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实例的形式分四点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加以说明。
一、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例: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完成作文。
孩提时,我摔倒了嚷着要大人抱起我妈妈说,有人帮你是你的福运自己起来才是生活的常态……
失恋时,我流泪了关上心门不再相信爱情妈妈说,有人相伴是你的福运寻寻觅觅才是生活的常态……
年老时,疾病宣判了我的生命期限我对孩子说,曾经拥有是我的福运终要告别才是生活的常态……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审题指导】从材料中提炼的关键词就是“生活的常态”,这就是材料的核心话题。分析材料可知生活常态,实际上就是人的生活态度。当一个人将挫折、苦难的出现视为生活常态的时候,就能以平静积极,从容坦然的心态直面人生,镇定勇敢,以一颗恬静、感恩的心豁达地体悟生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显然是要求作者谈面对生活中欢喜忧伤、逆境顺境的态度,也就是立意的角度。
二、辨明关系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黄河并不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混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放船,因为河心是流动的,没有谁能说清它究竟有多深。
静,是外观姿态;流,显示了内在的力量;深,则意味着蕴藉和深重。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精深。令人屏息凝神,浮想联翩……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所给材料有三节文字。第一节文字从渡河涉水经验谈起,将浅水河与深水河进行对比,实际上对外表深沉不露而内在深邃博大的人生态度进行了肯定。第二节将黄河外表的平静与内在的流动与渊深进行对比,主张不能仅看其表,而应当看到内在的流动与深邃。第三节文字进行评说,为文章立意作了暗示。“静、流、深”三者是互为表里的辩证统一关系,不可偏废。因此可确定立意角度:静水流深/生命的深度/平静成就不平凡/宁静致远/诗歌的静美/深沉,是一种美/在内敛中诠释力量/沉默的父爱。
三、多角度分析
一般来说,材料的各个意义点,是蕴含在材料所涉及的人和事上的,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的人和事入手,提炼出多个观点。
例: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
要求:1.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2.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3.不得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作文题在叙述尼采从半高处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后,用“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一问句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比如:如果把“半高处”比喻在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还可从半高处、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四、对比
材料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或同一要素的前后,往往构成一种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往往可以准确地提炼立意点。
例: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確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审题指导】材料中蔡先生与“一些人”的做法形成对比,蔡先生拿到酸的庆幸其大,拿到小的则庆幸其甜。他的做法充满了智慧,而这样的人生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可以立意为: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大而甜的橘子,但那只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绝对的完美。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手中的橘子。因此我们不能奢求人生,不能抱怨生活,相反,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这并不算漫长的人生。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两句话,按要求作文。
1.赢家有计划,输家找借口。——李昌钰
2.如果起点和方向错了,就只能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要求:
①请选取一句话或两句话作为思考点行文,行文必须与这两句话有关。
②文章充实、深刻,不少于800字。
③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写成诗歌。
【写作指津】
第一句话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赢家”与“输家”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也在告诫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赢家”。同时也告诉我们“输家”之所以输的致命弱点。第二句话是说起点和方向的重要性的。起点就是开始,就是开端,就是第一步,就是人生旅途中的那条起跑线;方向就是理想,就是目标,就是夜空中的那颗启明星。起点重要,起点错了,就意味着人生的第一步走错了,那结局不只是走了一些曲折路,更多的是南辕北辙。同样,方向也非常重要。方向错了,就意味着人生失去了明确的前进方向,那结局也不只是找不到前进的道路。两句话结合起来思考也是可以的。比如可以思考,赢家不仅赢在有计划上,而且还赢在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并且还拥有远大的人生目标上。
【作者简介】
谢敏,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市骨干教师,主编参编多部著作。
责任编辑 王秀梅
一、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例: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按要求完成作文。
孩提时,我摔倒了嚷着要大人抱起我妈妈说,有人帮你是你的福运自己起来才是生活的常态……
失恋时,我流泪了关上心门不再相信爱情妈妈说,有人相伴是你的福运寻寻觅觅才是生活的常态……
年老时,疾病宣判了我的生命期限我对孩子说,曾经拥有是我的福运终要告别才是生活的常态……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审题指导】从材料中提炼的关键词就是“生活的常态”,这就是材料的核心话题。分析材料可知生活常态,实际上就是人的生活态度。当一个人将挫折、苦难的出现视为生活常态的时候,就能以平静积极,从容坦然的心态直面人生,镇定勇敢,以一颗恬静、感恩的心豁达地体悟生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显然是要求作者谈面对生活中欢喜忧伤、逆境顺境的态度,也就是立意的角度。
二、辨明关系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黄河并不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混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放船,因为河心是流动的,没有谁能说清它究竟有多深。
静,是外观姿态;流,显示了内在的力量;深,则意味着蕴藉和深重。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精深。令人屏息凝神,浮想联翩……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所给材料有三节文字。第一节文字从渡河涉水经验谈起,将浅水河与深水河进行对比,实际上对外表深沉不露而内在深邃博大的人生态度进行了肯定。第二节将黄河外表的平静与内在的流动与渊深进行对比,主张不能仅看其表,而应当看到内在的流动与深邃。第三节文字进行评说,为文章立意作了暗示。“静、流、深”三者是互为表里的辩证统一关系,不可偏废。因此可确定立意角度:静水流深/生命的深度/平静成就不平凡/宁静致远/诗歌的静美/深沉,是一种美/在内敛中诠释力量/沉默的父爱。
三、多角度分析
一般来说,材料的各个意义点,是蕴含在材料所涉及的人和事上的,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的人和事入手,提炼出多个观点。
例: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这是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
要求:1.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2.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3.不得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作文题在叙述尼采从半高处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后,用“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一问句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比如:如果把“半高处”比喻在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小”,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还可从半高处、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四、对比
材料中的各个要素之间或同一要素的前后,往往构成一种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往往可以准确地提炼立意点。
例: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確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审题指导】材料中蔡先生与“一些人”的做法形成对比,蔡先生拿到酸的庆幸其大,拿到小的则庆幸其甜。他的做法充满了智慧,而这样的人生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可以立意为: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大而甜的橘子,但那只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绝对的完美。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手中的橘子。因此我们不能奢求人生,不能抱怨生活,相反,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这并不算漫长的人生。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两句话,按要求作文。
1.赢家有计划,输家找借口。——李昌钰
2.如果起点和方向错了,就只能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要求:
①请选取一句话或两句话作为思考点行文,行文必须与这两句话有关。
②文章充实、深刻,不少于800字。
③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写成诗歌。
【写作指津】
第一句话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赢家”与“输家”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也在告诫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赢家”。同时也告诉我们“输家”之所以输的致命弱点。第二句话是说起点和方向的重要性的。起点就是开始,就是开端,就是第一步,就是人生旅途中的那条起跑线;方向就是理想,就是目标,就是夜空中的那颗启明星。起点重要,起点错了,就意味着人生的第一步走错了,那结局不只是走了一些曲折路,更多的是南辕北辙。同样,方向也非常重要。方向错了,就意味着人生失去了明确的前进方向,那结局也不只是找不到前进的道路。两句话结合起来思考也是可以的。比如可以思考,赢家不仅赢在有计划上,而且还赢在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并且还拥有远大的人生目标上。
【作者简介】
谢敏,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市骨干教师,主编参编多部著作。
责任编辑 王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