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关系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顾记得,第一次见到闫一的那天,雨下得很大。
  那个少年,瘦削的身影,白衣黑裤,在走廊上徘徊。
  “是闫一同学吗?不好意思,我借了你的伞。”他站在少年背后,试图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和蔼可亲。
  闫一的伞很好找,伞柄上用透明胶贴了名字,很新。
  “啊?”闫一下意识回头,他并没有很快反应过来,“哦,这样……真的谢天谢地!我差点儿以为被偷走了。真的,我都快没有办法……这样,我请你吃食堂吧!”
  肖顾觉得自己只是还了把伞,实在没有到需要学生请吃饭的地步。“实在要吃的话还是我请你吧,擅自拿了你的伞,让我表达下歉意吧。”
  闫一很讨厌别人拿自己的东西并且不还,这是肖顾在对话中了解到的。
  “你听说过附近的连环杀人案吗?”肖顾问道。
  “大概吧。”闫一吃着东西,“最近人心惶惶的。”
  “实际上,我是这个专案组的顾问。”
  “所以你到学校来调查?调查学生吗?”闫一终于抬起头来看着他。
  “算是吧,不排除学生作案的可能性。”
  “我猜你们是实在找不到人了。”闫一顿了顿,有点儿好奇,“查到了什么吗?”
  “这得保密。”肖顾一阵后怕,居然不经意间和学生说这么多,太不谨慎了。
  “其实吧,有些人死了,是罪有应得。”闫一冷不丁地冒出這样一句。
  肖顾蹙眉:“怎么说?”
  “我掉过很多手机。从来没有人还给我,他们占为己有并且心安理得。但我掉的第一个手机,带走了我妈的命,那个拿走我手机的人,是不是在害命?”闫一的眼睛亮亮的,他期待肖顾的回答,“是不是?”
  肖顾默然,他不知道怎样去阻止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的愤怒。是的,闫一没错。
  肖顾似乎有所感悟,转换了调查方向。
  本来是从受害者人际关系入手的,现在开始调查死者生前是否有类似经历。
  被害的五人中,有两人都曾被监控拍到过做了见不得光的事。警察们对着被害者的监控画面做出各种设想,但肖顾只看了一眼就想起了闫一的话。
  “是拿了不该拿的东西。”他的话让摸不着头脑的众警察茅塞顿开。
  “犯罪引诱?”
  “有可能,没准儿这就是凶手的选择方式。”肖顾又想起了闫一,这个孩子让他心里十分不安。
  肖顾出示证件,成功见到了闫一的室友们并询问了情况。他发现闫一并不是那么阳光的孩子。
  不,准确来说是他没看出来。因为,闫一和他聊天的时候特别正常。
  但闫一的室友们说闫一很阴郁,平常不爱说话,也没有玩得很好的朋友,基本上独来独往。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做。
  “26号晚上闫一回来了吗?”肖顾心情复杂。
  “回了吗?”
  “没吧,估计去网吧了,宿管阿姨估计不认识生面孔。”
  “哎,羡慕了,不过别说还真看不出来,他那种人也打游戏。”
  ……
  这下肖顾心情真的沉重了,他没想到随便拿的伞的主人——一个高中生,竟然成了为恶性连环杀人案的头号嫌疑人。
  在推测了这种可能性之后,专案组又对闫一在过往案发时间的行踪进行调查,在保存的案发现场的监控画面中基本上都出现了闫一的身影。
  这样来看事情基本上很明了了,肖顾觉得现在只能监视闫一等他下次出手。然而,专案组并没有那种即将收工的喜悦,气氛反而格外沉闷。肖顾理解,毕竟闫一才上高二,刚满17岁。
  那天,专案组成员通过监控发现闫一在餐馆门口又“掉"了个手机。
  然后有人捡起来了。
  是肖顾。
  月黑风高,肖顾戴着帽子站在江边,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正好是个没监控的犄角旮旯。
  闫一果然来了,他只捧着一台笔记本。
  “肖……”闫一刚刚开口就被打断了。
  “闫一,你为什么做这种事?”肖顾回头,闫一正在认真地看着他,皱着眉头,表情带着一丝痛苦、无奈。
  “我和你说过,我妈的事。”闫一倒是坦然,“换你,你怎么办?”
