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的小说

来源 :上海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文珍是近年来越来越走红的青年小说家。我零星读过她一些作品,这次是集中读小说集《柒》。用她的《后记》的话说,这七篇小说,追述的都是自己失去的时间。因为是追忆视角,作者才会想到:我们每个人都从单纯、热情,到渐渐变得复杂、怯懦和支离破碎。遇上一些人,爱上一些人,忘记一些人。在被伤害中慢慢成长。并且感慨地说:“一生跌宕起伏,不过如此。”(文珍:《柒·后记》,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版)
  七篇小说,写的主要是求学、爱情、家庭,一看就知道作者还是一位青年。她有自己的世界,这是青年女子的世界,比如情感问题、事业追求和生存意义之类,作家不可能不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不过我也感觉,文珍确实属于另一代人。当大时代纷纷落幕,自我和日常生活走上前台之际,这个世界不再充满暴风骤雨,但它也过于沉寂、琐碎和平庸。然而,越是这种生活,越需要高度的敏锐性,有非常细腻的感受力才行。它必须是以小见大,才能分出作家综合能力的高低。大时代中的作家也会平庸,小时代中的作家也会惊世骇俗,本无常法。
  文珍是有写诗经验的小说家。她高度敏感、细心,但不神经质。讲究词章文气,偶尔还斟字酌句,但进入故事慢,绕的弯子多,如果让她抓住什么,便字字见血。她注意营造人物生存氛围,《夜车》是旅途,《牧者》是校园、教师工作室,《你还只是一个年轻人》是心理诊所,《暗红色的云藏在黑暗里》是美院。男女主人公的旅途颠簸不定,因为身患重病,影响了欣赏风景。《夜车》的沿途布满危机感,作者和人物想通过这次无意义的旅行转化恐惧,然而于事无补。《你还只是一个年轻人》里是心理诊所、电话、丈夫疑心,空间频繁转移重叠,使这篇小说显得紧张。文珍似乎研究过这种病症,至少私下读过相关书籍,她走进人物内心深处,和他们一起担心,但又把紧张传递到文本之外。她写的似乎可叫“现代诗化小说”,不是沈从文那种田园牧歌式的,而是城市水泥森林夹缝里的。她对现代都市的物质的东西比较迟钝,这种诗化来自她的心灵,来自诗人的敏锐,来自语感的新鲜。纯粹讲故事的小说固然也好,但读起来总觉得千篇一律。这是文珍小说的独特之处。
  以上种种,都是青年人的气质。这也应了上面《后记》中的那段话,遇上一些人,爱上一些人,忘记一些人。人生跌宕起伏,不过如此。虽然是负气话,也都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我读文珍的小说,想到二三十年前的自己,看到自己的影子,真可谓感慨万千。也感触到她还是小说家中的青年人,热情、敏感、较真,还有点拧。有时候拧在作品人物的人情世故上,有时候拧在作品运笔当中,拧是她小说的特色,这是明显不足,是不老练。还不能做到处处放下地写小说,有时候转弯过快、过急,有时候未能控制住人物发泄的情绪。但这也是她小说的可爱。作品文气丰沛,水淋淋地四处蔓延,湿气透过纸张,直向你心灵里涌来。那是岭南梅雨季节的氛围,郁闷,湿气过重,却不枯燥。给人枯燥的作家,都是走不远的作家,也都是看不到远景的作家。文珍恰恰相反。她有点不稳定,有的篇章极好,令人爱不释手,有的篇章则像肠梗阻,晦涩迟滞。
  在从加格达奇开往伊尔施的晃动的火车上,女主人公“我”不禁想起:“大学时代我们总是坐火车去旅行,也总是上车吵架,下车吵架,在外地吵架。当然要好的时候稍微更多一些。”联想到重病的老宋,她的眼泪忍不住啪啪落了下来。(《夜车》)
  二
