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积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用经典文化来熏陶和影响学生。学生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和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资源,引入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浸润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沈晓婷,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为了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积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主动感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完善学生品格、塑造学生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内化知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主动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借助英语的形式来探究传统文化,感受其中承载的文化元素。
  一、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形式
  1. 专题讲座。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举办讲座会使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Travelling around”时,教师可以以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的名胜古迹为主题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这些传统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秦咸阳的阿房宫、汉长安的未央宫、北京的明清故宫、沈阳的清初故宫以及坛庙祠堂等,同时还可以拓展相应的代表人物,甚至历代名人的知识。或者为学生介绍古典园林,如避暑山莊、绍兴沈园、济南漱玉泉、成都望江楼等,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建筑物,上面有很多题刻,表达了园主志趣。专题讲座目标明确,会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其中的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在语言加工中思考文化。
  2. 口语练习。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可以设计口语练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表达的方式来讲解和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讲故事的训练形式会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通过一种简单、轻松的方式来探究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例如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等经典片段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练习的好素材,会促进学生在口语练习中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文化素材。
  3. 听力训练。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乡土文化气息和文化特色的听力资源,鼓励学生在倾听中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主动感受传统文化。倾听中,学生会主动思考,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加工,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同时也会对其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提炼,总结出自己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成语故事、风俗习惯以及名人事迹都像是故事一样,学生在倾听中会产生主动性,了解语言的表达,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于心,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4. 阅读理解。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文章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形式。在阅读中,学生会了解相关的知识,主动拓展延伸,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积累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积累中华传统文化,由某个话题了解文化的某个方面,由此进行延伸拓展,蔓延出很多相关的文化链,之后形成一个彼此交错的文化网。阅读中,学生会对阅读材料进行质疑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对其中渗透的传统文化进行加工和整理。教师可以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鼓励学生通过逻辑思考的方式挖掘文化知识,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5. 书面表达。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究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表达的方式灵活应用语言知识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更加深入地探究语言文化知识,在写作中进行深入挖掘,积累文化常识,为写作素材和写作语言打下基础。写作话题,如中国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和名医、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中国诗词比赛、中国传统艺术展览等都包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学生在探究中会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并在写作练习中学会表达和应用,能够用英语的方式探究中华传统文化。
  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写体系
  1. 按教材提纲编纂。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以教材提纲为切入点,通过教材提纲的引导来选择话题和内容,开展探究,深入挖掘,寻找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素材。教师以教材为线索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更容易使学生接受,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熏陶和感染学生,会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文化思想和文化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例如在学习“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时,教师可以进行深度开发和拓展,探究相关话题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中华传统节日以及节日庆祝方式的文化,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在学习“Morals and virtues”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中国的传统礼仪,通过探究,学生会了解更多的礼仪知识,感受到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2. 按话题分门别类。教师在课程开发中会发现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包罗万象。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按照文化话题对课程进行分门别类,鼓励学生在系统总结中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形成对文化的深刻认识。教师在选择话题时可以引入传统节日、历史人物、中医和传统工艺、书法绘画、饮食文化、传统饮食、名胜古迹、名胜古迹、古代科技、戏曲等。通过一定类别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促进学生在思考中主动加工传统文化,在思考中提升文化素养。
  3. 按结构精心设计。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可以按结构来精心设计,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在比较中升华认识,提高理解能力。教师在设计校本课程结构时可以按照标题、插图、正文、中文释义、特有词汇的方式来整理,形成系统性认识。每一个话题都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建构,会促进学生在大脑中建构出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在体验中理解知识。   4. 以阅读承载文化。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素材和阅读材料,会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其中的文化元素,理解其中的文化常识,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理性认识。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来主动探究,内化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对阅读材料的阅读和品味,学生会体会阅读中承载的文化,产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主动思考文化现象,提升文化品格。
  三、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选材来源
  1. 整合教材深入挖掘。教师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素材时可以以教材为依据,围绕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从中寻找文化常识和文化元素。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 整理教辅优化组合。教师可以收集整理教辅资料和试题中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揣摩的方式来提炼语言素材。教辅材料和试题中包含很多有关传统文化的语料,学生通过阅读会在反复咀嚼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可以把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话题的相关资料有意识地整理出来,重新编辑和梳理,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系统化整理。通过有意识的重组和整合,学生会更系统地了解文化知识,感受到文化承载的生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反复阅读,在对语言材料的加工中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
  3. 借助现代网络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得更多的语言材料,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听“喜马拉雅”App中的小故事、阅读英文版电子刊物等方式来了解更多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方式了解传统文化风俗或者是探究传统文化礼仪等,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在探究中产生英语学习兴趣,丰富文化底蕴。
  四、 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1. 分层次的小班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分層次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探究,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来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和不同内容的文化材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因材施教,尤其要关注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学生能够看懂教师提供的材料,产生阅读和学习兴趣。适合学生需求的阅读材料才能够促进学生主动阅读、积极分析,在体会中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知识 。
  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选择英语阅读材料和阅读内容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理解其中渗透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选择寓言和故事的阅读材料,使传统文化知识蕴含其中,通过趣味化的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文化常识。故事性的阅读材料不仅增加了知识性,还增加了趣味性,会促进学生把相关的英语材料进行组织和加工,在思考中从深度和广度上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3. 鼓励合作学习讨论。合作学习方式会促进学生在沟通中表达不同的想法和个性化认识,促进学生在相互沟通中深化认识,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在交流中会从多角度表达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甚至编排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节目,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沟通和展示学生对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认识,在对知识的内化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沟通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文化对比,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需要通过主动渗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文化意识就会主动探究,在加工和处理中内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要通过英语丰富的内容来主动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了解传统文化,在体验中感受文化差异,实现学生通过隐形的方式来了解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周晓鹰.中学英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整合研究[J].中国教育观察,2013(11):5-6.
