
本文是洛阳理工学院2018年教研重点项目“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8JYZD-05)的中期成果之一。
关键词:财务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学科竞赛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财务管理协会制定了《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企业财务管理人才评价办法(试行)》(2016 年),其中提到了高校的财务管理学科建设要按照财务管理标准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不管是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还是学生均应掌握财务管理人才评价标准 , 因此,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应结合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兼顾学生未来的岗位迁移能力 和职业成长能力而进行。
1财务管理人才职业能力需求
1.1财务管理人才评价体系和职业晋级指标
长期以来,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评价并未有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2016年出台的《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协会企业财务管理人才评价办法(试行)》,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也给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了依据。该评价办法指出,财务管理人才应该从职业道德、职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将将财务管理人才分为五个星级,每个星级三个层次,共十五个级次,通过分析其具体细则,得出财务管理人员未来的晋级指标侧重学历、专业资格证书、撰写财务管理案例、发表论文和工作经验五个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绝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学习,职业能力的提升要依赖各种专业技术的考试得到确认,而这些资格考试的内容和大学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都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否则无法持之以恒地获取各种等级的职业资格考试,除此之外,财务管理案例的撰写、专业论文的发表涵盖了对专业知识灵活运用,要求学生在校学习就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综合写作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财务管理人员分类
财务管理人才标准按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职位能力分类包括一般财务人员、财务主管、税务经理、财务经理、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等 ;按资质水平分级,包括助理财务管理师、财务管理师、高级财务管理师、财务管理领军人才。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岗位能力需求,要胜任这个岗位就必须具备这个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能力,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岗位人员职责考核体系纳入到教学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
2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中的作用
2.1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夯实专业基础
近年来开展的财务管理相关竞赛通常是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一般要求参赛团队基于市场调研和分析,设计、制作完成符合要求的综合方案,或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有的竞赛还要求参赛过程中全英文表述。如,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结合上市公司的综合性案例,要求参赛团队就公司经营战略与风险管理、资金筹集、供产销程、利润分配中的会计核算及会计信息披露、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金融、法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上述竞赛虽然形式各异,但这些竞赛涉及的内容往往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个课程群,基本涵盖财务管理相关核心专业课程,基于英文案例考题完成英文策划书更是要求参赛 团队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及会计实务操作。因此,竞赛中通过对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非常有利于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对学生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也大有裨益。总体而言,通过参赛,学生在查阅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设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日常运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方面,定位于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财务管理学科竞赛体现参赛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又存在着很大灵活性和自主发挥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如,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 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秘密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这种完全开放式的竞赛给了参赛者巨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参 赛,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加强,团队的凝聚力成为参赛项目 成功的重要因素。
2.3有利于推动学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优良的学风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刻苦学习、 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通过竞赛,可以有效地激 发学生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从目前开展的财务管理相关学科竞赛来看,竞赛基本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竞赛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也就是说,参赛学生一方面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第二课堂(竞赛);另一方面,参赛学生总结参赛项目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回到第一课堂 学习,又会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带动整个第一课堂的创新氛围和良好学风。
3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
3.1保证学科竞赛比赛层级的完整性
从学科竞赛的比赛层次来看,有院级、校级、省级、国家 级甚至全球范围的比赛,越是比赛层级低的竞赛学生的受益面 越广,促进学风建设的效果越强 ;越是层级高的比赛学生的受 益面越窄,但越能体现参赛选手的水平,越能提高参赛学校的影 响力,这导致了在师资有限的情形下,学校更愿意是组织对外参加省级、国家级的高层次比赛忽视了院级、校级层面的学科 竞赛,其实,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参与面更为广阔的院校 级层面的学科竞赛更能发挥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 同时,也能为选拔出更为优秀的学生参加更高层次的比赛铺平 道路。 3.2依托竞赛,将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引向纵深
在日常教学中,着力将学科竞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改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创 新型人才,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为启发学生思考,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在相关专业课教学中,融合竞赛 内容,在有条件的课程中推广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变学生被动听课过程为积极思考、主动实践 的过程。
从中长期看,应将竞赛逐渐融入常规性教学中,在现有
(下接第23页)
(上接第3 页)
件下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梳理,对设置 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对相关课程的大纲进行合理修订,对实 践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整合,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 升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
3.3采用多种形式建立学生创新平台,大力开展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应着眼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有益的创新实践 活动来促成和提升。在新形势下,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设立专项基金,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平台和实践平台,如创建更多的研究性社团,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案例模拟,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举办校内竞赛,给更多的学生参赛机会;在公司、企业、管理咨询 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学校和企业 合作建设ERP实验室;学校邀请企业家、财务总监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等。总之,学校应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和组织学 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性的实践活动。
3.4出台完善的制度,激励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投入竞赛
为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校需要从多角度 建立完善的竞赛激励制度。如,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明确规定“创新创业”为必修环节,并特设若干创新学分。学生获取创新学分,最主要是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取得。同时,还可以针对竞赛获奖学生制定奖励制度,包括设立创新奖学金,用于表彰在学科竞赛活动和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竞赛获奖的学生还可以获得参赛学期相关课程成绩加分、计课外学分以 及参加优秀毕业生等各种评比评优等奖励。教师作为学科 竞赛的引导者,学校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激励制度以提高其投入竞赛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如,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记入教学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作为岗位聘任的条件之一;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在考核级晋升上给予倾斜等作为激励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瑞成、陈至坤、王福斌.学科竞赛的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 : 130-132.
[2]謝红梅、耿葵花.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四种能力--以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3(8) :47 -50.
[3]鲁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111-112.
作者简介:蔡洁,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长期从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
本文是洛阳理工学院2018年教研重点项目“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8JYZD-05)的中期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