  在小说集七篇作品中,我认为《牧者》和《暗红色的云藏在黑暗里》两篇最好。它们叙述完整,结构谨严,文字运作收缩自如,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准确,把作者写小说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牧者》是一篇讲述研究生和授课老师的关系,由暗恋发展到相爱的小说。女研究生在“二教”选上孙平的课纯属偶然,因为从哲学系转到中文系,随大流来听这门文学史。她有意坐在后排,没料到选孙平课的人这么多,九月初的北京午后热得透不过气,学生们居然仍热情高涨。孙平年轻,貌不惊人,感觉他上课不哗众取宠,“文字当然是好的,甚至有某些持酒击节的魏晋风度,引经据典的同时不乏幽默,但眼前的真人,却是一个面容相当疲乏的普通青年”。在大学,年轻女孩子喜欢上课男老师,往往是没有理由的。虽然知道他们大多已婚。四十岁以下的男老师,更是女孩子们心仪的偶像。有的为他们闪光的思想,有的为挺拔的身材,有的却因为“面容相当疲乏”,容易勾起母性丰沛的同情怜悯心。总之,这是大学校园中最危险的关系,但也是最诗情画意的暧昧的人际关系吧。
  这次文珍不急于让两个人物正式登场,而是左移右挪,期期艾艾,经营每一个细节,不放过内心深处飘忽即闪的情绪。她让女孩子“她”由后排移到前排,好清楚地看见孙平。“她这次提早了半个小时去占位,第一排中央,在讲台斜下方,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他微扬起的下巴”。“她先是被他的博学与准确打动;继而被他的诚恳”。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她自小被人追求,天资又好,显然被宠坏了,这回天平却意外发生了严重倾斜。她自知这是爱情。孙平在众人捧月、全场学生热烈崇拜的视野中,也被安排似乎无意,但显然是心有灵犀地注意到了这个独特的女研究生。“她那学期文学史得了惊人的97分。”显然不只是老师对学生资质的欣赏,还有偏爱、私心、相知、互融等等。在大学,老师给学生派分,也是一门丰富的心理学。
  接下来的故事显得俗套,不过也异彩纷呈。用文珍在小说中评价孙平的话说:他讲课,“每一句话都缓慢谨慎,逻辑无懈可击”,“他有能力对自己说的每一个字负责”。不过,作者不想在课堂上夹缠下去,孙平因给女孩子奖学金而与同事脸红,然而好戏却被放在孙的办公室里。在小说某一固定场所,男女主人公展开心理游戏,或为爱情试探,或为莫名机缘闪烁其词,这是文珍的拿手好戏。在《牧者》中,她与孙平在办公室里的缠夹,在我看来真令人目瞪口呆。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上次坐在他办公室往窗外眺望,已是大半年之前的事情了。于是忍不住给他发短信,说到他办公室借一本旧书。没想两人见面,竟比第一次拘谨,孙平问她最近忙什么,答曰在准备期中论文。她接着说,我写了一首诗,您能否看看?孙平从书架后走来,站在她背后看诗,她手一抖差点捏不住手机,他一惊连忙扶住她的手背。她身体刚一排斥,孙平立即就挺直身体。她起身告辞,他没有挽留。作者无意把办公室故事一次说完,作品中间插入她与马来西亚留学生张士明的恋爱故事,当然是故意延宕、推迟,是为酝酿作品高潮。小说第64页到72页是最精彩部分。那天下午她满腹委屈,直接敲了209的门,可孙平不在。徘徊在二楼许久,学校放假,走廊空无一人。六月的天气十分闷热,像是奇跡闪现,他竟然出现在面前。她梦游一般投入他的怀抱,没有被推开。她怨声说道:我不找你,还以为你不会找我。他说:对不起。但在黑暗中,她也不知道是真的爱他,还是感激他帮自己出国。她无法解释这一切,眼泪便无端地一滴滴落了下来。结局当然只是女学生的幻想,好在两人都能自持。   《暗红色的云藏在黑暗里》走的是另一种叙事套路。曾今是美院女生,薛伟是北漂画家。两人来往,纯粹为切磋油画画艺,但一来二往,竟然也碰出了些许火花。在导师宴会上见到薛伟功利面目,曾今便拂袖而去,从此情断义绝。小说这样写下去,自然也在意料当中。这篇作品好处就是,作者仿佛精通画界内幕,对油画创作的里外门道,也一目了然,并不隔阂。文珍是否曾经学艺?是否曾经试图投身艺术界?无法猜测。但凭这篇作品,就知她确有功底,或下过一番功夫。只记得小说第149页曾今有这样一段自白:“她还记得中学那些一直持续到深夜的素描练习,若干年坚持不懈的速写训练。用空的那些油画管,沾满一身一手的颜色。”在我看就不像纯粹虚构,而是作者借人物在喃喃自述。也可以看出作者大概只止于素描、速写水平。文珍充分调动旧有习画积累,倒写得异常逼真。学校放假,校园空无一人。薛伟借故看画,曾今于是拿出几幅供他评论。
  她本来以为薛伟会夸赞《她》。不料他看许久又换下一张。
  ……
  这张静物小品非常好。薛伟终于说。我很少看到当代人用色这么流丽。你看过荷兰梅瑟姆的《蜀葵》吧?或者拉图尔。很精致的巴洛克风,但是你这画用色和他们有点像,热烈里却有一种罕见的朴实宁静。像你本人。