  [2]吴育斌.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英语天地,2019(3):89.
  [3]张云.高中英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析[J].新智慧. 2020(26):3-5.
  [4]刘婷,李海超.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下),2019(8):10.
其他文献
张大爷的儿子儿媳出国定居后,把郊区的一幢小别墅留给了张大爷。小别墅在郊区的一个旅游小集镇边上,底楼有个院子,种些花草,闹中取静。  鳏居的张大爷本不想住那么大的房子,但儿子说你不住,这房子就废了;再说了,你不住,我们回来看望你时住哪里?张大爷知道儿子也是好心,不再拒绝。  张大爷在小别墅住了一个多月后,晚上吃好洗好,一个人看电视,往往看着看着便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电视画面依然灵动着呢。  张大爷就
楔子  昏暗的密室中,一灯如豆,一个身着飞鱼服的高大男子虽低着头,但也能感受到面前上司如鹰隼般凌厉的目光。  对方声音低沉却自带一股威严:“锋芒,这次的差事只要能成功,无论你惹出多大的祸端,都有我兜底。倘若是办砸了,你也不用回来了!”  锋芒心中一凛,他自然知道这后一句话的意思:不是不用回来了,而是不用活着回来了!  一种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沉寂,在这幽暗窄小的屋子里蔓延开来…… 1  徽州府,和煦
小李是县环保局的一个科员,最近听到了一个可靠的消息,局里最近会有一次大的调动,会把一些喜欢投机取巧的人调到乡镇驻点。  这个消息把小李给吓坏了。要知道,一旦下到乡镇基层之后,以后再想调回到县里来那可就难了。  局里除了赵副局长平易近人,其他几个领导都是铁面无情。所以,小李决定去赵局家里探望一下。  就这样,小李痛下血本,花了一大笔钱,买了一些贵重的礼物去了赵局的家。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赵局见了
【摘要】文化品格是我们在英语以及其他各个科目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培养的一种文化素养。在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各个国家和地区诞生了这样那样的文化理论和文化成果,其中有许多都是值得久远传承的宝贵财富。本次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品格的培养理念和路径进行分析,对促进英语教学职能的转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文化品格;培养理念和路径  【作者简介】董缚龙,陕西省彬州中学。  随着教育体
两年前,王丽开了一间不大的服装店。辛辛苦苦一个月下来,除了糊个嘴,也没什么大的赚头。  这天下午,王丽关门清点营业款时,发现一张百元大钞,怎么摸怎么觉得像假的。她的头上冒出了细细的汗,额头那颗绿豆大的红痣,浸在汗里显得更加红亮。  王丽拿定主意,要把这钱花掉。  她手插在口袋里,紧紧地攥着那张假钱。走过路边卖水果的,烤羊肉串的身边,本来放慢了脚步,但看到那些人风吹日晒有些熟悉的脸,她又赶快加紧了脚
【摘要】随着国家的科技强国的号召提出,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在理论的架构下,打造科普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势在必行。从走“近”、走“进”、走“精”的三步曲来不断推入科普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广、实、深。并从教师、学生、家长的生长“三步曲”中重点阐述科普类文本的教学开展实践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科普类文本阅读;read to learn;实现科普类文本阅读  【作者简介】王丹,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
【摘要】为了提高初三英語复习课效率,我们采取了以“话题为主线,任务为主导”的复习模式,它融汇了话题功能、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能够帮助学生通过“用语言做事情”来学习和使用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英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也提高了初三学生的英语复习效果。  【关键词】话题复习;目的;实践;成果  【作者简介】康艾欣,山东省济南汇才学校。  “话题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要,在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英语综合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农村教学开展英语情感研读提升综合素养展开研究,以期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育;农村小学;综合素养;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最具有特性的,这个阶段的学生是情感初成时期,这个阶段也是学生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情感培养,对学生后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对“核心素养”建构的重视,作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当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仍缺乏趣味性、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等。教师优化作业设计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究:创设情境,巧设 “趣味性”;因材施教,凸显 “层次性”;走进生活,践行“实用性”;紧扣热点,彰显“创新性”。以此,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成就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增
【摘要】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阅读是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部分。为了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广大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了很多教学研究与课堂实践,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进步。但是,作为非母语教学,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解决方法也不一而足,使得部分师生走了不少弯路,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整本书阅读为切入点,从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