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就要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一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最基本构成部分。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还小,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思维常常是无序的,这使得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是毫无章法。为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应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其思维方式,提高其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培养有序思维的“四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培养,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有序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低年段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导致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时容易出现主观随意、凌乱无序的现象。这样会使他们在学习时,不知道如何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低年段培养学生的有序数学思维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操作、表达以及思考。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完善,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发展。
一、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现状
低年级学生年龄还小,思维非常活跃,常常是看到什么就想知道什么,并对未知事物进行没有头脑地猜想。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会发现,在问学生一道数学问题时,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进行回答。经常是想到哪里说哪里,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毫无章法可言。在思维过程中,不能有序合理地利用想象和逻辑推理对问题进行解答。常常是从问题直接进入到结果,回答比較主观随意。而这种无序的思维方式,也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内容,不利于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的意义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有序思维,可以帮助学生从不成熟的思维中走出来,逐渐形成有序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有序逻辑思维下对数学问题进行判断和推理,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其次,小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引导,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有序思维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新旧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相应的知识系统,并对新知识进行消化,促进其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培养低段学生有序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有序观察,促进学生有序思维的形成
观察是获取信息并进行思考的前提,在低年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使他们能够对给定的数学图片进行有序的观察。然后在有序观察的过程中,能够对数学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一个图片中画出了很多物体,当教师问学生都有哪些物体,他们分别是多少时,学生会看到什么说什么。当物体比较多时,常常会有物体被落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进行有序观察,使他们在没有落下任何物体的情况下,说出每个物体的数量。这样经过不断地训练,学生会逐渐形成遇到问题进行有序观察的习惯。
(二)通过有序操作,推进有序思维的形成
进行实际操作是小学低年段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低年段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有序操作的习惯,使学生在有序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有序思维。比如,当学习长方形周长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制作一些一厘米长的小棒,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看看可以组成多少种长方形,并确保没有遗漏的情况。这样,学生为了完成教师交代的,在不重复、不遗漏的情况下组成长方形最多的任务,会有序地进行操作,这样也推进了有序思维的形成。
(三)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有序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语言表达能力直接体现了其思维是否有序。因此,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解题思路。而要逐步培养这种表达能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语言环境,低段学生在刚刚进入小学学习时,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他们不能在课间随意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如何为他们创造和提供表达的环境和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直接讲授知识的教学形式,将问题教学带入课堂,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他们形成良好的互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下,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有序表达数学问题时,形成有序思维。第二,引导学生使用规范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小学低段学生,由于年龄还小,他们在回答数学问题时,往往直接给出问题答案,在语言表达上容易出现片段化、不严谨和不规范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先……,再……,然后……。”的句式来有序表达解题思路。比如,小明有10元钱,每个本子的价格为1元钱,那么小明要买两个本子,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元?在让学生就这道题进行运算和表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表达: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出两个本子一共花了多少元,然后再计算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元。这样学生就会跟着教师的引导,慢慢形成有序思维。另外,当教师就几和第几进行提问时,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规范化语言表达方式。比如,“请说出图片中,红色球排在第几位?”一般学生会直接说出第几位,而忽略表达中要说出具体位置。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表达“从左向右数,红色球排在第几位。”这样经过教师的引导和锻炼,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语言也会更加规范和严谨。
(四)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促进有序思维的提升
在经过前期有序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之后,教师应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能够进行有序思考,使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有序思维能力。比如,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7cm和4cm,那么第三条是多少厘米,有几种情况?这时,学生就会进行深入地思考,然后将第三条边的各种可能解答出来。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答案很多,学生容易找不到所有答案。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解题,使学生在有序思考中提升有序思维。
结语
有序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很重要,基于低年段学生的思维情况,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按照有序观察,有序操作、有序表达、有序思考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有序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使其能够进行条理化和序列化的数学学习,促进其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欧保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2)