  《暗红色的云藏在黑暗里》读起来赏心悦目,还有就是它充足的空间感。从望京美院到市中心,从导师宴会到某处画展,叙述视点随着人物关系不断变化、转移。它与人物创作的油画巧妙构成互看关系,形成阅读的张力。文珍对作品、文字、人物、氛围的耐心,在作品中充分展现。这可能是她写得相当得心应手的小说,可见出她现在文学界走红,确实实至名归。
  文珍笔下的女孩子特别喜欢落泪。有时因感情,有时因委屈,但感觉多了一点。她似乎钻研过古典诗词、传统小说,多少沾染上一些古代女子的气质。仿佛又源自性格。在这篇作品中屡屡出现,虽嫌多余,也感到释然。曾今不免感时忧怀,敏感,细心,这种怀春的年纪,自然难以摆脱。习画、与薛伟没有目的的交往、个人前途、性格因素,在小说中搅在一起,构制作者独特的叙事风格。我想说,文珍大概最熟悉校园生活,她应该长期耕耘这种题材,没必要变来变去,当然作家总是喜欢探索各种生活和写作题材。当今“50后”作家一锤定音,地位实在难以在短时间内撼动。而青年作家不断涌现,在中短篇小说领域大放光彩,是抹不去的事实,文珍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然而好手太多,一接杂志,中短篇小说就应接不暇,对作家,也未必都是好事。因为太容易淹没、同化、混淆,名字記得,作品却被混淆,实在吃了大亏。不妨经营一段校园题材,把这里做多、做深、做大,最好拿出优佳长篇,终可以在同代人中脱颖而出。像当年的王安忆、贾平凹、莫言等那样。
  三
  读文珍富有才情的小说,我发现自己心态已老。然而冷眼去看这种才情,也知她还有不短的路要走。几年前我在批评家孟繁华先生主持的“70后作家创作研讨会”上,曾说他们中短篇小说的佳作尤多,单独看觉得新鲜,放在一起再看就觉得雷同了。我记住“70后”作家的更多是名字,很难记得他们的代表作。这话可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我指出他们缺乏“纪念碑式”的作品却是很诚实的。我是本着诚实的态度,当着他们的面说这番话的。所谓纪念碑就是一代人的集体历史记忆。每一代作家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纪念碑。我不赞成把纪念碑简单贬斥为“宏大叙事”,简单化为“主流意识”。将所谓“自我”、“个人”置于纪念碑对立面,是对当代文学的一种很肤浅的理解。应该说,至今很多年轻作家都没有从这种文学谎话中走出来,找到自己观察社会历史的应有哨卡。
  显然,她这一代青年作家,在这方面有不短的路要走。人总不能沉溺在“自我”当中,拒绝与社会对话,与更广大的人群对话。广场式的历史生活,可能不会重现,然而1998年长江抗洪,2008年汶川地震,却不是过去遥远的故事。我仿佛还记得那么多前赴后继的青年志愿者,在去汶川的路途中寻找自己这一代人的纪念碑。虽然媒体把它整合成了另一个故事。在《牧者》结尾,孙平的世故让纯情的女研究生突然变得愤激,她说:“走了那么远,考了那么多试,读了那么多书,上了那么多堂课,熬夜写了那么多篇论文,等那么久,才等来了这个词:同类。”年轻的她想跟孙平平起平坐,借师生恋完成成长仪式,但终被拒绝。文珍细腻准确捕捉到这女生典型的情绪,但如果把它推向深处,建立一代人刻骨铭心的集体历史记忆就更难得。这个人物的“个别”,还没有与这代人的“全部”建立有效的联系。1982年,二十八岁的王安忆通过小说《本次列车终点》,为他们那代“大返城”的知青们树立起一块历史纪念碑。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块纪念碑仍然是令人激动的。这篇小说之所以永难忘怀,就在于它不仅写出了上海返城知青陈信的“个人”、“自我”和“个别”,还有效地将它们与那个大历史建立了联系。在《繁花》里,1990年代的阿宝、沪生频繁想到姝华,想到蓓蒂之死,1990年代就这样与消逝了的1960年代建立了关联。我就是在这种历史关联中被深深感动的。