  “我?”肖顾突然陷入沉思。
  “我来帮您伸张正义啊,肖警官!我在帮您,我知道您的妻子是怎么死的,您抓了我,然后这个事就过去了,好吗?"闫一语气里满是祈求,“您曾经和我说过,‘一定有正义的’。”他看着肖顾,不说话了。
  夜色如墨,仿佛随时会把他们卷入无边的黑暗。
  “不,不是你,是我。”肖顾声音突然低沉,“都是我做的。”
  “后果……”闫一欲言又止。
  肖顾点点头,他已经什么都知道了,用阴鸷的目光盯着闫一。
  闫一疑惑了一秒然后了然,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他合上笔记本,拿出手机按了一串数字。
  “喂,马局。是我……”
  “我来看你了。”一面玻璃之隔,闫一已经没穿校服了。
  “真相是什么?”肖顾坐在对面,冷漠而平静。
  “那不重要,但是你因为妻子的死而人格分裂了。”
  “好的,所以你之前就认识我,对吧?”肖顾并不是问他。
  闫一不置可否。
  “你看过《白夜行》吗?”肖顾问,“我很喜欢东野圭吾。”
  “你觉得,雪穗的结局怎么样?”肖顾站起来也没等闫一的回答就转身离开,狱警紧跟其后。
  “她会活着。”闫一如是想。
  〔本刊责任编辑 马海丽〕
  〔原载《小小说月刊》2019年第12期〕〔图 段 明〕
其他文献
明珠是海爷的小孙子,刚出生那俩黑眼珠子就透着灵性,跟有一肚子话要给你说似的。还不会走路呢,老妈子抱他上街,他就指着老街大大小小的店铺认字。那些店铺的掌柜惊得直吐舌头,嘿,神啦,这小子投胎时还带着字儿来的!  家里出了这样一个神童,海爷高兴,一高兴撒掉大把的银子,把海府能动的墙梯梁柱通通修了一个遍!上面密密麻麻地雕着些诗书礼仪的字画,什么二十四孝啊,马上封猴(侯)啊,都是给明珠看的!海爷十五岁不到就
在挪威西海岸维加岛附近的海域,有个叫曼蒂米凯的大漩涡,它曾经吞噬了不少过往船只和渔民的生命,被人们称为“魔鬼大漩涡”和“恶灵之眼”。然而,一位挪威海洋考古学家却在这一令人恐惧的大漩涡中奇迹般地逃生。“恶灵之眼”  兰德伯格是挪威颇有知名度的海洋考古学家和探险家,他先后发现重要海底城市遗迹数十处,主持打捞的沉船上百艘。被他打捞上来的金银财宝和颇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文物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身价过亿,
医学部教授岩田俊彦收到一封邮件。这是一个沉甸甸、胀鼓鼓的大信封。从邮戳上看,寄出日期是1986年10月10日,地点是北滩岛邮政支局,寄信人是长井。  哼,原来是那个吊儿郎当的小子!虽然现在整天为渔民治病,医术上却连个屁都不懂。想必是这种日子过腻了,寄点什么礼品给我赔礼道歉?在静悄悄的教授室里,岩田慢慢剪开信封。里面是一封长信和三张X光摄片。咦,难道他要给我介绍病人?带着疑惑,他展开信,认真读起来。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这成为新中国国防建设的里程碑。为记录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试爆的伟大瞬间,多位摄影记者深入试验现场,冒着核辐射的危险,为国家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其中,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郑治国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试验现场3次出色地完成了核试验拍摄任务。  勇担抓拍重任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爆。为了记录原子弹爆炸的真实情况,必
命 案  清晨,舒雨淇刚从梦中醒来,床头的手机就响了,又有命案发生了。作为重案队中队长,每有命案,他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责无旁贷。舒雨淇瞅了一眼墙上的挂钟,6点45分。  舒雨淇很快到达案发现场,楼顶平台距楼梯口不到两米处,一女子蜷着身子躺在那里,头上方有条晾晒衣服的铁丝,铁丝上挂着一套女式西装。他快步走过去,一股酒味扑面而来,猫腰一瞅,大吃一惊:“怎么是她……”  舒雨淇强压着内心的惊诧,戴上
恐怖分子究竟在想些什么?在恐怖分子心中,现在想的不再是美国,而是“终极武器”——红水银。据传,红水银如果与常规的高能炸药一起引爆的话,威力堪比能够炸平一座城市的核弹。  神秘的红水银  “终极武器”的追寻之旅始于2014年1月。当时,为“伊斯兰国”采买物品的走私贩阿布·奥马尔在靠近土耳其边界的叙利亚城镇泰勒艾卜耶德遇到一名圣战指挥官蒂姆萨,阿拉伯语意为“鳄鱼”。这位原本是香烟摊贩的指挥官,成了该地
我爸不识字,我妈也不识字。我妈不识字还能写出自己的名字,我爸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刘小叶这话一出口,叽叽喳喳的新生宿舍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骤然惊骇,瞪大了眼。都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有不识字的学生家长?  刘小叶说,别说你们不信,就连我的小学老师都不信。小学的时候我写了一篇作文,老师课后找到我,问,是不是你爸妈辅导你写的?我说,老师,我爸妈都不识字。老师又问,那是不是你参考哪本书了?我说,老师
2020年,当红小生郑恺双喜临门:一是他与在《芳华》中扮演女主角的人气女星苗苗低调领证结婚;二是他主演的抗战史诗级大片《八佰》,票房已突破20亿元大关,郑恺的事业跃上一个崭新的高度。  郑恺遇到苗苗时,正被“失恋焦虑症”折磨。走进爱情的苗苗,如何牵起郑恺的手突破重围……人前快乐人后忧伤:遇到“恐恋者”咋办  2018年11月,奇幻动作影片《749局》在重庆开机。当红小生郑恺出演男主角,人气女星苗苗
自2017年11月以来,国家元首穆罕默德五世将提前退位的消息,在马来西亚国内广为流传。  不过,官方多次斥其为谣言,呼吁民众切勿轻易采信。今年1月5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出面称,自己也听到过相关传言,但并未收到任何来自王室方面的消息。  马哈蒂尔“辟谣”次日,极具反转色彩的“官宣”来了。1月6日,马来西亚国家王宫宣布,穆罕默德五世当天致函“马来统治者理事会”辞职,即时生效。  穆罕默德五世是马来
傻九是个铁匠,带着儿子在涞阳东关开铁匠铺。铺面就一间房,屋里除了一盘火炉,就是铁锤火钳之类的打铁工具。傻九本姓沙,叫沙九。只因长了一张长长的驴脸,嘴唇耷拉,一副傻相,而且是个闷葫芦,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还有点结巴,更显出傻气,因此大家都叫他傻九。除了上茅房,傻九幾乎成天都呆在铺子里干活。那叮当叮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傻九膀大腰圆,每天抡锤打铁,自然练就了一身蛮力。他儿子只有十四五岁,又黑又瘦,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