[2]陈朝中.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0)
[3]林孙洪.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24)
[4]辛玉芳.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2)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有序数学思维;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低年段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导致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时容易出现主观随意、凌乱无序的现象。这样会使他们在学习时,不知道如何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低年段培养学生的有序数学思维就变得尤为重要。为了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操作、表达以及思考。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完善,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发展。
一、小学低段学生数学思维现状
低年级学生年龄还小,思维非常活跃,常常是看到什么就想知道什么,并对未知事物进行没有头脑地猜想。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会发现,在问学生一道数学问题时,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进行回答。经常是想到哪里说哪里,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毫无章法可言。在思维过程中,不能有序合理地利用想象和逻辑推理对问题进行解答。常常是从问题直接进入到结果,回答比較主观随意。而这种无序的思维方式,也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内容,不利于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的意义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有序思维,可以帮助学生从不成熟的思维中走出来,逐渐形成有序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有序逻辑思维下对数学问题进行判断和推理,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其次,小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引导,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有序思维的引导下,学生会对新旧知识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相应的知识系统,并对新知识进行消化,促进其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培养低段学生有序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有序观察,促进学生有序思维的形成
观察是获取信息并进行思考的前提,在低年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使他们能够对给定的数学图片进行有序的观察。然后在有序观察的过程中,能够对数学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一个图片中画出了很多物体,当教师问学生都有哪些物体,他们分别是多少时,学生会看到什么说什么。当物体比较多时,常常会有物体被落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进行有序观察,使他们在没有落下任何物体的情况下,说出每个物体的数量。这样经过不断地训练,学生会逐渐形成遇到问题进行有序观察的习惯。
(二)通过有序操作,推进有序思维的形成
进行实际操作是小学低年段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低年段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有序操作的习惯,使学生在有序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有序思维。比如,当学习长方形周长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制作一些一厘米长的小棒,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看看可以组成多少种长方形,并确保没有遗漏的情况。这样,学生为了完成教师交代的,在不重复、不遗漏的情况下组成长方形最多的任务,会有序地进行操作,这样也推进了有序思维的形成。
(三)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有序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语言表达能力直接体现了其思维是否有序。因此,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解题思路。而要逐步培养这种表达能力,需要教师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语言环境,低段学生在刚刚进入小学学习时,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他们不能在课间随意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如何为他们创造和提供表达的环境和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直接讲授知识的教学形式,将问题教学带入课堂,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他们形成良好的互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下,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有序表达数学问题时,形成有序思维。第二,引导学生使用规范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小学低段学生,由于年龄还小,他们在回答数学问题时,往往直接给出问题答案,在语言表达上容易出现片段化、不严谨和不规范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先……,再……,然后……。”的句式来有序表达解题思路。比如,小明有10元钱,每个本子的价格为1元钱,那么小明要买两个本子,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元?在让学生就这道题进行运算和表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表达: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算出两个本子一共花了多少元,然后再计算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元。这样学生就会跟着教师的引导,慢慢形成有序思维。另外,当教师就几和第几进行提问时,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规范化语言表达方式。比如,“请说出图片中,红色球排在第几位?”一般学生会直接说出第几位,而忽略表达中要说出具体位置。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表达“从左向右数,红色球排在第几位。”这样经过教师的引导和锻炼,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语言也会更加规范和严谨。
(四)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促进有序思维的提升
在经过前期有序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之后,教师应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能够进行有序思考,使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有序思维能力。比如,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7cm和4cm,那么第三条是多少厘米,有几种情况?这时,学生就会进行深入地思考,然后将第三条边的各种可能解答出来。但是,由于这一问题答案很多,学生容易找不到所有答案。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解题,使学生在有序思考中提升有序思维。
结语
有序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很重要,基于低年段学生的思维情况,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按照有序观察,有序操作、有序表达、有序思考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有序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使其能够进行条理化和序列化的数学学习,促进其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欧保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2)
[2]陈朝中.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10)
[3]林孙洪.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24)
[4]辛玉芳.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2)