  今天的青年小说家,还都没学会建立这种历史关联的本领。实际很多优秀的青年小说家的作品都给人这种难以排遣的遗憾。我记得一部从父亲视角回忆革命风暴年代的长篇,我还记得另一部写北行奋斗的长篇,都在意识到应该与过去生活建立关联的地方,心已至而笔不至,都显得虚弱无力。我读他们的作品,最不过瘾的就在这里。好在文珍在小说“后记”中,已经意识到这本小说集将是她轻轻翻过的一页。自己似乎即将走到这个重要的历史临界点。她1997年在深圳读中学时,发现小区保安正在窗外专注地看她家播放的香港回归仪式的电视:“当时大概下了一点小雨,但我俩都浑然不觉。他在看屋里的电视,我在看屋外的他。查尔斯王子竭力克制得几近痉挛的肃穆面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我方领导人的踌躇满志。年轻保安脸上有荣焉的喜悦光辉。英国仪式兵苍白僵硬的制服和苏格兰裙。本国升旗手紧张到微微发颤的手(后来才知道这个简单动作他们整整练习了五千次,白手套里的皮肤全是裂口)。夏日雨后黄昏草坪似绿还蓝的烟水之色。一只轻快地掠过灌木丛的淡红蜻蜓。这一切时隔多年仍历历如在眼前。”(文珍:《柒·后记》,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版)
  女研究生、曾今、薛伟等一帮年轻人“自我”范畴里的爱与欲,难道与这一幕没有联系?这个“宏大叙事”难道对于小说家都显得多余?年轻保安的脸背后,是千百张中国人的脸,这一切难道真要在这代青年作家的文学叙事中缺席?文珍显然已经意识到,而且已经在“后记”里有所反省,但不知道更多的青年小说家们是否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其实就生活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进程之中。我们的吃喝拉撒睡,都与这一幕有着这样那样丝丝缕缕的联系,有的直接,更多的则看似不直接,甚至看似毫无关系的。然而,我们,我们的作家怎么能够都置身事外?我们怎么能够置身于这一历史的洪流之外?在《你还只是一个年轻人》开头,苏卷云与心理医生李彤之间有一个对话,谈到七年夫妻的感情危机。如果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讲述的是那一代人忠诚的危机,那么这篇《年轻人》讲的却是这一代人婚姻的危机。忠诚和婚姻都是社会革命的某一部分,看似毫无关系,其实在20世纪中国至今的历史视野中,却有着内在的关联。20世纪以来的中国都在探寻现代文明的进程,然而,大的历史进程对小人物心灵的挤压,一直作为文学母题,反复在敏锐作家的笔下浮现,给予不同时空下的深沉的理解。我在想,如果《你还只是一个年轻人》不仅将叙述视点聚焦在“自我”范畴,而是把它扩展开去,发展一代人的生存命题,并将之与20世纪以来的中国进程整合在一起,作品面貌也许会不大相同。
  过往的一切,都那么令人刻骨铭心。文珍是想写一部令她自己,也令读者刻骨铭心的小说。在这一点,她做到了。但我希望她继续提炼作品主题,提炼思想。刻骨铭心的个人记忆如果被纳入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中,那么这种记忆,才真正是刻骨铭心的。像王蒙的《夜的眼》,像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像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像张承志的《心灵史》。我们作为读者,怎么能够置身事外?因为它们不光是作家本人的历史叙述,也早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爱森纳赫的乐音  你挨次敲响每个教堂的钟,  又敛起厚重的夜的帷,  钻进我黑甜的国。  你发现  我原有像我头发一样茂盛的雄辩  和皮肤一般光洁的思想,  我永不屈服的灵魂  正朗笑着攀我笔直的鼻梁  和我的眼睛,  一只热烈地相思,  一只隐藏的希望  比惊蛰天还能生长。  你不能确认  被叫醒后的我是不是还有这些,  所以让唱诗班重新列队,  又唤回已委屈了几百年的巴赫,  指着刚译出的一段
期刊
我听你时,太阳出现  我知道尘世的样子就是你的样子  你唱歌时,所有的季节都聚拢过来  我想给你的歌儿镶一条金边  让我带着它奔走四方  每个黑夜,都闪耀光芒  我听你时,太阳出现  我转过身去  露珠们悄悄在月光上弹唱  时光流走了  只剩下空荡荡的马路  你凝望我的时候  大地上的所有河流消失  云彩逃离天空  你挥挥手,赐我绯红的云锦  让我贮存一世的春寒  就在你定格时光的那一刻  你清澈
期刊
这是一篇必须偿还的文债。  人过七十五岁,是不知明天醒来是否还清健的,所以必须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该做的事情必须抓紧去完成。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我所知道的王元化,因为我欠了元化先生与张可老师一篇纪念文字。  一  有多少人写过纪念王元化先生的文章,大概难以计数了。元化先生自己的著作,大概在他生前就已被出罄了,包括他的《日记》《谈话录》……这是很罕见的,他在生前就被人七手八脚地推到了圣人的祭台上
期刊
我太太在三个月里胖了二十公斤。一开始的时候,她只是变得特别爱吃,然后开始吃得特别多、特别频繁,那时我只觉得她的胃口变得比较好而已。当我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的时候,她已经如同一个吹胀的气球膨大了起来。我以为她怀孕了,却又不是。  我太太本身是属于姿色平庸的,但在几个月前,总是还有那么几分清秀。在我太太之前我有过好几个女朋友,我没那个能力留住她们。不论我多么卖力,时间方面也好,金钱方面也好,床上也好……
期刊
动因  为什么写作?我不知怎么回答,可为什么不写呢?  写作里有我的乐趣和虚荣,而且是超过预期的虚荣。尽管这种虚荣被严密包裹,连自己都未必看得清。我本性羞涩,骨子里虚荣,所以,生了一口烂牙齿的人畏惧糖——我难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掌声,那会让我更为羞涩和恐惧。  文字和文字的碰撞,会产生美好的乐音——有如最为宁静的掌声,我听得到。如果文字的物理组合,没有产生化学反应,那种沉闷会让我调整和放弃——我既
期刊
钱锺书先生于1998年12月19日归于道山,当时有几家报纸编辑约我写几句悼念的话,我一直没有写。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谢世,文化学术界很自然有许多悼念文章,没想到接着还有了一些不同声音,使我也有了说点什么的想法,但一直犹犹豫豫。原因是我曾对一位朋友说过,我了解的钱先生是不喜欢人家对他品头评足的,无论说好还是说坏,褒贬都引不起他兴趣。对钱先生来说,最好让他不被打扰地安静离去。在钱先生生前我写
期刊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金刚经》  1  周五,车子开上山路,进到弥陀寺,已是下午四点多。先领禅修服,交掉手机。一件黄色宽松马甲,一个挂在胸前的“止语牌”,写有寮房、子单与斋堂座位号。套上这件黄马甲,身份便隐蔽或说卸去了,包括性别、年龄,一切档案表上需填的资料都不必了,互道“师兄”,老少男女,只这一种称呼。  同行的有十岁的儿子乎乎,还有女友H和女儿。乎乎换上黄马甲
期刊
目的慢性肾衰竭患病率逐年上升,多种并发症影响其生存,其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尿毒症患者体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密切相关。本研究拟通过
自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之后,我国便开始了改革创新之路,同时也以此促进了党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水务集团而言,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是其工作的核心,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其不但创新
由山东农业大学和莱芜市南冶镇农技站共同主持的“甘薯切块直播栽培增产机理”日前通过专家验收,经专家测产,在每亩投入和管理与传统插苗相当的情况下,增产率达80%~100%,经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